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藝苑雌黃   》 捲二      嚴有翼 Yan Youyi

  四一、王謝故事
  
  夢得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傢。”①朱雀橋、烏衣巷,皆金陵故事。②《輿地志》雲:“晉時王導自立烏衣宅。宋時諸謝,曰烏衣之聚,皆此巷也。”王氏謝氏,乃江左衣冠之盛者,故杜詩云:“王謝風流遠。”又云:“從來王謝郎。③”比觀劉斧《摭遺》載《烏衣傳》,④乃以王、謝為一人姓名。其言既怪誕,遂托名錢希白,終篇又取夢得詩實其事。希白不應如此謬,是直劉斧之妄言耳。大抵小說所載,事多不足信,而《青瑣摭遺》,誕妄尤多。(《叢話》後十二、《草堂詩話》二)
  
  ----------------
  ①案:此《烏衣巷詩》。
  ②《詩林》一引至此,《輿地志》雲雲作另一節。
  ③《草堂詩話》有“是也”二字。
  ④《草堂詩話》無“載《烏衣傳》”四字,直錄原文。
  四二、蝦蟇陵
  
  《琵琶行》雲:“傢在蝦蟇陵下祝”予按《國史補》雲:“舊說董仲舒墓門下,人至皆下馬,故謂之下馬陵,語訛為蝦蟇陵。”故東坡詩云:“衹雞敢忘喬公語,下馬聊尋董相墳”,又《謝徐朝奉啓》雲:“過而下馬,空瞻董相之陵”,蓋用此事。郭氏《佩觽》亦嘗論此雲:“長安董仲舒墓名曰下馬陵,今轉語為蝦蟇陵。事出《黃①京紀》。白氏《琵琶行》,蓋徇俗之過也。”予謂世俗訛謬極多。古樂府有《相府蓮》者,其後訛而為《想夫憐》;藥名有“補骨脂”者,其後訛而為“破故紙”,亦豈下馬陵之類歟?(《叢話》後十三)
  
  ----------------
  ①“黃”,宋本《叢話》作“兩”。
  四三、月中斫桂
  
  義山詩:“莫羨仙傢有上真,仙傢暫謫亦千春。月中桂樹高多少?試問西河斫樹①人。”②按《酉陽雜俎》雲:“舊傳月中有桂樹,〔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③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故宋子京《嘲月詩》亦云:“吳生斫鈍西河斧,無奈婆娑又滿輪。”〕④《緗素雜記》嘗論吳生斫桂事,引李賀《箜篌引》雲:“吳質不眠倚桂樹。”⑤李賀謂之吳質。段成式謂之吳剛,未詳其義。⑥竊意《箜篌引》所謂吳質,非吳剛也,恐別是一事,魏有吳季重亦名質。(《叢話》後十四、《玉屑》十六)
  
  ----------------
  ①《詩林》“樹”作“桂”。
  ②案:此同《學彭道士參寥詩》。《詩林》作《月桂詩》。
  ③《詩林》無“有蟾蜍”至此數語。
  ④《詩林》無“故宋子京”至此數語。
  ⑤案《長吉集》有二《箜篌引》,此《李憑箜篌引》中句。
  ⑥《詩林》二引至此。
  四四、一抔土
  
  《前漢·張釋之傳》雲:“假如愚民取長陵一抔土,而①陛下何以加其法乎?”顔《註》雲:“抔音步侯切,②謂以手掬之也。其字從手。不忍言毀撤,故止雲取土耳。今學者讀為杯勺之杯,非也。杯,非應盛土之物也。”郭氏《佩觽》〔論杯、抔二字〕③雲:“杯,奔來切,杯勺也。④抔,步侯切,手掬也,亦古文裒字。”駱賓王為《徐敬業檄武後》雲:“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正用《漢史》語。〔比見僧惠洪集中有詩云:“人生如逆旅,歲月苦逼催。安知賢與愚,同作土一抔。”其說蓋誤矣。李義山詩:“耳聞明主提⑤三尺,眼見愚民盜一抔。千古腐儒騎瘦馬,灞陵斜日重回頭。”如此押韻,乃知前輩造語之工,而用字之不謬也。惠洪嘗作《冷齋夜話》,雲:“詩至李義山為文章一厄。”但未識其出處耳。〕⑥或謂《廣韻》、《集韻》上平聲,並出一抔字,鋪放⑦切,手掬也。意與步侯切者頗同。惠洪雖誕妄,必不讀抔為杯勺之杯,但其詩泛使土一抔,不正用《漢書》長陵事,故作鋪放切讀耳,未知其果然否?(《叢話》後十四)
  案:鬍仔曰:“此絶句乃唐彥謙《過長陵詩》。嚴有翼誤以為李義山,仍引《冷齋夜話》,雲‘李義山為文章一厄’語為證,此不細考之過也。”
  
  ----------------
  ①《詩林》無“而”字。
  ②《詩林》“切”作“反”。
  ③《詩林》無“論杯、抔二字”五字。
  ④《詩林》無“杯勺也”數字。
  ⑤《詩林》作唐彥謙詩,“提”作“詩”。
  ⑥《詩林》無“比見僧惠洪集中”至此數語。
  ⑦《詩林》“放”作“枚”。
  四五、金雞宜赦
  
  李華《含元殿賦》雲:“揭金雞於太清,炫晨陽於正色。”李庾《西都賦》雲:“建金雞於仗內,聳修竿而揭起。”王建《宮辭》雲:“樓前立仗看宣赦,萬歲聲長再拜①齊。日照紫②盤高百尺,飛仙爭上取金雞。”李太白詩云:“全雞忽放赦,大辟得寬賒。”③又云:“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④肆赦樹金雞,不知起於何代。《唐·百官志》雲:“赦日立金雞於仗南,有雞黃金飾首,銜絳幡,承以彩盤,維以絳繩,五坊小兒得雞者,官以錢贖,或取絳幡而已。”《事物紀原》載此,謂金雞起於有唐。按楊文公《談苑》雲:“杜鎬言《關東風俗傳》雲:宋孝王問司天膺之,後魏北齊樹金雞事,膺之曰:海中星占雲,天雞星動為有赦,蓋王者以天雞為度。《隋書·刑法志》雲,北齊赦日,武庫設金雞,及鼓於闕門右,撾鼓千聲,宣赦,建金雞。或云起於西涼呂光,究其旨蓋西方主兌,兌為澤,雞者巽之神,巽為號令,合是二物,製其形,揭為長竿,使衆人睹之也。”⑤據《談苑》所云,皆十六國時事,而《紀原》以為起於唐,亦誤矣。又按《秦京雜記》雲:“大赦設金雞,口銜勝,宣政衙鼓樓上雞唱六人,至日,同以索上雞竿,爭口中勝,爭得者月給俸三石,謂之雞粟。”其言與《百官志》亦自不同。(《叢話》後十四)
  
