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剎那櫻花:1個中國白領的日本印象   》 第2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1)      林樺 Lin Hua

  其實,中國人對日本和日本人的看法一直是很復雜、很多面的。中國現代文學藝術大師郭沫若當年留學、旅居日本20多年,雖有日本美人相伴,卻也深感日中兩國人民之間的不瞭解,"中日兩國互相輕衊的心理,好像成了慢性的疾患,真是無法醫治呢"。
  民國元老戴季陶曾經留學日本多年,即使痛恨日本軍國主義,也不無感慨地總結道:"我們看見日本人許多小氣的地方,覺得總擺脫不了島國的狹隘性。看見他們許多貪得無厭崇拜歐美而鄙棄中國的種種言行,又覺得他們總沒有公道精神。可是我們在客觀的地位,細細研究,實在日本這個民族,他的自信心和嚮上心,都要算十分可敬。"周作人則說得更精闢:"大傢都輕衊日本文化,以為古代模仿中國,現代模仿西洋的,不值得一看。日本古今的文化誠然是取材於中國與西洋,卻經過一番調劑,成為自己的東西,正如羅馬文明之出於希臘而自成一傢。"
  其實,不光是在國歌《義勇軍進行麯》聲中長大的當代中國人,就是日本的其他亞洲鄰國人民,也都對日本和日本人抱有十分復雜的看法。而這一點,日本人自己也已經認識到了。按照日本某個商界名人的說法,中國人和亞洲人對日本人的看法就是:憧憬和嫉妒、期待和警戒、敬畏和輕衊糅雜在一起。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後,美軍開始占領被盟軍炮火摧毀了大部分工業設施的日本,曾經在太平洋戰爭中與日本軍隊浴血奮戰的麥剋阿瑟將軍出任占領軍最高長官。為了顯示他的絶對權威,麥剋阿瑟將軍命令日本天皇到美國駐日本大使館來與他會見。在日後發表的照片上,麥剋阿瑟神情高傲,連肩章都沒有戴,兩手像西部牛仔一樣隨意。這對於一直將天皇視為"神"的日本人來說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次會見徹底摧毀了日本人的心理防綫。麥剋阿瑟已决心按照美國人的模式改造日本,並宣佈:"日本已淪為第四流國傢了"。
  然而,日本僅用了短短的10年時間就將工業生産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並開始在許多領域趕上和超過了西方發達國傢:在汽車、傢用摩托車、照相機和手錶方面,日本企業將歐美的企業打得潰不成軍;甚至在某些特殊的行業(如西洋樂器製造),日本的企業和品牌也占有絶對大的市場份額。如果按國土面積來算,日本的面積不過是美國一個中等大小的州,但國民生産總值接近美國的3/4!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經濟泡沫破裂之前,日本的經濟實力如日中天,擁有了美國30%的債券,而全球10傢最大的銀行和4傢證券公司都是日本的;東京不動産的價值據說已經超過了整個美國不動産的價值。隨着日元的升值,日本人的購買力和購買欲望也空前高漲:他們買下了歐洲的城堡,美國的銀行、高爾夫球場和度假中心,以及美國文化中最富於象徵意義之一的哥倫比亞影片公司。據說,當時是全球最大證券公司的野村證券公司總裁就曾經狂妄地建議,發行日美貨幣,並由日本和美國"共同擁有"加利福尼亞!
  這對不久前還是日本的戰勝者和占領者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大諷刺。如今,時過境遷,日本經濟早已風光不再,陷入戰後最長的經濟衰退之中無法自拔。雖然,又有人預測日本再也不可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甚至有人還預測日本已經開始嚮"第三世界"倒退。但就像20世紀80年代,這些預言傢曾經預言"21世紀將是日本人的世紀"一樣,預言未來是一種危險的遊戲。毋庸置疑,日本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和第二大經濟實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和最高的國民儲蓄,科技和工業實力僅次於美國。
  難道這一切不應該引起我們註意和研究嗎?其實,日本在近代和現代發展中的教訓和經驗也已經給我們不少啓示:日本房地産泡沫的經驗和教訓難道不正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嗎?
  日本和日本人確實是很復雜、很令人費解的。他們既保守又不乏進取心,他們能夠觀落花傷心卻又能殺人不眨眼;他們既粗魯又細膩;他們能夠為"明志"、"報國"而切腹自殺,卻又難以忍受小小的委屈;他們是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他們不善於與外界接觸,卻又能夠主動積極地吸收外國文化中優秀的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60年了,日本人至今依然未能讓鄰國和世界完全忘卻他們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人們雖然普遍歡迎日本的産品、日本的投資和日本遊客,但卻並不十分歡迎日本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第1節:自 序第2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1)第3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2)
第4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3)第5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4)第6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5)
第7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6)第8節:兩個差別最大的鄰居(7)第9節:島國文明與大陸文明(1)
第10節:島國文明與大陸文明(2)第11節:島國文明與大陸文明(3)第12節:日本男人的悲哀(1)
第13節:日本男人的悲哀(2)第14節:日本男人的悲哀(3)第15節:日本男人的悲哀(4)
第16節:日本人的群體性(1)第17節:日本人的群體性(2)第18節:日本人的群體性(3)
第19節:日本人的群體性(4)第20節:日本人的群體性(5)第21節:日本人的群體性(6)
第22節:巴黎綜合徵(1)第23節:巴黎綜合徵(2)第24節:巴黎綜合徵(3)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