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学 》 三字經講記 》
第二講
劉宏毅 Liu Hongyi
這一講主要討論《三字經》的第四部分,介紹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典籍四書、五經和諸子百傢,以及讀書求學應該遵守的次第。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與下面第五部分的中國通史綱要一起構成《三字經》全篇的中心。
教育要教些什麽?初學者應該選擇哪些典籍作為必讀的東西?古代的文化典籍汗牛充棟,僅以乾隆時代紀曉嵐領銜編纂的《四庫全書》,就匯集了從上古到清代前期幾乎所有的重要典籍,歷時二十年,共收書 3461種,79000多捲,分為經史子集四部,總字數約有七億漢字。人一生什麽事不做也讀不完。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難怪莊子慨嘆:“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生衹有短短的幾十年,而知識的追求是無窮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少走彎路,一下就摸到中國文化的核心呢?《三字經》早就為我們鋪平了道路,這就是我在這裏要與大傢一起討論的內容。
下面看原文: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訓蒙是對小孩子的開蒙教育,必須要講究、一定要重視,應該用最優秀的師資力量來給小孩子開蒙。底子打不好、基本功不紮實,今後的造詣就會受限製。但是怎樣講究?講究什麽?這就需要為師者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課程進度等諸多方面下一番功夫了。
千人千面,世間沒有同樣的兩個人,這就是俗話說的“竜生九子,九子不一”。每個孩子都有個人的特點,從性格、能力、接受程度諸多方面都有不同,所以要因材施教,註意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的區別和講究。
現代教育走上了教育産業化的道路,搞工業化生産綫那一套。看看今天的“教育産品”就一目瞭然了,小學生從服裝、課本、作業到考試,一切都是統一的,將來小孩子畢業了,就是“罐頭産品”、就是“可口可樂”,從包裝到內容全都一樣,一點特點也沒有。所以用工業化方式進行教育是否可取,要仔細斟酌,否則生産出來的學生連“標簽”都一樣,都是教育産業的成品。有特點的獨立性的人沒有了,創造性的人才當然也就沒有了。
在傳統教育中,老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采取各異的教學方式,私塾學堂裏面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使用的教材都不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需求。孔子講授“仁”,一個學生一種方法,內容都不一樣,所以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66次之多。一個仁字果真有如此多的岐義嗎?不是,這衹是孔子的教學方法,是針對每個學生天性、秉賦的特點幫助他理解“仁”字的含義,否則他聽不懂。對孝字的解釋也是如此,《論語》中記載,孔子的學生問孝,孔子的回答每個人都不同,例如子夏問孝,孔子回答說:“色難”。給父母臉色看,是子女經常幹的事,如果能夠做到不給父母吊臉色,就是孝。 “色難”有兩重意思,一是臉色難看,二是不使臉色很難。這是針對子夏說的,可能子夏經常犯“色難”的毛病。其他學生,不“色難”,孔子就要換個說法了。因此,人文學科的許多東西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佛傢常說“法無定法”,要因人設教,這是在教學方式上的講究。
在教學內容上的講究,就是“詳訓詁,明句讀”。訓詁與句讀是讀古書的基本功,訓者解也,詁者古也,所謂訓詁就是用通行的白話解釋古文的詞義和字義,後世發展成一門專科學問,叫訓詁學。中國的文化典籍經過“焚書”的浩劫和秦末的戰亂,至兩漢時已經是殘破不全了,特別是“五經”,後人已經很難讀懂了。於是漢儒們纔出來訓詁,對五經進行註釋和考據,通經的人稱為 “五經博士”,所以訓詁學起源於漢朝,被稱為漢學。現代西方國傢將中國文化統稱為“漢學”是不確切的。
清代是訓詁學發展的鼎盛時期,分出訓詁學、章句學、考據學、註釋學等專門學科,後世統歸為語言學。今天高等學府裏面開設的文獻管理、檔案管理、圖書館學等專業都開設此類課程。但是研究歸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實用際價值則是另外一回事。有人就為一個字、一句話考據一輩子,可以寫上百萬字的文章,甚至拿個博士學位。
句讀相當於現代的標點符號, 古文都是一文到底,不用標點符號,註意不是沒有,而是不用,沒有和不用是兩回事。為什麽不用?因為文章一經圈點,文氣就斷了,正如人的三焦之氣本是暢通的,如被截斷氣機就滯塞不通一樣。文章是有生命的,有眼有氣,文氣一斷文意就僵了,文章就死了。一部《論語》一輩子都讀不厭,每年讀有每年的理解,每次讀有每次的體會,句讀一變,整個文意就大變,真是奇妙得很,所以不能斷死。宋儒將《論語》活生生的二十篇文章斷死,變成現在的253條僵化的語錄,除了斷章取義方便以外,孔子的思想被嚴重扭麯。因此對古文訓詁可以,不能翻成白話文;明句讀可以,不能做句讀。
但是對初學者,一定要將文義、字義講明白,將文章的初始句斷講解清楚,以便幫助初學者理解。句讀的基本原則,就是“語絶為句,語頓為讀”。語氣結束的地方為“句”,用圈(句號)來標記,沒有結束的文句叫做“讀”,用點(逗號)來標記。古人常有“可圈可點”一詞,贊頌某位歷史人物的功業。
句讀點錯了,常常會鬧笑話、出歧義。例如當年批孔運動中,常用《論語》裏面“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話來說事,說孔子為專製帝王幫忙,推行愚民政策。還將老子拉過來陪綁,因為《老子》中有“虛其心,實其腹;弱其知,強其骨”的話。老子與孔子說的是不是同一個話題暫且不論,即便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原話也沒有任何“愚民”的跡象。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傢,是他把教育從貴族的殿堂推嚮民間,纔有後世的社會教育,這是孔子的偉大貢獻。孔子是有教無類,要將所有人都教明白,如果要“愚民”,他又教導誰去呢?這從道理上就講不通。
但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誤解呢?斷句斷錯了。孔子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懂道理,就隨他們去,為政者不要沒事找事;老百姓不懂道理,就要教育他們,這是為政者的責任。同理,孩子聽話,父母就不要這也不是那也不對的挑剔;孩子不聽話,父母就要好好地對他進行教育。斷句斷錯了,就變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是孔子說錯了嗎?不是!是你自己斷錯句了。
至於老子說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知,強其骨”一句,心本是人的意念活動,減少意念活動,你的丹田之氣就能充足;知是人的欲望,減損你的欲望,你的身體就能強壯起來。老子說的是養生之道,跟愚民政策,風馬牛不相及。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讀書求學,必須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才能奠定紮實的基礎。按中國的古禮,也就是周公之禮,小孩子六歲就讀小學,先從生活規範開始學起。八歲開始學字,也就是學六書;十八歲束發,行冠禮以後入大學。因此《大戴禮記?保傅篇》中說:“古者八歲出就外捨,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是小藝;“詩書易,禮春秋”六經,是大藝。傳統教育中的小學階段,是先學習做人以及如何生活,然後再傳授知識,學習六藝;最後纔是六經的大學之道,這是我們中國傳統教育走的路綫。
生活規範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子遊在《論語?子張篇》中說的“灑掃、應對、進退”,不要小看這六個字,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是中國文化教育一貫的傳統。我們今天提倡的生活教育,大多是與職業、賺錢相結合的技能培訓,與傳統的生活教育是兩回事。小孩子嬌生慣養的多,特別是富傢子弟,傢裏都有傭人,他們自己哪裏會灑掃庭除。現代人不會掃地、抹桌子的多得很,掃把亂揮搞得塵土飛揚,一塊髒布越擦越髒。連最基本的灑掃庭除都不會,今後他們如何面對生活呢?
