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
第十二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第十三章 弹指圆成八万门
第十四章 法尔如是水同云
第十五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
第十六章 尽乾坤是个眼
第十七章 多闻如烛助道明
第十八章 多闻方许叩禅关
第十九章 天意但随凡心转
第二十章 忍教哀乐作主翁
第十一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
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
现在再来解释 “定 ”,前面谈到 “定转变自在 ”,定可以使我们产生转变,而得到自在,原来是 “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 ”众生因习气而不能自拔,被拖着走, “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 ”一切藉定而求得解脱,解脱什么呢?解脱心性的一切障碍,便能反过来转变一切习气的牵引,不再受制。大家学佛求解脱,学道求逍遥,结果学了佛、学了道以后,更不解脱、更不逍遥,这是很糟糕的事。
要 “脱定障 ”,脱去这个定业,那些过去累积起来的种种习气,须要真正入定了,一解脱这些障碍,心就得清净。当然我们学佛、学打坐,有个大障碍,身体有病的人更糟糕,坐坐就难过起来了。这里痛、那里痛。这是业的果报。病由业,业由熏习。过去的种种熏习,现在都出现了。所以要 “脱定障 ”,才能心得清净, “一切诸行随心转变 ”,而得自在。但这要得大定才行。所以打坐的人,两腿发麻了,即使 “阿弥陀佛 ”,念个不停,麻还是照样麻,转不了。
道理在什么地方?在第六意识的功能。必须要把第六意识解脱了, “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 ”,才能初步得 “自在力 ”。认识的功能力量有这样大,然后而起种种心性的转化。
有很多学佛、学道的朋友,对第六意识还认识不清楚。只晓得第六意识浮面的那些妄念而已,就如水上的游鱼一样浮在上面。真正的第六意识还不是这样。等到完全做到了清净,这个身体坐在这里,认识很清明的时候,那就是第六意识的出现,但还没有得到解脱。所以要第六意识解脱了,得自在力,那么你的习气慢慢地才开始了种种的转变。这不是那么简单,不要以为参个话头,或如马祖将百丈禅师的鼻子一扭,就悟了。
意解心自开
又由定心自在力故,随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
真得到定,前面有个条件,要 “意解脱 ”,所谓 “意解心开 ”,同时也有 “脉解心开 ”的作用。真的意解脱了,心理立刻起了变化,除了身心气质的升华外,还可以逐渐明了心物一元的作用。因此 “定心自在力故 ”,意解脱了以后得了真正的定,而此定有超出一般的功能。
“意解脱 ”所产生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很唬人的,其中涉及到道家、密宗气脉的道理,像心脏的气脉 “叭 ”一声扒开了一样,有如心脏病爆发。这些道、密的道理不清,真会吓死人,被吓死了,那是业,何苦?!有的变成神经病,那也是智力不够、定力不够。
有些人佛理懂了,生理、心理没有起变化,根本没有被吓到的机会,那也很可惜。 “定心自在力故,随其所欲 ”,此 “欲 ”不是后天的欲望。所以不要欲想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看看,究竟有没有。或想要变化一个境界,就会立刻起作用。一切只是自然而然。 “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 ”有些人打坐,往往会看到一些光、一些影像,或是这儿气通,那儿气通什么的。记住,那只是你妄生的影像而已。如果把这当成了不起,当成道,那是自己欺骗自己,没有用的。道理不通,把自己弄得苦恼、弄得神经。我非常反对这一套,何苦来哉!
诸位看了《金刚经》所提出的 “空 ”。怎么空啊?就算真的做到了 “空 ”,那 “空 ”也只是认识的影像产生的境界而已。所以要通这个理: “定心境界,影像而生 ”,其中是有其深刻原理的,学佛就要把原理弄得清清楚楚。
圣教者,谓三种圣言。如经中偈云:心将引世间,心力所防护,随心生起已,自在皆随转。
这里提出 “三种圣言 ”,也就是告诉我们有三个重要的纲要。同时引用佛经中的话 “心将引世间 ”。佛法绝对唯心,这物质世界,这宇宙的构成,是所有众生共同生灭的业力所构成, “将引世间 ”,由之引发出来的。 “心力所防护 ”,这物质世界的存在,也是在心力的防护影响之下。所以一切的影响都 “随心生起已,自在皆随转 ”,只有大自在的人才能转得了物质世界。这种唯心的力量,主要是由定境来求证的。
又说:是故苾刍(比丘)应善专精,如正道理观察于心,乃至广说。
永明寿禅师又引用经句。佛严格地吩咐出家的弟子, “应善专精 ”去修持。但修持不是那么简单,应善为抉择,依据正确的道理,好好地反省、观察自心,这就是 “如正道理观察于心 ”。 “乃至广说 ”,一切经典上说的很多,到处都这么讲。
又说:苾刍当知!言城主者,即是一切有、取、识蕴,是名圣教。
“识蕴 ”,不断地如音乐的流转,最后谁作主啊?另有一个不离于形声、音声以外,又不拘于其中的一个作主的力量。一切由自己的意识来作主。这意识又如城主一样,又如帝王一样,怎么来的呢? “即是一切有、取、识蕴 ”,有、取与识都属于十二因缘。我们众生有个习惯,要抓个东西,认为有。为什么?我们怕死,因为死了什么都没有。因此习惯把这个世界的 “有 ”,当成实在的 “有 ”,抓得很牢。一旦失去了,就非常痛苦。学佛的人,应该认识清楚。
当然除了证道的人,真正才晓得这物质世界一切皆非我所有,只是暂时借用而已。而且只是影像不是真实的。因为观念的颠倒错误,把影像的世界当成真实的有,抓得牢。这就是 “取 ”、 “有 ”。
诸 “有 ”当中,最假的就是 “名 ”。许多不认识南某某的人,可能会谈论南某人这么样、那么样。我还当面碰到一个人说: “南某人还没死啊? ”当然没死,因为他说的是一个名,跟我有什么相干?那只是三个字而已。本想说: “我就是,还没死。 ”但那样不美,我只有这样回答: “大概还没死,我也不知道。 ”你看 “名 ”多假!可是世界上的人,把 “名 ”看得非常重。第二个就是 “利 ”,就是钱 ……一切利益。这些 “利 ”固然有其 “用 ”,但钱财本来就是聚散无常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编案:到死还牢抓不放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少。莎翁的名剧《恺撒大帝》中恺撒于西元前四十四年遇刺,在倒下前,除了指责出卖他的心腹,惊愕莫名地说: “也有你呀!布鲁塔斯! ”,还傲然宣布: “我啊,恒定如此辰,正确而安稳的方位,整个天穹都无匹俦。 ”)
在不同时空的因缘变化中,哪有永久不变的东西?可是我们把一切当成非常实在,这就是 “取 ”。这些都叫 “有蕴 ”、 “取蕴 ”,当然最重要的 “识蕴 ”。这心识不了解这些东西的假合,势必对它追逐不已。 “有 ”、 “取 ”、 “识 ”是十二因缘中的三支,这是圣人给我们的教诲。故说 “是名圣教 ”。
(编案: “有 ”、 “取 ”、 “识 ”三支之浓淡,因每人业报之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就一般人而言,则随岁月之变迁,而有由浓至淡之趋势。蒋捷的一阙 “虞美人 ”词,即感性地勾勒出人生少、中、老三个阶段的情境,同一听雨,而至情怀老去,乃能智思清明。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庐下,发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住阶前点滴到天明。)
是知福随心至,患逐心生。如响应声,似影随质。
儒家、佛家一样都晓得唯心的道理,所以经常引用 “自求多福 ”这句话。 “是知福随心至,患逐心生。 ”是永明寿禅师的好句子。 “福随心至 ”,换个角度来讲,就是 “福至心灵 ”,不过,就少了唯心因果观念的味道了。患,就是毛病,就是罪恶。 “患逐心生 ”,其理亦同。好像影子随身体走一样。双手一拍一定出声,也一定有回响。又如阳光下面,由于身子一动,影子立刻跟着转变,那么快!我们一生的遭遇,乃至今天的遭遇,罪、福都是由心来的,而且是 “如响应声,似影随质。 ”
未到金人且入梦
下面是段佛经上的故事,一般学者都认为是神话,实在不能令人相信,姑且当神话看也好,当真的看也好,大家想想其中是否有道理。
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甘露而常盈空器,金人而用尽还生。
佛有一个弟子叫阿那律出了家。他的果报,佛后来在戒律部分说出来。这个人很有钱,佛的出家弟子有好几位都很有钱。他的一生有什么果报呢?他在多生以前,供养一位辟支佛一餐饭,因此所得的果报是 “甘露而常盈空器 ”。一直到他每一次投生以来,他家里都很富有。谁家生了这个孩子,都受菩萨保佑,米缸空了,自然会生出米来,大概连稻子都不要种。
他家里还有个金人。没有钱,把金人手指砍了,换了钱用。结果回来,金指又长出来。砍了腿又长出来,就是这样。
阿那律者,此翻无贫。《贤愚经》云:弗沙佛末世时饥馑,有辟支佛利吒行乞,空钵无获。有一贫人,见而悲悼白言: ‘ 胜士,能受稗不? ’ 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变。
阿那律翻成中文的话,叫做永远不穷。
永明寿禅师指出,故事典故出在《贤愚经》。很久以前,在弗沙佛的时代,到了末世。末世也就是地球、世界快要毁灭之时,发生了饥荒。当时也有位辟支佛,他的名字叫利吒,他在行乞,却 “空钵无获 ”,到处化缘化不到一口饭吃,因为大家都穷苦,都没有饭吃。当时有一位穷人,非常地困苦,看到这位出家修道的人,端个碗,到处化不到食物,很难过。
世界上同情穷人的人往往是穷人,等到你有钱的时候不大会同情人。患难中的人,最会同情患难中的人;痛苦中的人容易同情痛苦的人。像我们现在没有痛苦,看到痛苦的人, “哎呀!好可怜 ”就一句话,是讲了,但不痛不痒。 “好可怜 ”,就走了。人在穷苦中那一念发出来的动机,是至善的。有钱人如果施舍了一亿的黄金,不及那个没有钱的人布施一毛钱的这个念头。果报是这样,唯心的,不是讲外在形态。
在那时,这个穷人看到他,并不是尊重他有道,我来培养个功德,会得福报,那错了,你放心,不会得福报,这是作生意心理。他当时没有管这个人有道没有道,他只觉得这个修道人饿得这样扁了,很可怜!他就向他讲了: “胜士(就是有道的高人),我穷得很,你能不能吃米糠啊?米都没了,家里还有些米糠。 ”这位修道的人说: “我可以吃。 ”他马上把自己剩下的米糠, “奉之 ”拿给他吃。那位得道的辟支佛吃了以后,故意现了神通给他看,现出了十八种变化,这不是 “女大十八变 ”,可不要误会!但也有其道理。十八是个奇妙的数字,佛经上有许多跟十八有关的,例如准提佛母十八臂就代表十八空。
后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得脱。待暗还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随生,用脚还出。恶人恶王欲来夺之,但见死尸。
后来这位穷人,自己饿得很,没得吃,到外面去采那坏壳子的稻子。在拨草的时候,有只兔子跳到他的背上,粘住了,变成了死人, “无伴得脱 ”,自己推不开,也找不到人帮忙。等到晚上,回到了家,死人才掉在地上,就变成了金人。
拔了根指头,去换了钱用。 “随生 ”,又生了个指头。 “用脚还出 ”,砍了脚,又生出来了。因此他就发财了。
可是有个坏人晓得了这件事,到他家里抢,抢回来一看,是个死人的尸体嘛,又不是金人。因此,还给了他。到了他家,又变成了金人。
而其金宝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其生已后家业丰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试之,尽空器皿往送,发看百味具足。
他为何有这样的福报?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动机;这动机是什么?