  ----------------
  ①《全唐詩》“再拜”作“拜舞”。
  ②《全唐詩》“紫”作“彩”。
  ③案此《秦女休行》。
  ④案此《流夜郎贈辛判官詩》。
  ⑤案:此語亦見孔平仲《孔氏談苑》五。
  四六、杜荀鶴詩
  
  荀鶴,杜牧之之微子也。牧之會昌末,自齊安移守秋浦時,妾有娠,出嫁長林卿士杜筠,生荀鶴,有能詩名,自號九華山人。大順初,擢第,尋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製誥。顧雲序其集,為《唐風集》焉。〔荀鶴與張曙同年進士。常以言相嘲謔。曙之他文亦不多見,《康餘錄》載其《擊甌賦》一篇,其警句云:“董雙成青瑣鸞驚,啄開珠網;穆天子細繮馬駭,踏碎瓊田。”似此之類,恐非荀鶴所可擬。〕①《唐風集》中詩極低下,如“要知②前路事,不及③在傢時”,④“不覺裹頭成大漢,初看⑤竹馬作兒童”⑥之句,前輩方之〔為〕⑦《太公傢教》。⑧惟《春宮怨》一聯雲:“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為一篇警策。而歐陽永叔《歸田錄》,乃雲周樸之句,不知何以雲然。(《叢話》後十五)
  
  ----------------
  ①《詩林》無“荀鶴與張曙”至此數語。
  ②《全唐詩》二十六“要知”作“好看”。
  ③《全唐詩》“及”作“比”。
  ④案:此《送捨弟詩》。
  ⑤《全唐詩》二十六“初看”作“昨來”。
  ⑥《全唐詩》“兒童”作“童兒”。案此《友人贈捨弟依韻戲和詩》。
  ⑦《詩林》有“為”字。
  ⑧《詩林》二引至此。
  四七、夕陽春
  
  薛能詩:“山屐經過滿徑蹤,隔溪①遙見夕陽春。”②人多不知夕陽春為何等語。予考之《淮南子》曰:“日經於泉③隅,④是謂高春;頓於連石,是謂下春。”註:“尚未冥,上蒙先春曰高春;將欲冥,下蒙⑤悉春曰下春。”《南史·陳本紀》雲:“求衣昧旦,反⑥食高春。”柳子厚詩云:“空齋不語坐高春。”⑦(《叢話》後十六、《詩林》二)
  
  ----------------
  ①《西溪詩話》下“溪”作“江”。
  ②案:此《遊嘉州後溪詩》;《詩林》作絶句。
  ③《詩林》“泉”作“東”。
  ④《西溪詩話》作“日至於虞淵”。
  ⑤《西溪詩話》“蒙”作“民”。
  ⑥《詩林》“反”作“夕”。
  ⑦案:此《柳州寄丈人周韶州詩》。
  四八、青瑣高議之謬
  
  《麗情集》載嚴宇牧豫章,陳陶隱西山,操行清潔,宇欲撓之,遣小妓蓮花往侍焉。陶殊不為意,乃獻詩求去,雲:“蓮花為號玉為腮,珍重尚書遣妾來。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神女下陽臺。”而劉斧《青瑣》乃移其事於陳圖南,其詩但易數字而已。唐人集中既載此詩,豈陳圖南復蹈襲而為之乎?必無是理,乃劉斧之妄也。又《名賢詩話》載顧況在洛乘閑遊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桐葉,有詩曰:“一入深宮裏,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況明日於上遊,亦題詩於葉,泛之波中,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阿誰?”後十餘日,有客尋春苑中,又於葉上得詩,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間葉,蕩漾乘春取次行。”①又盧渥捨人應舉京師,偶臨禦溝,見一紅葉,上有一絶雲:“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懃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盧得之,藏於巾篋。及宣宗有旨出宮人,許其從人,盧獨獲其退宮者,睹紅葉籲怨,問之,曰:“當時偶題,不謂君得之也。”《青瑣》乃互竄二事,合為一傳,曰《流紅記》,仍托他人姓名。嗚呼,孰謂小說而可盡信乎?(《叢話》後十六)
  案:《青瑣高議》前集八謂:“唐僖宗賜陳摶宮女三人,摶奏謝詩云:“雪為肌體玉為腮,深謝君王送到來。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雲雨下陽臺。”此《青瑣》誤記之一。又《流紅記》亦見《青瑣高議》前集捲五。
  
  ----------------
  ①案:此事參閱《古今詩話》。
  四九、羅隱淚詩出處
  
  《江東集》中有《淚詩》雲:“自從魯國潛然後,不是姦人即婦人。”未詳其所出。①及觀《孔叢子》言,子高遊趙,平原君客有鄒文、李節者,與子高相友善,臨別,文、節流涕交頤。子高徒抗手而已。其徒疑之。子高曰:“始吾謂二子丈夫,乃今知其婦人也。”曰:“二子之泣非邪?”曰:“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其於敢斷,必不足矣。”曰:“凡泣者一無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姦之人,以泣自信;婦人懦夫,以泣著愛。”觀此始解其說。(《叢話》後十八、《全五代詩》六十七、王校《王五代》二、《鄭五代》五)
  
