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追隨遠去的腳步:西望張愛玲   》 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2)      西嶺雪 Xi Lingxue

  ——關於母親的記憶,統統和“緑”有關。
  “你還記得緑豆糕嗎?”小循循善誘地提醒,“媽媽每次給我兩塊緑豆糕,我總是分一塊給你的。”
  “我要吃緑豆糕。”子靜的心思立刻轉開去,但是嘩一下又改變了主意,“不,我更喜歡鬆子糖。”他說着,嘴角露出甜美的笑容來,仿佛已經吃到了鬆子糖。那是把鬆子仁舂成粉,再摻入冰糖屑做成的糖。他真是喜歡,仿佛生活的甜蜜全都濃縮在那裏,落實在那裏。
  小時候,為着他體弱多病,得扣着吃,人們曾經嘗試在鬆子糖裏加了黃連汁喂給他,使他斷念,他大哭,把衹拳頭完全塞在嘴裏去,仍然要。於是他們又在拳頭上搽了黃連汁,他吮着拳頭,哭得更慘了——要想吃到香甜的鬆子糖,便要同時接受奇苦的黃連汁,這是他自小接受到的關於人生滋味的最直接的教育。然而這麽多年來,他也不改初衷。
  “我想吃鬆子糖。”他再一次聲明,很認真地聲明。
  “那你去找張幹要好了。” 小終於不耐煩了。八歲的女孩子和七歲的男孩,在心智上的距離天差地遠。她扔下弟弟,自己去陽臺上找父親。
  父親獨自坐在陽臺上,頭上搭一塊濕手巾,兩眼直視,不知道他在看什麽——也許是在想象未來,也許是在面嚮死亡——因為打了過度的嗎啡針,他已經離死很近了,纔衹32歲,可是竟有了暮氣沉沉的況味。
  小站在陽臺門口,試探地叫一聲:“爸爸。”
  張廷重緩緩地回過頭,看見女兒,僵滯的臉上顯露出一絲歡喜,問:“做什麽?你弟弟呢?”
  “他餓了,找張幹要吃的去了。”小湊近一些,“爸爸,你在看什麽?”
  張廷重搖搖頭,卻反問:“你想媽媽嗎?”
  “不知道。”小老老實實地回答。在她心目中,“媽媽”像一個符號多過像一個人,是高貴神秘而又遙不可及的,是每年傢人要她拍了照片遠寄重洋的接收人,也是逢年過節常常往中國郵寄禮物的投遞人——因為父親娶了姨太太,又抽上鴉片,她藉口小姑子出國留學需要女伴監護,同去了英國。一去四年。從那時起,人們便在等她回來,把等待當做生命中的第一件大事,來上海後,更是每天從早到晚談論最多的話題便是“太太要回來了”,她隱隱地歡喜,可是想到那位高貴而遼遠的母親真要回來,要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不是一張照片,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多少又有點奇怪而不自在。
  小問父親:“媽媽是不是真的就要回來了?”
  “她回來,也可能還是會走的。”父親答非所問,又嘆了一口氣,不知是對自己還是對妻子嘆氣。
  是他寫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去求妻子回來的,直到他答應戒煙,又攆走了姨太太,她纔終於肯答應。他當然是高興的,可是多少也會覺得挫敗,而且他對自己以後是不是真的可以戒掉煙癮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鴉片是鬼東西,任憑再大的煩惱再多的痛苦,一個煙泡滾幾滾,自然百病全消,萬慮齊除。傢勢一代不如一代,世道一時不如一時,景況一年比一年更不如意——若再沒了鴉片,還能叫日子嗎?
  每個人都有些戒不掉的嗜好吧?人總得有個念心兒,纔會覺得活着的好。他的癮是鴉片,小的是書,子靜是鬆子糖,妻子黃逸梵呢?大概是上學吧。
  說起來逸梵真是舊時代意義上標準的大傢閨秀,還從小纏足呢。像張傢這樣曾經顯赫的大傢族在民國後也都不講究那些了,妹妹張茂淵也是一雙天足,逸梵卻是三寸金蓮。
  但就是這樣一個嫻靜的淑女,竟然一雙小腳跨洋越海,跑到英國留學去了,聽說和茂淵兩個跑到阿爾卑斯山滑雪,還滑得不賴呢——就這樣子一天天地飛遠,從他的身邊飛離了去,從他的家庭飛離了去,他們漸漸活在兩個世界裏。
  記得當年結婚的時候,他們都還衹有19歲,金童玉女,一對璧人。男的風流瀟灑,女的清秀恬美,又都是名門後裔,旗鼓相當,端的惹人豔羨。那時候花前月下,他們都曾慶幸自己得到了傳說中的金玉良緣,遠遠好過他們的祖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東方出版社
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1)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2)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3)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4)
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5)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6)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7)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8)
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9)第一章 夜半無人私語時(10)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1)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2)
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3)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4)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5)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6)
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7)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8)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9)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10)
第二章 小荷纔露尖尖角(11)第三章 她不是白雪公主(1)第三章 她不是白雪公主(2)第三章 她不是白雪公主(3)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