他是那么穷困饥饿,但看到别人没有饭吃,很痛苦的时候,却很真诚地发心出来: “我只有这一点米糠,请你拿去吃。 ”他还先问: “你肯不肯吃啊?这很不好吃的,很粗糙的。 ”他是这样地诚心做了,所以 “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 ”永远富有。
又这一生,生下来以后, “家业丰溢 ”,家里自然就发财了, “日夜增益 ”,钞票滚滚而来。 “父母欲试之 ”,父母也觉得奇怪,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以后,从前没有钱,钱也来了,这钱来得也奇怪,所以父母 “尽空器皿往送 ”,他在外面作事,故意拿个空的便当送给他。等拿到他手里,便当打开一看,里面什么都有, “百味具足 ”。
而其门下日日常有一万二千人。六千取债。六千还直。
佛讲他这一生,还没有出家以前, “而其门下 ”,天天有一万二千人宾客,靠他生活的有那么多人。
由此看出,他这一生更是非常慷慨、好义。
“六千取债。六千还直 ”,就算有六千人花了他的钱,就有六千人帮他赚了回来,就是那么怪。
出家已后,随所至处,人见欢喜。欲有所须,如己家无异。
出家以后,无论到哪里,大家见了他都很喜欢。这很难啊!这也是果报。有些长得很漂亮的人,看了却让人很讨厌。所以这一生,要多跟人家结欢喜缘。不要见了人,老是挂起那讨债的面孔啊!
同时他这一生 “有所须,如己家无异。 ”出了家以后,他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是果报之故。
听了这故事,是神话也好,是真实也好,上古的事无法考证。可是有一点,故事精神要知道。
佛经上也提到: “富贵发心难,贫穷布施难。 ”人在富贵得意时,要学佛、修道、做学问,太不容易。人在富贵时,要发心是很难的。但是也有啊!那就成了佛了。釋迦牟尼佛做到,富贵发心,达摩祖师 ——也是王子出家的,富贵发心,这太难,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贫穷布施难 ”,穷人自顾不暇,的确是很难,这是就客观来说,然而就主观来说,只有穷人最了解人家的苦处,而肯施援手。你说我口袋有一佰块钱,布施十块,这不稀奇。所以穷人布施难,故难能可贵。菩萨道讲求 “己未度而度人 ”,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一点要注意。
第二点要注意,是这种经文从 “阿那律者 ”起,佛说他前生种种的果报,固然不可查证,但这一生,在没有出家以前,他是如此慷慨、好义,就像中国孟尝君养门下三千客一样,广结善缘。宿世因缘,这一世他是如此,将来也必然显现这一世的果报。所以读书要多出一个眼睛来,才能把这种经文的两个要点看出来。我们平常人喜欢说: “我看得开 ”。其实,一点也看不开,而是 “看进来 ”,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
接下来这段是富贵中发生的故事:
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饭,后满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当知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
金色王供养辟支佛一餐饭。辟支佛现身时,不会告诉你: “我是辟支佛。 ”都是过后方知。那现身的样子,又穷又烂、又可怜。不会现身时,放光给你看,让你来供养,没这回事。他现身时,各种形态,你不知道。所以看佛经时,若以为只有供养辟支佛才有这个功德,那你慢慢等好了。
后来的果报充满阎浮提。 “阎浮提 ”是佛学名词,我们这个世界总称阎浮提,范围大一点又叫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也叫堪忍。
因为这世界是缺陷的世界,不会圆满,人生定会有缺陷。中国的《易经》也这么说。《易经》开始讲乾坤两卦,最后结论 “水火未济 ”, “未济 ”就是缺陷,这宇宙是缺陷的宇宙,别的宇宙不是这样。娑婆是堪忍,众生在一切缺陷中能够忍。娑婆世界分四大洲。我们这部分属于南方,称阎浮提。
因为这帝王发了一个大愿,全世界的人都得了好处。这里有个重点要注意,这也是儒家孔子春秋责备贤者的道理,在上位的人领导下面的风气,全体行善,全体都得大福报。
“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 ”在他的国土中,七日内下雨,下的都是七宝,大家都发了。因此,当家长的,领导一家行善,一家得福报,做社会上一个小单位的主管,能够领导这个单位行善,这个单位整个得福报,依此类推,职务愈高的人,领导行善的责任也愈重,而产生的福报也愈大。
佛说,当知天上掉下来的七宝是怎么来的?当知 “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 ”是因为这帝王、这领导人他自身之一念至诚,由他供养心感应道交来的。有所感,就有所报应。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因为 “因 ”“起自心中 ”,所以现生得到的 “果 ”报,也就 “不生异处 ”,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
有人说: “我也做了很多好事,怎么我那么受罪啊? ”只要有这句话,你的果报早就没有了。心不诚啊!所以做好事,不是做生意,关键就在这里。
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受。所以福者,见为金宝;恶人观是死尸。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阿那律得到金人,就是佛教所言 “自作自受 ”的道理。所以有福德的人,看了是金宝,坏人看了,却是死尸。看了这段传奇故事,想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可怕,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有人要问: “那做恶的人,为什么现在很好? ”我说,你注意了,依佛家道理,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而在儒家的典籍中也指出: “天将祸之,福而报 ”。有时候一个坏人,是上天帮忙他得意,因为他得意了,就会快造恶业,快受恶报。你慢慢会看到的,这是很严重的。西方文化也提到 “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 ”只有使他快一点疯狂。忘了自己是什么,才会招致毁灭的果报,这也就是 “天将祸之,福以报 ”的道理。
接着是永明寿禅师了不起的文句: “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 ”一切因果的转变,为善为恶,就在你自己一念之间,至于外界的情形、景象,没有固定的,是会变异的。
这个道理就是说,同样一件好吃的东西摆在这里,那个福报好的人、胃口强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生病(尤其是胃病)的时候,吃也吃不下。在酒席上,就可看到很多人的果报。好吃的菜,请他多吃一点,他却不敢吃,怕晚上要吃胃药,这就是果报。真的,果报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看这是小地方。同样,好的享受,有能活活瞪着眼晓得好,就是享受不到,所以说: “前尘无定,转变从心 ”。
又如未开空器,甘露本无,随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恶之境,皆是自心。
永明寿禅师根据佛说阿那律的故事来评论,像阿那律的父母试验他,把空的器皿送给他,结果盒子打开,有东西,但是 “未开空器 ”时, “甘露本无 ”,其中本来就没有好吃的甘露。然而因为他的业力带来这个福报,所以 “随福所生,百味具足。 ”
像有些人胃口好,一切好吃,不论吃什么都有味道。有些人钱很多,环境很好,但什么都不能吃。我经常说笑话,在座的不要见怪,我们现在已经堕到某一道去了,哪一道?各位自己去研究。有些人就是看得到吃不到,像我现在也落到这一道, “饿鬼道 ”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所以就: “善恶之境,皆是自心。 ”一切皆是唯心所变。
故《唯识论》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则无有一法不归宗镜,已上是世间因果。
永明寿禅师引用《唯识论》作结论说,一切的境转变是唯心,是本体的心,不是你现在思想的心,那个本体心造境形成的环境,是业力所构成。业力当然是你本体心所起用,所以讲 “万法唯心 ”。他把这个道理及佛经全部的精华,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都收归到《宗镜录》这一本书上面,永明寿禅师在这里又做了他这一本书的广告。以上所讲的,还只讲到世间的因果,以下讲出世间的因果。
第十二章 随缘了缘成佛缘
次论诸佛因果者,如《华严论》云:显佛果有三种不同:一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
“次论诸佛因果者 ”,学佛、出世间的因果,据李长者的《华严经合论》所提,修出世道的有三种因果。第一种 “亡言绝行 ”,浅显地说,就是我们修持佛法,打起坐来,没得妄想,平常也没有妄念。 “亡言 ”就是无话可说,不可思议,心念也没有起来。
所以古代禅师有两句诗: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当然,修行功夫到达了这个境界是相当高了。这也是经论所讲 “亡言绝行 ”的境界。
一切妄想不起,心性不动,念头不动,就是达到一般所谓真正的空。到了这个境界,只能说达到初步独觉佛的境界。可千万不可小看这初步,我们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有一个 “空 ”的境界,就已经不是了。
如果自然达到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一点功都不要用了,几乎类似道家的 “无为 ”。当然,这其中是有层次的,真正达到 “无修无证 ”,那是完全成就了,是成佛的境界。
假使真做到了 “亡言绝行 ”,只能说是明白了法身,只悟到了法身。所谓成佛有三身,也就是道的体、相、用三个层面。有趣的是,中国的《易经》八卦,基本上也是三爻推演而成。
所以 “亡言绝行独明法身无作果 ”,这个法身到达无作果,不造作了,不需要修持。当然,什么是不造作的情形呢?就是这个境界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这是第一种,属于小乘的基础。
二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
第二种不是说光坐在那里把念头空了,绝不是这样的,而是要从行上、事上去磨炼、去修持。所谓 “心行 ”,就是有此心,更重要的是有此行。譬如说,佛法讲慈悲,如果我心里好慈悲,那没有用。心里想只是因地,不是果地,慈悲的事情没有做出来。又譬如说,一个人生疮了,我们学佛的人看了说: “好可怜,好臭哦! ”那已经不慈悲。心里还是可怜他,是很慈悲,不过好臭哦!心想走开一点。或者为人治疗敷药时,怕自己传染到。当然防止传染是应该的,并不是说戴个口罩就不慈悲了。
所以 “心行 ”是很微妙的。比如自己最心爱的儿女生个烂疮会传染,有时当父母的不会顾虑,(但是子女对父母就不一样啦!)心里还是会怕传染,但对自己儿女也就顾不了那么多。所以说 “孝子 ”,应该倒过来说 “子孝 ”,对子女就不同了。要以那一种爱心,对一切的人,这就行了。
行是多方面的,所谓 “行 ”八万四千,这是个笼统的数。这个数不是这样算的,就是我们人一念间(一呼一吸叫一念),有八万四千差别的烦恼念头。所以我们在修行上八万四千都要做到至善的行,而不是只做一样。
“从行积修,行满功成多劫始成果 ”,要积功累德,就必须从行上去积修。修行不是拿一生来计数,而是多生多世的成果,要经历多劫才能功行圆满,这是论 “诸佛因果 ”的第二种,属于中乘。
三创发心时,十住初位体用随缘所成果。
第三种是大乘菩萨的初果,上乘到成佛之路。 “创 ”就是开初,就是你开始这一秒钟说我要学佛,最初发心的时候。要发心修大乘行,经过五十二个程序。所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等,然后到了十地,已经要无数劫了。这之间要 “体用随缘 ”,明了空的体,起善行的用,随缘而修行。
有些人非要躲开人世间,找个清净的地方修行不可,那不是随缘行。随缘行,是没有清净的环境,热闹中也可以修。即使是厕所那样的环境也可以打坐,也可当禅堂,但却不要以为打坐就是道。行是到处都可以修,要随缘而行,而且不限于这一生,要多生累劫地精进修行。以上是学佛的因果。
初亡言绝行所明法身无作果者,即涅槃、无行等经。是隐身不现,万事休息。
从最初开始 “亡言绝行所明法身无作果 ”,这是《涅槃》等几部大乘经典大概的宗旨,是就偏重的路线而言,但不是全都这样。
永明寿禅师用中国文字来说明,即 “隐身不现 ”,包括有两重意义。活着时,做隐士,不求名,不求利。譬如现代人特别感兴趣的寒山、拾得这一类,以他们外表所现行履而言,就是小乘果。有些以寒山、拾得相标榜,其实却求名又求利,相距又何止十万八千里!
还有一到涅槃果位时,不想再到世间来,这是罗汉果。在教理上是做得到的,但却是暂时的。教理上称之为有余依涅槃,古代又叫做有为涅槃。
什么叫 “有余依 ”呢?依空的境界。以为空的境界,什么都不动念, “万事休息 ”,这个就是佛法。实际上,以为清净就是空,那么这清净就是习气。爱空、爱清净就是一大习气。如果认为清净不是习气的话,那你错解了佛法。不过佛法并不反对清净,暂时贪恋可以。
在有余依涅槃里,这个生命好像暂时不来了。实际上,八万四千劫以后,还非来不可,这是大问题,大家要去研究。为什么大阿罗汉入空,到了最高境界,念空了,却最多只证到八万四千劫,最后还是非出空不可?没办法不出来,出来以后,还要回转小乘的心,再发大乘的愿,行道才能成功。
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在我们看阿罗汉入空八万四千劫,就算我们把牙齿等老也等不及,我们再投几百千个娘胎来,他的劫数还没到,这八万四千劫好长。可是在入空的人,八万四千劫是一刹那之间就过了!道理在哪里?大家知道吗?
