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文集 》  歷代婉約詞選     》
第二集
    
佚名 Yi Ming
  
  浣溪沙 (李 璟)
   手捲真珠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②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③雨中愁。
   回首緑波三楚暮④,接天流。
   【作者簡介】
   李璟字伯玉,史稱南唐中主。好讀書,多才藝。“時時作為歌詩,皆出入風騷”,
   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經常與其寵臣如韓熙載、馮延已等飲宴賦詩,於是適用於歌
   筵舞榭的詞,便在南唐獲得了發展的機會。他的詞,感情真摯,風格清新,語言不事雕
   琢,對南唐詞壇産生過一定的影響。存詞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詞》收四首,《草堂詩
   餘》收一首。
   【註釋】
   ①真珠:即珠簾。
   ②青鳥:傳說曾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給武帝。這裏指帶信的人。 雲外,指遙遠的地
   方。
   ③丁香結·丁香的花蕾。此外詩人用以象徵愁心。
   ④三楚:指南楚、東楚、西楚。三楚地域,說法不一。這裏用《漢書·高帝紀》註:
   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帶)為南楚。吳(今江蘇吳縣一帶)為東楚。彭城(今江蘇銅山縣
   一帶)為西楚。“三楚暮”,一作“三峽暮”。
   【評解】
   這首詞藉抒寫男女之間的悵恨來表達作者的愁恨與感慨。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
   主。下片進一層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有人認為這首詞非一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
   是在南唐受後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藉小詞寄托其彷徨無措的心情。
   李璟的詞,已擺脫雕飾的習氣,沒有晦澀之病。辭語雅潔,感慨深沉。
   浣溪沙 (李 璟)
   菡萏①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緑波間。
   還與韶光②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④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
   【註釋】
   ①菡萏:荷花的別名。
   ②韶光:美好的時光。
   ③夢回:夢醒。 雞塞:即雞鹿塞,漢時邊塞名,故址在今內蒙古。這裏泛指邊塞。
   ④吹徹:吹到最後一麯。徹,大麯中的最後一遍。
   【評解】
   這首詞,寫一個女子的悲秋念遠之情,充滿了感傷和哀怨,從而反映了封建時代夫
   妻遠離給婦女帶來的痛苦。全詞藉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寫悲秋,後寫念遠。構思新穎,
   自然貼切。體現了南唐詞壇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特色。
   謁金門 (馮延巳)
   風乍①起,吹縐一池春水。
   閑引②鴛鴦香徑裏,手挼③紅杏蕊。
   鬥鴨④闌幹獨倚,碧玉搔頭⑤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作者簡介】
   馮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多才藝,工詩詞。仕南唐,
   李璟時為宰相。他的詞雖也寫婦女、相思之類的題材,但不象花間派那樣雕章琢句。他
   能用清新的語言,着力刻畫人物內心的活動和哀愁,他運用“托兒女之辭,寫君臣之事”
   的傳統手法,隱約流露出對南唐王朝國勢的關心與憂傷,對溫庭筠以來的婉約詞風有所
   發展。
   【註釋】
   ①乍:忽然。
   ②閑引:無聊地逗引着玩。
   ③挼:揉搓。
   ④鬥鴨:以鴨相鬥為歡樂。鬥鴨闌和鬥雞臺,都是官僚顯貴取樂的場所。
   ⑤碧玉搔頭:即碧玉簪。
   【評解】
   馮延巳擅長以景托情,因物起興的手法,藴藏個人的哀怨。寫得清麗、細密、委婉、
   含蓄。這首膾炙人口的懷春小詞,在當時就很為人稱道。尤其“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是傳誦古今的名句。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點明時令、環境及人物活動。下片以抒情
   為主,並點明所以煩愁的原因。
   鵲踏枝 (馮延巳)
   誰道閑情①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長病酒②,不辭鏡裏朱顔瘦。
   河畔青蕪③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註釋】
   ①閑情:閑愁。實際指愛情、相思。
   ②病酒:飲酒過量,醉酒。
   ③青蕪:叢生的青草。
   【評解】
   這首《鵲踏枝》,把“閑情”寫得纏綿悱惻,難以排遣。
