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集:曙光集 》
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出版(2)
杨振宁 Chen Ning Yang
翁帆 Weng Fan
物理学的魅力
“我们的工作就是想用少数的方程式概括出宇宙的基本结构。虽然这些方程式看上去非常简单,可是它们包含了我们日常所见的大部分东西的基本规律。”
作为杨振宁先生的专业,物理学无疑是本书探讨的主要内容之一,书中,杨先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物理学的美,回顾了20世纪量子学发展史,追念了许多著名物理学家的成就及过往。
除此之外,从小就喜欢数学的杨振宁先生,还探讨了数学的形式美,甚至主动帮学生分析如何判断自己该选物理还是数学作为专业。除此之外,也涉及美学、雕塑、哲学、宗教诸领域,探讨了从《易经》到儒学的中国文化,就如杨振宁先生所感觉的,“科学工作者发现自然界有美丽、高雅而庄严的结构。初次了解这种结构是产生敬畏感的经验。而今天在我年纪大的时候,我更加明白了,这种敬畏感,这种看到似乎不应被凡人看到的秘密时的畏惧,事实上是极深的宗教体验。”
追念老友,追念亲人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诚真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许许多多各阶层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书中,杨振宁先生回忆了与中外老友的许多交往,黄昆、邓稼先、陈省身、丘成桐、施温格、Rosenbluth、Lars Onsager……,总结了他们的思想和成就,勾画了他们的经历和人生,殷殷的怀念之情跃然纸上。
除去友人,杨振宁先生写到了他的父亲,在《父亲和我》一文中,他梳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温了与父亲在一起时的幸福和收获,以及后来分离两岸的痛苦。现在,虽然父亲已经过世,但“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直至今日,杨振宁还时常念起:“父亲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因为编写,所以懂得
“我跟翁帆说,将来我不在了,我赞成你再婚。她说:‘我当然不会,你怎么可以这样讲!’……我告诉她,赞成你将来再婚,是年纪大的杨振宁讲的;年纪轻的杨振宁,希望你不再结婚。”
本书由杨振宁先生的太太翁帆女士编译,她编选了所有的文章、翻译了一些从未曾译成中文的论文。书中还收录了他们自己对这段恋情的理解。在编前言中,翁帆写到:“编这本文集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他看着一个民族与社会经历了许多变化与发展的阶段,而像我这一代人很难有一样深刻的感受,因为在我们懂事的时候,社会已经开始迅速地发展了。我从而也明白了他寄托在书里的热情与希望。《曙光集》也可以说是这二十多年间振宁的心路历程——他走过的,他思考的,他了解的,他关心的,他热爱的,以及他期望的一切。”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
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出版(1) | 翁帆编译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出版(2) | 杨振宁文选《曙光集》前言 | 翁帆:杨振宁文选《曙光集》编前言(图) | 翁帆:杨振宁文选《曙光集》编后言 | 邓稼先(1)(图) | 邓稼先(2) | 邓稼先(3) | 邓稼先(4) | 父亲和我(1) | 父亲和我(2)(图) | 父亲和我(3)(图) | 父亲和我(4)(图) | 父亲和我(5)(图) | 父亲和我(6)(图) | 杨振宁:保守的革命者(1) | 杨振宁:保守的革命者(2) | 杨振宁:保守的革命者(3) | 归根反思(1) | 归根反思(2) | 归根反思(3) | 归根反思(4) | CCTV的访问(1)(图) | CCTV的访问(2)(图)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