我们睡觉六个钟头,睡醒时也只觉得是一会儿,当然这不是入空。白天的时候,要打坐四、五个钟头,蛮难受的,晚上睡觉几个钟头,为什么只觉得一下就过去了?这是凡夫、普通人的境界。我们讲大阿罗汉入定,最高定证到八万四千劫,在他们定境中的人,只觉得是眼睛闭一下就出定了,也是很短暂。这两个都要去研究。为什么情况会如此,为什么经八万四千大劫非出定不可?第二个情况已经跟大家讲明了。
所以说 “隐身不现 ”包含两种意义。这一类的人在世的时候,走绝对清高的路子,当隐士。到涅槃时候,以为住空,不来了。 “万事休息 ”,一切放下。
不过讲老实话,我们想学佛的,初步先要到这里。在教理上,我们要看得起这小乘的境界。事实上,这是最难达到的,我们就做不到万事休息,做不到万缘放下。
又云:罗刹为雪山童子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无作果,不具行故。
此段再解释第一项。 “又云 ”,指经文再说。我们看到 “罗刹 ”以为是鬼,不是的。罗刹、夜叉同一类,属非人,与我们的生命不同,有些罗刹是护法神,也听过佛法;所以他再告诉雪山童子,佛当时说过的话,真正的佛法,小乘的基本精神: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
一切行,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生灭,后念不生,当体则空,停留在这里, “生灭灭已 ”。这个境界,姑且把它当寂灭。真正学佛的人,初步做到这样, “是无作果 ”,初步的罗汉境界。 “不具行故 ”,担板汉,背着一个板子走路,看到这一面,另一面看不见。不具足菩萨行,行上没完全做到。修行、修行,行上一点都没有做到,怎能叫修行!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没事打打坐是修行,这不是修行,充其量叫 “修心 ”,修修心而已。这要注意的,佛法道理大家要搞清楚。所以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大家要反省自己啦。学佛的朋友们,你念念如此,就得如此的小乘果。
行一切善
二从行积修,行满多劫,方明果者,即权教之中说 “ 从行修成,三僧祇劫行满所成佛果 ” 是也。
第二种所讲的是从修行来的,从功德来的。从行为上修起,要经过多生累劫修持,才得证果。这还不是彻底的佛法的了义教,是权教、权变、方便的说法。权,是姑且这么讲,教,是教导的方法。从行为起修,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不能以地球的成住坏灭来计算。三大阿僧祇劫古代翻成 “尘沙劫 ”,一个劫数拿一个灰尘来计算。你看世界上有多少灰尘、沙子!所以阿僧祇劫是算不清的劫数,三大阿僧祇劫更是无法计数。
“尘沙劫 ”这个词,翻得很好。要尘沙劫来修行,生生世世做好人、起好心、动好念、做好事。不是只这一生,不是昨天做了好人,今天做一下坏事没关系。念念是好念,修行才能成佛。
此以不了无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厌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忻别净门。
为什么权教里,佛经上说,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行成佛呢?诸位研究佛学,要认清楚佛法讲修持的目标,在此已经归纳性地说明很清楚,所以要特别注意。第二种修行的方向应该是对了,但是有一个毛病, “不了无明十二有支本是法身智慧。 ”
十二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平常研究十二因缘,应该写成圈圈,怎么写呢?如果学过阴阳五行,把十二地支配起来写。无明是亥,行是子,识是丑 ……如此配合起来研究。因为无明是一塌糊涂,阴极。又阴中已经生阳,非动不可,所以行就来了。以此类推,这又是一个研究专题。
有时候打坐,腿容易发麻,老实讲,是你那个心姑息自己身体,爱得很哪!真要你命的进修,就坐得住了,当然那是强迫的,可是虽然是强迫,你却可以做到。所以我们愈静的时候,愈动。无明极了,阴极了,就行动了。十二因缘一般的认识是这样了。但是真正能进一步认识十二因缘,以 “有 ”来讲( “老 ”、 “死 ”先不要谈),才知道它本来就是 “法身智慧 ”。
不明此理的人 “厌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 ”,以为十二因缘的轮转都是生灭法,靠不住,因此尽量地、慢慢地,在行为上折磨,把自己修持,把十二因缘每一个行,都解脱了,变成清净的空观,使现行的烦恼不起, “忻别净门 ”,向往另一种清净的生命境界。比如人在世间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能够当下做好事,心中一点都没有烦恼,行一切善行,这就是心中的净土,心境界的净土。心境界的净土修好了以后,东方有琉璃世界净土,西方有阿弥陀佛世界净土,只有我们娑婆世界最脏了,所以要脱离这里。因为唯心净土的关系,两个互相交感,自然就往生净土。
永明寿禅师说这是权教的说法,还不是实在的。佛学上有个名词, “开权显实 ”,只有《法华经》这一部经打开了权教的大门,把权教临时搭的房子都拆掉,最后告诉我们,真实的佛法在哪里。现在是说明权教第二种修法。
“厌而以空观,折伏现行烦恼,忻别净门。 ”因为他的动机是出于怕烦恼,因而把现行烦恼折服了,转化了,第一项把念头空了,与在行中不起烦恼,也就是在十二因缘一样的轮转中不动心的第二项的这个空,两样喔!后面的境界要大的多了。这须用心再研究,不多讨论。
三从凡十信初心创证随缘运用所成果者,即《华严经》是也。
第三种成佛道路,非常推崇《华严经》的境界,是大乘菩萨行。换句话说,也是引发后世唯识法相的修持学理。从凡夫开始起修,经过菩萨十住、十信、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等。由初发心开创、证道、随缘运用,以至成就果位。
比如 “万事随缘过 ”,具大小乘二解。大乘菩萨的 “万事随缘过 ”,不是不了了之, “过 ”不是过去的 “过 ”,而在随缘过当中修功德,修善行,乃至一念,说一句话,一行、一个思想,如实为善去恶。不但是积极地在去恶,而且积极地在行善、利他。是这样地 “随缘运用 ”自在。这是《华严经》的境界。
《华严经》有两句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大家在文学上都运用得很熟。谈到行上就用不到了。当一个你不愿看的人,那就变成了:一看一烦恼,一理一麻烦。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学大乘菩萨道就要反省,检查自己的心地,不要把这话看容易了。
依《华严经》的境界来说,好的是佛法,坏的也是佛法,光明面是、黑暗面也是,善的菩萨面是,那凶恶的夜叉面也是;这是蛮困难的,由此看出《华严经》的伟大。《华严经》没有分世法、出世法,出世法就在世法中,世法本也没有离开出世法。
世界上许多文化、宗教、哲学差不多看世界都是悲惨的,看人生是悲哀的。佛教也离不开这样。但是佛教真到华严境界就不是这样。《华严经》看这个世界,看这个人生是至善、至美、至真。无处不善、无一不善,所以这是《华严经》的伟大。以华严境界看人生、看宇宙万有,无一不净,不垢不净是纯净。这也点出来,真正的佛的胸襟、佛的境界、佛的成果是这样。
道在方便中
十信终心,即以方便三昧,达无明十二有支成理智大悲,即具文殊、普贤体用法界法门。
所以说由 “十信位 ”至最后成佛,处处都有方便方法,依《华严经》的境界是什么方便方法?为他好或为我好?重点在先为他好,给人方便,后谈到为我好。由此整个过程在通达十二因缘,贯穿宇宙人生的一切变化,成就了理智的大悲心。理是体、智是用,体用成就而起大慈大悲之心,就是所谓等妙二觉的境界。
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代表等觉、妙觉的境界。请注意,这一段是讲 “方便三昧 ”的运用。方便三昧成就了,便能成就佛果。学佛法的人,如果修持或做人处事不懂得方法,不懂方便,总是拿一个模子来印天下人,那就是笑话,根本连佛法都没有入门。
佛法处处方便,所以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即代表方便法门。他(她)的手、眼特别多,看法、方法也就特别多,所以方便很重要。
普通我们讲六度波罗蜜,严格说来应是十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波罗蜜。
第七个就是方便波罗蜜。比如大家念佛没有得效果,那是因为心力没有形成。大家明白心物一元,心能造物。念头能不能造得出来?比如心里想有只鸟儿在飞,等你心理定力到达了,就会有印象出来,称作力波罗蜜。所以力波罗蜜最难了。又比如我们大家练武功、练拳的人,为什么练久会有功夫呢?实际上是心理造成的,就是力波罗蜜的道理,最后就是大智的成就,智波罗蜜。所以方便波罗蜜三昧有这样重要。
又如化佛所施因果教行,定经三僧祇中。所有功德总是修生,百劫修相好业。
佛在说《华严经》时,尤其说菩萨戒律如《梵网经》时,据说不在人间说,超越了人间,在宇宙之顶,色界的中层说法,呈现卢舍那佛的境界。依据佛教一般说法,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卢舍那佛是报身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
真正的佛身,是由父母所生的肉身经由修行,转化成殊胜的报身,那就是报身成就。《华严经》说一切佛,皆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一切众生也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我们也是化佛之一,不过现在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又如 “化佛所施因果教行 ”,从开始发心学佛,一直到成果, “定经三僧祇中 ”,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所有功德之圆满,皆从修行来。从心地,处处念念为善,孜孜为道。 “所有功德总是修生,百劫修相好业 ”,一切为了开拓生命,完成生命的庄严。
(编案:佛之三身,各种经论开演多途。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品之功德为法身,以王宫所生相好之行为报身,以化弥猴鹿等为化身。若就大乘来说,则天台宗有法、报、应,法相宗有自性、受用、变化三身之说等等,分别详见各种经论。)
燃灯得光明,不杀得长寿。布施得资财。忍辱得端正。
点灯,转生的地方不会常处在黑暗中,有些众生还非在黑暗中过呢!这都是果报。供灯,不是一定供养佛,燃灯给众生,给世界上光明,他生来世果报永远有光明。
多灾多难,一生在病痛中,是多生累劫杀业多。吃荤的人一定带杀业的,不杀就得长寿,少病痛,此生健康。此生多病痛,那是前生因果带来,当然有方法去医治,但要明白这是业报。这一生很穷,因为多生累劫不肯布施。能够忍辱,他生来世相貌自然端正。这皆是果报。
第十三章 弹指圆成八万门
一一因果属对,相似具足,仍对治种种法门,始得见性成佛。
我们这一生所遭遇的,举凡生理、心理、环境、家庭、社会、国家、天下等等都有其因果关系,形成我们现在的报应。
这些因果都有 “属对 ”,也就是有它的来由,我经常体会到的很多例子,有些年青朋友说笑: “这人那么内向,当是前生给仇人杀了,今生再投胎,看到什么都怕得那个样子。 ”虽是笑话,但何尝没有前因?没有后果?所以因、果之间,有相对配属的关系。
我们现有的佛教经典是古人翻译的,表达的方式也是古代的。要把它变作现代的方式,依我个人的构想,现代的青年应该朝这一方面努力,由心理学到各种的科学配合起来,整合为一个非常高深的心理行为的科学。当然,其中尤其要寻找出心理、生理、医理及佛法修证之间的关系来。
现在言归正传。修行人要经常体会自己的行为,有时心里头一念动错了,很快,事情马上就会摆脸色给你看。只是我们在做人做事上,没有在这方面自我观察,所以往往怨天尤人, “怎么我会遭遇到这种事呢? ”真要好好观察自己,以后就绝不会骂人。清醒,就会发现自己真有过错。 “相似具足 ”,在我们修行的时候,好像做了善行,不是彻底的,是相似的善行,但是能够做到相似的善行,并且时时警觉自己的心性,一有不对的起心动念,马上用佛法种种对治法门来修正。这样修行不息,行为的善真正圆满了,才能够真正地明心见性。
慈悲与解脱
不是说你把一念空了,坐在那里,然后飘飘然: “哎呀!四面八方都是空,我两脚踩在虚空中。哈!悟了。 ”不是的,那是非常初步。但是,要真正起修,也必须要先有那个境界。归纳起来,这三节说明了:小乘境界的那个求空是不对的。
事实上,这三节是连起来的。一个真正学佛修行的人,先要求到 “亡言绝行 ”,这一点境界证到了,即所谓初悟。这三节等于禅宗的三关;所讲的 “亡言绝行 ”,见一点空,是初关;起方便之行,是重关;最后圆满成佛,破末后牢关。所以禅宗讲 “悟后起修 ”,也就是说,达到了 “亡言绝行 ”的境界,这个时候正好开始修行。
谈到禅宗,马祖有一个公案,现在顺便给大家讲讲。你们年轻人现在喜欢搞禅, “馋 ”得很。有一天晚上,马祖带领了三位大弟子:西堂、百丈、南泉,一齐赏月,马祖指着月亮要他们说说看,西堂就讲: “正好供养。 ”百丈说: “正好修行。 ”南泉却拂袖而去,话都不讲。
马祖就笑了,讲禅就归到百丈,讲修行归到西堂, “正好供养 ”的这位就是修行。南泉的拂袖而去是解脱。解脱是对,不是说他不对。各有所偏,不全。
(编案:《指月录》原文为: ‘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即马祖)问: “正恁么时如何? ”堂曰: ‘正好供养。 ’丈曰: ‘正好修行。 ’泉拂袖便行。师曰: ‘经入藏,禅归海,惟有普愿独超物外 ’西堂即智藏,百丈即是怀海,南泉即是普愿 ’)
再讲第二个公案。有两个徒弟都悟了道,在路上走,看到路上一个死人,一位马上口念 “阿弥陀佛,好惨!没有人埋。 ”赶快挖地要把他埋了。另一位看到死人,眼睛看都不看,一直走,头都不回。两位师兄弟有不同的表现。人家来问他们师父: “您两个徒弟都悟了,究竟哪个对呢? ”“都对! ”“怎么都对? ”师父说: “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
说的也是!那个骨头埋与不埋都要烂的,差不多嘛!但是要注意!真正地学佛,诸行慈悲。在修行上,埋的是对的。解脱是解脱,有时候解脱是不对的,特别要注意!
