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嚇人的國粹教育   》 聯考必須改變(2)      柏楊 Bai Yang

  嗟夫,聯考正無情地摧殘知識和人性,清王朝徐靈貽先生曾有詩詠科舉曰:
  “讀書人,最不濟。爛八股,一堆泥。原來衹為求纔計,誰知道變成了坑人技。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搖頭擺尾,便認為是聖門高第。可知道三傳四史,是何等文章?漢高唐宗,是哪朝皇帝?案頭放,高頭講章(現代則是仿真試題矣),書店買,新科利器(這類參考書,現代書店可多啦)。讀得來肩背高低,口角噓唏。甘蔗渣兒,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負光陰,白日昏迷。就教他騙得了官,也是小民跟國傢(原文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這正是聯考制度下學生老爺的畫像,嗟夫。
  時到如今,聯考即令不能完全取消,也應改變。報上說,今年(一九八○)的國文科,將減少選擇性測驗試題,提高作文分數。這是一個覺醒,不過這種點點滴滴的改變,無濟於事。科舉制度實質上是統製思想的工具,假定一位考生在作文中批評孔丘先生,即令有其深度,而又行文如流水,他能考取乎哉。我老人傢敢跟你賭一雙破襪子,所作出的文仍是“爛八股,一堆泥”。學生老爺衹要多讀幾篇仿真文,就足夠矣。通順固然通順,而且八面周到,但沒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感情,衹是仿真試題一大抄。
  我們建議的是──
  一曰:學生老爺的志願,鐵定的限製衹能填兩個,考不上就蕩掉。幾十個幾百個志願不叫志願,衹叫吃豆腐。應以係為一單元,僅在該係的考生中,挑分數高的錄取。張三先生第一志願是AB係考了第一名一百分,他就考取啦。李四先生在第一志願的CD係落了第,他就是一千分,也請他傢裏墩。不用分數去鼓勵投機,第一志願有權比第七八九志願優先。
  二曰:文科不必考物理化學,但他的中文必需超過九十分(如果他考英文係,英文也得超過九十分)。理科不必考歷史地理,但他的數學之類必需超過九十分。依此類推,學生老爺有權就他的興趣,單綫發展。通纔不可多得,而且這種支離破碎,一知半解的通纔,不過一罐漿糊。如果說文科學生的物理化學知識也很重要呀,理科學生的歷史地理知識也很重要呀,怪啦,啥不重要?結婚生子更重要,難道也要考戀愛學乎哉。
  三曰:奬勵私人大量創辦大專學堂或職業學堂,教育官別再東挑西剔,給人為難。聽說現在嚴格限文科學堂的設立,咦,官腦果然與民不同,一個沒有理工興趣的小子,便是把所有文科取消,他也難以擠進理科,難道文科學生老爺一多,社會就大亂啦。臺灣人口一千七百萬,至少應有一百所大專學堂和四百所職業學堂──這數目不供擡杠之用,而是說,必須使新生名額,跟考生名額相差的不太嚇人,才能根除聯考的病毒,才能使學生老爺脫離框框,正常發展。
  事急矣,救救學生老爺,救救國傢命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北嶽文藝出版社
聯考必須改變(1)聯考必須改變(2)定於二三對大學堂教習人格都不信(1)
對大學堂教習人格都不信(2)不拆兒子的信兒童樂園新十八摸
升學是第一大關日換星移(1)日換星移(2)風氣不斷在變
最當行的係(1)最當行的係(2)重要一步(1)重要一步(2)
搴旗斬將(1)搴旗斬將(2)工業教育前途像有人唱歌
內行人語(1)內行人語(2)中文係畢業生何處去(1)中文係畢業生何處去(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