  ----------------
  ①《全唐詩》二十四、《五代詩話》作“嘗疑其出”。
  五○、後土夫人傳
  
  〔唐人作《後土夫人傳》,(予始讀之,惡其瀆慢而且誣也。比觀《陳無己詩話》雲:〕①“宋玉為《高唐賦》,載巫山神女遇楚襄王,蓋有所諷也。而文士多效之,又為傳記以實之,而天地百神舉無免者。予謂欲界諸天當有配偶,有無偶者,則無欲者也。唐人記後土事)②,以譏武後耳。”〔予謂武後何足譏也,而托之後土,亦大褻矣。後之妄人,又復填入樂章,而無知者遂以為誠是也。故小說載高駢事雲:〕③駢末年惑於神仙之說,呂用之、張守一、諸葛殷等皆言能役使鬼神,變化黃白,駢酷信之,委以政事。用之等援引朋黨,恣為不法,嘗雲:後土夫人靈佑遣使就其藉兵馬並李筌所撰《太白陰經》。駢遽下兩縣,率百姓以葦席千領,畫作甲馬之狀,遣用之於廟庭燒之;又以五彩箋寫《太白陰經》十道,④置於神座之側,又於夫人帳中塑一緑衣年少,謂之韋郎。故羅隱詩有“韋郎年少今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經》”⑤之語。今勅令中亦常禁止淫媟之祠,然蕃釐觀中所謂韋生者猶在,故伊川先生力欲去之,豈非惡其瀆神邪?(《叢話》後十八、王校《王五代》二、《鄭五代》五、《全五代詩》六十七)
  
  ----------------
  ①《鄭五代》無以上數語。
  ②王校《王五代》、《全五代詩》無“予始讀之”至“唐人記後土事”數語。
  ③王校《王五代詩話》、《全五代詩》無“予謂武後”至“高駢事雲”數語。
  ④《五代詩話》“道”作“通”。
  ⑤王校《王五代詩話》引至此。
  五一、反用故事法
  
  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王〕①〔元之《謫守黃岡謝表》雲:“宣室鬼神之問,豈望生還;茂陵封禪之書,惟期死後。”②此一聯每為人所稱道,然皆直用賈誼、相如之事耳〕。③李義山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④雖說賈誼,然反其意而用之矣。林和靖詩:“茂陵他日求遺藁,猶喜曾無封禪書。”雖說相如,亦反其意而用之矣。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識學素高,⑤超越尋常拘攣之見,不規規然蹈襲前人陳跡者,何以臻此。〔馬子纔有句云:“可憐一覺登天夢,不夢商岩夢鄧郎”,用此意也。〕⑥(《叢話》後十九、《仕學規範》三十六、《詩學指南》本《名賢詩旨》、《歷代》五十二、《詩林》二、《玉屑》七)
  案:鬍仔曰:“《藝苑》以元之直用賈誼、相如事,不若李義山、林和靖反用之。然元之是謝表,須直用其事,以明臣子之心。非若作詩可以反意用,此語殊非通論也。”
  
  ----------------
  ①《詩林》、《名賢詩旨》有“王”字。
  ②《詩林》“後”作“報”。
  ③《玉屑》、《歷代》無此數語。
  ④案:此《賈生詩》。
  ⑤《歷代》“識學素高”作“事業高人”。
  ⑥《詩林》有“馬子纔有句云”至此數語。
  五二、江為
  
  《緗素雜紀》載《江南野錄》雲:江為者,宋世淹之後,先祖仕於建陽,因傢焉……。①餘觀《南史·江淹傳》:淹濟陽考城人,宋少帝時,黜為建安吳興令,終於梁天監中左衛將軍……。又《吳均傳》雲:濟陽江洪工屬文,為建陽令,坐事死。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洪時為太學生,以善辭藻遊焉……。淹與洪俱係宋②考城,又俱仕齊、梁間,淹為建安吳興令而後他遷,洪為建陽令而死於建陽,疑為之係出於洪,非出於淹。為工於詩,如“天形圍澤國,秋色露人傢”③之句,極膾炙人口。少遊江南,有詩云:“吟登蕭寺旃檀閣,醉倚王傢玳瑁筵。”④後主見之曰:“此人大是富貴傢。”而劉夜坐夏江城並就傳句法,後以讒死。今建陽縣之西七裏,有靖安寺,即為之故居,留題者甚衆。惟陳師道洙一篇最佳,雲:“處士亡來幾百年,舊居牢落變祗園。詩名長伴江山秀,冤氣上迷⑤星鬥昏。臺榭幾人留雅句,漁樵何處問曾孫?當時泉石生涯地,日暮雲寒⑥古寺門。”(《叢話》後十八、《鄭五代》三、《全閩詩話》一、王校《王五代》四)
  案:鬍仔曰:《南唐書》雲:“江為,其先宋人,避亂建陽,遂為建陽人。為有《題白鹿寺詩》雲:‘吟登蕭寺旃檀閣,醉倚王傢玳瑁筵。’元宗南遷駐於寺,見其詩稱善久之。為由是傲肆,自謂俯拾青紫,乃詣金陵求舉,屢黜於有司,為怏怏不能自己,欲束書亡越,會同舉謀者上變,按得其狀伏罪。”餘以二書考之,《藝苑》謂後主見為詩有“富貴”之語,及為後以讒死,其言悉非,是當以《南唐書》為正也。
  
  ----------------
  ①此原書刪節《江南野錄》之文,下同。
  ②《五代詩話》、《全閩詩話》“係傢”作“出”。
  ③案:此《送客詩》。
  ④案:此《題白鹿寺詩》。
  ⑤《五代詩話》、《全閩詩話》“迷”作“靡”。
  ⑥《五代詩話》、《全閩詩話》“雲寒”作“寒雲”。
  五三、林和靖詩
  
  和靖詩:“惟應數刻凄涼夢,時麯顔肱興未厭。”按《論語》雲:“飯疏食飲水,麯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孔子自謂也。至如“顔子簟食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不改其樂,即無麯肱之說。又按《南史》劉之遴嘗墮車折臂,周捨戲之曰:“雖復並坐可橫,正恐陋巷無枕。”則此謬亦已久矣。(《叢話》後二十一)
  五四、歐陽修詞山色有無中
  
  〔歐陽永叔〕①《送劉貢父守維揚作長短句》雲:“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平山堂望江左諸山甚近。或以謂永叔短視,故云“山色有無中”。東坡笑之,因賦《快哉亭》道其事雲:“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取②醉翁語,山色有無中。”蓋山色有無〔中〕,③非煙雨不能然也。(《叢話》後二十三、《玉屑》二十)
  案:吳曾《能改齋漫錄》七謂:王維詩已嘗雲:“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為東坡偶忘,亦是。
  
  ----------------
  ①據《玉屑》補。
  ②《玉屑》“缺作“得”。
  ③《玉屑》無“中”字。
  五五、羅隱牡丹詩
  
  羅隱《牡丹詩》雲:“自從①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一春。”②餘考之唐元和中韓弘罷宣武節制,始至長安私第,有花命斸去,曰:“吾豈效兒女輩耶?”當時為牡丹包羞之不暇,故隱有“辜負穠華”之語。(《叢話》後二十三)
  