   詞的上片着重寫愛情。詞中人物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寫景。而楊柳依
   依牽愁,畔草青青惹恨。全詞情景交融,意藴深婉。這首詞並不着意刻畫人物的外在形
   象,也不經心描寫具體景物或情事,而是把筆墨集中在創造纏綿凄惻的感情境界上,形
   成了馮詞的獨特風格。
   長命女 (馮延巳)
   春日宴,緑酒①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
   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長健,
   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註釋】
   ①緑酒:古時米酒釀成未濾時,面浮米渣,呈淡緑色,故名。
   【評解】
   詞寫春日開宴,夫婦雙方祝酒陳願。詞以婦人口吻,用語明白如話,帶有民歌情調。
   末兩句以梁燕雙棲喻夫妻團圓,天長地久。全詞淺近而又含蓄。
   阮郎歸 (馮延巳)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①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傢簾幕垂。
   鞦韆慵睏②解羅衣,畫梁雙燕棲。
   【註釋】
   ①日長:春分之後,白晝漸長。《春秋繁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
   而寒暑平。”
   ②慵睏:懶散睏乏。
   【評解】
   前人謂“馮詞如古蕃錦,如周、秦寶鼎彝,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此詞寫仲春景
   色,豆梅絲柳,日長蝶飛,花露草煙,鞦韆慵睏,畫梁雙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
   青時的心情,則僅於“慵睏”、“雙燕棲”中略予點泄,顯得雍容藴藉。
   清平樂 (馮延巳)
   雨晴煙晚,緑水新池滿。
   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捲。
   黃昏獨倚朱欄,西南新月眉彎。
   砌①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②春寒。
   【註釋】
   ①砌:臺階。
   ②特地:特別。
   【評解】
   雙燕穿柳,池水新緑,已經春滿人間。這首小詞,通過江南春景的描寫,委婉含蓄
   地反襯出人物內心的孤寂。獨倚朱闌,那樓頭新月,砌下落花,不禁勾起相思之情。全
   詞以景托情,辭語雅潔,意境清新。“羅衣特地春寒”,雅麗含蓄,饒有韻緻,令人攬
   擷不盡。
   采桑子 (馮延巳)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
   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①更思量。
   緑樹青苔半夕陽。
   【註釋】
   ①忍:那堪,怎忍。
   【評解】
   正當春花怒放,攜手觀賞時,失卻了“遊春侶”!獨自尋芳的心情,縱有笙歌,也
   不免愁腸欲斷。眼前蝶戲林間,燕穿簾櫳,更使人不堪思量。詞中用“各自雙雙”反襯
   人物的孤寂。“緑樹青苔半夕陽”韻味無限,耐人尋思。全詞情景相滲,構思新穎,風
   流藴藉,雅淡自然。體現了馮詞的特色。
   喜遷鶯 (和 凝)
   曉月墜,宿雲披,銀燭錦屏帷①。
   建章②鐘動玉繩③低,宮漏④出花遲。
   春態淺,來雙燕,紅日漸長一綫。
   嚴妝欲罷囀黃鸝,飛上萬年枝。
   【作者簡介】
   和凝,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少好學,年19,登進士第。初仕後唐,
   繼為後晉宰相。凝生平為文章,長於短歌豔麯,有“麯子相公”之稱。有集百捲。其長
   短名句《紅葉稿》,又名《香奩集》。
   【註釋】
   ①錦屏帷:錦綉的帷屏。
   ②建章:漢代宮名。這裏泛指宮闕。賈至《早期大明宮》詩:“千條弱柳垂青瑣,
   百囀流鶯繞建章。”
   ③玉繩:星名。
   ④宮漏:古時宮禁中用以計時之銅壺滴漏。
   ⑤嚴妝:妝束整齊。
   【評解】
   和凝當後晉全盛之時,身居相位。故而他的詞多承平“雅”、“頌”之聲。這首小
   詞,抒寫了宮中生活的情景。上片以“曉月墜”、“宿雲披”、“鐘聲”、“宮漏”,
   生動地描繪了春宮破曉時的景色。正象他在《薄命女》中所寫的天曙之狀:
   “宮漏穿花聲繚繞,窗外星光少。”生動形象,情辭俱佳。下片寫晨起理妝之所見
   所感。紅日漸長、鳥啼燕飛,春意淺上花枝,隱約地透露了人物的情思。這首詞意境新、
   語言美。
   河滿子 (和 凝)
   正是破瓜年紀①,含情慣得人饒②。
   桃李精神鸚鵡舌③,可堪虛度良宵④。
   卻愛藍羅裙子,羨他長束纖腰。
   【註釋】
   ①破瓜: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字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於女子。
   ②饒:饒恕。這裏有憐愛之意。
   ③桃李精神鸚鵡舌:伶牙利齒,美麗多姿。
   ④可堪:哪堪。
   【評解】
   一位體態輕盈、豔麗多情的少女,眉目含情,風彩動人。
   詩人通過這首小詞,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全詞描寫細膩,抒情委婉。自是《香
   奩集》中之佳作。表現了和凝詞的特色。