所以,好像我经常在批驳 “禅 ”,因为 “禅 ”在这个时代产生了更大流弊,满街是 “禅 ”,不得了!这个禅已经弄得莫名其妙,与佛教正法的形象,差距太远了,非常可怕。怪不得,王阳明的王学,流行到了明朝末年, “满街贤人多如狗 ”。那个时代真是可怕,民族文化的风气受害很大。大家学佛的人更要注意。甚至我感觉到,现在佛法越昌盛,这个行愿就越糟糕。希望年轻同学特别注意。
这三节是连起来的,所以真正见到空以后,正好供养,正好起修狂不得呀!这一狂,非落因果不可啊!现在因果可是电脑时代,小心呀!不要随便错喔!
有个朋友讲得很有意思!他说: “老师您这样一讲,对了。我们小时候觉得,要看因果要等两三代,要孙子死了,才算受报。现在好像看到自己就受报了啊! ”我说: “那你还看到了,现在不但看到自己受报,而且时间更快,算不得个把月就报了,甚至过几天就报了,电脑时代呀! ”电脑的输入(因)与输出(果)之间跑起来快得很,千万要注意!
这说明修行的三节,处处跟着因果走。不要以为成了佛,就脱开了因果,佛更注意因果,更重视因果。越是圣人,越是小心。下面提到:
法界观行的重要
如《华严经》即不然,一念顿证法界法门,身心性相,本唯法体。施为运用,动寂皆平,任无作智,即是佛也。
最后境界,成佛的境界,要参考《华严经》。华严所标榜的理不同哦!修行行门也不同。一念之间,顿证法界法门,空有双方面都具足了。
一念空,这是佛法的小乘法门,不是法界的圆满。一念有也不然,这是凡夫的境界,而且有些外道境界也是一念有,也不对。
我经常说: “华严法界观行几乎失传了。 ”这个观行是 “一念顿证法界法门 ”,空有双圆,一切具备。
下面要注意这几个字。 “身心 ”,换句话说就是 “性相 ”,心就是性,身就是相。 “身心性相,本唯法体 ”,这个身心性相的根本,整个是法体的大用。所以你身体生病了,心也病了;身体病好的时候,心也不病了。而且,生理上只要有一点不舒服,你那个心理的病早有了;反之亦然。身心两个互为因果,是很快的。
“施为运用,动寂皆平 ”,这是讲功用、讲修行。施为就是现在所讲的作为,包括一切的行为、作为、应用、作用。
“动寂皆平 ”,动也是道,静也是道。动也是佛,静也是佛。不垢不净,干净的是佛,污垢的也是佛,这就是华严境界。所以把华严的理搞通了,就在一念之间,都具足了。就是六祖所说: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动静皆平,道都是一样,都是平等,没有差别。
“任无作智 ”,最后悟道了,佛到哪里去了?佛都再来一切的世间,普渡众生,这叫无作智。作而不作,为而不为,现在就是佛境界。
你能这样修持,现在就在华严境界。当然打坐可以练习,但不是主要,行才是主要,不过打坐是练习行之一。如果连盘腿都盘不起来,那更不用谈到行了。所以佛法不是那么呆板的,要晓得所谓 “善巧方便。 ”
我们往往拿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法门来确定佛法就是这样,这都是自己主观的看法。没有到圆顿法门,都是偏见来看的。拿一个模子印一切,就不行哦!
要真正讲禅宗,不离唯识、不离华严,这是真正的禅。千万不要像现在一般的年轻人,一动就是狂禅。禅是讲求行的,达摩祖师就特别吩咐,禅是从行入的。
为一切佛法应如是无长无短,始终毕竟法皆如是。于一真法界任法施为,悉皆具足恒沙德用。即因即果。以此普门法界理智诸障自无,无别对治。
这一段总论理由。一切佛法应该是这样明白的 “无长无短 ”,这是理由,要证到,不是理论。
口头说: “无长无短 ”。我们做到没有?学佛、学打坐,说: “我无坐无不坐。 ”做到没有?坐与不坐两样,都是没有做到。真做到了,一切平等,盘腿与不盘腿,清净地方与不清净地方一样。这句长短是形容词,始终就是毕竟,开头与结果,法皆如是,一切平等。
《华严经》告诉我们一个名词 “一真法界 ”。一切万有就是一个东西,体也是,相也是。这个东西至真、至善、至美,这个是道,所以叫 “一真法界 ”。
“法界 ”这两个字是中国佛学翻译出来的专有名词。法界不是宇宙。现在普通所讲 “国际 ”这个观念是包含在 “世界 ”里; “世界 ”这个观念又包含在 “宇宙 ”里; “宇宙 ”这个观念又包含在 “法界 ”的观念里面。而法界就是法界,一切事、一切理都包括进去了。
所以《华严经》讲 “一真法界 ”,一真,一切皆真;一假,一切皆假。所以佛法也有个道理,这里不是讲理哦!这里有很多求用功修证的人, “诸行无常,皆因假离,离假即真。 ”世间如梦如幻,但是注意, “离假即真 ”,离了假,即是真。
比方,这间房子本来要做什么,不知道。现在我们要在此研究佛学,很严肃的;供了菩萨,我们觉得这里好庄严,真真确确。能离了假,真的就来了,就严肃起来。 “离假即真 ”,这个道理千万要注意!
有些修法的人,念佛、观佛像,为什么修不成功?有些人念咒子,一方面用功在观,一方面太聪明: “哎呀!这是我一时想的,假的。 ”不虔信! “离假即真 ”,一念坚定,立刻成功。
不要拿哲学、佛学道理来注解,那就错了。我们的身体何尝不是这样 “离假即真 ”?这是至理,也是唯心所造的道理。把这些道理弄明白了,你就可以修。这也是禅哦!
这里特别提出: “一真法界,任法施为,悉皆具足 ”。一点行,具足了一切法,所以大家不要疑,就安心念佛。
现在很多人都发生这种情形。 “老师,你教我药师咒,准提法,又打坐、又空、又听呼吸、又要气满,你叫我学哪样啊? ”我说: “都学。 ”“哎呀!那不是很乱吗? ”我说: “都放下! ”“就是放不下! ”我说: “那没办法! ”叫你提起,你提不起;叫你放下,你又放不下。
问题就是不了解修持的道理。你只要 “一真法界 ”,修一法门,信心坚定,一心坚固,万法皆定。 “任法施为,悉皆具足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佛在经典上说,世间人下多少地狱,他都知道。我年轻时学佛,别说三大阿僧祇劫,九大阿僧祇劫我也修不成,世间人那么多!后来明白了,我也同佛一样,世间人下多少地狱我也知道。有人问: “知道多少? ”我说: “一地。 ”永远是一地,无数万亿尘沙,地也不过一地。天下万事,始于一,止于一,终于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你只要专修一个法门,就成就了,不要三心两意。
为什么我们大家学佛的心理会弄那么多花样呢?都不放心呢?这就看出人性的弱点,又占便宜,又贪多,又患得患失。
“哎呀!我念佛,阿弥陀佛念了,今天没有念观音菩萨,恐怕他见怪哪吧。 ”等到明天, “哎呀!糟糕!准提菩萨忘记了。哎!不好!准提菩萨怪罪下来怎么办呢? ”好像自己功德又少了。都在那里找算盘。
一即一切, “任法施为,悉皆具足 ”。只要一门深入, “恒沙德用,即因即果。 ”很重要,因为它文字太好了,反而被我们迷糊过去了。恒沙同尘沙两个字一样。我们中国大河以黄河为标准,印度以恒河为标准。黄河、恒河里头有多少颗沙?谁知道?我知道!多少颗?一颗。但是一加一加起来,永远也数不清。无数、无量、无边。恒沙形容数目之多。
“恒沙德用,即因即果 ”。因即在果中,果也在因中。 “以此普门法界,理智诸障自无。 ”这法门,就是《华严经》所谓 “普门法界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一品。《普门品》讲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个应身。有感则应,其数有三十二。其实,观世音菩萨岂止三十二应身?三万二、三亿二也做得到,不过他只拿三十二应身来方便说。这个数目哪里来的?这又同中国的《易经》有关系。
其实菩萨有恒河沙数个应身,什么道理? “即因即果 ”,这就是普遍存在的普门法界。真理在什么地方?真理就在你身边,无时不在。
密法密不透风
“理智诸障自无 ”,理上的障碍没有了,怀疑处没有了,智慧上你看明白了,一切障碍没有了。 “无别对治 ”,你不要想办法来修,那是对治。
真要对治,问题还真多哪!例如:
“为什么我打坐就是静不下来? ”
“你杂念太多了。就用听呼吸法,听呼吸也是一个药方。 ”
“哎呀!听呼吸我不灵光。 ”
“念佛吧! ”
“念佛,杂念还是多! ”
“念咒子吧! ”
“念咒子还是一样! ”
有什么办法?我传你一个密法,密宗的法,那难修了!那坛场讲究得很,桌子要怎么布置起来,上面要铺什么颜色的布,每天要怎么供养,什么花、什么水、什么灯 ……然后穿什么衣服,还要什么样的铃杵,还要献曼达。要设置得美,装得精致,东西还要摆得多。摆好了以后,一天已经忙完了。
早上开始修习,在菩萨前面供奉好了,大概要两个多钟头。然后上座,双盘腿打坐修法下来,三个钟头没了,一天只能修一座。
修法时,眼睛看着经架上那个法本念经,嘴里念咒子 “唵啊吽 ”,一手摇个铃杵,另一手摇个鼓,两个要配合好,然后嘴里念,头脑里要观想菩萨,观想完后,两个手东西放下,赶快结手印,手印结完,什么东西都忘记了!保证你没妄想。所以密宗的办法太好了,你爱忙的够你忙。然后要发脾气,它有忿怒法;要欢喜的也有,面容还要笑。样样都现场表演,热闹得很。当年我很诚心学过密宗,也是这个情形。怎么样赶都来不及,一天忙得很,忙出一身大汗来,最后忙得连洗澡也没有时间。一天想修三堂,一堂法修下来,两、三个钟头。又要吃饭,又要做事,又要每天换供养。那供养要具备三白:白米饭、白糖、白芝麻,还要把它粘拢来,做成馒头,亲手捏好了供起来。供了佛的不能过夜哦!不恭敬!明天又得重新做。哎呀!这个法这一忙下来,真的,立刻可以见到空性。忙空了!累坏了!没得你想的时间了。
所以大家打坐,为什么有时候感觉到 “哎呀,老师,打坐好像不行! ”都是你太清闲了。所以我教你修密法嘛,等你这个咒子练会了,我又来教你下一个咒子了。有位同学的报告就这样写道 “老师今天教了新咒子,我一边开车,一边背那咒子,一点妄想都没有。 ”
哪还有妄想,当然没有妄想!一边要注意开车,一边要注意那咒子是什么。等他熟了以后,他一边在开车,咒子也在背,妄想却也在打。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所以注意,为什么不成功?不是方法的问题,理不透,心不定!不能做到止入。
简单回转到中国儒家孔、孟的 “没得用情 ”,所以我经常在日记上批给你们 “没得用 ”。要切断!上座不想就不想,爱想就想。大丈夫说妄想不出来,就不出来!大丈夫就有这个本事。
“无别对治 ”这四个字有那么多含义,这就是华严境界。 “无别对治 ”,为什么要修个法来对治自己的心?此心,本来平静,本来空,本来现成,说它有也可以,说它空也可以,很现成嘛!很自然,你偏要修那么多对治。
别修别断,不见变化,变与不变,无异性相故。
“别修别断 ”,这四个字有两种意义。刚才我讲密宗的修法,大家不要当笑话听,太不恭敬了。真照密宗这方法去修,效果还真快!这是特别的修法,别修就别断。断了其他的烦恼,成就其他的功德。
又如修禅,参话头有参话头的效果,修空有修空的成果,别修就别断。一个学佛的人,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要学过,每个方法对治成果不同。等于我们练功夫一样,练手功,这手练惯了以后,手上肌肉就发达,练腿功,腿的肌肉就发达,这叫做 “别练别胖 ”,同 “别修别断 ”一样,这是一个道理。