應對之事就更成問題了。常有這樣的孩子,你問他:貴姓?他就回答:我貴姓某。府上哪裏?他會說:我府上某地。應對的禮儀根本不懂。至於進退就更難了,一件東西該不該拿、一件事情該不該做,這些都是大學問,小的時候就要開始教。如見到長輩如何問候、到親友傢拜訪,該站還是該坐,站在哪裏、坐在哪裏等都要教育。現在這些都沒有了,小孩子見到長輩一聲不吭,到客人傢裏拉抽屜、開櫃子,沒有一點規矩,可見我們的小學教育大有問題。
傳統的小學要教授文字,除了上面提到的訓詁、句讀以外,還要學習漢字的結構和起源,就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藉”,六書之學。在形聲義三方面,給小孩子打好文字基礎。這方面的教材,周朝用《史籀篇》,秦漢用《倉頡篇》,以後出來《急就章》,六朝以後用周興嗣的《千字文》。
此外,小學階段還要接受“禮樂射,御書數”的小六藝教育,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禮是生活規範,樂是藝術,射是射箭,相當於今天的健身,禦是駕車,相當於今天的軍訓;書是文字和書法,數是數學,相當於今天的自然科學。可見,傳統小學教育的內容絶對不比今天少,可能還更全面。可惜,古六藝的傳統教育今天已經沒有了,在日本還有點依稀仿佛的影子,日本人將其轉變為“八道”,即茶道、藝道、花道、書道、劍道、棋道、柔道和空手道,作為八個文化傳統保留下來了。
小學期間,行有餘力的可以讀“四書”,但是老師一般不開講。什麽時候開講呢?要根據學生的程度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是要到大學階段,老師纔詳細講解四書中的道理。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儒傢經典著作,本來《大學》與《中庸》衹是《禮記》中的兩篇文章,南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朱熹將之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合在一起,稱為四書。經朱熹註解的四書,代替了五經的地位,在元明清三代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是士子學人的必讀之書,對中國近古時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朱熹,字元晦,號紫陽,祖籍徽州(今安徽歙縣)婺源,是宋代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十九歲中進士,曾做過五任地方官,但時間都很短。他主要從事於學術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修復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建立武夷精捨、滄州精捨等,廣收弟子門徒,傳播理學。朱熹一生著述甚豐,代表作品有《晦庵先生文集》、《朱子語類》、《四書章句集註》、《周易本義》、《資治通鑒綱目》、《詩集傳》、《楚辭集註》等。
概括地說,四書中的《中庸》談理,相當於認識論;《大學》談法,相當於方法論;《論語》《孟子》是事例,由孔子、孟子兩位名角,一個演仁,一個演義,生動地表演給我們看。但是在儒傢思想的傳承上,是孔子傳曾子,曾子著《大學》;曾子傳子思,子思著《中庸》,代表了原始儒學的三代人。許多人以為《大學》《中庸》就是孔子的思想,其實不對。《大學》與《中庸》是曾子與子思的學術論文,他們繼承了孔子的學術思想,不能代表孔子的思想。而《中庸》與《大學》的學術觀點又有不同,這是要註意的。
至於孟子晚了孔子165年,衹是子思的門人,因為孟子的年齡小於子思近100年。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國人思想的根基。想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首先瞭解儒傢思想,而要瞭解儒傢思想,就不能不瞭解孔子的思想,瞭解孔子思想的最佳途徑就是閱讀《論語》。《論語》是孔老夫子教學傳道的記錄,一共有二十篇,內容是孔子的學生記載聖人的言行,談論為人、處世與為政行仁的言論,其中既有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也有學生之間的相互問答,十分難能可貴。
古代相傳的《論語》有三種,即魯國流傳的《魯論》二十篇、齊國流傳的《齊論》二十二篇,以及孝景帝年間,魯恭王壞孔子故宅墻壁,得到的《古文論語》。但《古論》和《齊論》到了漢魏之間,都已逐漸散失,現在傳誦的《論語》衹有《魯論》二十篇了。
《論語》的編纂者,歷代學者均認為是孔子的弟子和門人,例如,班固認為,“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鄭玄則認為是“仲弓、子遊、子夏等撰定”。當代學者則認為《論語》非成於一人一時,而是孔子的弟子、門人們根據自己所記,不斷補充、輯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纔纂集成書的。最後的定稿者應是曾參的學生,時間大約在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的戰國初期。
中國的傳統文化,經過戰國與秦漢的大動亂之後,變得支離破碎,亟須重新整理。於是漢儒們便極力註重考據、訓詁、疏釋等工作,這種漢儒學者特有的風格就是著名的漢學。唐代儒者的學風,大體還是因襲漢學,對於章句、訓詁、名物等類,更加詳證,但對儒學的義理並無特別的創見。宋代以後,有理學家的五大儒者興起,自謂直承孔孟以後的心傳,大講心性微妙的義理,這就是宋儒的理學。與漢儒們衹講訓詁、疏釋的學問,又別有一番面目。直到明代的儒者,仍然守此藩籬而不變。明亡以後,儒傢學者如顧亭林等,對於“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理學,深惡痛絶,認為這是坐緻亡國的原因,於是提倡回過頭來做學問,恢復老路綫。但求平實治學而不重玄談,仍然註重考據和訓詁的學問,這就是清儒的樸學。
由此可知儒傢的孔孟學術,雖然經漢、唐、宋、明、清幾個時代的變動,雖治學方法和所走的路綫不同,但是尊崇孔孟,不敢離經叛道則是共同的。這樣就把和藹可親的孔老夫子塑造成一個不苟言笑的偶像,把孔子溫良恭儉讓的善言,變成一本刻板教條的語錄。這是在幫孔子的忙還是拆孔子的臺,實在難說得很。
孔子以後,儒分為八,弟子們各據一方,弘揚儒傢的學術思想。漢代以後,儒學大體上分成四類:一是政治的儒學,統治者為了政治的需要,扯大旗做虎皮,孔子變成“大成至聖文宣王”了。二是學術的儒學,專門搞儒學的學術研究,如漢學、樸學一類的學院派。三是民間的儒學,走私淑儒傢思想的路綫,從協調倫理關係入手,來立命做人,修心修身。最後是宗教的儒學,把孔子的話當成聖經,把孔子的偶像供在孔廟裏吃冷豬頭。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孟子》這部書共有七篇文章,是孟子的弟子萬章、公孫醜等人整理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內容都是講道德,說仁義,如崇尚王道、排斥霸道、闡明性善、闢斥邪說等。四書的文字分量,共五萬六千多字,《論語》衹占29%,《孟子》則占了63%,因篇幅較長,所以《孟子》的七篇文章,每篇都分為上下兩編。古人不參加科考的可以不讀《孟子》,但走仕途之路的士子,必須熟讀此書。《孟子》的文章寫得實在好,文意貫通、文采飛揚、說理透徹,有條不紊,後世的所謂“唐宋八大傢”無不因襲孟子的文風。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人,生卒年月不詳。一般認為是生於公元前385年(周安王17年),卒於公元前304年(周赧王11年)。司馬遷在《史記?孟子旬卿列傳》中衹用了137個字,從正面記述了孟子的生平。
司馬遷說:“孟柯,鄒人也,授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柯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敘詩書,述仲尼之意,做孟子七篇”。
孟子是子思的再傳弟子,是戰國中期的大學者,曾周遊齊、宋、滕、魏等國,試圖說服諸國君王接受道德仁義的政治主張,均因其學說“遠水不解近渴”而不被采納。故此晚年去齊回國,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和培養學生。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在那樣現實的時代環境中,他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而絶對不受時代環境的影響。後世有人嘲笑孟子不識時務,以孟子的聰明才智和雄辯之力,如果改變一下思路,搏個富貴功業還不是易如反掌。
講陰陽五行的騶衍來到魏國,梁惠王親自到郊外迎接,執賓主之禮。孟子來見惠王,梁惠王開口卻說:“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利於吾國乎?”不但不尊重,而且毫不客氣。但是孟子十分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嚮時代風氣妥協,非不能也,實不為也。明知道輓救不了這個時代,還是盡自己的力量,多救一個是一個,這就是聖人。
孔子不也是“明知不可而為之”嗎?周遊列國到處受癟,還被睏在陳蔡餓肚子。孔子形容自己,“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吆喝了一輩子也沒把自己推銷出去。孔子的學問,是五百年以後,到漢武帝的時候纔興起來,董仲舒弘揚孔學、司馬遷撰《史記》贊揚孔子,纔大大地擡頭。偉大的人物活着的時候都是倒黴,死了以後纔吃香。所以說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文化思想,是儒傢思想的重要開闢者。
但孟子畢竟去孔子165年,所處的時間、空間背景都不同。孔子溫良恭儉讓、孟子間有俠義之氣,二人的性格、脾氣完全不同,所以孔孟二位聖人在為人處事、勸政說理的風格上也迥然有異。孟子有雄辯之材,例如他說服齊宣王行仁政,說得宣王無言以對,衹好敷衍地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我有毛病,我好色,沒辦法施行仁政。孟子說:好色有什麽關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誰不愛自己的女人呢?周文王的先祖太王也好色,如果您能將此心推廣開來,使國中內無怨女,外無曠男,好色又怎麽會影響您施行仁政呢?宣王又敷衍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貨”。我還有個毛病,我好財。孟子又說:好財貨有什麽不好?誰不喜歡財物,如周公的祖先公劉也是喜歡財貨,他與百姓一起富國強兵,大王您如能與百姓同之,愛財與施行仁政有矛盾嗎?宣王又說:“寡人直好世俗之樂”,我還愛聽流行歌麯。孟子說:聽何種歌麯並不重要,關鍵是看大王要獨樂樂還是與人樂樂。是少樂樂,還是衆樂樂。如能與民同樂,聽歌又有什麽不好呢?齊宣王被堵得走投無路,孟子正是在引導他走上仁政之路。
孟子被推崇為“亞聖”,其書被列入儒門《十三經》,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升格過程。在漢代,《孟子》與《論語》雖然同為子書,但實際地位卻大相徑庭。《論語》是儒傢六藝的基礎課,地位在經子之間,而《孟子》則屬於普通的子書。在《漢書?藝文志》的目錄中,《論語》在六藝略,《孟子》在諸子略。漢文帝時《孟子》雖然一度被設置為博士,但那是傳記博士,漢武帝時即罷了。
唐文宗太和年間,國學石刻《十二經》,還是沒有《孟子》。直到北宋仁宗嘉佑十二年(1061年)刻成的經書上,《孟子》纔第一次被列入九經。
明洪武帝朱元璋認為孟子不應與孔子同享文廟之祭,下令撤掉孟子的牌位。到朱元璋晚年重新讀到《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一段文章時,不禁拍案呼好,又下令將孟子的牌位送回文廟。孟老夫子的命運可謂一波三折,實在是苦啊!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孔子傳道給曾子,曾子寫了篇論文《大學》;曾子傳道給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又寫了篇論文就是《中庸》。子思(公元前483-402年),名孔伋,是孔鯉的兒子,孔子的孫子。古人教育子女的規矩,是自己的孩子不自己教,就象醫不自醫一樣,所以孔伋的老師是曾子。孔子弟子三千,最傑出的賢人有七十二位,排第一的是顔回,第二位就是曾子。曾子得到孔子思想的精髓,做了一篇文章,就是《大學》,他是孔子思想的嫡傳者。可以說孔子、曾子、子思是一脈相承的前後三代人。
子思在《中庸》裏說到孔子文化思想的根源,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孔子繼承了堯、舜、禹這個一以貫之的傳統思想,繼承了由文王、武王時代確立的包括禮法、政治制度、社會禮儀、文化精神等在內的憲章精神,這是周代文化的精神,也就是孔子弘揚的儒傢思想。
儒傢思想的傳承體係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用的都是《尚書》裏面“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十六字心傳,孟子以後傳承就斷了。雖然孟子身後的荀子,也是儒傢的代表人物,但到底還是走了樣,已經不是純正的孔子一派了。荀子的儒傢思想融合了儒墨道三傢的學術觀點,發展了儒傢的“禮學”,頗有嚮法傢轉變的趨勢,所以他的弟子中纔出了李斯、韓非這樣的法傢人物。
後世有些人批評孔子是為統治階級幫腔的,這種說法既不正確,也不公平。孔子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處處推崇堯舜的“公天下”,希望人人自覺,都能夠約束自己,方便他人,以恢復我們傳統文化思想,保持良好的社會和家庭秩序,也就是後世批判的“剋己復禮”。歷代統治者無一不在利用孔子的思想,挂儒傢的羊頭賣自己的狗肉,這又與孔子有什麽相關呢!