  ----------------
  ①《全唐詩》二十四“自從”作“可憐”。
  ②《全唐詩》“一春”作“此身”。
  五六、不道????出處
  
  《南史》:“張融作《海賦》成,示顧凱之,凱之曰:‘此賦實超元虛,但恨不道????耳。’融因命筆益之,雲:‘漉沙成白,熬波出素,積雪中春,飛霜暑路。’”東坡《雪詩》押????字一聯:“漁簑句好真堪畫,柳絮才高不道????。”學者徒知柳絮撒????用謝安故事,殊不知“不道????”三字亦有來處也。(《叢話》後二十三)
  五七、詩文有所本
  
  予頃與荊南同官江朝宗論文,江雲:“前輩為文皆有所本,如介甫《虎圖詩》,語極遒徤,其間有‘神閑意定始一掃’之句,為此衹是平常語無出處。後讀《莊子》,宋元君畫圖,有一史後至,儃儃然不趨,受揖下立,因之捨,解衣盤礴嬴,君曰:‘是真畫者也。’郭象註:‘內足者神閑而意定。’乃知介甫實用此語也。”又言:“杜陵有《有十五閣會詩》:‘病身虛俊味,何幸飫兒童。’俊味亦有來處。《本草》葫註中雲:‘此物煮為羹臛極俊美,除風破冷,足為饌中之瀎’”又言:“韓退之《叉魚詩》‘駢首類同條’,駢首雖是常語,然考之《周易》‘貫魚以宮人寵’,王弼《註》:‘貫魚,謂五陰駢頭相次似貫魚也。’退之蓋取此。”又:“杜詩《贈李校書》‘衆中每一見,使我潛動魄。’按《文遜江淹《雜體詩序》雲:‘蛾眉詎同貌而俱動於魄,芳草寧共氣而皆悅於魂。’則動魄之說,杜有亦本也。”(《叢話》後二十五)
  五八、蹉對法
  
  僧惠洪《冷齋夜話》載介甫詩云:“春殘葉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盞疏。”“多”字當作“親”,世俗傳寫之誤。洪之意蓋欲以少對密,以疏對親。予作荊南教官,與江朝宗匯者同僚,偶論及此。江雲:“惠洪多妄誕,殊不曉古人詩格。此一聯以‘密’字對‘疏’字,以‘多’字對‘少’字,正交股用之,所謂蹉對法也。”(《俗語》後二十五、《玉屑》二)
  五九、盧橘
  
  古人文章中多言盧橘。李白詩:“盧橘為秦樹,蒲桃出漢宮。”宋之問詩:“芙蓉秦地沼,盧橘漢傢園。”①又云:“鼕花掃盧橘,夏果摘楊梅。”戴叔倫詩:“盧橘花開楓葉衰。”而蔡君謨《荔枝譜》亦云:“道裏遼絶,曾不得班於盧橘江橙之右。”皆不顯言盧橘為何物。《東坡集》中言真覺院有洛花,花時不暇往,四月十八日與劉景文同往賞枇杷,作詩,有“魏花非老伴,盧橘是鄉人”之句。蓋指盧橘為枇杷也。故僧惠洪《冷齋夜話》載此意,而筠溪《甘露集》中有《嘗盧橘》一絶雲:“皮似稗柿鬆而剝,核如竜眼味甘鮮。滿盤的皪如金彈,叢子分嘗憶去年。”此正謂枇杷。然山𠔌以謂夔、湘間有一種色黑而夏熟者,疑其為盧橘,則與東坡之意相戾。予嘗考之,《伊尹書》曰:“果之美者,箕山之東,青鳧之所,有盧橘其②夏熟。”《吳錄》曰:“朱光祿為建安,庭有橘,鼕覆其樹,春夏色變青黑,味絶美,《上林賦》曰:‘盧橘夏熟。’近是也。”《魏書③花木志》曰:“蜀土有給客橙似橘而非,若柚而香,鼕夏實相繼,通歲食之,亦名盧橘。”則盧橘似非枇杷。故《上林賦》既言盧橘夏熟,又言枇杷橪柿,不應如此重複。不知東坡何所據而言。《復齋漫錄》雲:“唐庚子西《李氏山園記》雲:‘枇杷、盧橘一也。’而《上林賦》曰:‘盧橘夏熟,黃柑橙榛,枇杷橪柿,亭奈厚樸。’則一物為二物矣。”然予觀張勃《吳興錄》雲:“建安郡中有橘,鼕月於樹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變青黑,味尤絶美。《上林賦》雲:‘盧橘夏熟。’盧,黑也,蓋近是乎?”張勃之說既如此,則相如之賦殆未可以為失也。(《叢話》後二十八)
  
  ----------------
  ①案:此《芙蓉園應製詩》。
  ②“其”,宋本《叢話》作“焉”。
  ③“書”,宋本《叢話》作“王”。
  六○、柳公權詩
  
  東坡《端午帖子皇帝閣》雲:“微涼生殿閣,習習滿皇都。試問吾民慍,南風為解無?”原其意蓋欲聖君推南風之德以及於黎庶也。唐文宗與柳公權聯句,東坡以為公權有美而無箴,因續四句。其作《端午帖子》,用此意也。然洪駒父謂公權已含箴規之意,雖不必續可也。故呂氏《傢塾廣記》雲:“說者謂公權有諷諫之意,以文宗樂廣廈之涼,而不知路有暵死也。”此語良是。觀公權嘗以筆諫,蓋造次不忘納君於善者,豈於此而無箴邪?又陳輔之以“殿桷生餘涼”,此兩字有功於修辭。予謂輔之此語無甚意義。今世所傳,多衹用公權舊語。故東坡詩“微涼生殿閣,習習滿皇都”。又云:“臥聞疏滴梧桐雨,獨詠微涼殿閣風。”不聞有“殿桷餘涼”之說。(《叢話》後二十六)
  六一、東坡詩用事之誤
  
