|
励志感悟 》 世说心语 》
第2节:前言 格物致知(2)
刘墉 Liu Yong
连爱因斯坦都因为在伯恩坐电车的时候,看着城市里著名的钟楼,心想如果电车以光速飞离,钟楼上的时间和电车里的时间会不会不一样,而渐渐想通了相对论。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所以一切都以这个世界为基础,一切灵感都由生活里产生,文学家在生活中有感悟,虫鸣、鸟啭、竹韵、松涛、残花、落叶、风霜、雨雪,哪一样不在生活中。艺术家,无论画的是人物、山水、花鸟,又有哪样不是在生活中见到的?
就算抽象画,也是由生活中抽象的。譬如这张,我二十岁画的画,乍看挺抽象,其实是画台湾垦丁公园的钟乳岩洞。又像这张我前两年画的山水,不是既抽象也具象吗?再简化一点,就怎么都看不出是瀑布了,只是它再抽象,还是由生活里产生的。
诗歌音乐也一样,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说了诗是心情的一种表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为心里有情,有感动,所以说出来;说不够,还要拉长了调子嗟叹。嗟叹还不够,就要泳歌;唱还不够,不自觉地就手舞足蹈起来。于是我们发现诗歌,舞蹈,音乐,不但由生活里产生,而且是相通的。那源头,那产生的力量,是我们的心,也是在生活里的感触。
所以我要说无论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音乐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家”,当他们从生活里产生灵感,经过思想、创作,成为理论和作品之后,还是要用在生活之中,任何一种创作,如果不能落实于生活,帮助我们生活,引不起我们的感动,都是死的。
这个《 世说心语 》的名称,是源自刘义庆编纂的名作《 世说新语 》,在刘义庆的书里,记载了很多当时的小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等很多类,都写得很浅白,有的能引人一笑,有的能发人深省,我的这个《 世说心语 》也一样,非常轻松,十分实用。
书里,源自生活的诸多小故事、小段子轻松道来,亲切如话家常;暗藏其中的人性美丑、处世哲学一点即明,警醒如醍醐灌顶。深入浅出、以小见大,这是刘墉"心语"的最大特点。它是处世秘笈,同时也是一本字句中藏满关爱与温情的墉体散文。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接力出版社 |
|
|
第1节:前言 格物致知(1) | 第2节:前言 格物致知(2) | 第3节:第一章 祸从口出(1) | 第4节:第一章 祸从口出(2) | 第5节:第二章 少说废话(1) | 第6节:第二章 少说废话(2) | 第7节:第三章 沉默是金(1) | 第8节:第三章 沉默是金(2) | 第9节:第三章 沉默是金(3) | 第10节:第四章 识破障眼法(1) | 第11节:第四章 识破障眼法(2) | 第12节:第五章 把光芒让给别人(1) | 第13节:第五章 把光芒让给别人(2) | 第14节:第六章 不要喧宾夺主(1) | 第15节:第六章 不要喧宾夺主(2) | 第16节:第七章 实话实说--帮老板当电话的技巧(1) | 第17节:第七章 实话实说--帮老板当电话的技巧(2) | 第18节:第八章 实话实说--谁要你多那一句嘴(1) | 第19节:第八章 实话实说--谁要你多那一句嘴(2) | 第20节:第八章 实话实说--谁要你多那一句嘴(3) | 第21节:第九章 实话虚说(1) | 第22节:第九章 实话虚说(2) | 第23节:第十章说话的顺序(1) | 第24节:第十章说话的顺序(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