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书信 一位清华学子的心迹:季节的童话   》 第2节:序二      杨昊 Yang Hao

  序二
  王维堡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青春。青春,它的含义是丰富的、多彩的,但主要还是长身体,求知识,学本领。有了扎实的“春华”,便有了丰硕的“秋实”,这大概是人类必走的一条捷径。
  在人的一生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了好的父母,再经过良好的教育,孩子便能茁壮成长。我是杨昊家人的朋友。我深知杨昊是幸运的,母亲温柔贤慧、知书达理;父亲是一位知名的作家,未到知天命,便已出了五六本著作,为人极好,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当然,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跳跃龙门”,超越自己。杨昊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的美德薰陶着他,而他很争气,在中小学时代便成为优秀学生,不仅功课好、体育好、人缘好,文章也写得好,不满十八岁的时候,便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清华大学。收入本书中的日记体文章,真实地记录了他成长过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而这一切,均从他心灵里汩汩流出,清纯,自然,没有被世俗污染,且带有淡淡的馨香,它是折射大千世界的五彩浪花。
  文集虽说是日记体,但仔细观察,都是以日期撰写的散文、诗歌、随笔、速写、游记、政论、童话等形式,真可谓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秀色可餐,神采飞扬,文笔优美,思辨犀利,想象丰富,乍一看,不像是出自一个求学者之手。
  古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杨昊某些方面极像他父亲:灵敏、善良、纯真、有悟性、善于思考。他从小就记日记,观察生活,从细微处开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因之,他的文章在上中小学时,就被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给大家听。他的童话系列引发了全班同学创作童话的高潮。中小学时期撰写的文章在报刊发表以后,引来了大量的读者来信。他因此跟许多不认识的同辈人交为笔友,共同探讨、日集月累,大有超越他父亲当年之势,我猜想他深知此语之大意吧。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杨昊已显露出“后生可畏”,走向他人生追求之路,值得我们可喜可贺。纵观全集,尽管个别文章还显稚嫩,有些句段还需锤炼,但整体来说上档次、有品位、有境界,超越了同龄人的水平。作为父辈和朋友,我有幸先读了杨昊这本文集,思绪万千,感受和启迪是多方面的。我想,但凡他的同龄人,甚或是他们的父辈们,读了这本书也许比我的感受和启迪还要强烈些。
  二OO六年六月九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宁夏人民出版社
第1节:序一第2节:序二第3节:目录(1)第4节:目录(2)
第5节:初中日记(1)第6节:初中日记(2)第7节:初中日记(3)第8节:初中日记(4)
第9节:初中日记(5)第10节:初中日记(6)第11节:初中日记(7)第12节:初中日记(8)
第13节:初中日记(9)第14节:初中日记(10)第15节:初中日记(11)第16节:初中日记(12)
第17节:初中日记(13)第18节:初中日记(14)第19节:初中日记(15)第20节:初中日记(16)
第21节:初中日记(17)第22节:初中日记(18)第23节:初中日记(19)第24节:初中日记(20)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