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正解金陵十二钗   》 第2节:误读造成许多谜      周思源 Zhou Saiyuan

  我因在复旦读书时(1957-1962)正赶上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我是老运动员,毕业以后又被运动来运动去,把原来不多的那点知识都运动光了。因此我杂七杂八,无所专长,只能到处夹塞,做点人文科学普及工作,杂夹而已。好在红学界十分宽容,我虽然比较另类,也容我立锥;即使争论,也都是学术之争。学术研究见仁见智,毫不奇怪。我的书里毛病一定不少,敬请读者不吝指教。
  周思源
  2005年9月19日于北京语言大学三间屋
  有说不尽的《红楼梦》,就有层出不穷的红学热点。
  最近这个时期的红学热点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所谓"秦可卿之谜"。
  可是秦可卿真的有那么多"秘密"需要揭示么?真的有那么多"谜"二百五十年来都没有解开,需要人们如此费劲地去破解么?是我们落入了曹雪芹精心设置的阅读陷阱,还是我们为自己挖了陷阱,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可卿何来恁多"谜"可卿何来恁多"谜"
  误读造成许多"谜"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和《红楼梦曲》中,从人物的情节价值、结构意义、主题意义以及形象的生动性和经得起琢磨的程度来说,秦可卿要远远超过巧姐、迎春、惜春,甚至元春、妙玉和李纨都比不上她,她给人印象之深不下于探春和湘云。但是关于秦可卿的判词和曲子却都列于最后,而且批评色彩很重。这显然是曹雪芹刻意安排的,这个现象值得格外注意。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是因为曹雪芹在她身上设置了一些阅读陷阱。秦可卿在《红楼梦》中有好几个第一。
  《红楼梦》书名中就有一个"梦"字,可见"梦"在这部小说中的非凡作用。《红楼梦》"梦"的形式和内涵都非常丰富,包括理想的梦,幻想的梦,妄想的梦,也有我们通常所说的睡着了做的各式各样的梦。当然这种梦也都传达了某种意义,其中有些有所暗示却难以解释。《红楼梦》写了不少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睡觉做的梦,最重要的有三个,其中两个和秦可卿有密切关系。
  三个梦中的第一个是第一回甄士隐白日梦,此梦有三大要点:
  一是将女娲补天之石带到警幻仙子宫中,让神瑛侍者带下凡去,成为贾宝玉落草时含在嘴里的那块晶莹美玉,交代了小说主题和情节的第一块基石的下落。
  二是介绍了还泪神话,交代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因缘,成为小说主题、情节与主要人物关系的第二块基石。
  三是引出了那副著名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暗示了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给广大读者点明了解读指南。
  第二个重要的梦是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也有三个要点:
  一是宝玉睡在秦可卿的卧室里,梦中随着秦可卿走,到了一个所在,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副著名的对联。再次突出了阅读这部小说的入门钥匙。
  二是通过宝玉看那些册页和听《红楼梦曲》,交代了金陵十二钗的个性与命运,预示了后面的情节。
  三是宝玉与那个既像黛玉又像宝钗却名叫兼美字可卿的女孩梦交。
  第三个重要的梦是秦可卿死后托梦凤姐,暗示了家族必定败落的命运,交代了两桩后事务必及早安排。
  这三个最重要的梦中的后两个梦和秦可卿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是其他十一钗所没有的现象,可见秦可卿此人在情节展开、结构编织和主题深化中的重要性。既然书名《红楼梦》,我们就从解梦入手,先分析秦可卿。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
  《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从贾宝玉开始,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探春直到丫鬟小红等等,许多有才干的少男少女少妇都有自己的梦,理想的梦。但是第一个被粉碎了理想的人是谁?是秦可卿。她本来是有"要强的心"的,但是突然她要强的心没了,不要强了,而且自缢身亡了。为什么?这个突然中包含着必然性与偶然性。揭开这个谜团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秦可卿,而且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贾珍。
  第三个原因是: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第一个去世的,她的死是故事主体部分正式展开后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表现以贾府为代表的家族没落、社会没落主题的一件大事。秦可卿直接出场的戏并不多,但是除了这个艺术形象特别禁得起琢磨外,由秦可卿直接、间接引发的故事涉及好几回,使许多人物的性格得以凸现。尤其是为塑造王熙凤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与巨大的活动空间,包括惩罚贾瑞、协理宁国府和弄权铁槛寺等重要内容。
  第四个原因是:
  弄清秦可卿形象,会大大有助于我们掌握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门道,正确解读《红楼梦》。
  由于曹雪芹极其巧妙地运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手法,因此《红楼梦》中出现了许多一时半会不易弄明白的问题,甚至完全理解错了。我把它叫做阅读陷阱。这些阅读陷阱有的是曹雪芹精心设置的,就像四十一回脂砚斋批语所说,"作书人又弄狡猾",于是我们落入了陷阱;有的是曹雪芹写得太巧妙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自己误读了,掉下去了,还以为发现了新天地;而有些则是我们忽视了一些关键性词语,以致理解发生偏差,都摔到陷阱里了,还争论不休;还有一些则是由于我们缺乏必要的文史知识,没弄明白这个字、这个词、这句话、这个典故的意思,结果本来只是阅读路上的小石子,也让我们绊了跟斗,落入陷阱。我就多次上过曹雪芹的当,领教过曹老夫子的厉害;其中有些就是由于我自己愚驽,文史功底浅薄,理解错了,落入陷阱,捡到前人爬出陷阱时留下的几段烂绳子,还自以为有了什么新发现。等到恍然大悟,爬了上来,才知道原来是自作聪明。可是毕竟是又一次爬出来了,心中会有一种特别的喜悦。
  秦可卿艺术形象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又一层迷雾,有些是作品本身带来的,有些是我们自己误读造成的。主要有:
  1《红楼梦》中有几个秦可卿?她们各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秦可卿究竟是什么出身?她成为宁国府的重孙媳妇究竟靠的什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百家讲坛
第1节:前言第2节:误读造成许多谜
第3节:秦可卿艺术形象第4节:乳名兼美字可卿
第5节:不正常的男女关系第6节:给秦可卿看病的不是御医
第7节:混饭吃久惯行医第8节:用那棺木纯属偶然
第9节:真的假货第10节:存在着一个悖论
第11节:秦可卿出身的秘密第12节:某亲王之女的旁证
第13节:不以异姓相视第14节:怎样认定弃婴的出身
第15节:可以肯定秦业是个清官第16节:出身神秘的秦可卿
第17节:秦可卿责任的两个关键第18节:曹雪芹对秦可卿的态度
第19节:红学中还有多少学第20节:曹雪芹自叙传的观点
第21节:贾宝玉即是曹雪芹第22节:蛛丝马迹
第23节:黛玉死因的几种说法第24节:林被玉带动与其主动性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