   憶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遊上苑①,車如流水馬如竜②。
   花月正春風。
   【作者簡介】
   李煜,南唐後主,字重光。中主李璟之子。在位17年。降宋後,被太宗趙光義賜牽
   機藥毒死。他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一個具有高度文化教養的文人。工書善畫,洞
   曉音律,詩詞文章無不擅長。他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主要决定於他獨特的藝術成就。
   他用清麗精煉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詞成為抒情言志的新體詩,對後世詞壇
   較有影響。
   【註釋】
   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園。
   ②車如流水馬如竜:極言車馬衆多。
   【評解】
   這首記夢小詞,是李煜降宋被囚後的作品。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遊娛生活的歡樂和
   夢醒之後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實生活中的哀情。“車如流水馬如竜,花月正春
   風。”遊樂時環境的優美,景色的綺麗,傾註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這首小詞,
   “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上達到高峰。“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
   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生命。
   搗練子 (李 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①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②。
   【註釋】
   ①砧(zhēn):搗衣石。寒砧:寒夜搗帛聲。古代秋來,傢人搗帛為他鄉遊子準備
   寒衣。
   ②櫳:窗戶。
   【評解】
   秋風送來了斷續的寒砧聲,在小庭深院中,聽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聲穿
   進簾櫳,更使人聯想到徵人在外,勾起了綿綿的離恨和相思。因而長夜不寐,愁思百結。
   “砧聲不斷”、“月到簾櫳”,從景中透露出愁情,情景交融,輕柔含蓄,耐人尋思。
   這首小令,語言新,意境新,給人以極美的藝術享受。
   相見歡 (李 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①。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註釋】
   ①清秋:凄清的秋色。
   【評解】
   這首小詞,通過寫景,抒寫離愁。上片寫秋夜“獨上西樓”的景色;下片寫凄涼寂
   寞的心境。“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把抽象的離愁別恨具體化、形象化。全詞寫
   得精煉、深刻而又自然。用簡短樸素的語言,創造出極美的意境,表達真實的思想感情,
   正是這首詞的傑出成就。也是作者卓越藝術才能的體現。
   浪淘沙 (李 煜)
   簾外雨潺潺①,春意闌珊②,
   羅衾③不耐五更寒。
   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④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註釋】
   ①潺潺:水聲,這裏藉以形容雨聲。
   ②闌珊:將盡;衰落。
   ③羅衾:絲綢被子。
   ④一晌:片刻。
   【評解】
   這首詞把慘痛欲絶的國亡傢破的感情,通過傷別與惜春表現出來。上片通過夢醒前
   後兩種境界的對照,抒寫詩人當時的生活感受。下片寫憑欄遠眺的情懷。“春去也”三
   字,包含了多少留戀、惋惜和無可奈何的悲哀!“流水落花”、“天上人間”,構成了
   一種意境,含有不盡的餘味,留給讀者以想象的廣阔天地。這首詞語語沉痛,字字淚珠,
   以歌當哭,千古哀音。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①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②應猶在,衹是朱顔③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
   【註釋】
   ①春花秋月:代指歲月的更替。
   ②雕欄玉砌:指南唐豪華的宮殿樓閣等建築物。
   ③朱顔:紅潤的臉色。
   【評解】
   李煜由南唐國君變為宋朝囚犯,失去了人身自由,這一殘酷的現實,使他“日夕以
   淚洗面”,産生了他特有的悲和愁。
   他以詞傾瀉了真實感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貼切生動地
   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體化,造成良好的藝術效果,成為李詞的主要特點,對後代詞
   傢頗有影響。有人說李煜詞是“血淚之歌”,“一字一珠”,並非過譽。