  《前漢·龔遂傳》有令民種一百本薤,五十本蔥之說。坡《和段逢詩》雲:“細思種薤五十本,大勝取禾三百廛。”則誤以一百本為五十本矣。陳孔章①《為袁紹檄豫州》又②言曹操之罪雲:“特置發邱中郎,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遊聖女山詩》雲:“縱令司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則誤以校尉為中郎矣。盧氏《雜說》:“鄭餘慶召親朋,呼左右曰:‘處分廚傢,爛蒸去毛,莫抝折項。’諸人以謂蒸鵝鴨,良久就食,每人前粟米飯一盂,爛蒸葫蘆一枚。”《贈陳季常詩》曰:“不見盧懷慎,蒸壺似蒸鴨。”則又以鄭餘慶為盧懷慎。《雪詩》押檐字一聯雲:“敗屨尚存東郭指,飛花又舞謫仙檐。”東郭指,正用雪事,出《史記·滑稽傳》。謫仙檐,蓋取李太白詩所謂“飛花送酒舞前檐”③者,即無雪事矣。《贈王子直詩》雲:“水底笙歌蛙兩部,山中奴隸橘千頭。”誰不愛其語之工。然《南史》:“孔德彰門庭之內,草萊不翦,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為陳蕃乎?’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效蕃。’”即無笙歌之說。《次韻滕元發寄詩》雲:“坐看青邱吞澤芥,自慚黃潦薦溪蘋。”按《子虛賦》雲:“秋田乎青邱,彷徨乎海外,吞雲夢者八九於其胸中,曾不蒂芥。”蒂芥,刺鯁也,非草芥之芥。《西湖詩》亦有“青邱已吞雲夢芥”之說,皆非也。(《叢話》後二十七)
  案:嚴氏評坡之語,洪邁《容齋四筆》頗不以為然,可參閱。
  
  ----------------
  ①“章”,宋本、徐鈔本《叢話》作“璋”,是。
  ②“又”,宋本、徐鈔本《叢話》作“文”。
  ③案:此《題東溪公幽居詩》。
  六二、王右軍換鵝故事
  
  老杜《房公池鵝詩》:“鳳凰池上應回首,為報籠隨王右軍。”山𠔌《題劉將軍畫鵝詩》:“還似山陰書罷,舉群驅嚮王傢。”而前輩詩又有“鵝費羲之墨”,“書罷籠鵝去”,“數紙尚可博白鵝”,“山陰不見換鵝經”,“白鵝曾換右軍書”,皆不斥言所書者何經。《西清詩話》載李白詩:“山陰道士如相訪,①為②寫《黃庭》換白鵝③。”考之《晉史》,逸少所寫,乃《道德經》,非《黃庭》也。太白蓋誤用此事。比觀梅聖俞《謝宋元憲贈鵝詩》:“昔居鳳池上,曾食鳳池萍。乞與江湖去,從教養素翎。不同王逸少,辛苦寫《黃庭》。”聖俞此語,豈亦承太白之誤歟?又觀《白氏六帖》所載,亦言《黃庭經》。則古人誤用此事,非獨太白為然也。(《叢話》後二十七)
  案:鬍仔曰:“呂居仁《寄朱希真詩》雲:‘主人鵝可換,更為寫《黃庭》。’亦沿襲誤用也。餘謂太白又有詩云:‘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則又謂《道德經》矣。”又案:吳曾《能改齋漫錄》捲三,袁文《甕牗閑評》捲五,亦舉李白“掃素寫《道經》”之語。
  
  ----------------
  ①《聞見後錄》十七及《全唐詩》六“訪”作“見”。
  ②《聞見後錄》、《全唐詩》“為”作“應”。
  ③案:此《送賀賓客歸越詩》。
  六三、語詞倒用
  
  古人詩押字,或有語顛倒而於理無害①者,如韓退之以參差為差參,以玲瓏為瓏玲是也。比觀王逢原有《孔融詩》雲:“虛雲座上客常滿,許下惟聞笑②習脂。”黃魯直有《和荊公〔西太一宮〕》③六言詩云:“啜羹不如放麑,樂羊終愧巴西。”按《後漢史》有脂習而無習脂,有秦西巴而無巴西,豈二公之誤邪?(《叢話》後二十七、《詩林》三)
  
  ----------------
  ①《歷代》“於理無害”作“無害於理”。
  ②《詩林》、《歷代》“笑”作“哭”。
  ③《歷代》無此“西太一宮”四字。
  六四、榧子
  
  予與潘伯竜食榧子,乃言諸處榧皆不及玉山者,予方悟東坡詩有“彼美玉山泉,粲為金盤實”之語,恐是上饒玉山縣。潘雲:“玉山地名,在婺之東陽縣,所生榧子香脆過它處。”予考《集韻》榧字註云:“木名,有實出東陽諸郡。”而《本草》榧實註,亦云:“今出東陽諸郡。”(《叢話》後二十七)
  案:袁文《甕牗閑評》捲七:“亦言蘇東坡《榧子詩》,趙次翁註云:‘出信州玉山縣。’然信州初不出榧子。此玉山乃在婺州,婺州榧子冠於江、浙。”
  六五、朝雲
  
  朝雲者,東坡侍妾也,嘗令就秦少遊乞詞,少遊作《南歌子》贈之雲:“靄靄迷春態,溶溶媚曉光。不應容易下巫陽,衹恐翰林前世是襄王。暫為清歌住,①還因暮雨忙,瞥然歸②去斷人腸,〔斷人腸〕,③空使蘭臺公子賦高唐。”④何其婉媚也6復齋漫錄》雲:“《洛陽伽藍記》言河間王有婢名曰朝雲,善吹篪。諸羌叛,王令朝雲假為老嫗吹篪,羌人無不流涕,後降。語曰:“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然則名婢曰朝雲,不始於東坡也。(《叢話》後二十九、《總龜》後三十五)
  案:袁文雲:“此詞乃朝雲死後作,《藝苑雌黃》雲雲,恐非。”
  
  ----------------
  ①《甕牗閑評》五“妝作“駐”。
  ②《甕牗閑評》“歸”作“飛”。
  ③《總龜》、《甕牗閑評》均無下“斷人腸”三字。案此為《南歌子》詞,不應有此三字。
  ④《總龜》引至此。
  六六、瓊花
  
