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圆通的人际关系   》 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1)      Ceng Shijiang

  人际关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宇宙万物之中,人类的关系最为复杂,而且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同,人际关系的表现也不一样。
  一般而言,西方的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主。西方人认为,社会由个人构成,个人自由独立,但是必须加以适当的规范,也就是实施法治,才能够维持整体的秩序。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平等、独立,是西方的人际基础。
  中国的人际关系以伦理为主。中国人认为社会固然由个人所构成,但是个人却很难离开社会而生存,个人的自由实际上相当有限。人与人的互动,也不能完全由法律来控制。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衡情论理,以伦理来弥补法律的不足,才是我们的人际基础。
  正因为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基础不同,所以二者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大差别,了解二者的差别,有助于认清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差别如下:
  第一,西方的人际关系是神本位的,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人本位的。西方人认为上帝高高在上,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中国人则不同,伏羲氏一开始就让我们认识到,宇宙之间最了不起的不是神,而是人。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非得弄一个神来做自己的主宰呢?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宗教,所有的宗教都是外来的。中国人只崇拜自己的祖先,而不去拜什么神——中国人不是在拜神、拜佛,而是礼神、礼佛,就是看到神、佛时,走过去打个招呼,如此而已。
  第二,西方人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西方人看到一个小孩,通常会直接问他叫什么名字;中国人看到一个小孩,通常会问他是谁家的小孩。中国人会根据小孩的爸爸来判断他的品性,而不是根据他自己。同理,要是小孩做错事,人们通常把错误归到他父母的头上,责怪他们不会教育小孩。
  第三,西方人重视平等,中国人重视合理的不平等。西方人可以直呼爸爸的名字,因为大家是平等的。在中国,这样做就是不孝,是忤逆。中国人不认同西方人那种“人生而平等”的观点,而认为人一出生就不平等,而且是合理的不平等。合理的不平等,大家都能接受。但是,过分的不平等,我们就会反抗。中国人不相信绝对的平等,资源有限,机会太少,怎么可能绝对平等?
  人与人之间合理的不平等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人的伦理。爸爸与儿子、上司与下属、老师与学生……永远有高低上下之分,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没有哪个中国人敢站在上司面前说:“我和你是平等的,所以你也要听我的话。”中国人对上的态度和对下的态度不同,你对下属敢讲的话,不一定敢对上司讲,这是很正常的。对上级是一个说法,对下级是另一个说法,这就是伦理的体现。
  第四,受神本位的影响,西方人只讲权利义务,而中国人讲彼此对待。西方人就算父子之间也是权利义务的关系——儿子18岁以前,靠父母养活;18岁以后,就得靠自己。中国人不看重权利义务,如果中国的父母一等孩子长到18岁就让他自生自灭,会被别人视为狠心的父母。
  中国人所重视的彼此对待,就是说: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对你不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不会对你好。中国人会将心比心,投桃报李,这与权利义务没有任何关系。在西方的企业里,上下级之间也只是权利义务关系,你是我的上级,我就会按照规定向你报告。中国人却不这样,你虽然是我的上司,但我不认同你的时候,我就不会向你报告,你要是强迫我报告,我就会敷衍了事。
  第五,西方人重视法律,中国人重视道德。西方的法律规定很明确,而且执行得很严格,完全没有人情可言,也没有任何弹性。从理论上讲,法律不应该有弹性,但是没有一点弹性的法律在中国很难执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是靠法律约束的民族。古时候,法律的效力是有限的,虽然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多数是“刑不上大夫”。在民间故事中,即便是包公这种刚正不阿的典范,也只是“打龙袍”而不是打皇帝。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北京大学出版社
引言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1)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2)人际关系需要伦理道德规范
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特性听话不如“看”话“随便”并不随便不反对并非赞成
先弄清对方是谁小心才不会上当凡事都追求合理圆通而不圆滑
遇事先求自保(1)遇事先求自保(2)就怕吃亏上当只爱占小便宜
自私又爱面子正视自己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以实实在在为做人的准则善待他人待人需要诚心待人需要友善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