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賜我甘露   》 第2節:賜我甘露(2)      華姿 Hua Zi

  你們既做在我弟兄中最小的一個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馬太福音25:40
  其次,我們必須要知曉德蘭姆姆用整整一生來恆心遵行的那一則教導。
  倘若我們不先瞭解這一點,那麽,我們恐怕也難以完全地認識她--不僅難以認識她用一生的服侍所傳播的愛與和平,更難以超越一般觀感,看見她以福音為準則的虔敬生活:祈禱、愛、寬恕、謙卑、不評斷人、完全順服;以及這樣一個事實:她遵從了上主的吩咐,她的一生是一個邀請,更是上主放在人世的一個見證。
  這一則教導出自《馬太福音》第25章。在這一章裏,耶穌用了一個最生動的比喻來告訴我們,當最後的審判臨到時,上帝將用怎樣的標準來審斷我們。
  我忍不住要把其中的34節至44節摘錄在這裏,與你分享。
  王嚮那右邊的說:"蒙我父賜福的人哪,你們來吧!來承受從創世以來就為你們預備的國度。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來探望我。"那時候,義人要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麽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什麽時候見你流落異鄉而收留你?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什麽時候見你病了,或坐牢,而去探望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地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最小的一個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王又嚮那左邊的說:"你們這被詛咒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裏去!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不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或坐牢,你們不來照顧我。"這時候,他們要說:"主啊,我們什麽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流落異鄉,或赤身露體,或害病,或坐牢,而竟沒有幫助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地告訴你們,既然你們沒為最微小的那一人而做,就是沒為我做。"
  原來,上帝並不看我們賺得了多少財富,擁有多大的權力,也不看我們獲得了怎樣的名聲,或是積纍了多少知識;上帝更不看我們是否擁有美貌?是否聰穎?而是看我們在短暫而漫長的一生中,在世界的"流淚𠔌"裏,是否力所能及地,幫助過那些有所欠缺和有所需要的人。
  就如聖女小德蘭所說:"要知道我們的主並不怎麽看重我們的行為偉大不偉大,甚至於我們的行為艱辛不艱辛,他衹註意我們行為裏愛的熱情。"
  美國牧師華理剋更說:"神以你服侍多少人,而非多少人服侍你,來决定你是否偉大。"
  毫無疑問,耶穌的這個比喻,為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抵達那個光榮的頂點開闢了一條捷徑。因為上帝要我們做的,並不是超出我們能力的大付出:100萬的捐贈、200萬的捐贈?或者更多?不,它僅僅是:給饑餓者一碗飯,給口渴者一杯水,給衣不蔽體者一件普通的衣裳;或是,安慰一個患病的人,探訪一個坐牢的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賜我甘露(1)第2節:賜我甘露(2)第3節:賜我甘露(3)第4節:賜我甘露(4)
第5節:賜我甘露(5)第6節:賜我甘露(6)第7節:賜我甘露(7)第8節:賜我甘露(8)
第9節:賜我甘露(9)第10節:賜我甘露(10)第11節:賜我甘露(11)第12節:賜我甘露(12)
第13節:賜我甘露(13)第14節:賜我甘露(14)第15節:賜我甘露(15)第16節:賜我甘露(16)
第17節:賜我甘露(17)第18節:賜我甘露(18)第19節:賜我甘露(19)第20節:賜我甘露(20)
第21節:賜我甘露(21)第22節:賜我甘露(22)第23節:賜我甘露(23)第24節:賜我甘露(2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