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义说部 》 罌粟花 Poppies 》
第一回 平臺灣荷國首通商 爭澳門英人初肇釁
觀我齋主人 Guan Wozhaizhuren
話說西洋各國,大的小的,亦不能盡行說出。最大的幾國叫俄羅斯、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美利堅,此外又有荷蘭、比利時、奧士地利亞、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墨西哥等國。與我們中國同洲,有日本、高麗二國,都是卓卓有名的。
在康熙年間,先有荷蘭國人到來,幫助國傢攻打臺灣,因此他就在廣東的澳門地方通商。後來英吉利國人也到澳門來做生意。直到雍正年間,英國商人都因他們運來之洋貨,廣東關上索賄要錢,暗地裏遷到浙江舟山地方,買了或租了我們中國人地皮,造了洋房住下。到了乾隆年間,英國人到舟山的越來越多,那時中國人見了外國人十分希奇,因此地方上稍有不安。
那時國傢下令,不準他們在舟山居住,因此英國人便不滿意。
乾隆皇帝八十萬壽這一年,英吉利國特派一欽差,名叫馬甘尼,衹說到天津進貢,卻上了一道表文,請在舟山、天津兩處通商。那時皇上下詔不準,他們就也罷了。
到了嘉慶年間,又生出許多事情來了。原來澳門是一個海島,外國人中,葡萄牙人居多,英國人就想起念頭,要趕出葡人,獨一個占住澳門。嘉慶十三年,英國派一個偏將,名叫度路利,帶了兵船,衹說法國人要奪澳門,因此特來保護。一面就麾兵登岸,占住民間房屋。
澳門的百姓不及防備,見外國兵肩荷洋槍,十分驚怕,登時罷市,紛紛逃避。廣東總督吳製臺探得這個消息,立刻調兵防備。不料英將度路利驀地兒就帶了三衹兵船,闖進廣東的虎門,直抵省城,麾兵登岸。那時閤城大驚。吳製臺和那孫撫臺,再有那閤城的文武大小官員,正在面面相覷,嚇得手忙腳亂的無法可施,忽聽得城外炮聲大起,煙焰迷天。急遣細作出探。
不多時細作回報道,原來是碣石鎮的黃總兵帶了兵船,從小路抄出,把外國兵船半路截住,轟死外國兵一名,打傷三名,因此外國兵船就退出黃埔了。(此黃埔在廣東,莫誤為上海黃埔。)吳製臺一聞此言,大喜,正待出城閱看,巡捕官進來稟道:“驛站飛馬遞到皇上聖旨一道在此。”吳製臺立刻跪下開讀。
那聖旨寫道:
着廣東總督速即開仗剿辦,欽此!
那時官兵已集有二千五百名,無奈吳製臺與孫撫臺都是怕事的人,趁英國船主到來,兩面調停,便將就了事,照舊和好通市了。一面把這番情形奏了一本。
那時嘉慶皇上下了聖旨,切責吳製臺等不依詔旨,含糊了事,就把吳製臺和孫撫臺都撤了任,另派新總督辦理善後事情。
這一場起釁,也非英國國王的本意,原來那英國公司中大班名叫喇佛,嚮來不安本分,遇事生風,趁英將度路利從越南到來,約他起事。後來國王把喇佛革了大班的職,就此謝了中國。
此後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首回緣起 | 第一回 平臺灣荷國首通商 爭澳門英人初肇釁 | 第二回 入覲圓明園使臣辭疾 擴充公司局通事被拿 | 第三回 朱撫軍嚴辦司事 盧總督復召大班 | 第四回 設巡船私受規銀 派欽使大燒煙土 | 第五回 議章程稟命國王 停貿易勒交人犯 | 第六回 九竜山炮擊洋船 長沙灣火焚夷艇 | 第七回 英女主拈鬮决戰 林製臺募勇籌防 | 第八回 鄧總督嚴守廈門 烏撫臺坐失定海 | 第九回 任情需索洋將投書 故意把持姦臣誤國 | 第十回 伊大臣私饋牛酒 琦欽差盡撤兵丁 | 第十一回 攻沙角陳副將陣亡 陷虎門關提督死節 | 第十二回 琦欽差伏罪回旗 楊提督失機誤事 | 第十三回 將軍妄動半夜出兵 製府無謀三路失守 | 第十四回 償軍餉首府議和 起義兵洋酋殞命 | 第十五回 練團勇大振聲威 謝海神濫蒙保舉 | 第十六回 探水路復攻廈門 築外城再陷定海 | 第十七回 陷鎮海大臣死節 駐姑蘇幕府橫行 | 第十八回 將軍占夢大進兵 提督聞風忽反走 | 第十九回 襲鎮海偏師覆沒 棄紹興大帥遁逃 | 第二十回 用伏兵偶然戰勝 妒功臣又請講和 | 第二十一回 攻乍浦守將盡忠 犯吳淞總兵逃命 | 第二十二回 陷寶山製臺先走 破鎮江都統無謀 | 第二十三回 諭洋將從容停戰 聽漢姦草率議和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