第二个道理,可以由这个世界上晓得, “别修别断 ”,念念生灭中。修了功夫,摆在哪里?一点也不存在;不存在吗?还有作用。所以是 “别修别断,不见变化 ”。因此,明了这个道理,看一切世间就无所谓变化,看我们这个宇宙天地就没有所谓变化。
我昨天想,看了几千年的历史,好像没有变化过。现代人穿的衣服不同,一切的作为都是同过去一样。所以一念万念,万念一念,都没有变化的。
我经常喜欢提到,一位禅宗和尚的两首诗。这位和尚很怪,名字永远查不到的。晚唐时,他在湖北、广西一带很有名气。每天疯疯颠颠的,酒也喝,肉也吃,可是很多人信他信得不得了。他讲的话非常灵光,有神通。当时的太守是庞居士的朋友,一听,认为这和尚妖言惑众,去抓他来问。太守问和尚哪里人,和尚始终笑而不答。最后,和尚说: “你拿纸、笔来,我写给你看。 ”就写了两首诗: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日日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这位太守虽然掌握兵权,到底还是很风雅,一看笑了,就客气地再问和尚: “你不要跟我开玩笑。你究竟哪里人? ”和尚就又写了一首诗给他:
家在闽山西又西,其中日日有莺啼。
而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始终都不清楚这位和尚是什么人。据说是位大士,菩萨化身。
因为 “不见变化 ”,所以 “其中日日有莺啼。而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的代谢,但是年年有春三月,没有变化,本无变化。生命也是一样。大家所以畏惧生死,不能了生死,是没有见到自己那个法身自性的本无变化。
因此, “无别对治,别修别断,不见变化,变与不变,无异性相故。 ”变化是现象,不变的是功能、自性。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是现象,而这虚空是永恒不变的。一年四季在动,整个却是不动。所以 “变与不变,无异性相 ”。相,现象是变;性,本性是不变。
万法无咎 因果同时
普观一切,无非法门,无非解脱。但为自心强生系著。为多事故,沈潜苦流故。劳圣说种种差别,于所说处,复生系著。以此义故,圣说不同。或渐或圆,应诸根器。如此经教顿示圆乘,人所应堪受。设不堪受者,当须乐修,究竟流归毕居此海。是故余教先因后果,不同此教因果同时。
“普观一切,无非法门,无非解脱。 ”故以华严境界看,处处都是法门。你不要被困住了,每一种方法无非都是通向解脱的途径。
“但为自心强生系著。 ”都是因为你自己把自己绑住了。
“为多事故,沈潜苦流故。 ”就是因为我们自找麻烦,所以沉沦在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里。
“劳圣说种种差别。 ”因此才有釋迦牟尼佛等圣人出世,说了各种的方法。
下面一段,是佛骂我们了,当心啦!
“于所说处,复生系著。 ”可怜我们这一般人,因为佛在没有办法中想办法,说了那么多办法记录下来称为佛经。结果我们拿鸡毛当令箭。佛说的法是教我们求解脱,结果我们把佛法死记在脑子里,还要翻字典,什么叫十二因缘?什么是法身?一天到晚在求空呀!有呀! “于所说处,复生系著 ”,佛法把你魔住了。
所以从前我的老师说,什么魔都不可怕,有一个魔碰到,你就没办法!什么魔?佛魔!给佛魔魔住了。一般人学佛都给佛魔魔住了。佛所说法,是叫你解脱的,结果呢?一般人反将解脱的方法,拿来把自己给绑起来。
“以此义故,圣说不同。 ”因此,佛的说法只好有各种不同,有人喜欢有、喜欢密,就拿些东西给你抓。
刚才讲学密宗,抓得才多。头上要戴什么样的帽子,而且每一个法一串念珠,念珠拿的方式又各有不同。真正学密的人出门,后面行李有好几个大皮箱,法器就是要带那么多,不像学禅宗的人,一双草鞋、一个布包,背起来就走了。禅宗要丢掉,密宗要抓着不放,两个方法不一样,所以 “圣说不同 ”。
“或渐或圆,应诸根器。 ”总而言之,佛经上说的话,或者渐修、或者圆顿,都是看各人根器。
“如此经教顿示圆乘,人所应堪受。 ”所以《华严经》的经教,是顿教、也是圆教。属于圆乘根器的人,就可以接受了。
“设不堪受者,当须乐修,究竟流归毕居此海。 ”假使有人不懂这个道理,乃至不敢接受,自信不过,但慢慢去修行,最后总归到这条路上来。
“是故余教先因后果,不同此教因果同时。 ”总结起来,说明一个道理:圆教是因果同时,即因即果。所以《华严经》告诉我们 “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 ”。你一发心的时候,就已经大彻大悟了,成佛了。为什么呢? “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就是因果同时,即因即果, “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 ”。
发心不是有人来化缘,发个心,捐个钱;而是发菩提心。初学佛法,一念清净,纯是求道之大悲之心,那个时候,当下即是,即空即有。这一念,就成正等正觉,立刻成佛。
而其他的修法呢?是先修因后证果,只有《华严经》是圆教,因果同时。
为法性智海中,因果不可得故;为不可得中,因果同时,无有障碍也。
在我们法性的智海,就是众生与佛共同的本有性上。 “因果不可得故 ”,它的体本来空的;一起动、微微一动,就会有因果。比方大清静无波的水面上,有没有因果?不动是因,清静是果,也是有因果。但不易看出来因果,它因也不动、果也不动,所以好像觉得没有因果,其实还是有。它的因果报应还真快呢!当清静无波的海面上,微风一动,波浪就起来了。有感就应,感应是非常地快。
所以,法性的智海当中, “因果不可得故 ”,是平静的一面。但在不可得中,因果却同时存在。就如先前的比方,不动是因,清静就是果,彼此都无障碍。
佛法的基础在因果;因果不明,以后研究唯识也没有用。先把因果明了,唯识通了,才能对自己修行真有一点用。所以讲解得繁琐一点,帮助大家了解因果的道理,坚定一点信心。
第十四章 法尔如是水同云
《宗镜录》到此卷第四十二,是说明因果的问题。将世间、出世间法的因果和三乘道的修行因果都说明了。最后提出来,以《华严经》所标示的 “因赅果海,果彻因源 ”为彻底究竟。
对于因果的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得那么严重,大家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主要的道理,是再三说明,一切世间与出世间法逃不出这个因果律。
在现象界来讲,是逃不出因果律;而在形而上的本体上讲,是因果平等,寂然不动的。但不能说它无因无果,如同我们再三提出来的《易经》道理一样,这宇宙万有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但感而遂通,一动就有因果,而因果是同时的。
这个道理是佛学、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中国文化里,有一点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不同的,即关于这种论点的逻辑推演方面,不太喜欢。
我经常感觉到: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是哲学家。到乡下问那些非常困苦的老太婆、老头子: “为什么这么苦啊? ”“哎!命呀! ”
这一句命,什么都解决了。命是什么东西?命就是命,不必啰嗦!不需要再问了。
这中间再没有什么思考的。一句 “命 ”等于西方宗教、哲学最后的问题,什么都把它归纳起来,解决了。当然问题并没有解决,可是我们这民族喜欢简单,不喜欢分析思考。
当然也有人喜欢分析思考的,譬如在战国时,很有名的公孙龙、惠施等名家,喜欢讲 “白马非马 ”等等论题。在当时,像庄子等人也是讲逻辑,但是觉得逻辑只能够论到形而下现象界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再怎么讨论,永远没有底。认为自己已经由推理解决了形而上的本体,结果还是落在形而下的现象里。
印度的文化思想一直到佛的时候,同样地也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关于因果的讨论非常多。反观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个性,因果,要嘛不相信;若相信的话, “是嘛!都是因果啦! ”万事如有因就有果,因果怎么来?那不管。因果就是因果!啰嗦个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性。喜欢简单并不一定是毛病,也有它的好处。喜欢研究清楚,也并不是不对,也有它的好处,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有所了解。
在这里,我们要思考清楚的重点是:一切世间、出世间都有因果。在人世间的因果叫做报应。如同中国观念称为 “因果报应 ”。在物理界不一定叫做报应,物理上称为变化或者迁流。
所以后期翻译佛学时,有见于 “因果 ”与 “众生 ”这两个观念,在梵文里头是很难分开的,所以勉强翻译,叫做 “异熟 ”。
因此,有时候 “异熟 ”就代表了 “众生 ”这个观念,有时 “异熟 ”的观念代表了三世因果。其实这几个(众生与三世因果)观念连在一起就是 “异熟 ”。
就我们中国文字来讲, “异 ”就是变易,包括了时间、空间。 “异熟 ”即是异时、异地而成熟的。因此,在物理世界来讲,称为变化,称为迁流。拿人的立场来讲,叫做报应。
现在,回过头来说明《华严经》所说的 “因果同时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在人们的观念上,讲因果,已经把这个观念自然分成横的先后,或者竖的上下,很呆板地执著有因才有果。现在说明不是这样的。果在哪里?果就在因中,因就在果中。就拿供桌上的橘子来说,下一代的橘子在哪里?就在这个橘子的种子里。把这种子埋在土地里,这又成长、开花、结果。这个橘子是个果,但果中有因、中间有一个种子,这种子就是未来的因。所以因果是互为因果,因果是同时的道理,这是第一个理由。下面要说明的,是第二个理由。
离四句、绝百非的中观哲学
我们晓得,在般若系统的佛学中,龙树菩萨的《中论》是很重要的一部论著。它所翻译出来的偈子,等于我们中国的诗。首先它提出一个纲领: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
大家研究佛学,修道,称菩萨证到无生法忍。什么叫无生?
