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民國的才子佳人:現代作傢的婚戀與創作   》 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1)      王鳴劍 Wang Mingjian

  蘇雪林在現代纔女作傢中,無疑是個另類。她的一生充滿了變數和矛盾,成也婚姻,敗也婚姻,提倡的是新文化,實踐的卻是舊道德。蘇雪林,乳名瑞奴、小妹,學名小梅,字雪林。早年以蘇梅聞名於世,後以蘇雪林為學界所知。祖籍安徽太平縣嶺下村,1897年3月24日生於浙江瑞安,自稱四川樂山蘇轍後裔。《蘇雪林自傳》,第3頁。祖父蘇錦霞,頗具吏纔。兒時不曾讀書,在當鋪刻苦自修,粗通文墨,加上擅長經營管理,幫鋪主偵破了鋪中一樁竊案,在鋪主和伯父的支持下,捐得典史的功名。隨及調往浙江瑞安,因捕盜有功得以補實缺。在此後的15年間,蘇錦霞輾轉蘭溪、金華等地任職,直至升任海寧知州,因辛亥革命爆發,在上海寓居一年後回歸故裏。父親蘇錫爵,兄弟七人中他為長子,早年醉心於舉業,並不順利,衹謀取了一秀纔而已,還是其父為他捐了個道員,簽發山東候補,繼而遠赴雲南謀職,民國成立後逃回老傢。母親杜浣青,世代務農。因其父早死,在寡母和嚴厲的祖母管製下長大,養成了忍耐、孝順的品性和勤勉、節儉的習慣。杜浣青16歲嫁到蘇傢,蘇雪林是她的第四個孩子,因丈夫長年追逐功名在外,婆婆又欺軟怕硬,對她格外嚴厲,視她為女僕。她不以為忤,總是盡善盡美地操持傢務,毫無怨尤地聽從婆母的指派。不僅照顧婆母的日常起居,而且還時常為她捶背、捻背脊筋。後來,蘇傢日漸衰落,全家遷回太平老傢後,杜浣青就擔起了這個家庭的重任。她治傢有術,又樂善好施,深得傢人和鄉鄰稱贊。蘇雪林對母親的“盛德懿行”,更是“感佩不已”,將她視為諸葛武侯、張居正一樣偉大。她在《我的傢世及母親》中說:“大家庭有個好當傢人等於亂世之有一賢相。”同上書,第12頁。在蘇雪林的一生中,母親對她的影響是巨大的。母愛與孝道,無所不在,甚至成為她為人行事的圭臬:為母愛而完婚,婚姻不幸又不願離異;創作時,署母親有關的筆名杜若、浣青;為了紀念母親還寫成了代表作《棘心》;考察中國傳統文化側重於人倫關係等等。
  蘇雪林出生在農歷的雞年,祖父認為鳳凰來巢,給她取名“瑞奴”,傢人喚作“小妹”。她自小與娘親,喜歡與自己同齡的叔叔、哥哥弟弟在一起廝混,尤其擅長使槍耍箭,有尚武精神,由此形成她仗義倔強的稟性。在六七歲時,因得到二叔蘇錫恩蘇錫恩曾東渡日本學習法政科,回國後,參與集資創立上海中國公學。他思想激進,經常在傢中與兄弟、子侄探討“排滿”理論,蘇雪林自小受到他的革命思想的熏陶。的支持,獲準在傢中女塾就讀。教她們的是遠房族祖采五先生,啓蒙讀物有《三字經》《千字文》《女四書》和半部《幼學瓊林》等。蘇雪林求知欲強,又愛提問,采五先生力所不逮,勉力支撐兩年後就以老病辭職了,蘇雪林就此輟學兩年多。接着任教的表叔,更是毫無學問,常常被她直問得惱羞成怒,僅半年就不敢再教她們了。當大姐和三妹熱衷於女紅時,她“好像天生與書有緣”,廣泛閱讀《三國》《水滸》《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等作品,對林譯小說更是愛不釋手,還模仿其筆調來寫日記。直到老年,蘇雪林還認為她幼年那些描寫生活瑣事的日記,寫得“清新流麗,活潑自然”,“其中包藴我一段最嬌嫩的青春無憂的歲月”,是她“最初的創作”,“值得紀念”《蘇雪林自傳》,第17頁。。十二歲,父親認為她“資質聰明”,便親自教她和大姐《古詩源》《古文觀止》和《古文辭類纂》等。日有所學,學有長進,不久,蘇雪林學會了作七絶、五古。能詩善文的四叔蘇錫圭,曾出“種花”一題相考,她提筆寫道:“林下荒雞喔喔啼,霄來風雨太凄其。荷鋤且種海棠去,蝴蝶隨人過小池。”同上書,第214頁。四叔非常高興,隨手將走韻的首句改為“滿地殘紅緑滿枝”。蘇雪林還常常將包藥的白色半透明的竹紙,蒙在古書中的綉像上描摹,天長日久,便無師自通,畫什麽像什麽。父親知道女兒能詩會畫,便買來若幹珂羅版的四王山水和吳友如畫全集,叫她臨摹。有人來訪,父親又大肆宣揚。鄉鄰便時常送來紙絹、扇面請她畫畫,畫得越多,技藝日長,鄉鄰視之為“神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蘇雪林:“精神貞操之重要,更在肉體之上”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1)
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2)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3)
一、“你想我的心麽?我願意將這個給你”:秦風(4)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2)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3)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4)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5)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6)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7)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8)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9)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0)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1)
二、“我愛的並不是實際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張寶齡(12)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1)
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2)一、“成功的花,人們驚慕她現時的明豔!”(3)
二、“愛在右,同情在左”(1)二、“愛在右,同情在左”(2)
二、“愛在右,同情在左”(3)三、“愛了一個人,即永久不改變”(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