  維揚後土祠有瓊花,潔白而香,天下惟此一株,故好事者創亭於其側,曰無雙。韓魏公詩:“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蓋謂是也。比觀《晏元獻集》有《翰林盛諫議藉示揚州後土祠玉蕊花詩序》雲:“此花因王禹稱更名瓊花。”案李善《文選註》:“瓊,赤玉也。”蓋王之誤。故《晏集》有《拒霜花詩》:“江城嘉號木芙蓉,金蕊瓊萼綻蓼風。”又《紅梅花詩》:“巧綴琱瓊綻色絲,三千宮面宿胭脂。”又《紅蓼詩》:“絳英瓊粒傲霜前,冷落池臺亦自妍。”又《泛濠至祁氏園詩》:“素花皎霜雪,紅豔比瑤瓊。”皆《註》雲:“瓊,赤玉也。”其意蓋欲辨證世俗之謬。案許慎《說文》亦以瓊為赤玉。然瓊花之名,至今不改,豈其相承之久歟?又王彥輔《麈史》雲:“《說文》以瓊為赤玉,比見人詠白物多用瓊。”退之《雪詩云》:“若非燖鵠鷺,定①是屑瓊瑰。”②又有“今朝踏作瓊瑤跡,為有詩從鳳沼來”③等句,將別有所稽邪?豈用之不審也?(《叢話》後三十)
  
  ----------------
  ①《全唐詩》十二“定”作“真”。
  ②案:此《詠雪贈張藉詩》。
  ③案:此《酬王二十捨人雪中見客詩》。
  六七、種竹詩
  
  種竹者多用辰日。山𠔌所謂“根須辰日斸,筍看上番成”是也。又用臘月,杜陵所謂“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是也。非此時移之,多不活。惟五月十三日,古人謂之竹醉日,栽竹多茂盛。按《筍譜》雲:“民間說竹有生日,即五月十三日也。移竹宜用此日。或陰雨土虛,則鞭行,明年筍莖交出。”故晏元獻詩云:“苒苒渭濱族,蕭蕭塵外姿。如能樂封殖,何必醉中移。”宋景文詩云:“除地墻陰植翠筠,纖莖潤葉與時新。賴逢醉日終無損,正似得全於酒人。”黃元明詩云:“夏栽醉竹餘千個,春糞辰瓜滿百區。”(《叢話》後三十一)
  六八、夔藩
  
  〔山𠔌〕①《宿觀音院詩》雲:“相戒莫浪出,月黑虎夔藩。”予不解此語,夔字不知作何訓。嘗讀老杜《課伐木詩序》雲:“維條伊枚,……②委積庭內。我有藩籬,是闕是補。……則旅次〔於〕③小安。山有虎,知禁,……夔人屋壁,列樹白菊,鏝為墻,實以竹,示式〔遏〕,為〔與〕④虎近。”此序所謂夔人,正謂夔府之人耳,不知山𠔌用此意否?(《叢話》後集三十二)
  
  ----------------
  ①當有“山𠔌”二字。
  ②此原引刪節處,下同。
  ③“於”字疑誤。
  ④杜原序有“遏”字、“與”字。
  六九、鞦韆作千秋
  
  《荊楚歲時記》:“春節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鞦韆。楚俗謂之拖鈎,《涅盤經》謂之胸索。”《古今藝術圖》曰:“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趫者。或云:‘齊威公北伐山戎,此戲始傳中國。’然考之《字書》,則曰:‘鞦韆,繩戲也。’今其字從革,實未嘗用革。”按王延壽作《千秋賦》,正言此戲,則古人謂之千秋。或謂出自漢宮祝壽詞也。後人妄易其字為鞦韆,而語復顛倒耳。山𠔌詩“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係千秋”,又云:“穿花蹴蹈千秋索,挑菜嬉遊二月晴”,皆用千秋字,蓋得其實也。(《叢話》後三十二)
  七○、藉書一鴟
  
  李濟翁《資暇集》雲:“假藉書籍雲,藉一癡藉①二癡,索三癡,還四癡。”又《玉府新書》:“杜元凱遺其子書曰:書勿藉人。古諺藉書一嗤,還書二嗤。後人更生其辭至於三四,因訛為癡焉。”《緗素雜記》載此二事,雲癡之與嗤,其義略同。或曰:“傭書者之誤。”予謂此二字皆非。按《廣韻》雲:“瓻,醜饑切,酒器,大者一石,小者五鬥。”古之藉書盛酒瓶,則藉書一瓻,當用此字。或又用鴟字者,鴟夷亦盛酒器也。所謂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藉沽,蓋此物也。山𠔌詩云:“願公藉我藏書目,時送一鴟開鏁魚。”②“莫惜藉行千裏遠,他日還君又一鴟。”③然則藉書一鴟,用鴟字為勝。(《叢話》後三十二)
  案:此則與王楙《野客叢書》捲十一,所載多同。
  
  ----------------
  ①案:《野客叢書》十一引此“藉”作“與”。考《資略集》下《藉書》條,此字作“藉”,惟上“藉”字音子亦反,下“藉”字音子夜反。
  ②案:此《聞緻政鬍朝諸多藏書以詩藉書目詩》。
  ③案:此《從丘十四藉韓文詩》“莫惜藉行千裏,他日還君一鴟”為六言句。《春渚紀聞》五引作“明日還公書一癡”。
  七一、秦少遊詞有來歷
  
  程公闢守會稽,少遊客焉,館之蓬萊閣。一日席上有所悅,自爾眷眷不能忘情,因賦長短句,所謂“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也。其詞極為東坡所稱道,取其首句,呼之為山抹微雲君。中間有“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之句,人皆以為少遊自造此語,殊不知亦有所本。予在臨安,見平江梅知錄雲:隋煬帝詩云,“寒鴉千萬點,流水遺孤村”。少遊用此語也。予又嘗讀李義山《效徐陵體贈更衣》雲:“輕寒衣省夜,金鬥熨沉香。”乃知少遊詞“玉籠金鬥,時熨沉香”,與夫“睡起熨沉香,玉腕不勝金鬥”,其語亦有來歷處。乃知名人必無杜撰語。(《叢話》後三十三)
  七二、三素雲
  
  《修真入道袐言》曰:“以立春日清晨北望,有紫緑白雲者,為三元君三素飛雲。三元君以是日乘八輿上詣①天帝子,候見,當再拜自陳,某已②乞得給侍輪轂三過。見元君之輦者,白日升天。”《歲時廣紀》載此事,雲:臣鍇③按舉場,嘗試《立春日望三素雲詩》,取此事。故蘇子容作《皇太妃閣春帖子》雲:“萬年枝上看春色,三素雲中望玉宸。”許衝元④作《皇帝閣春帖子》雲:“三素雲飛依⑤北極,九農星正⑥見南方。”(《叢話》後三十五、《總龜》後五十、《全閩詩話》三)
  