一切万法不自生,不是自然来的。现在一般科学思想或者唯物思想都认为万有是自然来的,也就是说,宇宙物质的世界是自然来的。
宇宙万有又有认为不是自然来的,而是另外有一个超自然的能力或者神,就是主宰,在哲学上不叫它主宰,称第一因,比较客气,不把它神化。如果把它神化起来,譬如基督教的教义,上帝创造了世界,又照他的样子塑造了人。他这个样子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这些等等都属于他生。
除外,认为另一个时空中的某种力量,能够控制一切,乃至于旧时社会的老太太们认为这是菩萨管的、神管的、阎王管的、玉皇大帝管的,从广义上来说,这些也都是他生的观念。所以诸法不自生,不是自然来的;也不从他生,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主宰。 “诸法 ”包括形而上、形而下。
那么既然不是自生、他生,又是什么呢? “不共不无因 ”,不是自他两个力量合起来的,就叫不共生。那生命是怎么来的,莫名其妙来的吗?不是莫名其妙来的。不共生,也不是无因生。是有他的因,有因就有缘。因此佛法叫它做无生。
所以 “无生 ”这个名词的观念包括了那么许多的观念,每个观念讨论起来,什么叫 “自生 ”、 “他生 ”、 “共生 ”、 “无因生 ”等等都是专论,那研究起来非常复杂。
因此龙树菩萨这首偈子: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 ”生而不生,不生而生。就像有位学者说禅宗: “答而不答,不答而答 ”,等于没有结论。
实际上,无生也是中国文化所讲的生生不已。有如《易经》上的两句话: “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 “神 ”等于佛家所讲的明心见性。那如来本性,在中国旧文化就用这个 “神 ”字,它不是宗教性的神。这神没有方所,无处不在;易无体,没有固定的体位。
所以讲《易经》,是 “周游六虚,变动不居 ”。我经常提醒来学《易经》的朋友,卦一出来, “哎呀!怎么这么坏! ”但是不要忘记了: “周游六虚,变动不居 ”。卜到一个卦非常坏,人为地可以把它变好;非常好的因缘,也可以把它变坏。为什么?因为它 “周游六虚,变动不居 ”,没有定位。这个道理也是说明了生生不已,与佛家讲的因果论同一道理。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名为无生。 ”实际上是讲因缘法。佛法认为宇宙这一切,万法的构成都是因缘而来。有连锁性,由这个关系到这个到那个关系,转了一圈,都不相干,也都相干。一切都是缘生,而缘起性空。缘生的,而本体是空的;因为是空,所以一动就起缘生的作用。这分两点,请注意。
我们在座的许多人只管修道、念佛或者打坐作功夫的,不喜欢听这些理论。 “这些理论与修道有什么相干! ”实际上,功夫做不好,就是这些佛学理念没有搞清楚。所以到了某一阶段,永远停留在那里上不去,智力不够。有时做功夫觉得: “这些理论东西干什么?讨厌! ”当研究这些理论的时候,又觉得 “作功夫、打坐干什么?那么麻烦。 ”好像是矛盾了。
实际上是同一个,这中间很难,要慢慢去体会。所以讲学,老子有两句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问是一天天累积起来的,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再懂一点,修道是要把习惯灭掉,今天丢一点,明天丢一点,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统统丢光,什么都没有了,合于道。这两个矛盾。真正大智慧的人,这两个矛盾是合一的,绝对合一。
所以真正作功夫,想要如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这些道理必须要通,不通的话,悟不了。
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又想无念、又想大彻大悟,你看多矛盾,对不对!一般学佛的,遇到第一个问题说: “我怎么不大彻大悟?! ”早 “误 ”了!可见无念不是悟!关键也在这个地方。
因此引用《中论》中的一首偈子,是告诉大家,这是讲现象界,一切万有生起过去了,都是缘生,缘生就是 “不共不无因 ”。不自生,不他生,所以是缘生法。
那么缘生这个道理与因果的关系是不是有联带呢?是有联带关系,从逻辑理论的方面来看,缘生的道理自然推演到因果的观念。
每一件事情有它的起因,就有它的结论。譬如人,生下来是因,最后一定是老了(老了好听点)。生是因,死是果。在形而上的本体功能,死是因,再生是果。所以这个观念推论下来,其思想理论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我们现在只是简单大致介绍一下。
无常不是鬼
上次讲到因果同时,无有障碍,现在我们照原文继续看下去:
可得因果,即有前后;有所得者,皆是无常,非究竟说也。
在一般人的思想观念里,提到因果这个词,马上在脑子里头,以为有个前因,有个后果的观念,就把它分开成两个阶段。如果我们没有特别提起注意,通常会那么想,对不对?事实上,因果不是前后,也不是左右,也不是上下。假使有先后、有所得,有一个因,然后得一个果,把这个果造一个实体的东西,那么这个所得、所造皆是无常。凡是世界一切的东西,有一个形状,有一个作用,都是无常。
无常是佛学的名词。佛学认为世界一切无常,任何东西不可能永恒存在,世界一切东西都是暂时的。例如,一间房子刚刚落成的那一天,就是它开始毁坏的一天。就人的生命来说,列子、庄子也提到过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说明人刚刚生下来的那一天,也就开始在死亡。假使他活了两百年,等于死了两百年,不过是慢慢死而已。
佛法这个 “无常 ”的抽象观念,传到了中国民间以后,就慢慢转变成具体的鬼,变成了城隍庙里的白无常、黑无常。实际上,无常是佛学上一个最高哲理的名称,称为 “一切法无常 ”。物理世界一切东西的存在,乃至精神世界,一切有现象的东西都是无常,不永恒、靠不住、暂时的存在。所谓一百年、一千年的存在,从宇宙的眼光来看,也只是一刹那间,就过去了。
我经常提到,佛学上的 “无常 ”是讲现象。就现象讲,因为它容易变化,所以讲无常。在佛学还没有来以前,原始中国文化虽然讲究可久可大的原则,但也有个名词,那就是《易经》上说的 “变化 ”。天下万事都在变化,随时随地。无一不变,无事不变,无地而不变。
当你懂了《易经》这个原则,算命看相有什么看头!?
有时候有人一定逼着问: “我现在好不好? ”我说: “好啊!我告诉你非常好。 ”那好了,他高兴了。但是我说的是现在非常好,他一转过身已经不是现在了,好不好我怎么知道!他一出门那更不是现在了。因为万物皆在变化,将来好不好,我说不知道了。
因此一切万有皆是无常,既然无常,因果也无常。譬如我们八点钟开始上课,开始那一秒种是因,说到现在,前一句话是果,这个果已经过去了,又是无常。那个果又变成未来的因,念念迁流不断。因此若认为因果是个固定的实体,实际的作用, “非究竟说也。 ”
若先因后果者,因亦不成,故果亦坏也。缘生之法不相续故,即断灭故,自他不成故。如数一钱不数后钱,无后二者,一亦不成,为刹那不相续,刹那因果坏。多劫不相续,多劫因果坏。待数后钱时,前一始成。因果亦尔,要待一时中无间者,因果始成。
我们普通观念,一提到因果,觉得因果有先后,现在告诉你因果同时,而且是无常的。所以佛法告诉你,一切缘生,缘生同时而起,所以叫因果同时。
假如你一定要说有个因、才得个果,那因与果中间是什么?中间显然是还有东西。在逻辑上,在理论上讲,那中间还是有个东西,那这里头就有时间空间的作用。但上面这一段文字,却说明不是这样的。其中理论已经讲过了,《中论》也提出来过了,就是说明因果是同时的。
像我这个拳头一拿出来的时候,握举拳头是因,握举拳头成形是果,此二事没有前后,因此,那个果已经在了。在这个中间,是有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永明寿禅师说,从逻辑的观念来看,说因果有先后是错误的。一定要 “一时中无间者,因果始成 ”。
若尔者,如数两钱同数,无前无后,谁为一二?如竖二指,谁为因果?
这里举个例子,譬如说两个铜钱一起拿出来,这中间不分前后,就是两个。两个手指拿出来,就是两个,因果同时。讲了半天,就说明因果是相互为因果, “圆 ”生的。
以前年轻时,同大家研究佛学,这个缘生是什么呢?讲了半天,我干脆画个圆,缘生的,这个圆的东西无所谓前后,无所谓左右;不是圆圈,是个立体的球。缘生也就是圆的道理。当然是无法解释中的解释,此中无时间、无空间。它的体是唯心所造的,本体是心所造的。
下面讲人生的的生、老、病、死苦,不外劝我们赶快学佛修道成佛。这些生、老、病、死苦,都要变成老生常谈了。我不再讲了。
现在我们开始卷四十三,也就是唯识学要开始了。学佛的基本道理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个基本道理是唯心的。唯心因果,也可勉强地说,是心物一元的因果。因为 “物 ”在佛学里头根本不大承认的,依佛所说,物是心所变现的一种现象而已。
严格来讲,一切万有的物质世界与心量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以哲学来讲 “心物一元 ”,已经是有问题了,拿佛法来讲是要打手心的。
因为物不过是心所生法的一部分。心性法身本体功能,大体把它分三部,就哲学来讲,例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这个世界分成两种世界 ——精神世界、物质世界。这两种世界是心的功能的变现。而心的功能在精神世界、物质世界里头都存在,都能起作用。因此严格地说,就佛家的唯心的哲学而言,是不承认心物一元的哲学,换句话说,讲心物一元,都已经是低了一级。明白了这个道理,现在正式讲我们中国最流行的禅宗,所谓明心见性、悟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既然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为什么又要讲唯识学,把这个心像西瓜一样分成八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切,现在开始讲这个道理。
达摩与二祖
夫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二祖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即知唯一真心圆成周遍。当下言思道断,达磨印可。遂得祖印大行,迄至今日。云何著于言说违背自宗,义学三乘自有阶等?
《宗镜录》第四十三卷一开始,就首先标榜出禅宗。禅宗在印度,第一代禅师是由釋迦牟尼佛亲传迦叶尊者,再传佛的弟弟阿难。如此传到二十八代的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是印度的一位王子,同釋迦牟尼的身世一样,为求道而出家,在印度继承了禅宗的二十八代祖师,到中国正是南北朝梁武帝的时代,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达摩只传一心之法,我们所谓心地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即是佛。如果再进一步问: “什么是心呢? ”问题就来了!是身体里面这个心吗?不是哦!这里是心脏。头脑思想是心?这是头脑不是心!
那心是什么?问题来了!不过,我们晓得达摩祖师西来所传是明心见性成佛。这个公案大家都知道,达摩祖师西来,先到南方后到北方住在嵩山,面壁九年,实际上他到中国有十几年,不过有九年住在嵩山。也不是九年都在那里打坐,面对着岩壁。不过这也很好玩的,日本禅宗,都学这个,打坐面对着岩壁,把背露在外面吹风,号称这就是禅宗。据说达摩就是面壁而坐。
当然在中国的岩壁留影的也很多,譬如在嵩山的岩壁上有一个人像,据说是达摩祖师的功夫,当年他坐下来,这个影子就照到岩壁上留下影像,不晓得他修的是不是武侠小说上写的留影神功!这是说笑的。这些后世流传的真与假,都不去考虑。他来到嵩山是住了九年没错。
(编案:郭元兴居士曾费心论证: “壁 ”为 “璧 ”之误,璧为心净之喻。则 “面璧 ”义同 “观心 ”,堪称别解。然即使形为面璧,亦不碍观心。录此别解,聊供谈助。)
首先,他是一个印度人,到中国来,中国话讲得如何?不知道。像我到现在,自己是中国人,国语都讲不好。当然他有神通,佛法高,比我们讲得好一点。为什么?我经常举《指月录》,常说达摩祖师讲了一句中国话,我谈了三十年,才谈懂。
梁武帝问他,对答一来一往,梁武帝最后给他逼紧了,就问,圣人得了道是什么境界,达摩答复说: “廓然无圣 ”,那就是说无量无边,空空洞洞,那心境之伟大,包容万物,但是其中无一个圣人,没有圣人与凡夫的差别。梁武帝又问: “对朕者谁? ”梁武帝第一次问他悟了道的人的境界是什么样子, “廓然无圣 ”,大的无所谓圣,也无所谓得道。自己还觉得有个道可得,那我们就要问那个 “道 ”值几毛钱?有个东西可得,就有价钱可还了,好办!那还不是道!梁武帝也很厉害,居然什么都没有,你祖师爷来传法,那 “对朕者谁 ”,那你跟我讲,你又是什么东西!当然皇帝也不能那么粗鲁,总要文气一点。就问: “坐在我对面的是谁呀? ”
达摩祖师讲了两个字: “不识 ”。这两个字我讲了三十年, “不识 ”,我们素来读成不认识。在我也认为是不认识,大家也讲不认识。三十年后,到了广东,有一天,我也不会讲广东话,朋友派了一位广东的小朋友跟到我旁边走,同我做事情,两人无聊乱扯一顿,反正也没人,也不怕脸红乱说,后来我问了一句: “‘不知道’,广东话怎么说? ”“不识呷。 ”哎呀!这下《指月录》读懂了! “不识 ”就是 “不识呷 ”。因为达摩是从广州上岸的,而且广东话与闽南话都保留了真正唐朝的音,所以现在研究古书,研究唐音,最好会讲闽南话、广东话、客家话。我说 “老弟啊! ”他看到我那么高兴!那个广东小孩子说: “南先生,你笑什么? ”我说: “你不晓得。我三十年总算在你身上谈懂了一句话。我很感谢你。 ”
梁武帝当年一问他,得道的人无境界,那当着我面,你是谁呢?达摩祖师说: “不识呷 ”。不知道!我也不晓得我是谁、你是谁。就是闽南话 “莫宰羊 ”!这妙得很!后来愈发现愈流汗,以前讲课往往都讲错了的!以后大家看祖师语录,那个祖师一定要查,他是福州人的话,有时候福州话就出来了;苏州人的话,苏州话就出来了,没得办法!不懂这个道理的话,读书、读语录就错了。因此,以这句话告诉同学们,读书之难,尤其是读这些禅宗语录。
达摩祖师当时在那嵩山面壁九年,是不是一直九年,当然也是个问题。后来碰到二祖来,二祖当时已是三十多岁了,早已经在山东、江苏一带讲学,听众满座,很有名声。讲《易经》、讲《礼记》、讲中国文化,哎呀!他忽然发现这世间的学问不能解决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因此看佛经,看了《大般若经》,出家了。出家了以后,他又在河南香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打坐修道了很多年。
因此,我们了解:第一,二祖学问好,读书人出身,不是盲目信仰的。第二,他做过功夫,他一个人跑到香山去打坐已经好多年了。一般人管他有没有道,他总有腿呀!两腿总要能够坐得住呀!我们两腿坐坐看,坐四十分钟变麻了!