中庸思想,也是來自於孔子。在《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認為中庸太難了,普通人很少能夠做到。中庸到底是什麽呢?孔子講的中庸與仁一樣,有體有用。中庸的體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處講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麽是中呢?一個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間有一竪直貫下來,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無論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著了一部歷史,叫《春秋》,為什麽叫春秋呢?取中之意。鼕天冷、夏天熱,溫度不適中;鼕日長、夏日短,日照不適中,都不合乎標準。衹有春秋不冷不熱,白天與黑夜一樣長,有中纔可以作為標準。孔子的五德是“溫良恭儉讓”,溫是第一的,太熱太冷都是偏,衹有溫纔是中。
高明的政治傢對兩方面的不同意見,如果能夠各保留其對的一面,捨棄其不對的一面,就中了,也最高明。這就是“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但孔子同時感嘆說:“民鮮久矣”。普通人很少能夠運用中和之道,走的多半都是偏鋒。
什麽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們說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長久,普通纔是偉大,這是宇宙間的基本法則。我們現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講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處沒有道衹有險,高處不勝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準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訴我們“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這兩句話是宋儒程顥、程頤說的,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長久。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裏纔說:“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有中才能達到和,和是宇宙萬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貴子,傢和才能萬事興,和氣才能生財。總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沒有生氣。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時時保和就能達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復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嗎?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
《大學》這部書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著,共有十章,完整地闡述了一個人從格物緻知開始,直至治國平天下,超凡入聖的八步功夫,是儒門修心修身的方法論。特別是曾子在開篇講的第一段話,是《大學》全書的精華之所在。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實現大學之道的三個綱領。明德指我們的性德,它是天賦的、善良的、本來就光明,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如果你修它就有,不修就沒有,那是生滅法,就不是明德了。但我們的明德被後天的秉性和習性遮蔽了,象落滿灰塵的鏡子一樣不明了,該怎麽辦呢?把鏡子上面的灰塵擦掉,讓本有的明德放出光明,就是明明德,佛傢稱之為“明心見性”。明明德是徹底搞明白了,僅僅明白道理沒有用,一定要去做,要落實在實際生活中才能受用,所以明明德之後緊接着就要親民。親民就是愛你的同類、愛衆生、愛環境、愛這個世界,也就是孔子說的“大孝孝於天下”。第三步則是“止於至善”,至善是慈悲已極、是不講任何條件的博愛,這是親民的圓滿果報,是實行出來的,不是坐在傢裏求出來的。
曾子講的三綱領,其實與佛傢講的三覺悟是一件事,衹是說法不同而已。“明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止於至善”就是“覺行圓滿”。三個綱領都實現了,你就成佛了。能夠自覺的是羅漢,能夠覺他的是菩薩,覺行都圓滿了就是佛。三者之中,一環扣一環,互為因果,但有輕重本末之分,學者一定要辨別清楚。其中,明明德是本,親民是關鍵,二者是因。明明德是明白了,明白了要去行道,不行沒有用。衹是說食數寶,看菜譜不點菜,終歸填不飽肚子,所以纔要親民。其後纔有“止於至善”的果報。正因為如此,曾子纔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如何才能落實“親民”呢?孟子接下去詳細論說,要分三圈來實現。第一圈叫“親親”,親是指有血緣關係的傢人,先親近你的傢裏人。做善事一定要先從自己傢裏做起,先幫助你的兄弟姐妹,這是根本。第二圈是“仁民”,就是愛你的同類、幫助你的同胞。人要先從幫助傢裏人開始做起,然後將愛心一步步地擴散開去,再幫助你的同類。第三圈是“愛物”,是愛衆生、愛萬物、愛生態環境、愛這個地球宇宙。愛心是一圈一圈擴大出去的,“親親”還沒有做到就跑去愛物,是本末顛倒不知先後,就無從近道了。別人看到你這個樣子做善事也會誤解你,認為你不是腦筋有問題就是別有用心,因為正常人辦事一定是按照程序來的。
如何檢驗你的修行到達哪一步功夫了呢?曾子接着又提出檢驗效果的五項標準,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幾句話把得道的整個過程都說盡了。首先必須要知止,知進知退、知足知止,是第一層意思。人的心念象狂奔的野馬,必須讓它停下來定住,才能看清楚四周的一切。否則你騎在狂奔的野馬上,走馬觀花,什麽也看不清楚,這是知止的第二層意思。知止了就定住了,定住就能紮下根,就風平浪靜了,所以說“定而後能靜”。心平氣靜一定身心安泰,身心安泰頭腦就靈光,智慧開發出來了,就是“安而後能慮”;如此修行一定能得道,就是“慮而後能得”。
“定靜安慮得”,是修行上一連串的因果關係,知止是因,定就是果;定是因,靜就是果;靜是因,安就是果;安是因,慮就是果;慮是因,最後的得就是果。
有定是真陽木,真陽木有定力、能受氣、越遇逆境越樂,能不動性就是佛。能靜是真陽火,真陽火明理達時、不爭不貪。不爭不貪,福祿無邊,有無窮的快樂,就是極樂世界現前。靜而後能安,心安理得就肯認命,真認命了才能信因果,信因果就是真陽土。
知止是持戒,有戒就能得定,纔有定靜安的果報。再由戒定而生慧,慧就是這裏的慮。慮而後就自然能得,得什麽?得到明德。所以一部《大學》始終扣住的主題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明德是立身立己,親民是愛人立人,止於至善是起心動念,利益一切衆生。儒傢與佛傢沒有兩樣,所以宋儒張載說:“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
具體到方法上就是八個條目: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前面五個是修正自己,後面三個是服務社會。正心是端正自己的思想,怎麽使自己的思想端正呢?要誠意,要使自己的心念沉靜下來。怎樣才能誠意呢?要緻知,有一個正確的知見,知見不正確,行為是不可能正確的。怎樣才能使知見正確呢?要格物,要探究事物之理,以盡物之性。格物、至知、誠意、正心,能達到此四步功夫叫“內聖”,自己內心的修行已經圓滿了,就是聖人。內心圓滿了,然後將你所學所得嚮外擴展,所以後面四步工夫叫“外王”。修身是把自己先管好,樹立一個好樣板,其次是齊傢,把傢族治理好;然後是治國,國是古代的地方行政單位,最後纔是平治天下。
八步功夫中最重要的是先修己心,使自己達到內聖的標準,然後再修身、齊傢。如果有機會來治理國傢,為大衆服務,放出去就是外王;如果沒有這個機會,就教化衆生,著書立說,做千古的聖人。孔子、孟子就是好榜樣,明知道所處的時代是衰世、亂世,知道統治者不歡迎道德仁義的理念,還是死馬當作活馬治,知不可而為之,這與宗教傢悲天閔人的博愛胸懷沒有兩樣。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讀書首先要讀《孝經》,這是按照“首孝悌,次見聞”的教學順序下來的。《孝經》是儒門十三部經典裏面的第一部,共有十八章。古人求學,一定是先讀《孝經》,後讀四書。《孝經》是曾子問孝,孔子回答,曾子退而與弟子們研究討論,再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漢書?藝文志》上說:“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
