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傳 》
第2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2)
大江健三郎 Kenzaburō Ōe
許金竜 Xu Jinlong
這是一場閱讀的盛宴。魅力來自給人的心靈以垂直打擊的思想的力量,來自作傢對語言和想象力不敗的激情與敏感,來自作傢既謙遜又自信的對文學永不滿足的追問,來自作傢精神深處極度絶望中的壯麗希望。生於日本四國森林的大江健三郎,通過他的文學生涯和他的鮮明人生,以穿越時空的剛健而又輕靈的筆觸,以徹底的自由檢討的姿態,以對日本、對亞洲、對世界、對人類永不疲倦的嚴厲的審視與希冀,把他人生中明亮的憂傷,蒼涼的善意、剋製的溫暖和文學中積極的美德呈現給讀者。我從中望見了語言的森林,精神的森林,人生的森林。這森林靜謐幽深,遼遠闊大,豐沛、隱秘的地下水浸潤其間,使森林朝氣不衰;使緑樹能夠燃燒,而火焰卻讓緑樹枝葉繁盛。
這是一位深度介入社會現實,奮不顧身地以生命致力於呼喚世界和平的作傢,一位在小說藝術上對自己極為苛刻的、在技藝上决不退讓的作傢,一位用小說的方式,卻把詩的沉靜的又是荊棘般的銳利植入讀者心中的作傢。小說何以成為小說?想象力何以誕生,又究竟源自哪裏?"神話素"如何在心裏養育?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追逐到語言的聖性、魅惑、語言的神秘之光?何為大江小說中重要資産的構造?以及作傢本人被村子和東京撕裂的人生悲歡的新奇,他的以全部作品和整個人生作賭註,追究戰後五十年以來日本的虛與實的不退讓之意志……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大江先生在自述中對那些影響了他文學和人生的哲人、學者、作傢的由衷敬意。他不僅坦言"作傢的實際生活從古典文學裏得到了鼓勵和救濟",更是謙虛地把自己的長篇小說寫作稱為訓練長篇小說的寫作。當我讀到大江先生40多年來,每天夜裏都要為殘疾兒子光裹好毛毯纔入睡時,不禁生出和采訪者同樣的感慨:大江先生的小說是不可思議的,大江先生的人生同樣不可思議。大江先生實在是擁有特殊意志的人,而賦予這特殊意志之力量的人,正是他的殘疾長子--光。在日本交響樂團紀念莫紮特誕生250周年的"安魂麯"演奏會上,大江先生應邀贈詩一首:
"我無法從頭再活一遍,
可是我們卻能夠從頭再活一遍。"
也許這就是一個作傢獨有的對"活"和"生"的"奢侈"見解吧,這是文學和兒子光給予大江先生的悲愴而又強韌的奢侈。這時我還聽見了大江先生在他的小說中,藉對一位即將分娩的女性的敬慕表達出的對人類未來的新期待:"我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傾聽那裏正無言講述着的內容,傾聽着用既非英語亦非日語,大概是為'新地球'而準備的那種宇宙語言朗誦的葉芝的那些詩行……我感覺你將産下比最新之人更新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新的人。"在此,我不能不把這些句子看作是對未來無限明麗而又昂揚的祝福,是文學新景象和倫理想象力的新憧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1) | 第2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2) | 第3節:以蓄滿淚水的雙眼為耳 文/鐵凝(3) | 第4節:多餘的序言 文/莫言 | 第5節:作傢生活五十周年來臨之際 | 第6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1) | 第7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2) | 第8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3) | 第9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4) | 第10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5) | 第11節:孩童時代發現的語言世界(6) | 第12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1) | 第13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2) | 第14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3) | 第15節:與伊丹十三的邂逅(4) | 第16節:立志要當小說傢(1) | 第17節:立志要當小說傢(2) | 第18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1) | 第19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2) | 第20節:與渡邊一夫先生的交流(3) | 第21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1) | 第22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2) | 第23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3) | 第24節:獲得芥川奬的時候(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