   菩薩蠻 (韋 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①衹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垆邊人②似月,皓腕②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④斷腸。
   【作者簡介】
   韋莊字端己,唐末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黃巢破長安,莊逃至南方。唐昭
   宗乾寧元年進士及第,為校書郎。五代時,莊為蜀宰相。他是“花間”詞人,與溫庭筠
   齊名。《歷代詞人考略》稱頌他們的詞作“薫香掬豔,眩目醉心,尤能運密入疏,寓濃
   於淡,花間群賢,殆少其匹”。周濟說:“端己詞清豔絶倫。”他的詞風格較溫詞清新
   明朗。
   著有《浣花詞》一捲。
   【註釋】
   ①遊人:這裏指飄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謂。 合:應當。
   ②垆邊人:這裏指當垆賣酒的女子。
   ③皓腕:潔白的手腕。
   ④須:必定。 斷腸:形容非常傷心。
   【評解】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的風光美和人物美,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水鄉的依戀之情,也
   抒發了詩人飄泊難歸的愁苦之感。
   寫得情真意切,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在謀篇佈局上,上片開首兩句與結拍兩句
   抒情,中間四句寫景、寫人。純用白描寫法,清新明麗,真切可感;起結四句雖直抒胸
   臆,卻又婉轉含蓄,饒有韻緻。
   思帝鄉 (韋 莊)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傢年少,足①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②。
   縱被③無情棄,不能羞。
   【註釋】
   ①足:足夠,十分。
   ②一生休:這一輩子就算了。
   ③“縱被”兩句:即使被遺棄,也不在乎。
   【評解】
   作者以白描手法,清新明朗的筆觸,勾出了一位天真爛漫、熱烈追求愛情的少女形
   象。這首詞語言質樸多情韻,無辭藻堆砌現象,卻有濃郁的民歌風味。在“花間”詞中
   獨具一格。
   菩薩蠻 (韋 莊)
   洛陽城裏春①光好,洛陽才子②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③,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④,水上鴛鴦浴。
   凝恨⑤對斜暉,憶君君不知。
   【註釋】
   ①春:一作“風”。
   ②洛陽才子:西漢時洛陽人賈誼,年18能誦詩書,長於寫作,人稱陽洛才子。這裏
   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陽。
   ③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陽溢成一個池,成為洛陽的名勝。太宗貞觀中
   賜給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有堤與洛水相隔,因稱魏王堤。
   ④淥:一本作“緑”,水清的樣子。
   ⑤凝恨:愁恨聚結在一起。
   【評解】
   這首《菩薩蠻》詞,是寫作者身在江南,回憶他47歲時春天從長安到洛陽,次年離
   開洛陽這段生活的。上片寫回憶,洛陽的春日美景,回憶起來,勾起令人迷惘的鄉思。
   “洛陽才子他鄉老”又流露了作者的無限傷感。下片寫江南春景,抒發內心的感慨。全
   詞寫景妍秀,抒情自然,二者巧妙地結合,寫景采用白描寫法,通過具體事物來展現感
   情,頗能體現韋詞的風格。
   女冠子 (韋 莊)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
   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
   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評解】
   這首《女冠子》,記述了一對戀人離別之後在夢中相見的情景。他倆把臂欷歔,說
   不盡的離愁別苦。“語多時,依舊桃花面”,特別是“頻低柳葉眉”,“欲去又依依”
   的神態音容,宛在眼前。然而,夜長夢短,夢醒之後,更令人不勝傷悲。此詞不似多數
   花間詞之濃豔,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遠,耐得咀嚼。所謂“意婉詞直”,“似直而纖”,
   別具風味。
   浣溪沙 (韋 莊)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幹,想君思我錦衾①寒。
   咫尺②畫堂深似海,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註釋】
   ①衾:被子。錦衾:絲綢被子。
   ②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評解】
   自從與心上人分離之後,令人朝思暮想,徹夜無眠。月下憑闌,益增相思。不知幾
   時才能再見,攜手共入長安。這首詞,敘離別相思之情,含欲言不盡之意。纏綿凄惻,
   幽怨感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