《孝經》十八章,衹講了一個問題,什麽叫做孝。全書將社會上各階層人士,從國傢元首到平民百姓分為五大類,就各類人的本位,提出實施孝親的方法和原則,所以是自古以來學者要讀的第一書。
行孝要根據每個人所處位置而定,在何本位就實行何種孝道,所以有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子之孝、庶人之孝,不是死板板的。孔子回答弟子們關於孝道的問題,一個學生一種答案,都不一樣。難道孝道沒有統一標準嗎?不是,這衹是孔子的教育方法,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具體情況具體答復。子夏問孝,孔子說“色難”,臉色不好看。雖然對父母的吩咐你照做了但吊個臉子,父母看了會傷心難過,這就沒有做到孝。
曾子問孝,孔子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初也”。我們這個肉身是嚮天地父母藉來用的,藉了這個肉身的假,來修自己的真。壽命終了的時候要歸還父母的,藉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妥善保管,否則就不好還了。
孝不是一成不變的愚孝、傻孝,糊塗父母要子女也幹糊塗事,能聽從嗎?絶對不行。那如何處理這種尷尬的處境呢?這就要好好讀孔子講的《孝經》。十八章書衹講了一個孝字,可謂是深入淺出,條縷詳明。讀書一定要活讀,不能死讀,讀死了,孔子的話就變成僵化的教條了。
如何纔是行正孝而不是愚孝,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讀《孝經》也要配合自己的智慧,纔不至學呆。如《孟子》一書裏面有“父攘羊子告”的事例。有一位為人父者,偷了鄰居傢的羊,攘不是主動去偷,而是將跑到自己傢裏的別人傢的羊扣下,其子就告發此事。兒子做的對不對呢?單從法製角度看,應該說沒錯。但是此舉合法不合理,父親偷羊,兒子事先有否勸諫?既偷之後,有否勸父親把羊還回去?有否勸父親主動去自首?如果這些都沒有做,就告發父親,此舉就不合情理,根本沒有孝道可言。
因此,先把《孝經》的道理融會貫通了,再讀四書,學習做人處世的道理,這是做學問的基礎。四書的內容能熟練掌握了,然後才能研究六經這些深奧的典籍。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詩經》、《書經》、《易經》、《禮記》、《周禮》、《春秋》合稱為六經,凡是有志於讀書的人,都應當仔細研習,探求其中的道理。六經占了中國文化史上的六個第一: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書經》也叫《尚書》,是中國第一部歷史文獻;
《易經》是中國第一部經典,後世的諸子百傢、一切學問都根源於此;
《周禮》是中國第一部組織管理與典章制度專著;
《禮記》是中國第一部文化資料匯編;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史。
後世將《周禮》除去,稱“五經”。五經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是上古時代文化思想的中心。《論語》中將其定義為“皆雅言也”,能使人思想純正、言辭高雅。五經各有其名:《詩經》叫葩經、《書經》叫壁經、《易經》叫羲經、《禮記》叫戴經、《春秋》叫麟經。《禮記》中有一篇《經解》,對五經做了簡明扼要的介紹。
《經解》篇中說:“溫柔敦厚,詩教也。” 詩教不是讓人去當詩人,十個詩人九個半有神經病。詩的教育,包括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文化內涵,能使人溫柔敦厚,內心升華。
“疏通知遠,書教也。”《書經》是中國第一部歷史文獻資料,讀史的目的是為了懂得人生、懂得政治、懂得過去而知道未來。人讀了歷史,要能夠通達透徹地瞭解世故人情,要能夠疏通知遠。
“廣博易良,樂教也。”樂是藝術門類的總稱,包括了音樂、美術、文藝、運動等等。“易良”是由壞變好,變得平易而善良。
“潔靜精微,易教也。”潔靜是哲學的、宗教的聖潔,精微是科學的、邏輯的嚴密。《易經》的思想既是科學的哲學,也是哲學的科學,融合了哲學、科學、宗教三種精神。
“恭儉莊敬,禮教也。”禮是文化思想的總稱,禮教是對人格的修養,人品的薫陶。
“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屬辭”是研究歷史資料,“比事”是類比今人今事。歷史可提供我們政治、經濟、軍事,乃至其他人生方面的經驗。中國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對於為人處世,處處都有藉鑒的經驗。
把五經讀死了的書呆子,就會適得其反,五經就變成毒藥了。
“《詩》之失,愚”。總是無病呻吟,咬文嚼字,“關門閉戶掩柴扉”,此類文人就愚蠢之極,笨蛋一個。
“《書》之失,誣”。讀歷史要註意,前朝的歷史都是後朝人編的,如明史是清朝人編的,清廷出資官修明史,你能完全相信嗎?除了歷史上的人名、地名、時間是真的,其它內容恐怕靠不住。中國的現代史更是不可信,中學的歷史課本就年年改,連日本人也學了這一手也修改教科書。孟子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所以說“書之失,誣”,你上當了。
“《樂》之失,奢”。藝術文化太發達,社會風氣就會變得太奢靡,歷史上的文明古國都是在文化藝術鼎盛時期衰亡的。清朝中期以後,八旗兵因安樂太過,軍事能力頽廢退化。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時,視察浙江清兵大營,杭州緑營兵吹奏簫管細樂迎駕。乾隆大怒,說“你們是軍人,整天地吹簫弄樂,還能騎馬打仗嗎?”於是下令,軍中衹準用徵鼓號角,其餘笙管細樂一律禁止。
“《易》之失,賊”。一個人學了《易經》,動不動就掐指一算,會變得賊頭鬼腦的。況且“察見淵魚者不祥”,歷史上未卜先知的人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
“《禮》之失,煩”。禮固然重要,但過分講禮數,搞得繁文冗節就煩死人。前清的旗人見面問安,能從老太爺、大少奶奶,一直問到你們傢裏那衹黃雀,煩透了。
“《春秋》之失,亂”。懂了歷史的春秋大義當然好,但有時候讀歷史會出問題。古代帝王讀歷史,學陰謀詭計的占多數,真正以史為鑒,檢查自己的少之又少。這些人不讀歷史還壞的有限,史書讀多了,反而禍國殃民。
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中國的《易經》本有三種,《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稱為三易,這是“三易詳”的第一層意思。《連山易》和《歸藏易》早已經失傳了,如今流傳下來的衹有《周易》一種,是經周文王姬昌整理過的,故此稱為《周易》。
相傳伏羲氏畫八卦,始有卦象。其時還是結繩記事,沒有文字,衹有圖形。直至近代,雲南的少數民族還是結繩記事,傢裏門後面挂幾條繩子,有幾件要辦的事情就在不同的繩子上打幾個結。到神農氏時代發展出《連山易》,黃帝時代出現了《歸藏易》。三王時代的夏朝用《連山易》、商朝用《歸藏易》、周朝用《周易》。周文王著卦辭,周公旦著爻辭,又經過孔子整理後,係易辭,加入十翼,也就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十篇論文。一部《周易》濃縮了四代聖人的智慧,故此《易經》名列為五經之首。
這三種易經有什麽不同呢?八卦中乾為天、坤為地,離為火、坎為水,艮為山、兌為澤,巽為風、震為雷。《連山易》以艮卦起首,《歸藏易》以坤卦起首,《周易》以乾卦起首,三易所畫八卦的位置不同。方位一變,六十四卦的卦體跟着變異,內部的384爻也隨之而變。
我們今天見到的《周易》,是周文王在羑裏做牢七年,研究易經的心得體會。《連山易》和《歸藏易》雖然失傳了,但是據南懷老研究,還是可以從象數裏面看到一些端倪。道傢的術數之學,如丹道、醫藥、堪輿等學問,都有《連山》與《歸藏》兩種易學的東西,此外在《易緯》和《關朗易傳》中也還有一點依稀的影子。
那什麽叫做易呢?易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個日,下面是個月,太陽和月亮之間的關係就是易。《易經》是中國最早研究天文、自然的科學著作,其中提出了三個原則,就是三易,這是“三易詳”的第二層意思。
“三易”的第一易,是簡易,簡單得象太陽和月亮一樣,天天能看見、擡頭就看見。其實宇宙的法則根本就是至簡、至易的,真理總是最簡單、最平淡的,復雜是後天人為的。最簡單、最平凡的就是最美好、最偉大的;簡易的生活是最正常的生活,簡易的飲食是最健康的飲食,復雜的結果衹能是勞民傷財。
第二易,是變易,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像太陽和月亮一樣,永遠在運動、永遠在變異,所以學易先要明變。上智之人不但知變,且能適應變;中智之人跟着變、隨着變走;下智之人變過去了還不知道,還在那裏怨天尤人呢。
第三易,是不易,萬事萬物雖然隨時隨處都在變,但有一個不變的理體,理是永恆的、體是不變的。例如,太陽和月亮永遠在運動,但永遠不會撞到一起,因為有引力之理在,有太陽係的法則存在。哲學家把這個不變的理叫做本體,宗教傢叫上帝、佛、主宰…,總之說的都是一回事。在內是不變的理,中間是簡易的數,外面就是千變萬化的象,這就是易的全體。
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
書經又稱《尚書》,尚有上的意思,書是文獻匯編,《尚書》也就是上古時代的文獻匯編,是我國第一部記言體歷史文獻匯編,其文辭古奧,分為典、謨、訓、誥、誓、命六種文體。
