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古典 曹雪芹毒杀雍正帝   》 第二节 宫女缢杀“世宗”未遂说      霍国玲 Huo Guoling

  明世宗嘉靖曾发生过被宫女缢杀未遂事件:许绅者京师人,嘉靖初供事御药房,受知于世宗,迁太医院使,历加工部尚书,领院事。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宫婢杨金英等谋逆,以帛锦缢帝,气已绝。绅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帝德绅,加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赐赍甚厚。《明史》第299卷《许绅传》。然而清代的《梵天庐丛录》中,将此明世宗嘉靖之事移植于清世宗雍正身上。撰写道:辛亥(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夏,宫婢与太监吴守义、霍成伺世宗熟睡,遽谋逆,以绳缢之,气垂绝。张太医闻变,急调峻药下之。亥时下药,丑时忽作声,下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世宗德张甚,赐赍甚厚。柴萼:《梵天庐丛录》卷2《清宪宗八则》。将上述两书记载一作比较便会看出,《梵天庐丛录》混淆了两个“世宗”,结果搞了个张冠李戴。
  从历史事实角度看,雍正九年并未发生遇刺事件,因而可以说此事完全是子虚乌有。然而即使如此,此故事也并非没有任何意义。它说明雍正由于生性残暴,结怨极多。且不说他在宫廷斗争、文字狱中的大肆杀戮,就以他平时的喜怒无常,大耍君威,不知何时就会翻脸杀人,也常使人惊愕不已。如有一次他看宫廷戏班演出《郑儋打子》,很是欢悦,赏演员吃饭。之后,问扮演郑儋的演员:“郑儋是哪里人呀?”答曰:“回皇上,郑儋是过去的常州刺史。不知现在的常州刺史是谁?”雍正立即勃然大怒道:“你是个戏子,怎么敢打听官员守备情况?”立即下令将其用乱棍打死。昭梿:《啸亭杂录》记载道:“世宗(雍正)万机之暇偶观绣襦院本,曲伎俱佳,赐食。其伶偶问今刺州守为谁(戏中郑儋字常州刺史)上勃然大怒曰:‘汝优伶贱辈,何可擅问官守!其风不可长!’因将其立毙于杖下。”
  “宫女缢杀雍正未遂说”虽是子虚乌有,但却可说明雍正的残暴及普通百姓对他的痛恨。这种说法的产生,是由于雍正七年至九年曾重病缠身,一度几丧其命,后来经治疗才得康复——这种情况传至百姓后,便引起猜测:雍正本来身体康健,怎可能病倒,以至几丧其命?认为肯定是被人杀害未遂罢了。恰好历史上有世宗遇刺说,于是便误加在了他的头上。这个张冠李戴的故事,正说明在普通百姓中对他存在着仇视心理,认为他作恶太多,必然被人所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第一节 雍正实属暴亡第二节 宫女缢杀“世宗”未遂说
第三节 中风而死说第四节 沉淫而死说
第一节 雍正信奉道教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1)
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2)第二节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实用性(3)
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1)第三节 雍正依靠“既济丹”强健了体魄(2)
第四节 大臣也说食丹后“大有功效”第二节 一些史书记载雍正系中毒暴亡
第一节 应当以辩证观点看待丹药第二节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雍正是食丹而亡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1)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2)
第三节 对“食丹而亡”说的评析(3)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1)
第一节 一些史学家对于雍正死因种种说法的认识(2)第二节 正确分析与认识雍正的死因
第三节 小结研究的必要前提(1)
第一节 吕四娘杀雍正传说简介研究的必要前提(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