而且他佛学研究得好,学问也好,他最后来找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理都不理,他站在那里,就有这样的画像。后来儒家到了宋朝有一个故事叫 “程门立雪 ”,这个故事是作者藉程夫子套用二祖而来的。
冬天下雪,二祖见达摩的时候,站在那里站了好久,或者是一天一夜,或三天三夜,很难确定,反正下雪都超过膝盖头了,二祖都没动过。那诚恳求道的样子!最后达摩祖师问他: “你找我干什么? ”二祖说: “我听说师父您从印度来,拿佛法正统心脉来传,我要求道啊! ”达摩祖师看他这样一讲,就痛骂了他一顿,骂的话很有意思!
我们土一点来讲,就是说: “你这个小家伙!佛法岂是那么容易得的!要经过多少年呀!凭你这样子拍拍马屁,站一下,又算什么了不起! ”他是不是会骂这么好听的中国话,不知道!反正是很会骂人啦!
结果,二祖听他这一骂,抽出了刀。以前和尚的袋子带着有刀的,等于我们过去军人腰上配有刀。和尚的刀叫戒刀,不是叫你去杀人、抢人的,是自杀用的!如果做错了事,甚至做坏了,自己自杀!后来当然有些和尚拿这把刀子不自杀,去做了别的坏事,或杀人也有。因此后来政府追回了,不准带,只保留袋子代表那个意思。所以当年的出家人是带刀的,另一方面切菜也好用。因此当时二祖抽出刀就把膀子给砍了!以表示自己的心意、决心。当然,那时候天气冷,下雪,血马上就冻结了,不过也是痛得很的!所以后来庙子塑像或画像的二祖少根膀子。
看到二祖表现出这样大的决心,达摩祖师就问他: “你求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呢? ”当然我们想得到,他又冷又饿又痛,那真不晓得多痛苦呀!人世间的痛苦在一刹那间都加拢起来!身体的痛苦、肚子的饿、又冻得要死,还要求道!当时不晓得他是怎样挺过来的!所以达摩祖师问他: “你为什么? ”二祖当时只讲了一句话,他说: “此心不安,请师父给我安心! ”
我们后世学禅宗都忘了这个公案中他的学问、他的功夫、他的一切、他的决心。好严重!一般人认为他有道,他还是觉得此心不安。人生最难的,就是这个心,怎么样安?当然问题来了,这个是什么心?怎么样安?
所以有许多青年同学学禅,要参话头,这个就是话头嘛!这个是什么心?这个心怎么安?我们大家坐在这里,听佛学的课,你心安不安?自己知道不知道?此时的思想安不安?这是什么心?怎么样安?我们先休息一下,先安一下心来。
第十五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
上次,我们提到二祖向达摩祖师求安心,首先提出来有个问题: “安心 ”,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不但普通人,任何一个人都觉得安心之难。因为学佛、修道,学了一辈子还是安不了心;反过来说,此心真安了,返回佛性了,就是普通人也成佛了。这是第一个问题 ——如何安心。
第二,《宗镜录》卷第 43的原文: “夫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二祖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 ”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一再重复说明二祖见达摩这故事呢?这里有一个点题,点出这个题目来,也就是大家一般人学禅宗、学佛法搞错了的。我们现在能够思想、能够感觉的心,佛称之为缘虑心。这个心里,一个思想接着一个思想,永远连续不断的。
莫做无用之功
我们一提到佛法的唯心,就把现在这个能思想作用,能感觉作用的,当成是心,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唐代诗人,学佛的白居易有一首名诗:
“空花那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
我们眼睛坏的时候,或眼睛碰压了一下,起了毛病,就看到虚空中的光点,好像虚空之花,这个本来是假的嘛!但你要说它是空的,却也是个现象,是病态的现象。所以,以这个空花来求得正果是不可能的。阳焰就是沙漠里头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照在海面上,因水蒸气蒸发所产生的光影。另外,在高速公路上,尤其在炎热夏天,车子开得快的时候,坐在车内看到前面马路上都是水,开到的时候却没有水。干的。可是那水真像,你就晓得这就是阳焰。所以, “阳焰如何更觅鱼 ”?根本就没有水,哪里可以找到鱼?我们的缘虑心,一个思想连一个思想的心,以这个心打坐、作功夫,以为自己在修道,无以名之,就叫做阳焰境界吧!
要注意哦!不管学什么!禅宗也好、密宗也好,管你天宗、地宗,随便你哪一宗,都是 “阳焰如何更觅鱼 ”。你以缘虑之心去修,以为这个是 “一心 ”,那是笑话。对佛法基本都没有认识清楚!
一般学佛的人注意哦!一切唯心不是这个,这个是意识缘虑之心。大家都以为缘虑之心,是可以做功夫的东西,例如佛法的调心,道家的炼心,儒家的养心,都还是缘虑心,像密宗修观念咒子,或者参话头、做功夫,甚至练气功,都只能称为调心,都是以缘虑心起修,不是究竟。你要求的,应是后面那个本体的心。
所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事实上不是指这个缘虑心,首先要明白,要搞清楚,不然错误大的很;尤其现在国内外讲禅宗的,我们只好根据白居易的诗称它 “阳焰宗 ”, “阳焰如何更觅鱼 ”呀!再不然叫它 “空花宗 ”, “空花那得兼求果 ”!不可能的呀!
做人要老实
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二祖当时同我们一样,达摩祖师问他: “你找我干什么? ”神光说: “此心不能安啊! ”但是先前,二祖没有剁膀子以前,不是讲这个话;他说的是: “师父您从西边印度来,有无上甘露的法门。 ”换句话,像我们有些年轻人,比如我年轻时候,找师父也是这样,看到就跪,跪下来: “师父呀!听说你有大法、大道,您一定要传给我,你叫我怎么样都可以! ”那句话,嘴巴骗死人不要钱,好甜哦!反正我要求道嘛!缘虑心!
所以二祖去见达摩祖师,也同我们年轻人一样,那个嘴巴真会侍候人! “您有无上甘露法门 ”,反正好听的名字都给它堆上去。碰到达摩祖师不受骗的,被祖师骂一顿,当然自己心里有数,那些都是空话,捧了空花要来求道。剁了膀子以后,这一句话大概是又冷又饿又痛,痛出来的。达摩祖师说: “你干什么?你为什么这样? ”二祖说: “此心不安!求师父给我安心! ”这老实话来了。
但注意哦!他学问已那么好,至少在求学方面比我们在座的人好,打坐修道的功夫也比我们只有好没有差,一切胜过我们,而他说心不安。最后又冷又痛又饿,剁了膀子,当然此心不安,恐怕手还在发抖,不过下雪天没有关系,且马上停止了。他问这个心怎么安,这句话问的倒实在。达摩祖师经他一问,当然我们看书没有味道,文字记载不够写实,当时没有录影,他那个眼睛一瞪: “还没有安心,拿心来,我给你安! ”尤其那外国人讲话胡子一翘、眼一瞪,蛮哧死人的。
二祖被达摩祖师问呆了。我的心,在哪里?找不到!怎么拿心给你!心到底在哪里?毕竟找不到!要知道,在那种情况之下,二祖的缘虑心没有了,更没有第二心思去造一个假话来了,他已经被整得差不多了,仅剩半条命,才有最后一句实实在在的话: “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说: “那好了,我已经给你安好了。 ”这一下才开悟。
达摩祖师的教育方法好厉害,但是也很客气啦!假使是我就坏了, “那你怎么会讲话! ”对不对!说我心找不到,却晓得答复我找不到,这不是心在讲吗?可见还有一个心。但达摩祖师的教育方法不走这个路线。这样一逼,会把人整神经的,不可以这样!所以赶紧告诉他: “你在这个地方,我已经给你安心啦! ”无可安处嘛!不需要安处,有一个固定安处,就已经不是了。
就如《易经》上的话: “神无方而易无体 ”,我们一般人总喜欢捉住一个方位,捉住一个东西,定在那里,以为是安心。那错了!那都是缘虑心,不是真的。这是一段中国禅宗开始的公案。
再看原文,永明寿禅师提出来说: “初祖西来,唯传一心之法 ”,二祖答复他的话: “求缘虑不安之心不得 ”,找不到。因此可以了解, “即知唯一真心,圆成周遍 ”。我们现在用的心,无以名之,为了分辨它,把它叫做假心。
我们那个本自具有的本体之心叫做真心。因此你就晓得,天下唯我独尊的唯一不二的真心,圆成周遍,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处处现成。但是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你只要当下 “言思道断 ”,但不是嘴巴不讲话;嘴巴不讲,心里头却还在讲哪!