相傳孔子刪詩書、定禮樂、係易辭、著春秋,對六經文化進行過係統地整理。孔子將書經中殘缺不全、無文獻可考的東西刪掉。有些屬於私人譜牒性質的誥命,選取重要的留下來,合為百篇,其內容上自堯舜,下至春秋時代的秦穆公為止,分成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個部分。
為什麽孔子敘述歷史要從堯開始呢?因為堯以前的文獻資料不充分,不敢輕易下結論,這是孔子做學問的態度。對堯以前的遠古史,我們衹能從甲骨文及考古文物中去發掘了。
六種文體中的“典”是帝王受命之書,凡可以做為常法永存的聖君明王錄也稱為“典”。歷史上有“三墳五典”,今天僅存“堯典”與“舜典”兩篇了。“謨者謀也”,是臣子獻上的計策,如“大禹謨”。訓是臣屬對君主的諫言,如“伊訓”;誥是曉諭帝王的言辭,如“湯誥”;誓指君主出徵前的討敵檄文,如“甘誓”、“秦誓”等;命是君王發佈的命令。
《書經》裏面收錄了六大類、五十八篇文章,類似現代的官方文體文件,學生要熟悉這六種文體,以備將來出仕時起草公文之需。
孔子刪定的百篇《尚書》被秦火焚毀。漢文帝登基後,昭告天下徵集《尚書》書稿,有一九十歲的伏生,口授《尚書》一部。至漢武帝時,魯恭王劉餘為擴建宮室,要拆除孔子故宅。在拆墻的時候,發現了夾層裏藏的竹簡,內有《尚書》五十八篇,史稱《古文尚書》。孔子十一代孫,經學家孔安國奉漢武帝昭,將古文改寫為隸書並為之作傳,史稱《今文尚書》五十八篇,較今天的《尚書》多出十六篇。
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親弟弟。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以後病逝,十三歲的成王即位。小孩子怎麽治理國傢呢?衹好由叔叔周公協助理政。周公不但理政治國,還整理了周以前的文化,建典章、定國體,開創了周朝八百載天下的基業。
《周禮》一書分為“天地春夏秋鼕”六章,敘述了周代的政治制度。相傳周公作《周禮》設計了六部官製的政府機構,每一官製下面再設不同的官職,每一官職都規定了具體的職務條例。這樣就奠定了中國的政治體製和行政體係,而六部製的行政體係一直沿用至今。所以這裏纔贊揚周公,說他“著六官,存治體”。
“六官”就是天官塚宰,明清叫吏部,相當於今天的組織部、人事部;地官司徒,明清稱戶部,相當於今天的財政部和公安部戶籍管理部分;春官宗伯,為禮部,相當於今天的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夏官司馬,為兵部,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秋官司寇,為刑部,相當於今天的司法部和公安部;東官司空,為工部,相當於今天的建設部、農業部、貿易部等的綜合。
六官又稱六卿,是政府的職能部門,直到今天我們的政府序列、組織管理體製的架構也還是如此,沒有大的變動,“著六官,存治體”所言不虛。
五經之中不含《周禮》又是什麽原因呢?孟子解釋說“諸侯惡其害已也,而皆去其籍”。戰國時期的諸侯,誰也不敢照《周禮》這面鏡子,害怕見到自己的醜惡面孔,所以去掉了《周禮》。而其中“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句話,又被後世別有用心的人,糟改為“刑法不涉及貴族階級,禮法不用於庶人平民”。其實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禮儀不排斥庶人,刑法不優待大夫”。追溯先秦史料,刑法中有不少是針對貴族的製裁,禮儀中也有不少是對庶民的規範。“王子犯法,與民同罪”是千古之理,可見真經硬是被歪嘴和尚念歪了。
大小戴,註禮記,述聖言,禮樂備。
儒傢關於禮學的典籍有“三禮”,即《周禮》《儀禮》和《禮記》。《周禮》是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的必讀書,對後世影響深遠,王莽改製、王安石變法等都曾以《周禮》為理論依據。《儀禮》據傳是孔子根據周代殘留的資料匯編而成的,全書共十七篇,包括冠、婚、喪、祭、射、鄉、朝聘等基本禮儀,是後世歷代帝王製定禮法的依據。
《禮記》是一部資料匯編性質的書,紀錄了秦漢以前的儒傢思想和言論,特別是孔子關於禮製方面的言論。其書內容豐富,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教育、社會、乃至醫藥、衛生,諸多方面。要瞭解中國文化的根本,《禮記》是不能不研究的。
《禮記》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國幾千年來憲法精神的所在,我們的大同思想,就來自其中的“禮運篇”。四書中的《中庸》與《大學》就是《禮記》裏面的兩篇文章。因為是孔子的七十個學生和一些漢代學者為禮而記,故稱為《禮記》。
整理《禮記》的是西漢學者戴德(大戴)和戴聖(小戴)叔侄二人。大戴刪定《禮記》八十五篇,小戴刪定禮記四十六篇,講述的都是孔子的言論。後人又加入《樂記》一篇,如此就禮樂具備了。
歷史上講授《禮記》最著名的是西漢學者後蒼,後蒼在麯臺殿定《禮記》184篇,後傳授給戴氏叔侄,大戴刪定為八十五篇,小戴刪定為四十六八十五篇。今天的《大戴禮》僅存三十九篇,已經不通行了。《小戴禮》四十六篇俱在,後人又加入“明堂”“月令”“樂記”三篇,就是我們今天的四十九篇《小戴禮》,《中庸》是第三十一篇,《大學》是第四十二篇。
曰國風,曰雅頌。號四詩,當諷詠。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經孔子整理後收錄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311首詩歌。《詩經》按作品的體例和形態不同,分為“風雅頌”三詩和“賦比興”三體。
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作品,是各諸侯國的民歌,所以稱為“國風”,如有衛風、鄭風、齊風等。雅是正樂之歌,包括諸侯覲見天子的大雅,以及諸侯宴請賓客的小雅。頌是宗廟祭祀的用的樂章,如有周頌、魯頌和商頌。國風、大雅、小雅和頌,稱為四詩,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國風”。
周時中國地域遼闊,交通不便,周天子要瞭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吏治情況,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從各地的民歌、民謠中瞭解。時至今日,我們欲知臺上人物的政績,聽聽老百姓為他編的順口溜就明白了。故此周朝立有採風制度,各國諸侯都要派專人採集本國民歌、民謠,定期上報周天子。
在“賦比興”三體之中,賦是直接敘述;比是比喻,由此聯想到彼,如李白的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興是即興有感,抒發心中的感慨、鬱悶和悲哀,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山河破碎風吹絮,身世飄零雨打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人非常註重詩的教育,因為詩可以使人端正思想。人不能沒有思想,不能沒有追求,有思想就會有問題,如果不教育,思想就會走上邪路。所以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第一篇“關鳩”,還不是引導人們理解什麽是正當的男女之愛嗎?其次人生在世就會有痛苦和煩惱,西方人用宗教來派遣,我們中國人用“詩”、“樂”來排解心中的情感,使自己“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孔子認為,學識修養的基本功是要先讀詩。讀詩並不是要人成為詩人,詩的教育,包括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文化內涵,能使人溫柔敦厚,情感升華。中國上古文化思想,直到孔子刪詩書、定禮樂時代的《詩經》,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百科知識大全。孔子培養的政治人才,首先是學識淵博的通纔,不是衹會一樣的專纔。
《論語》中記載,孔子有一天問兒子孔鯉,有沒有研究“詩”的學問?孔鯉回答說:還沒有。孔子就告誡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知識不淵博,就無法作出好的文章。後世據此,纔有“學了詩經會說話,學了易經會算卦”一語。
孔子刪詩,上取商下至魯,共311篇,秦始皇焚書以後,有六篇再也找不回來了。今天見到的衹有305篇。《詩經》的傳承順序,據說是:孔子傳子夏,子夏一路傳下來到荀子,荀子再傳毛亨就到漢朝了。毛亨再傳毛萇,故有《毛詩》傳世。
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西周傳至第十二主,周幽王,此公荒淫無道,暴虐殘忍,寵信褒姒,演了一出“風火戲諸侯”的活報劇。等到犬戎之兵真的殺進朝中,幽王再點烽火,誰也不來了。周幽王倉皇失措,死於亂軍之中。太子宜臼回朝即位,是為周平王,遷都洛陽,史稱東周。
東周時代君弱臣強,五霸七雄各據一方,周王室名存實亡。雖有周天子,但政教不興、號令不行,等於沒有一樣。其時各國不再採風而風亡,諸侯不覲天子而大雅亡,天子不享諸侯而小雅亡,宗廟祭祀不繼而頌亡。詩的精神喪失了,詩也就亡了。詩既亡,而“王者之跡息矣”。
