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类 《詩經》心得   》 第2節:第一章(2)      劉緒義 Liu Xuyi

  費了這麽多筆墨講《毛詩序》,似乎無關宏旨,其實大有必要。因為,一篇大序不僅告訴我們古人是怎麽理解《關雎》一詩的,更重要的還告訴了我們一部《詩經》的性質和主旨。
  這篇大序,先解釋了《關雎》。它說:“《關雎》,後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 毛詩解為後妃為文王尋佳偶;朱熹解為文王尋後妃。不管哪種解釋,一個共同點都在於說明文王之行風化,自後妃之美德始。“風”就是風化、教化之意。
  值得指出的是,到了後來,關於“風“的解釋就開始發生質變。變化之一就是朱熹提出的“風”是民歌說;變化之二就是“詩緣情”說的文學觀念突起;變化之三就是後世的革命傢對勞動大衆的情感遷移。風,也就成了風俗。
  朱熹提出民歌說,要否定《詩經》作為聖賢經傳的傳統觀點,一個可能是為他的“四書”張目,另一個可能就是為他的天理掃清障礙,而否定聖賢經傳正是“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所樂於見到的成果。把“風”當作民歌,還有理論上的支持,那就是詩緣情的文學觀念取代“詩言志”。所謂“風化、教化”即主“言志”;所謂民歌,即主言情。這是二者的根本區別。因而,“風”為民歌說在20世紀得到了極大的張揚。這一變化,並不是隨着學術研究的深入而自然而然的轉變,相反,這一轉變是隨着時代觀念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是聖賢經傳,那麽它的作者顯然不屬於普通勞動人民;而既然定性為民歌,那麽它的版權無疑則要歸屬勞動人民了,而這恰恰是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造能力的有力佐證。這就是《詩經》性質問題的諦奧所在。人類業巳跨進21世紀的門檻,回過頭來審視這一戲劇性的變化,令人覺得特別有意思。
  那麽,《關雎》到底是一首什麽樣的詩呢?
  毫無疑問,這是一首披着情詩外衣的詩。人皆有愛,發乎為情,情動於中而形於言。這衹是人的一種本能。而人有立志,志立於心,心之所志,發言為詩。這便是《詩經》中詩與志、志與情的關係。毛詩大序也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關雎》所唱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儼然有那種“美人如花隔雲端”的朦朧之境。然而,《詩經》三百篇所歌之美人與淑女是有區別的。美人側重於她的外在描寫,而淑女則往往與君子對舉。其意十分明顯。
  那麽,《關雎》所唱的僅僅是一種愛情嗎?僅僅是在呼喚自己心中的愛情嗎?顯然不是,相反,《關雎》抒發的主要是一種志,就是君子對淑女志在必得的感覺,擴而大之就是君侯對賢人的渴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首先指認一個對象,一個“淑”字,表明此女之品與德,值得君子嚮往;而全詩並沒有說淑女對君子有什麽感情,更談不上愛,全然是“單相思”。詩人也沒有告訴我們,君子最終得到淑女沒有。在沒有得到“淑女”前,君子“輾轉反側”。末二句,“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顯然是君子在輾轉反側的良好願望:我要是得與淑女匹配,一定要好好對他,這是君子在心裏的誓言。
  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長期以來被視作為孔聖人賦予此詩一種道德規範。這也是錯讀聖意。倘若真的僅僅是什麽君子追求淑女的愛情贊歌,何以哀而不傷?其所以有哀,乃君子之志可哀也。君子之志為何?就在於對美好品德和教化天下的追求。
  值得格外指出的就是,《詩經》時代的“君子”絶不是什麽女子對男子的通稱。什麽是君子呢?“君子”一詞常見於《尚書》,是對貴族的通稱。如“君子所,居無逸”、“狎侮君子,罔以盡人心”。“樂衹君子,民之父母”,“豈弟君子,民之父母”。以“君子”稱貴族,是傢族宗法主義的産物,因而,同樣被賦予了天命觀念。《詩經》中的“君子”顯然是與平頭百姓相對的,如“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凡百君子,各敬爾身。鬍不相畏,不畏於天?”君子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格標準,和小人相對,是整個先秦時代兩種人格的規定。孔子給君子規定的三種境界: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自己都說做不到。更何況其他什麽人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章(1)第2節:第一章(2)第3節:第一章(3)第4節:第一章(4)
第5節:第一章(5)第6節:第一章(6)第7節:第一章(7)第8節:第二章(1)
第9節:第二章(2)第10節:第二章(3)第11節:第二章(4)第12節:第二章(5)
第13節:第二章(6)第14節:第二章(7)第15節:第二章(8)第16節:第三章(1)
第17節:第三章(2)第18節:第三章(3)第19節:第三章(4)第20節:第三章(5)
第21節:第三章(6)第22節:第三章(7)第23節:第三章(8)第24節:第三章(9)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