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尋求圓融周至的生活原則:傅佩榮《四書》心得 》
立志學習
傅佩榮 Fu Peirong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論語·為政》
一個人選擇適當的途徑去努力,並且持之以恆,最後總是可以成功的。"努力"二字在人面對考驗時,特別具有啓發性。美國一項研究指出:20世紀最傑出的四百位人物之中,有四分之三曾在青少年時代遭遇悲劇、殘疾,或重大挫折,然後力爭上遊,剋服睏難,成功立業,造福人群。
所謂力爭上遊,第一步就是要定下學習的心志。學習可以使一個人獲得技能、增廣知識、明白事理、陶冶氣質、確立人生目標。我們所景仰的聖賢,無不敏於學習,勇於實踐。以孔子為例,他就公開聲稱自己的最大長處是"好學",從"十有五而志於學",到晚年的"學不厭,教不倦",不曾有片刻鬆懈其志。如果對孔子的生平作一回顧,不難看出他的學習態度。
孔子自幼傢貧,曾為人放牧牛羊,看管倉庫,學會了不少瑣碎的實務,對於射箭、駕車的本領也十分在行,但是真正令他心儀的則是"禮樂"。因為禮樂既有悠久的傳統,又有規範的作用。由小處看,可以使一個人安頓身心;由大處看,可以使社會安和樂利。
於是,孔子到處訪求名師指點,"問禮於老子,習樂於師襄"。他的習樂經驗特別值得我們參考。孔子學習鼓琴,先學會主調旋律,再學會抑揚頓挫、表現情感,然後慢慢感受作麯者的心意,體會其創作靈感的泉源。這些已經難能可貴了,但是孔子還不滿足,繼續學思並用,終於把作麯者的相貌神態也掌握住了。他說:除了周文王,誰能作出這樣一首偉大的樂麯呢?能夠專註學習,用心領悟到這種程度,連師襄也自嘆不如,要嚮孔子表示敬意了。
好學加上努力,使孔子不斷溫故而知新,成為當時最博學又最有創見的人。這樣的人自然吸引數千弟子聞風景從、心悅誠服,很快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儒傢。如果以孔子為榜樣,我們學習任何東西,都可以成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上海三聯書店 |
|
|
序 | 立志學習 | 學習的樂趣 | 專心是學習要領 | 學習的環境 | 知識與真誠 | 溫故知新 | 真正的好學 | 束修不是學費 | 教育的方法 | 開花結果 | 大學之道 | 易子而教 | 文質彬彬 | 內在的趨力 | 良知良能 | 去除茅塞 | 登高望遠 | 以仁存心 | 誠意與慎獨 | 正心的方法 | 修身的原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