孔子看到這種混亂的情形,非常痛心。他傷王政之不行,痛諸侯之專肆,晚年時回到魯國,根據魯國的史料,作了一部不朽的歷史名著《春秋》。所以孟子纔說:“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
《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是春秋時期魯國的編年史,記載了自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722至481年間,共計十二公、242年的歷史大事記。同時也記載了其他國傢的歷史事件,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料。
《春秋》一書用字很少,衹有一萬多字,為後世開創了一種文體,叫做“春秋筆法”。所謂“春秋筆法”就是用高簡的手筆、平淡的語言,用寥寥幾個字把歷史的結論表達出來。所以說“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一個字的評語,就把亂臣賊子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如“軾”一字是對犯上作亂者的評語,而有道伐無道叫討,偃旗息鼓地偷襲叫做侵。當時的國君、大夫得春秋一字之褒者,其榮甚過天子之命服;得春秋一字之貶者,其辱過於天子之刑戮。所以孔子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此即“寓褒貶,別善惡”之意。
魯哀公十四年,孔子時年六十九歲,正在做《春秋》。有人打獵在西門外捕獲了一隻怪獸,因不識是何物,送來給孔子看。孔子看了,流淚嘆氣說:“這是麒麟啊!麟啊,你到這個亂世來幹什麽呢”!孔子再也寫不下去了,《春秋》至此擱筆。二年後孔子逝世,而《春秋》也被後人稱為《麟經》。
《春秋》文字太簡潔,整部書記述了242年的歷史,纔用了一萬八千字,標題式的大事記下面沒有具體內容,根本讀不懂。後人於是就來做傳,解釋《春秋》,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三傳,就是公羊高、左丘明、𠔌梁赤三位的作品。
三傳者,有公羊,有左氏,有𠔌梁。
三傳是為《春秋》作註解的三部傳書,是齊國人公羊高的《公羊傳》、魯國人𠔌梁赤的《𠔌梁傳》,還有魯國人左丘明作的《左傳》,是三個人對孔子《春秋》做的演繹。左丘明是魯國的史官,與孔子是半師半友的關係。孔子沒有來得及為《春秋》作註釋就逝世了,弟子中以子夏的聰明才智亦不能為之續,於是左丘明就主動來為《春秋》做傳。左氏本來就是魯國的史官,與孔子又有師生關係,註解《春秋》當然是最合適不過了。左丘明其時已雙目失明,《左傳》是由他口述,經弟子們記錄成書的。
《左傳》以敘事為主,前面一部分是孔子的“經”,後面一部分是左丘明的“傳”。全書側重於以史實配合經文,文筆簡明生動,具有極強的表達力,對後世影響最大。《左傳》雖是史學著作,卻有極高的文學成就。敘事寫人夾敘夾議,精彩之處隨筆可見。描寫戰爭尤其出色,特別是描寫五大戰役(城濮之戰、崤之戰、鄴之戰、搴之戰、鄢陵之戰)的章節,均為千古名篇。《左傳》刻畫的許多人物,都具有鮮明而復雜的性格特徵,如晉文公、楚靈王等,對後世小說的人物描寫起了很大的示範作用。
《左傳》之後百餘年,纔出現𠔌梁、公羊二傳,所以又稱《左傳》為古文經,《公羊傳》、《𠔌梁傳》為今文經。三傳各成一傢,對《春秋》的解釋方法完全不一樣。近代的中國革命思想多受《公羊傳》的影響,如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就大捧《公羊》思想,其中就有《春秋》三世:衰世(亂世)、升平之世、太平盛世的說法。
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
前面說到,讀書的次序是先讀《孝經》再讀《四書》,《四書》通達了再讀六經。儒傢的經典全部通曉以後,才能涉獵諸子百傢的作品。諸子是先秦時期的各種學術流派,他們各抒己見,各有不同的學術觀點。一個人如果沒有《四書》《五經》奠定的基礎、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上來就讀諸子百傢一定會糊塗迷路,不知該聽誰的好。百傢言論有好有壞,有適合的有不適合的,學者一定要有辨別能力。所以首先要打好《四書》《五經》的底子,再讀諸子百傢的言論。
從春秋中期開始,學在官府的貴族局面被打破,教育走入民間,聚衆講學、著書立說的風氣開始形成。孔子在魯國講習六藝,宣傳儒傢思想;鄧析在鄭國講授法律,傳播早期的法傢思想。任周守藏室史的老子也傳播“道德”學說,據傳孔子還嚮他請教過有關禮的問題。墨子更是在聚徒講學的基礎上,組建起一個龐大的墨傢集團,有嚴格的紀律和領袖鉅子。由於有係統而嚴密的組織,墨傢學說得以廣泛傳播,墨子也成了後世江湖上幫派組織的祖師爺。
戰國時代,由於社會的劇烈動蕩和變革,各學派的代表人物開始著書立說、闡述觀點、議論政治,百傢爭鳴的局面由此形成。所謂的“諸子百傢”就是先秦至漢初,各學術學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總稱。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將其歸納為“凡諸子百八十九傢,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分為“儒墨道名法,陰陽縱橫雜,農及小說傢”十大傢。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名、法、陰陽六大傢。
諸子百傢的學術觀點太過龐雜,所以要“撮其要,記其事”。撮是概括、歸納的意思,把主要學術流派的主要觀點總結歸納起來,記住要點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違背“教之道,貴以專”的總原則。
諸子中的下面五位,可以對初學者瞭解百傢學術有所裨益。
五子者,有荀楊,文中子,及老莊。
這裏介紹的五子有荀子、揚雄、文中子王通、以及老子和莊子。諸子百傢既然是指先秦時期,各主要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和學術觀點,楊雄是西漢人還算沾點邊,王通是隋唐時期的,怎麽也放進來了呢?因為歷史上一嚮認為,中國文化思想的傳承大體上走兩條路綫,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繼承派和發展派。
第一條路綫,是以繼承整理傳統文化為主,也就是孔子說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一係。“述”是承先啓後、繼往開來,保留傳統文化的種子,使其能夠以本來面目流傳下去。“不作”是自己不搞創作、不對傳統文化加註自己的觀點,以保持其純潔性。
孔子刪詩書、定禮樂、係易辭、著春秋,都是對傳統文化的整理,自己並沒有創作。《論語》是在孔子身後,弟子們討論老師的言行,集結而成的,並不是孔子的本意。老子的《道德經》也是因為出不了函𠔌關,生生被守關的尹喜子逼着說出來的。老子明知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反而留下五千言,不是自己摑自己的臉嗎?釋迦摩尼佛做的最徹底,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一路說一路擦,說完了也擦完了。在《金剛經》中,佛告訴弟子們:我一個字也沒說。誰認為我留下了什麽法,那就是誹謗我。三藏十二部經典是釋迦摩尼圓寂後弟子們集結的,也不是佛的本意。
為什麽儒釋道三教的聖人要“述而不作”呢?他們自己不能著書立說嗎?非不能也,實不敢也。他們怕傳統被弄走了樣,怕文化被自己的思想污染,怕後人“拿着雞毛當令箭”,歪麯、利用自己的思想來害人。一言以蔽之,聖人要對後代子孫負責任。我們今天剛好相反,都是“作而不述”,不講繼承、不要傳統。作不出來,就東抄一段、西抄一篇,反正是“千古文章一大抄”。
第二條路綫,是以發展創新為主。這裏說的發展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在傳統學術思想中融入自己的觀點,絶不是東抄西抄的大雜燴。其中有在全面繼承基礎上的發展,如孟子,他將孔子“仁”的學術思想,具體落實為“仁政”建設,不但繼承而且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其次有就傳統文化的某一點進行創新,發展出另外一種全新的學術思想,如荀子,他 就孔子思想“禮”的部分進行創新,融合自己“性惡論”的觀點,發展出後世的法傢學派。
諸子雖有189傢之多,實際上都是走這兩大路綫。所以宋代學者孫明復在《孫氏小集?信道堂記》中說:“吾之所謂道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軻、荀卿、揚雄、王通、韓愈之道也”。前者是繼承派,後者是發展創新派。我們學習諸子的學術思想,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什麽,是傳統的東西還是後人創新的觀點,這是很重要的。
荀子
首先出場的是荀子。荀子是繼孟子之後,戰國末期儒傢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雖然還是以儒傢思想為主,但是他綜合了儒、墨、道三傢的思想,屬於創新派,不代表原汁原味的孔子思想體係。
荀子自稱繼承了孔子、仲弓的儒傢傳統,不同意子張、子夏、子遊、子思、孟子等人的學術觀點。荀子提出“性惡論”,認為人的善良是後天教育出來的,不用禮法去約束,人的行為永遠不會變善。他將孔子“禮”的思想,嚮自己“法”的觀點轉變,所以荀子的學生中纔出了李斯、韓非這樣代表法傢思想的人物。