  ----------------
  ①《全閩詩話》“詣”作“諸”。
  ②《全閩詩話》“已”作“乙”。
  ③《全閩詩話》“鍇”作“昔”。
  ④《總龜》“許衝元”作“許仲尤”。
  ⑤《總龜》“依”作“歸”。
  ⑥《總龜》“正”作“粲”。
  七三、盧絳夢白衣婦人贈詩成讖
  
  《談苑》載金陵之陷,有盧絳者,收散卒由宣、歙長驅入福建,以圖興復李氏。至歙州,州將龔儀先已降王師,閉門不給薪水,絳擊破殺儀,將至建州,敗於鬆溪,麾下散亡,朝廷以節鎮招之,遂自歸。時儀兄子潁上言求復季父之仇,召潁與絳面質麯直,潁舉手版擊絳,遂按誅絳。初,絳舉事,夢一白衣婦人酌酒勸之,歌《菩薩蠻詞》以送之。歌畢,謂絳曰:“他日當相見崓子陂。”絳私記之。及是伏法於京之西崓子陂之地。《南唐近事》及《本事麯》所載皆同。惟《江南埜錄》獨異,謂白衣婦人為玉真,姓耿氏,以崓子陂為孟傢陂。無《菩薩蠻詞》,而有詩一首,雲:“清風良月夜深時,箕帚盧郎尚恨遲。他日孟傢陂上約,再來相見是佳期。”二說不同,未知孰是。(《叢話》後三十八)
  七四、柳三變
  
  〔柳三變字景莊,一名永,字耆卿,喜作小詞,然薄於操行。當時有薦其纔者,上曰:“得非填詞柳三變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詞。”由是不得志,日與獧子縱遊娼館酒樓間,無復檢約,自稱雲:“奉聖旨填詞柳三變。”①嗚呼!小有纔而無德以將之,亦士君子之所宜戒也。〕②柳之樂章,人多稱之,然大概非羈旅窮愁之詞,則閨門淫媟之語。若以歐陽永叔、晏叔原、蘇子瞻、黃魯直、張子野、秦少遊輩較之,萬萬相遼。彼其所以傳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悅故也。皇祐中,老人星現,永應製撰詞,意望厚恩。無何始用漸字終篇,有“太液波翻”之語,其間“宸遊鳳輦何處”,與仁③廟輓詞闇合,遂致忤旨,士大夫惜之。④餘謂柳作此詞,藉使不忤旨,亦無佳處。如“嫩菊黃深,拒霜紅淺”,竹籬茅捨間何處無此景物。方之李謫仙、夏英公等應製辭,殆不啻天冠地履也。世傳永嘗作《輪臺子蚤行詞》,頗自以為得意。其後張子野見之,雲:“既言‘匆匆策馬登途,滿目淡煙衰草’,則已辨色矣,而後又言‘楚天闊望中未曉’,何也?柳何語意顛倒如是1(《叢話》後三十九、《總龜》後三十二、《全閩詩話》二)
  
  ----------------
  ①《宋紀》十三引至此。
  ②《全閩詩話》無“柳三變”至此數語。
  ③《全閩詩話》“仁”作“真”。
  ④案《澠水燕談錄》八亦記此事。
  七五、閼氏
  
  石季倫《王明君詞》雲:“延我於①穹廬,加我閼氏名。”閼氏,單於妻也。上,烏前;下,章移切。《前漢·匈奴傳》曰:“冒頓後有愛閼氏,生少子。”顔《註》:“閼氏,匈奴皇后號。”劉貢父雲:“匈奴單於號其妻為閼氏耳。顔便以皇后解之,大俚俗也。”《西河舊事》雲:“失我祁連嶺,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顔色。”蓋北方有焉支山,山多作紅藍,北人采其花染緋,取其英鮮者作胭脂,婦人妝時用作頰②色,殊鮮明可愛。匈奴名妻閼氏,言可愛如胭脂也。錢昭度作《王昭君詩》雲:“閼氏纔聞易妾名,歸期長似候③河清。”則誤讀氏字為姓氏之氏矣。(《叢話》後四十)
  
  ----------------
  ①《總龜》“於”作“以”。
  ②《總龜》“時用作頰”作“頰作此顔”。
  ③《總龜》“候”作“俟”。
  七六、雪詩蛙詩
  
  《雪詩》押“檐”字一聯雲:“敗履尚存東郭指,飛花又舞謫仙檐。”“東郭指”,正用雪事,出《史記·滑稽傳》。“謫仙檐”,蓋取李太白詩所謂“飛花送酒舞前筵”者,即無雪事矣。《贈王子直詩》雲:“水底笙歌蛙兩部,山中奴隸橘千頭。”雖愛其語之工,然《南史》:“孔德璋門庭之內,草菜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為陳蕃乎?’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效陳蕃?’”即無笙歌之說。(《玉屑》十一)
  案:此與前61條多同,疑《玉屑》誤。
  七七、退之遊華山辨
  
  李肇《國史補》雲:“韓愈遊華山,窮極幽險,心悸目眩,不能下,發狂號哭,投書與傢人別,華陰令百計取之,方能下。”謝無逸作《讀李肇國史補》一篇,謂“肇之言不合於理,其發狂慟哭之事尤不足信。雖婦人童子,且欲愛其身,不忍快一時之欲以傷其生,而謂退之賢者為之乎?豈肇傳之誤邪?何其信退之之不篤也”。餘謂無逸此語,謂之愛退之可已,謂之熟退之之文則末也。登華之事,退之嘗載之於其詩矣,則發狂慟哭不可謂之無,肇之書此,蓋實錄也。豈無逸未嘗見退之之詩乎?(《詩林》一)
  七八、重用韻
  
