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魂牽夢縈紅樓情   》 2.玉帶林中挂——林黛玉“結局”之早期設計      鬍文彬 Hu Wenbin

  林黛玉的性格、命運、結局,《紅樓夢》中作了充分的描寫。現今我們看到的《紅樓夢》中,林黛玉是在後40回中死的。小說中說她從小多病體弱,到了賈傢之後經常是藥不離口,更因長期鬱悶在胸,加之寶玉娶寶釵的消息的強烈刺激,終於“焚稿斷癡情”,魂歸離很天。
  從姓名學的角度研究,林黛玉的性格、命運、結局,都寓於她的名、字、號之中了。
  甚至她所住的“瀟湘館”也是對她命運、結局的象徵。對此,在第27回中通過探春之口作了簡單的註釋。黛玉所作的一些詩詞、謎語中也作了透露。所謂“楚客腸欲斷,湘妃淚斑斑”(岑參《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詩)正是“瀟湘妃子”的寫照。不僅如此,連黛玉身邊幾個丫鬟裏的名字,如紫鵑(子鵑)、雪雁、春纖,她們的名字都是襯托黛玉命運、結局的。根據作者所用娥皇、女英為舜而哭和最終結局的暗示,我曾懷疑黛玉是投水而亡的。
  但是,不論是病死還是投水而亡,似乎都與第5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境所看的“正釵”
  册子上的判詞和那幅圖畫不相吻合。對此已有人提出過質疑,我以為這是有道理的。第5回的“正册”上,以寶玉所見,那判詞和圖畫是:
  衹見頭一頁上便畫着兩株枯木,木上懸着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很顯然,這判詞和册圖是寫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命運和結局的。(1)所謂“兩株枯木”是一個“林”宇;“玉帶”是“黛玉”的諧音。(2)所謂“雪”是“薛”的諧音;“金簪”即是“寶釵”之意。這些解釋是極為表面的意思,即用“諧音法”,說明“判詞”和册圖是寫釵黛的。那麽第二層意思——如其他判詞、册圖一樣寓示人物未來命運、結局的意思又是什麽呢?
  (1)“可嘆停機德”——用“樂羊子妻事”(王府批),甲戌本特批“此句薛”,是說寶釵為人有“樂羊子”之妻的品德。
  (2)“  叫醪擰薄眯壞黎埂隊窖肥涔剩仔縑嘏怠按司淞幀保 是說林黛玉的才華之高有如纔女謝道韞。但一個“堪憐”,是說林黛玉枉有此纔,令人可嘆、可憐。
  這都是大傢常道及者。不要忘了,甲戌本中在“玉帶林中挂,金簪雪裏埋”二句上有一條特批十分重要。特批道:“寓意深遠,皆非生其地之意。”所謂“寓意深遠”,恐怕是告訴我們這個判詞絶不是僅僅告訴我們釵黛之名和她們的人品、才華而已。換句話說,這裏隱藏着他們未來命運結局。所謂“皆非生其地”,是說林、薛並不是指她們生於哪一傢,而是指“死其地”。我以為這纔是“寓意深遠”的真正含義。
  從畫圖和判詞的內容看,林黛玉很可能是在不堪病痛和精神上的折磨,在以“絶粒”
  自殺不成之後,來到大觀園林中以“一圍玉帶”結束自己的生命。“一圍”者,“圍環八尺也”。“玉帶”者,古時服外之腰帶飾玉也。由此可推想,黛玉是以自己所係之腰帶結環自縊的。這樣說,既符合“正册”所畫的“木上懸着一圍玉帶”,又符合判詞中所說“玉帶林中挂” 的本意。否則,畫意就失去着落,而且“挂”字也顯得“生硬”,與“埋”字無法“對應”。從第5回所寫的各人判詞及麯子內容看,十二釵“正册”人物的最後結局、基本上都是按着册詞的“規定”發展和結束的,林黛玉也不能例外。秦可卿之死,以判詞是“懸梁”自縊,後以病逝,其原因已由脂批指出,無需贅述。黛玉之死,發生在後40回,沒有脂批可按,故無法得到確證。
  如此推測,衹是一種可能。衹有判詞與圖畫證明而已,探尋其原因很復雜,並非幾句話可以說明白的。我很懷疑這樣的結局曾有過改變,似乎是五稿中的一稿的設計,或許這一稿就是《風月寶鑒》,或是後來又改為《情僧錄》、《石頭記》,再改為《紅樓夢》。曹雪芹在“增刪”過程中不斷改變自己的創作意圖。最終在《紅樓夢》階段,把黛玉的結局改為病故。說不定,這樣的結局也是 硯齋、畸笏叟等人於預的結果。但是,由於全書未定稿,因而第5回中的判詞、册圖,乃至十四支麯的內容都未及統一,而留下了這麽多前後矛盾的“痕跡”。這一點在其他人物身上也有證可尋的。
  林黛玉“質本潔來還潔去”。欠淚,淚己盡。再留在這個骯髒的世界,就是“多餘”
  的了!
  1994年5月12日
  鬍文彬《魂牽夢縈紅樓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1.笑,笑出了天真——林黛玉之“笑”2.玉帶林中挂——林黛玉“結局”之早期設計
3.哭,哭出了一腔心事——薛寶釵之“哭”4.懷金與金簪雪裏埋——薛寶釵“結局” 之早期設計
5.傷心,是一種說不出的痛——元春“三哭”6.這一掌,摑得好痛快!——探春之“怒”
7.賈璉有了哥哥——讀《犬窩談紅》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