司馬遷在《史記?孟子旬卿列傳》裏,用兩段話介紹了荀子的生平。其文說:“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淳於髡久與處,時有得善言。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竜奭,炙轂過髡。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
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傢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
荀子名況,尊號為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臨猗縣)人。五十歲的時候纔到齊國來遊說講學。齊國有遐邇聞名的“稷下學宮”,相當於今天的社科院。荀子“三為祭酒,最為老師”,三次被推為年高望重者、最高職務做到學宮校長,培養了一大批學者。他的思想更多地吸收了齊文化裏道傢和法傢的思想,使儒學達到王道、霸道並重的高度。
司馬遷認為,戰國時期雖然有許多大思想傢,但鄒衍的學說麯折誇大,論辯空洞;鄒奭的文章完備周密,但卻難以實行;淳於髡,非與他相處日久,才能學到一些精闢的言論。田駢等名人都已在齊襄王時代就死了。此時的荀卿最年長、資歷最深,故被視為宗師。後來,齊國有人毀謗他,荀子就到了楚國,春申君讓他擔任蘭陵令。春申君死後,荀卿被罷了官,便定居在蘭陵(今山東蒼水縣蘭陵鎮),不幾年就去世了,死後就葬在蘭陵。
荀子憎惡亂世的黑暗政治,鄙視亡國昏亂的君主,認為他們不走常理正道卻被裝神弄鬼的巫祝迷惑,信奉求神祈福這一套迷信的把戲。於是綜合儒傢、墨傢、道傢的思想精華,編著了幾萬字的文章。漢代流傳的荀子著作有三百多篇,經過劉嚮的刪訂定為《荀子》三十二篇,也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荀子》一書。著名的“勸學篇”,就是其中之一。
楊雄
第二位出場的是楊雄。楊雄(公元前58-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漢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校書天祿閣被升為大夫。
楊雄以文章詞賦聞名於世,早年所作的《長楊賦》、《甘泉賦》,在形式上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等賦,故與司馬相如、班固、張衡,並稱“漢賦四大傢”。
揚雄博學多才,年長以後覺悟到“詞賦非賢人君子詩賦之正”,於是不再搞這些“雕蟲篆刻”的辭賦,轉而研究哲學。他仿《論語》的體裁作《法言》,仿《易經》體裁作《太玄》。老子之學已經是“玄之又玄”,楊雄自稱“太玄”,比老子還玄。
楊雄還著有《方言》一書,記述了西漢時期中國各地的方言,是研究中國古代語言的重要資料。現存的楊雄文學作品有《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何東賦》;專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著作。楊雄尚有其他文籍,但多已散佚,見不到了。明人輯有《楊子云集》,清代人嚴可均曾有重編,是目前瞭解楊雄學術思想最為詳備的資料。
文中子
第三位是文中子王通。王通,字仲淹,隋朝竜門人,是隋唐時期著名的教育傢、學問傢,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隱士,著有《元經》、《衆說》等著作。
王通年輕時有澄清天下之志,想幹一番大事業,曾至京城嚮朝廷獻經邦治國的《太平策》。但由於當時朝政已經相當腐敗,亂象四起,王通在見過隋煬帝楊廣以後非常失望,即使自己從政出任也不能解决當時的政治問題,可以說隋朝沒救了。接着就是隋末的天下大亂,他覺得自己再出頭已經沒有必要了。於是,返回家乡在黃河汾水之間講學傳道,創立了以重建儒傢“王道政治”為理想的“河汾之學”。
文中子通過講學傳道、著書立說,培養了大批年輕人,這些人輔佐唐太宗打天下,成為唐朝的開國功臣。如李靖、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人,幾乎都是他的學生,史稱“迭為將相”。如果說到開創唐朝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文中子應居首位,是最有功勞的人。
唐《語林校證?捲一》中有一段描述:“文中子,隋末隱於白牛溪,著王氏六經。北面受學者皆時偉人,國初移居佐命之列。自貞觀後,三百年間號至治,而王氏六經卒不傳。至元和初,劉禹錫撰宣州觀察使王贇碑,盛稱文中子能昭明王道,以大中立言,遊其門者皆天下俊傑;自餘士大夫擬議及史册,未有言文中子者”。
文中子的學生們將老師的理想,具體落實到治國安邦的大政方針上,在唐朝的立國思想上,堅决主張以儒傢文化作為治國的基本原則,以儒傢王道仁政治理天下,反對長孫無忌等人提出的“亂世須用重典,嚴刑以治國傢”,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繁榮局面,
歷史上有“自比尼山”的故事,王通的弟子不但多,而且都是天下俊傑,簡直可與孔子相媲美。實際上以功業來說,他確實比孔子還要幸運。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賢,大都是在孔子死後成名的,而王通親眼看着自己培養的一代年輕人,開創了唐代的國運與文化。初唐四傑之一,作《騰王閣序》的王勃就是文中子王通的嫡孫。今天使用頻率最高的名詞“經濟”,也是文中子最早使用的。《文中子?禮樂篇》中就有“經濟之道”的用語。
可是唐史裏面沒有文中子王通的傳記,經後人考證,是文中子的兒子得罪了唐太宗的親戚,因二人的學術觀點不同,所以在修唐史的時候沒有把文中子的思想放進去。連文中子這個縊號,還是在他死後朝中一班大臣(也就是他的學生)私下贈與他的。我們今天重新評價文中子對中國文化的貢獻,王通先生應含笑九泉了。
老子
最後兩位是道傢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秦漢以前,主要以儒、墨、道三傢為主。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佛教傳入中國,唐宋以後的文化思想變成儒、釋、道三傢,影響着整個中國文化思想,一直到中華民國建立。
三傢文化思想中,佛傢偏重於出世。雖然大乘菩薩道是入世普度衆生,但一般學佛的人,特別是出傢的僧人,還是偏重於出世。儒傢的學問,則是偏重於入世,教人從倫理入手,然後進入形而上的道。當然,《大學》《中庸》中都談了一部分形而上的思想,但到底還是偏重入世。道傢的學問,老莊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隨心所欲。像一個人站着,一隻腳在門裏一隻腳在門外,所以道傢的學問,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在個人的養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南懷老認為,研究中國歷史會發現一個秘密,就是每個朝代的統治者都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自漢唐開始,到宋元明清為止,都是如此。內在真正的指導思想,是黃(黃帝)、老(老子)之學,即中國文化中的道傢思想;而在外面標榜的(宣傳教育上),則是孔孟的儒傢思想,從來都是說的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麯仁裏人。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是掌管圖書典籍的史官。老子是世人皆知的古代的哲人,他的《道德經》是我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哲學思想和由此建立的道傢學說,不但對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生活於春秋末期,與孔子同時代,確切的生卒年月已無可考,大約比孔子年長三十歲。據說他的母親感應到有一顆大流星入腹,懷孕十一個月纔生下老子,母親卻因難産而死。神奇的是,老子在李樹下“從母左腋出”,出生時上唇有一道淡淡的白鬍子,兩衹耳朵大得出奇,因而取名為李耳。
老子博學多聞,是一個頗有聲望的學者,因此作了周朝守藏室的史官,負責管理周王室的藏書典籍和檔案資料。這個機會使老子接觸到大量的王室密藏典籍、絶密的檔案和史料,這是其他學者望塵莫及的。老子的聲名越來越大,許多學者都前來討教,孔子也專程前往洛邑,嚮老子請教有關禮的問題。
司馬遷的《史記?老子列傳》記述,廟堂階前有一尊“三緘其口”的金人,孔子問其背後的銘文“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慮”是何意?老子回答:“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纍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齋已”。
