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 全能女孩李卿曦成纔揭秘:發現孩子   》 第2節:序 二 天才首先是普通孩子      李卿曦 Li Qingxi

  序 二 天才首先是普通孩子
  俗話說,“孩子是自己的好”,“自己的孩子自己愛”,指的都是父母對孩子的偏愛。在這一點上,我們也不能免俗。18年來,我們也跟普天下的父母們一樣,全神貫註地關註着孩子的每一點變化,走過的每一段彎路,摔過的每一個跟頭以及取得的每一次進步。當曦曦如願以償地避開高考,得到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分別簡稱“浙大”、“復旦”、“上海交大”、“港科大”和“北航”)五所著名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尤其是得到港科大高達39萬港元的“全額奬學金”,並被國內許多媒體譽為“纔女”、“高才生”甚至於“素質教育的典範”之後,這份偏愛自然水漲船高、有增無減,其中也自然而然地平添了幾分欣慰和自豪。 對曦曦的優點和成績,國內外媒體都已經介紹了很多,並且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CCTV2006年6月21日的《馬斌讀報》介紹: 就在所有高考生都在焦急等待考試成績時,成都市石室中學的漂亮女生李卿曦卻已經手握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五所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其中香港科技大學還以39萬港元的“全額奬學金”來網羅她。 畢竟是石室中學的高才生,她今年2月就先後收到了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預錄取通知書——高校發給準備錄取的考生的“憑證”,待完善手續後再發放正式錄取通知書。 100米跑衹需13秒多,別人還在打遊戲,她卻開始設計小遊戲,沒事就練練跆拳道…… BBC(英國廣播公司)2006年6月30日報道: 李卿曦是高考制度下的成功者,但她卻把不參加高考作為目標,因為她認為高考的隨意性很大,成績再好也可能毀於一時失誤。因此,她從小學起就暗下决心要通過平時的努力獲得院校認可,而不能因一次失誤來否定12年的努力。她也真的做到了在校成績優異,而且綜合素質好,一路保送上了初中、高中、大學。 從小學開始她就鼓搗電腦,現在已經能設計不少小程序、小遊戲;還在上高中的她,就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到電子科大去旁聽大學課程,全面學習大學計算機的知識。初中高中連當6年班長,組織能力強…… 《華西都市報》2006年6月20日報道: (李卿曦)上初中、高中都是保送入學的,而且從小學就開始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在小學就獲得過華羅庚數學競賽一等奬。上高中後,李卿曦的競賽成績更是“突飛猛進”,不僅獲得過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剋聯賽一等奬、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二等奬,還在全省鼕令營選拔賽及决賽中取得前10名的好成績。作為石室中學高手雲集的理科實驗班——2006級高中1班連任3年的班長,長得眉清目秀的李卿曦發展十分全面,高中三年連年都是學校跳遠、4×100米比賽的冠軍,100米跑亞軍。 平心而論,能有這樣一個德、智、體各方面都比較出色的孩子,相信很多做傢長的,都會感到由衷欣慰。說到這兒,我們不由得想到了她讀初中時一位同學的話:“李卿曦不是人!是神!——在那麽短的時間裏,她居然學了那麽多的東西,做了那麽多的事情,而且還拿了那麽多的奬!” 偏愛歸偏愛,作為父母,透過成績和榮譽的光環,我們總能一眼就看到孩子的弱點和缺陷。 在生活方面,曦曦是個粗心大意、倔犟任性、挑剔固執、爭強好勝、有時調皮搗蛋、偶爾也會蠻不講理的孩子;在學業方面,她理科比較出色,文科相對薄弱;在性情方面,她理性有餘,而感性稍遜,多數時候,顯得過於單純,時而也會像一般的小女孩那樣脆弱。此外,她常常滿腦子幻想甚至古怪念頭,古怪得大大超出了她的年齡和閱歷,也超出了大人的理解能力,讓人感到難以交流和溝通。 總之,不管用什麽眼光看、用什麽標準衡量,我們的孩子都有所欠缺,更遠非十全十美。 好在,曦曦的心智相對成熟而穩定,心態是開放和建設性的,她的求知意識和綜合素質都比較強,發展空間和潛力也都很大,加上她過人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以及從小就養成的高度自覺性和很強的自製力——在這方面,就連我們傢長和許多成年人都深感佩服並自愧弗如,相信以上所列舉的種種缺陷,都會在她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得到不斷的修正和改進。 我們的孩子畢竟纔剛剛成年,對她來說,一切都纔剛剛開始。 現在,“五所著名大學爭相錄取李卿曦”事件,作為曦曦成長歷程中的一個插麯,早已演奏完了,所引起的震蕩也已經逐漸平息,曦曦已經是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工程係(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簡稱CS)一年級的學生。