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考 文學死了嗎:又一本獻給多蘿西的書   》 第2節:是什麽使文學成為可能?      J·希利斯·米勒 J.Hillis Miller

  是什麽使文學成為可能?
  就西方的情況來看,文學必然伴隨的文化特徵是什麽呢?西方文學屬於印刷書籍以及其他印刷形式(如報紙、雜志、各種報刊)的時代。西方逐漸實現了幾乎人人識字的局面。文學與此有關。沒有廣泛的識字率,就沒有文學。而且,文學還牽涉到17世紀後西方民主製的逐漸出現。民主製意味着有廣泛的選舉權、立法政府、規範的司法體係、基本人權或公民自由。這些民主國傢慢慢發展出了比較普及的教育,並使國民擁有了獲取出版物與出版新書的權利。
  當然,這項自由從來不是徹底的。即便在今天最自由的民主國傢中,各種形式的審查仍限製着印刷機的力量。但沒有哪項技術像印刷機一樣,如此有力地打破了權力的階級劃分。印刷機讓法國大革命、美國革命這樣的民主革命成為可能。今天,互聯網在執行着類似的功能。對以前那些革命來說,印刷並傳播秘密報紙、宣言、解放性質的文學作品,是至關重要的,正如email、互聯網、手機、“掌上電腦”對我們今後要有的一切革命也是至關重要一樣。當然,這兩類溝通體製,同時也是強大的壓迫工具。
  現代民主製的興起,意味着現代民族國傢的出現。在各國公民中,現代民族國傢都鼓勵民族、語言上的統一。現代文學是俗語文學。與它相伴的,是拉丁語作為一種實用語言逐漸消失。伴隨着民族國傢,出現了民族文學的概念,即用某國語言和俗語所寫的文學。這種觀念強烈體現在學校和大學的文學研究中,它制度化為彼此分離的法語係、德語係、英語係、斯拉夫語係、意大利語係、西班牙語係等。這些係即便不應幹脆消失,也應重組,但目前對此存在着巨大阻力。
  西方現代文學觀的確立,也同時伴隨着現代研究性大學的出現。一般認為,最早的現代大學是1810年左右,在威廉?馮?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設計的藍圖指導下創立的柏林大學。現代研究性大學有雙重使命:第一是“知識”(Wissenschaft),即追尋關於一切的真理;第二是“教育”(Bildung),以適於一國的倫理,來培育該國公民(最初基本都是男性公民)。如果說現代文學觀,是被研究性大學以及為大學做預備的低等學校教育創造出來的,這也許是誇大其詞。畢竟,報紙、雜志以及非學院的批評傢和評論員也貢獻了力量,比如英國的約翰遜、柯爾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大學培養出來的作者,大大影響了我們的文學觀。比如德國的史萊格爾兄弟,以及德國浪漫派的所有批評傢和哲學家。英國的例子,可舉出畢業於劍橋的華茲華斯(Wordsworth),他的《抒情歌謠序》為數代人定義了詩歌及其用途。在維多利亞時代,受教於牛津大學的阿諾德(Matthew Arnold),是英美兩國將文學研究制度化的奠基人。如今在保守派圈子裏,阿諾德的思想仍有餘波。
  阿諾德在德國人的“幫助”下,讓“教育”的責任從哲學轉到了文學身上。用阿諾德的話說,文學能讓公民知道“世界上已知和已被想過的最好之物”,以此塑造公民。對阿諾德來說,這些“最好之物”,就儲存在從荷馬、《聖經》到歌德、華茲華斯的經典西方作品中。大多數人仍是從其學校老師口中,第一次聽說有文學這個東西。
  而且,大學一直憑藉研究性圖書館和善本收藏,收集書籍、報刊、手稿,以此負責對文學的儲存、編目、保護、評論、闡釋。大學的“知識”使命中(而非“教育”使命中),文學的份額即在於此。我20世紀50、60年代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時,文學係的這種雙重使命依然如故,今天也沒有消失。
  在現代民主製下,使文學成為可能的最重要特徵,也許就是言論自由了,即說、寫、出版幾乎一切的自由。言論自由允許每個人批評一切,質疑一切。它甚至讓人有權批評言論自由權。而且,如德裏達明確指出的,西方意義上的文學不僅依賴於說一切的權利,也依賴於不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的權利。這是怎麽回事?既然文學屬於想象的領域,文學作品中的一切總可以說是實驗性的、假想的,沒有指稱或施行功能的。陀思斯妥耶夫斯基不是持斧殺人者,他在《罪與罰》中也不是在鼓吹持斧殺人。他是在創作一個虛構作品,其中他設想持斧殺人者會是什麽樣子。很多現代偵探小說的開頭都有幾行老生常談:“近似在世或不在世的真實人物之處,純屬巧合。”這個聲明(常常是虛假的)不僅是為了預防法律糾紛。它也體現了不承擔指稱責任的自由,這是現代意義文學的一個基本特徵。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再見吧,文學?第2節:是什麽使文學成為可能?第3節:印刷時代的終結(1)
第4節:印刷時代的終結(2)第5節:那麽,什麽是文學?第6節:文學作為文字的某種運用(1)
第7節:文學作為文字的某種運用(2)第8節:文學作為文字的某種運用(3)第9節:文學是世俗魔法
第10節:文學是虛擬現實?“芝麻開門”第11節:為什麽文學是暴力的?第12節:開篇如招呼鬼魂
第13節:文學的陌生性(1)第14節:文學的陌生性(2)第15節:文學是施行語言
第16節:文學保守自己的秘密第17節:文學使用修辭語言第18節:文學是發明還是發現?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