  古人用韻,如《文絢古詩》、杜子美、韓退之,重複押韻者甚多。《文絢古詩》押二捉字,曹子建《美女篇》押二難字,謝靈運《述祖德詩》押二人字,《南圖詩》押二同字,《初去郡詩》押二生字,瀋休文《鐘山應教詩》押二足字,任彥升《哭範僕射詩》,押三情字、兩生字,陸士衡《赴洛詩》押二心字,《猛虎行》押二陰字,《擬古詩》押二音字,《豫章行》押二陰字,阮嗣宗《詠懷詩》押二歸字,王正長《雜詩》押二心字,張景陽《雜詩》押二生字,江淹《雜體詩》押二門字,王仲宣《從軍詩》押二人字,杜子美、韓退之,蓋亦效古人之作。子美《飲中八仙歌》押二船字、二眼字、二天字、三前字,《園人送瓜詩》押二草字,《上後園山腳》押二梁字,《北徵》押二日字,《夔州詠懷》押二旋字,《贈李秘書》押二虛字,《贈李邕》押二厲字,《贈汝陽王》押二陵字,《喜岑薛遷官》押二萍字。退之《贈張籍詩》,押二更字、二狂字、二鳴字、二光字,《嶽陽樓別竇司直》押二嚮字,《李花》押二花字,《衹鳥》押二州字、二頭字、二秋字、二休字,《和盧郎中送盤𠔌子》押二行。……①(《草堂詩話》二)
  
  ----------------
  ①以下原缺。
  七九、寧馨
  
  《晉書》寧馨兒,寧字相傳多作去聲,如唐人詩云:“傢無阿堵物,門有寧馨兒”是也。而劉夢得詩“為問中華學道者,幾人雄猛得寧馨”?則又作平聲。(《示兒編》二十三)
  八○、瞑色赴春愁
  
  王介甫嘗讀杜詩云:“無人覺往來”,下得“覺”字大好。“瞑色赴春愁”,下得“赴”字大好。若下“起”字,此即小兒言語。足見吟詩要一字兩字工也。(《仕學規範》三十六、《鑒衡》一)
  八一、鸊鷉餂
  案:《甕牗閑評》雲:“秦少遊《贈鮮於子駿詩》雲:‘擊強雕鶚徤,治劇鸊鷉餂。’《藝苑雌黃》病其句中不見餘刃之意,遽雲:‘鸊鷉餂不可。’彼蓋不知少遊用杜子美之詩耳。子美詩云:‘餂鋒瑩鸊鷉。’所謂鸊鷉餂者,蓋此爾,非少遊之誤也。”是《藝苑雌黃》有論少遊詩事。
  八二、玉川月蝕詩
  案:《容齋續筆》十四稱:“盧仝《月蝕詩》,《唐史》以謂譏切元和逆黨。考韓文公效仝所作雲:元和庚寅歲十一月。是年為元和五年,去憲宗遇害時尚十載。仝雲:‘歲星主福德,官爵奉董秦。’說者謂董秦即李忠臣,嘗為將相而臣朱泚至於亡身,故仝鄙之。東坡以為當秦之鎮淮西日,代宗避吐蕃之難,出狩,追諸道兵,莫有至者,秦方在鞠場,趣命治行,諸將請擇日,秦曰:‘父母有急難,而欲擇日乎?’即倍道以進。雖末節不終,似非無功而食祿者。近世有嚴有翼者,著《藝苑雌黃》,謂坡之言非也。秦守節不終,受泚偽官,為賊居守,何功之足雲?詩譏刺當時,故言及此。坡乃謂非無功而食祿,謬矣。”是此亦《藝苑雌黃》中語,洪氏並正其失,雲:“予案是時,秦之死二十七年矣,何為而追刺之?使仝欲譏逆黨,則應首及祿山與泚矣。竊意元和之世,吐突承璀用事,仝以為嬖幸擅位,故用董賢、秦宮輩喻之,本無預李忠臣事也。”
  八三、詆坡
  案:《容齋四筆》十六稱:“嚴有翼所著《藝苑雌黃》該洽有識,蓋近世博雅之士也。然其立說頗務譏詆東坡公。予嘗因論玉川子《月蝕詩》,誚其輕發矣。又有八端,皆近於蚍蜉撼大木,招後人攻擊。如《正誤篇》中,摭其用五十本蔥為‘種薤五十本’,發丘中郎將為‘校尉解摸金’,扁鵲見長桑君,使飲上池之水,為‘倉公飲上池’。鄭餘廢烝鬍蘆為盧懷謹雲,如此甚多。坡詩所謂抉雲漢,分天章,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若用蔥為薤,用校尉為中郎,用扁鵲為倉公,用餘慶為懷謹,不失為名語,於理何害?公豈一一如學究書生,案圖素駿,規行矩步者哉?《四兇篇》中,謂坡稱太史公多見先秦古書,四族之誅,皆非殊死,為無所考據。《盧橘篇》中謂坡《詠枇杷》雲:‘盧橘是鄉人’為何所據而言。《昌陽篇》中,昌蒲贊,以為信陶隱居之言,以為昌陽,不曾詳讀《本草》,妄為此說。《苦荼篇》中,謂‘周詩記苦荼’為誤用《爾雅》。《如臯篇》中,謂‘不嚮如臯閑射雉’與《左傳》杜《註》不合,其誤與‘江揔暫往如臯路’之句同。《荔枝篇》中,謂《四月食荔枝詩》,愛其體物之工,而坡未嘗到閩中,不識真荔枝,是特火山耳。此數者或是或非,固未為深失。然皆不必爾也。最後一篇,遂名曰《辨坡》,謂《雪詩》雲:‘飛花又舞謫仙檐’,李太白本言送酒,即無雪事。‘水底笙歌蛙兩部’,無笙歌字。殊不知坡藉花詠雪,以鼓吹為笙歌,正是妙處。‘坐看青丘吞澤芥’,‘青丘已吞雲夢芥’,用芥字和韻,及以澤芥對溪蘋,可謂工新。乃以為出處,曾不蒂芥,非草芥之芥。知白守黑名曰𠔌,正是《老子》所言,又以為《老子》衹雲:‘為天下𠔌,非名曰𠔌也。’如此論文章,其意見亦淺矣。”據是,知《藝苑雌黃》中又有《四兇》、《昌陽》、《苦荼》、《如臯》、《荔枝》等篇,及詆坡用扁鵲為倉公諸事。
  八四、進退格
  案:《滹南詩話》捲三雲:“李師中《送唐介詩》,雜壓寒刪二韻,《冷齋夜話》謂其落韻,而《湘素雜記》雲:此用鄭𠔌等進退格,《藝苑雌黃》則疑而兩存之。”是《藝苑雌黃》論重用韻外兼論進退格。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捲一捲二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