人們關註的焦點開始自然而然地轉嚮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傢長的教育方法,與此有關的問題紛至沓來。我們簡單歸納了一下,發現大傢最關心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培養出曦曦這樣的孩子,我們究竟有沒有什麽絶招?“李卿曦現象”是一個特例嗎?我們的教育是“高成本”的嗎?曦曦本人是否有着某種獨特的學習方法?她的綜合能力和特長都是怎麽培養的,主見是怎麽形成的?她為什麽“不想高考”,又是如何做到的?她為什麽會迷上遊戲設計和計算機編程?她今後的努力方向和具體目標是什麽? 回顧18年來對曦曦的培養,我們的家庭教育始終比較寬鬆,甚至可以說是隨意。我們始終認為,我們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她應該有屬於自己的、與衆不同的人生,而絶不可能按照一定的模式和配方生長,父母也不可能代替和包辦她的成長。我們能做的就是恪盡父母的天職,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去摸索,去改進,形成一整套有益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確摸索到一些方法和“招術”,積纍了一些心得和經驗,曦曦在專業學習和能力培養方面也確有其獨到之處。但與此同時,無論是傢長還是孩子,也都出現過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誤,留下了一些紕漏甚至是盲點,以至於直到今天,在曦曦身上仍然留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遺憾,有些甚至是無法彌補的。好在,我們始終敢於並樂於正視自己的失誤,並且能夠在後來的學習、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去認識和改正它們。 記得在曦曦即將告別幼稚、走嚮成熟的人生轉折點上,孩子的媽媽曾明確指出:“你有權犯錯誤!任何人都有權犯錯誤!” 一直以來,這句話讓孩子和我們都受益匪淺。正是這句話和它所代表的理念,給傢長和孩子共同營造了一個寬鬆、隨意同時也是相對優異的生存環境,讓我們得以通過一次次的錯誤,重新認識和發現對方,調整、矯正、規範並完善自己。 18年來,我們深深體會到,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精神、品格的塑造及其綜合能力,特別是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遠比學習成績的提高要重要。因為,正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為他帶來了無限發展的空間和可能性。如果一定要說我們在這方面有什麽秘訣的話,那麽這一點,就是最大的秘訣。 曦曦是個普普通通的孩子,生長在一個普普通通的知識分子家庭。也許正因為這樣,我們的經歷對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而言,纔會有着更多的可藉鑒與參考之處。這也是我們决定寫作本書的原因。一個人的經歷固然無法復製,也毫無必要去復製,但其中的經驗和教訓卻值得汲取。我們認為,假如本書能夠給予大傢一些實實在在的啓發和幫助,讓傢長多一些感悟,進而避免一些失誤,讓每個孩子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按照自己的天性健康成長,遠比培養出一個乃至許多個李卿曦更為重要。 李增華 卿清濤 2007年3月於成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東方出版社
第1節:序 一 開花結果的歡樂
第2節:序 二 天才首先是普通孩子
第3節:第一章 家庭教育要順其自然 自然是成就天才兒童的第一步
第4節:第二章 快樂是童年第一課 沒有什麽比玩耍和遊戲更重要
第5節:第三章 成大事者重小節 媽媽的經歷讓女兒少走彎路
第6節:第四章 從最簡單最實在的小事做起 不要過早強調理想和抱負
第7節:第五章 善於從黑暗的地方發現光亮
第8節:第六章 該逼的就得逼,該堅持的就一定要堅持 認準了就做到底
第9節:第七章 父母也要學會發現自己 正確對待性格缺陷
第10節:第八章 換位思考,母親也不妨做一做女兒的“孩子”
第11節:第九章 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老班長 硬碰硬根本不是辦法
第12節:第十章 “不想高考”,為什麽?
第13節:第十一章 衹要付出努力,就能峰回路轉 起步太晚,從來都不是主要問題
第14節:第十二章 心願花開,努力結果 有心才能有成
第15節:第十三章 徵服香港科技大學 隨意之舉改變人生,機會來了絶不錯過
第16節:第十四章 方法成就一切
第17節:第十五章 美麗人生就這樣 重理輕文要不得
第18節: 記 高考並非必由路(1)
第19節: 記 高考並非必由路(2)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