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谴责 杜骗新书   》 第二类 丢包骗      Zhang Yingyu

  路途丢包行脱换
  江贤,江西临川县人,钱本稀少,每年至七月割早谷之后,往福建崇安地方,以緔鞋为生。积至年冬,约有银一拾余两,收拾回家。中途偶见一包,贤捡入手,约有银二三两,不胜喜悦。从前一人曰:“见者有分,不许独得。可藏在你箱中,待僻静处,拿出来分。你捡者得二分,我见者得一分。”贤意亦肯,况银纳置彼箱,心中坦然无疑。行未数十步,忽一人忙赶到来,啼哭哀告,曰:“我失银三两,作一包,是揭借纳官的。
  你客官若拾得者,愿体天心还我,阴功万代。”前见者故作怜悯之容曰:“是此緔鞋财主拾得,要与我均分。既是你贫苦人的,我情愿不分。你可出些收赎与他,叫他把还你。”贤被此人证出,只得开箱,叫失银者将原银包自己取去。但得其二钱收赎,亦自以为幸。不知自己银已被棍将伪包换去矣。
  至晚到乌石地方,取出收赎银还酒,将剩者欲并入大包,打开只见铜铁,其银一毫也无,只得大哭而罢。
  按:贤所撰银,必早被棍觑见,故先伪设银包套合。一棍在贤之先于荒僻处,俟贤来,投银包于地,彼必捡之,乃出而欲与之分,令藏彼箱则与彼银共一处矣。其后棍装情哀取,贤自应开箱还之。何自开箱,使棍手亲取其原包,则棍得以伪包换贤之银,贤岂知防其脱换哉。故检银之时,即以其捡者前棍均分,勿入箱中,则彼穷于计矣。然二棍亦必于僻处再抢之矣。
  故客路不在虚得人之有,而在密藏已之有也,斯无所失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一类 脱剥骗第二类 丢包骗第三类 换银骗第四类 诈哄骗
第五类 伪交骗第六类 牙行骗第七类 引赌骗第八类 露财骗
第九类 谋财骗第十类 盗劫骗第十一类 强抢骗第十二类 在船骗
第十三类 诗词骗第十四类 假银骗第十五类 衙役骗第十六类 婚娶骗
第十七类 奸情骗第十八类 妇人骗第十九类 拐带骗第二十类 买学骗
第二十一类 僧道骗第二十二类 炼丹骗第二十三类 法术骗第二十四类 引嫖骗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