孔子離開後對弟子們說: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至。於竜,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竜耶”!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內亂,周景王崩,王子朝(庶子)叛變,攜帶大批王室的典籍文物逃到楚國。老子是守藏室史官,負責管理圖書典籍,為此受到了牽連。老子衹好辭職,離開周都,準備從此隱居。行至函𠔌關時,關吏尹喜請求:“先生要隱居了,請為我們後人留下點東西吧。”於是老子口授了一部書,就是《道德經》。
《神仙傳》講得就更神奇了:有一天清晨,函𠔌關的關長尹喜子在關樓上望氣。看到紫氣東來,斷定必有聖人過關,决定嚮他求道。果然,須發皆白的老子倒騎着一條青牛,踱到函𠔌關前要出關西行。關員要他出示通關文碟(今日的護照、簽證),老子拿不出來,這可給了尹喜子機會。他正言正色地對老子說:沒有關碟是不能過關的,你一定要過關就得留下點“好處”。老子窮得都沒錢買馬,哪裏交得出“好處費”?被尹喜子逼得無奈,纔傳了這部《道德經》,然後出關西去不知所終。
尹喜子得到老子的傳授,果然也成道了。於是他官也不做了,挂冠而去,亦不知所終。依道教的說法,老子之道的傳承順序是:老子傳尹喜子,接下去是壺子、列子、莊子,一路傳下去。到了唐朝,道傢學說搖身一變而成為國教,老子變成“太上老君”,《老子》改稱《道德經》;莊子變成“南華真人”,《莊子》改稱《南華經》;列子變成“衝虛真人”,《列子》改稱《衝虛經》。
後世對道傢思想與《老子》的研究趨嚮和應用領域,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大類:
第一類是學術的老子,純粹走哲學思想的研究路綫,此類研究者,大都各有心得,各有各的“老子”。乃至後世“謀謀老子”何其多也,西方“老子”也為數不少。
第二類是修身的老子,就是把《老子》的思想,純粹地用於個人的修身工夫、神仙丹道上面去,從唐朝的呂洞賓,一直到清朝的黃元吉,幾千年來自成一個體係。
第三類是政治的老子,把《老子》歸到謀略學中去,而且錯誤地認為《老子》講的是謀略之術。於是說到老莊,就聯想到謀略;說到謀略,就聯想到老子學說是很陰險的學問,是搞陰謀的,這就大錯特錯。老子是主張用陰、用柔。但陰與陽一體兩面,衹是在用上有正面與反面的不同而已,但目的是一個,即達到陰陽間的平衡。
所謂用陰柔,是因勢利導,不搞對抗、不勉強而為。是用順道不用逆道。後世人誤以為老莊的陰柔之學是陰謀之學,學老莊的人、用老莊之學的人自然都是陰謀傢。歷史上的陳平,曾幫助劉邦奠定漢朝四百年的基業,劉邦有六次重大决策都是采用陳平的計謀而成功的。但是陳平自己卻說:“我多陰謀,道傢之所禁,其無後乎”!道傢最忌諱陰謀,所以陳平斷定自己沒有後代,至少後代的福澤不會長久,後來果真如此。
至於老子其人,由於缺乏可以考證的資料,歷史上一直就是個謎。司馬遷自己也搞不明白,所以在《史記?老子列傳》中談了李耳、老萊子和太史儋三個老子。老萊子著書十五篇,肯定不是他。但李耳與太史儋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到底哪一位是真老子呢?孔子見老子、老子西出函𠔌關,歷史上都確有其事。老子西出函𠔌關,發生在公元前374年,如果是李耳老子,那時他至少也有200歲了。200歲的老人還移民,這件事連司馬遷也不信。莫非是周太史儋?又苦於沒有證據,所以老子的身世一直就是個謎。
1993年,中國湖北荊門郭店發掘的楚墓,出土了戰國中期的竹簡804枚,絶大部分作品是子思的儒傢著作,但內中有《老子》,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儒道早期是不分傢的。此次出土的竹簡《老子》為戰國中期的文物,墓主人的身份屬“士”級,從出土的耳杯上鎸刻的“東宮之杯”四個字看,墓主很可能是東宮太子之師。
子思少於孔子65歲,少於老子95歲,子思時代的竹簡《老子》不是李耳親筆,也是他的弟子所書,幾乎就是原版《老子》。竹簡《老子》纔二千言,而非後世的五千言。比較發現,二千言《老子》的一百四十句話被改動,五千言《老子》的四分之一不符古意。很顯然,我們今天見到的《老子》五千言是秦漢時期的修訂版。
因此老子其人的懸案,今天可以下結論了:第一個老子是李耳,他是二千言《老子》原著的作者;第二個老子是“周太史儋”,是他西出函𠔌關,到秦國去見秦獻公。太史儋是五千言《老子》修訂本的作者,他在老子原著的基礎上擴充、改造,重新組合篇章,使《老子》一書從內容到深度,都更加高遠深邃。
莊子
老子《道德經》最能代表道傢思想,而闡揚、詮解老子最清晰、最正確,發揚道傢思想最透徹、最徹底的,則是莊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戰國時期宋國蒙邑(今河南商丘)人,宋後為楚所滅,故又稱莊子為楚國人。早年曾為漆園吏,楚威王曾以千金聘他為相,莊子拒而不仕,隱居抱犢山中,據傳得道成仙而去。唐玄宗時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宋徽宗時封為“微妙元通真君”。
莊子著書五十二篇,現僅存三十三篇。其文汪洋恣肆、構思奇特、機智幽默、善用寓言,其中所論辯的道理,無論在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等各方面都可以致用。對個人修道、養氣,以及立身、處世、建功立業等諸多方面,也有大用處,對後世的影響深遠而巨大。
《莊子》一書號稱“難讀”。一難是言簡,莊子是語言巨匠,從不用贅詞;二難是莊子慣用寓言,常常是“假語存”而“真事隱”;三難是莊子性情飄逸灑脫,語言幽默詼諧,愛論辯、愛說反話,思維跳躍,很難把握得住。四難是《莊子》一書,包括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共計三十三篇文章。學者們一嚮認為《莊子》內篇是莊子的親筆,外篇、雜篇則是莊子的門人後學所為,因為前後思想不連貫,有抵牾之處。因此如果對先秦道傢思想沒有研究,對文化背景不瞭解,就很難透徹理解莊子的思想。
幾千年來,歷代人物偷偷運用莊子的學術,都取《外篇》和《雜篇》中的精華。因此,真正把五千年來中國文化,發揮得光輝燦爛的,就是道傢的老莊之學,尤其是《莊子》的《外篇》與《雜篇》部分貢獻最大。
前面說到,中國文化中的儒釋道三傢,佛傢偏重於出世思想,儒傢偏重於入世思想,道傢則偏重於可出可入、或出或入的“間世”思想。“間世”一詞,就語出《莊子?內篇》的“人間世”。實際上《莊子》內七篇是一個圓滿的整體,講了完整的七步修身功夫,不可以割裂開來。第一篇“逍遙遊”,言明做人首先必須逍遙,不能為名利等世間的枷鎖束縛羈絆。能逍遙才能齊物,才能天人合一,與天地萬物一體等齊,所以第二篇是“齊物論”。能齊物方知養生,纔有第三篇的“養生主”。知道養生就不去找死,懂得養生之理,才能間世。所以第四篇就是“人間世”。前四步功夫為修因,後面三步功夫是果報,就是“德充符”,此為第五篇。德充滿了就是“大宗師”,應用於世間法就是“應帝王”,此為第六、第七篇。
莊子說:“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一個得道的聖賢之人,對於帝王之術、謀略之學,不過是閑暇餘事而已。如果衹是求為帝王師,志在謀略學,那是下等中的下等。
《莊子?內篇》是完整的七步修身功夫,與曾子在《大學》中提出的,“內聖外王”的八步功夫,沒有區別。莊子七步功夫的關鍵在“人間世”,“間”字是動詞居中央,前可間人,後可間世。莊子告誡我們,處人處事都要“間”,就是要獨立、不走偏鋒,這就又合於子思的《中庸》思想。要間人間事,就不能硬碰硬,所以給你講寓言“庖丁解牛”,懂了“以無厚入有間”的道理,就可以在人世間遊刃有餘了。
與厭世、棄世、憤世嫉俗的“出世主義”相反,莊子主張“間世主義”,他視天地萬物之有若無、視功名如糞土、視帝王如蔽履。他熱愛自然、珍視生命、不走極端、不感情用事,這種間世思想是充滿智慧的人生哲學,是道傢思想的最高結晶。後世將莊子的“間世”麯解為“玩世”,一字之差,結果則完全不同。
至於養生之道,最好先讀讀《莊子》的“天下篇”和“讓王篇”。“讓王篇”中說:“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纍形”。這是老莊之道的人生原則。懂了此道的人就知道富貴雖然是舒服的事,但太過了就會縮短壽命,所以處富貴中時要不以養而傷害自己。相反地,在貧賤之間不應以利纍形。人在貧賤中就要為生活而奔波,但過分的貪求、過分的勞累,同樣地會損害健康而危及生命,也就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道理。
以上是《三字經》的第四部分,介紹了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典籍四書、五經和諸子百傢的思想,以及讀書求學必須遵守的次第。
這一部分內容,以四書、五經為先導,引領我們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使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整體內容,得以窺斑見豹。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與下面的中國通史綱要一起構成《三字經》全篇的主體。
古人總結求學的最佳途境,就是“聽話”二字。“聽話”就是遵從古訓,就是聽老師的話,按部就班的求學,不搞躐等,不好高騖遠,踏踏實實地做學問。這種傳統的治學方法,正是我們現代人最缺乏的,是治療浮躁病的良方。
治學一定要按部就班,不能揠苗助長,不能搞想當然。所以先讀《孝經》、次讀《四書》、再讀《六經》,不能逆道而行。四書五經的底子打好了再涉獵諸子百傢,一上來就學百傢之言會迷失方向,失掉自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