无言之教
所以,我非常感谢一位朋友。当年我到峨嵋山,想要闭关。就写了封信给这位朋友说,我三年闭关,禁语不说话。这位朋友回了信,他也是学佛的,他说禁语就不必了,你把嘴巴禁得掉不说话,你禁得掉你的心声吗?我看了信,突然一震!对!心声。一个人自己里头常两个人在对话,不只对话,有时候还吵架,而且有三个、四个吵得很厉害。庄子称之为心兵。我们心里头有干戈在作战,就像现在的新名词 “心战 ”,心里头自有干戈。
( 编案:现代心理学类皆假设有一统合之人格存在,但弗洛伊德却将人格从发生学上分成原我、超我、自我,又从实存上划分为意识及潜意识。雍格又将后者划分为个人及集体潜意识。至于乌斯宾斯基,又分为知、情、意的我,详见其所著:《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真是热闹得很。 )
所以 “言思道断 ”,光是表面上的不讲话不行; “思 ”呢?那又是另一个问题来了。因此,接着卷 43开始唯识的道理。 “思 ”与 “想 ”原是两个不同的作用;现在人却把它们连起来称作思想。 “想 ”是粗的,譬如我们坐在这里脑子里在想,感觉到的这个是想。这 “想 ”变化的很快,虽然无常,却可以看得很清楚; “思 ”就不容易找到了。在座诸位,有很多用功修道学佛的;学净土的也有、参禅的也有、学密宗的也有,乃至修道家的也有。据我所知,各路的神仙济济。但是不管你禅定做得怎么样好,你那个思的境界没有断。那时你好象不在想,你觉得非常静,非常沉,什么都不知道,或者偶然有一点影像,这都是思的境界。所以非要把法相唯识学研究得透澈,然后才能讲唯心的道理。
所以 “言思道断 ”,思不是想,想容易断。譬如说,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早上刚睡醒了,眼睛还没有张开,迷迷糊糊的还在睡,那个若有焉、若无焉的境界,是思的境界,不是想的境界。
还有,我们晚上将睡着未睡着之际,还有点迷迷糊糊,有点影子,都说不知道吗?还有一点知道,真知道吗?不知道。那也是思的境界。往往有许多人把这个当成是正路,当成是心宁静的标的,这是绝对的错误,千万要注意!要 “言思道断 ”才能够了解到真心的境界,才能得到达摩祖师的印可。
“遂得祖印大行 ”,二祖了解了真正佛法的心印。 “祖印 ”也就是佛法的心印。中国禅宗所谓的大乘开始了。 “迄至今日 ”,这个 “今日 ”是指永明寿禅师 (904~ 975)写《宗镜录》的时候。他是五代末年,宋朝初年的人。
“云何著于言说,违背自宗? ”这段文字,永明寿禅师用的是假设的语气。禅宗是言思道断,不立文字的,为什么你还要写这部《宗镜录》,违背你所学的禅宗哪?不过,永明寿禅师后来提倡禅净双修。
“义学三乘自有阶等 ”,在中国的佛教大体上就有两种差别。一种是专门讲修行功夫的,例如禅师,过去学天台宗的也叫做禅师。另一种是 “义学 ”,义就是理,是专门研究佛学,讲经教的。
所以,过去一般人称那法师讲经教的,就叫义学沙门。古代修禅的人多半是义学出身,例如临济禅师,是唯识宗的大师,最后却绝口不提唯识了。如永明寿禅师等,每一位大祖师,义学三藏十二部都是透彻极了,二祖也是。不像后世修禅,经教不研究,只得参个话头,偷得缘虑之心,这后果很严重。
当然,修行与义学这两派自唐、宋以来,素来有点不太融洽的。从南北朝以来,禅师穿的是修行的黑衣服;义学沙门穿的是紫色的衣服;讲经忏则穿的是银灰色的,有五色衣服的分别。义学沙门穿的比较讲究,而禅师邋邋塌塌像小说写的济公和尚一样。
有一天,有个义学沙门在一个地方吃饭,刚巧有位禅师来,晓得他是大法师、讲经的,故意逗他玩:
“法师,您也在这吃饭,阿弥陀佛。法师您讲什么经的? ”
“我讲唯识,大乘宗的。 ”
“您讲多少年了? ”
“二十年了! ”
“我要请教法师一个问题。 ”
“什么问题? ”
( 在唯识宗有部《百法明门论》,归纳心法一百种。 )
“法师啊!我请教您: ‘昨天下雨今天晴 ’这是属于那一法啊? ”
这法师呆了!答不出来!脸红了。这禅师故意逗他,大概是老朋友了,于是说: “那您反问我,我回答! ”
“那 ‘昨天下雨今天晴 ’是那一法啊? ”
“这是唯识宗的心不相应行法。 ”
一点也没错,心不相应行法,所以我们缘虑心没有办法控制它。譬如时间,说一切唯心,但这自然的现象,根本上识控制不了,总共有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所以说,过去有许多禅师,你看他不讲座,他照样有阶等。
“义学三乘,自有阶等 ”,义学三乘:声闻乘 (小乘 )、缘觉乘 (中乘 )、菩萨乘 (大乘 ),自有阶等啊!《宗镜录》是完整的一部佛学大法。为什么还要将佛学举个大纲问号在此,永明寿禅师自问自答:
答:前标宗门中,已唯提大旨。若决定信入正解无差,则举一例,诸言思路绝。
“明心见性成佛,当下即是 ”。宗旨在前面卷第 42时,说得很清楚。一般人都晓得一切唯心,但是哪个心?心在哪里?若说: “我也相信啊!一切唯心 ”,那你是迷信。一般用的是缘虑心,因为你没有见到自性。没有明心见性以前,你虽然相信,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信;要 “决定信入,正解无差 ”,一切知见没有差错,功夫到,见地也到,那才是真正的正信。
“则举一例,诸言思路绝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话可说。所以释迦牟尼佛到了最后只好不说话,拈花!说了没有?说了。语言,不完全只是嘴巴,有表情,全身都在说,才表达完全。但人与人之间往往当面不用开口,也知道对方心意,迦叶微笑,正是一种 “身体语言 ”啊!《指月录》载,佛说法而后否定一切: “我说法 49年,并没有说一个字。 ”
当年在大陆上研究佛学的一些朋友很顽皮:
“唉!要讲扯谎,我看释迦牟尼佛第一。 ”
“去你老兄,怎么这么讲! ”
“他自己说的, ‘说法 49年,无一字可说 ’,当面不认账。 ”
叫人笑得肚皮都笑痛了,大家都知道在说笑话。事实上是否定了一切,但是也真说了真话。这一切理论说了都不是的;直到了, “言思路绝 ”才是。但是为什么还要举这一部书呢?这是一部中国真正的佛学大纲。
窥见今时学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说。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注意了!为什么要写《宗镜录》?因为慈悲心。看到现在一般学者,用思想头脑,好高骛远来学佛, “多著言说 ”,对于佛法乱七八糟吹得很厉害,吹得头头是道。 “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 ”,理论讲得很高, “心外无法 ”,但里头贪嗔痴慢疑,样样俱全,念念常随境转。 “唯知口说于空 ”,嘴里讲空, “步步恒游于有内 ”,每步、每步他都空不了,执著得很厉害。这是永明寿禅师说明为什么要作这一部书的原因。禅修到宋朝已经变了样,不得了,口头上的佛法太多了。这几句评论,文章好、字句好、意境好,且都对仗: “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
只总举心之名字,微细行相不知。
而且一般修禅的人,都在 “笼统般若、颟顸佛性 ”,抓到一点 “心 ”的影子,就认为悟道了;一点 “证 ”的影子,在无明中便认为这证了禅,这严重的很。
现在一般人只总是举一个心的名字,对心的功用体会到一点点,可是 “心 ”那微细起的作用,一点都不知道,这个要注意!尤其我们在座用功多年的人,你坐到进入一个定境,却被心的妄生,思的一面,牵走了而不知道,一样是走入外道喔!所以见不明,是第二个严重问题。
若论无量法门广说,穷劫不尽。今所录者,为成前义。终无别旨,妄有披陈。
进一步说,佛法是无量无边,方法多的很。现在一般修行的人,抓了一点鸡毛就拿它当令箭;抓了一点,就以为都学完了。 “无量法门誓愿学 ”,你学了几个量呢?问号!要广说佛经无量法门,穷劫不尽,这劫数完了,再来个劫数,永远说不完。现在永明寿禅师把三藏十二部的精华节录下来成这本书, “为成前义 ”,为大家学佛找出一个正统的真正的理论。 “终无别旨,妄有披陈 ”,并不想另标旨,也不敢妄加意见。
此一心法门,是凡圣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
凡夫心地迷了,转入六道轮回;而悟了本性,就成了圣人。这一明心见性的心地法门,是凡圣的根本,但心的现状怎么样呢?现在国外的心理学、心像学 (心的意像,也是心的作用 )研究得很多。所以我们打坐,有时候得到清静,正是心影喔!拿佛学来说,正是心的行相,还在动相喔!还没有证到心的本体。大家要注意!
所以永明寿禅师再三告诫, “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源 ”,先明行相,它的动向,你没有看清楚,我们打坐得到清静,那也是行相之一。有时候打坐有光影,有各种境界,那是第六意识,独影境界之一。这一认错,严重得很,自己对不起自己。
三种心态 四种体相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唯识点出来了,因此达摩祖师当时传给二祖神光时,叫二祖以《楞伽经》印心,楞伽是法相唯识中的五经十一论重点,也是禅宗的重点。
《楞伽经》唯识讲三量 ——现量、比量、非量。什么是心的现量?大的心的现量很严重喔!举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心的现量。所以有时候,我们大家用功,偶然一念清静,三际脱空,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好像是空,这不过是意识的偶然现量的一部分。你不要认为 (疑有文字脱落 —注 )前念已灭,前一个思想过去了,后一个思想没有来。
我以前强调过,你们再体会一下。前面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未来?未来还没有来。中间这一段空空洞洞,要你先认识心意识现量的这一面。但是有许多同学,把这个观念弄错了,认为这个意识清明面,就是现量,也错了。你假设观想得起来,前念已灭,后念不生,当前一念,真能观想阿弥陀佛屹立而不动,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也是意识的现量。一个是空像的空量,一个是有像的现量。千万不要弄错,弄错严重得很,不要说没有讲过。我讲了,如果有一点表达不完全,我有口过的;你们听错了的,不关我的事。
当然,这是个人小的现量。大而言之,诸位,真到达了大悟的境界,身心桶底脱落,与山河大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混而合一,如庵摩罗果在手掌中一样,一点灰尘,如梦如泡,那才是证到心意识的现量。不要妄认为,喔!我这一下就做到了,那很严重。平常有一点 “空 ”,就认为这就是 “禅 ”喔!千万不要错认了这个现量境界。
比量:我们一切缘虑心,一切的思想,一切的学问,一切的聪明,都是比量来的。比量是为计较心来的,一切后天受来的知识,比如我们买东西,这个大,这个小;这个是,这个非;这是因,这是果,这是缘,这都属于比量。
那非量呢?精神病的时候,或是到我们要死的时候,脑子毁坏的时候,有时打坐的时候,出现的那个境界是非量的境界。非量是错误,但也不能完全说它错误,以现代新名词 “心影 ”来说是另一种现量。如果着了魔境,就会把非量当成真实现量。
所以永明寿禅师说,要修禅悟道,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 ”,不要笼统。笼统而认为那就是悟了,那真是 “误 ”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一定要在这三量上分别得清清楚楚。 “真修匪滥 ”,真的修行不可以马虎一点,不能掺水。
“四分成其体用 ”,四分,唯识的相分、见分。一切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现象,现象就是相分。而见分呢?我们知道,相分的那个能知之性后面是见道的见分。所以明心见性,是见道的,见道不是证道,不可把禅搞笼统了;以唯识学来说,见道就是见道。
《楞严经》上说: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第一个 “见 ”是能见之见。第二个 “见 ”是所见之见,见相分之见。我们眼睛能看东西,这是眼识的作用,能见到眼识作用的那个能见之见,见那个见道。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那个见道之见,不是所见之见。看到光,看到空,那都是影像。 “见犹离见 ”那个能见之见,能所两空了以后, “见不能及 ”,姑且称 “见道 ”,不是我们心见、眼见所能到达的。
这是《楞严经》上所提到的,但是现在一般的人都在拼命批驳这部经典。有一预言,《楞严经》是所有佛经中最后传入中土的;将来佛法衰微时,它又会是最先失传的,那末法就来了。所以我要将《楞严经》翻作白话,就是怕它失传了。因为到了清末民初,梁启超指楞严是一部伪经。梁氏对佛法的研究较晚且无深刻工夫和造诣,但他当时颇负盛名,所以一举此说,随声附和者不少。所以盛名所致的因果很大。为人千万莫出名,一句话错了,所种的因不只一生啊!
( 编案:有关《楞严经》之传入经过及论证,请阅怀师所著《楞严大义今释》之叙言部分 )
唯识中指出,见分,见到还不算数,还要证分,身心投入证到这个境界。你说 “空 ”,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空,那叫大昏沉。现量没有弄清楚。若说: “我有一点知识,大概也清楚。 ”那叫细昏沉,佛学要有一点研究,心性要分清楚,不然误了自己,何必学佛?所以要证分,证到这山河大地合一的法界同体。这不是一句空话,要证到;证了还不算,你证的对不对?还要考查考查,叫证自证分。唯识的三量四分,有条理、有秩序、有理论、有实验,步步丝丝入扣,是非常科学的。所以永明寿禅师说,你们用功,明心见性而证道的,就拿这代理尺码来量一量。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
然后十因四缘,辩染净之生处。
你悟了道以后,以十因四缘来辩,来决定。那么你爱生西方极乐净土也好,东方也好,都可以。
( 编案:十因为: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详见《瑜伽师地论》卷 38。旧译四缘为:一、因缘: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二、次第缘: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生起。三、缘缘: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四、增上缘: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新译四缘为:因缘、等无间缘、缘缘、增上缘。详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一、卷八十五、《成唯识论》卷七、《俱舍论》卷七以及《大毗婆沙论》卷 21。 )
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
三时报应,五种果位,你爱出家求真入道也可以,在家、在俗修行也可以,只要你正见清楚。
( 编案:三报为:一、现报:依现在之业,受于现在之果报。二、生报:依此生之业,受于次生之果报。三、后报:由作业之生,隔二生以上后所受之果报。五果为: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此五果顺序及解释,各种论典略有不同,详见《显扬论》卷 18、《俱舍论》卷 6、《瑜伽师地论》卷 28、《辩中论》卷下,尤其《大毗婆沙论》卷 121,除总说外,别说更为详细。 )
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
懂了这个道理,自然不会走小乘的路子,也不会走邪门外道的路子,更不会被妄想情感所困住,不会落在一般的执著上面。所以他再三的说明,著《宗镜录》是为了后世的学者,才有这慈悲的著作。
第十六章 尽乾坤是个眼
上次讲到 “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 ”,重点是:要讲禅宗的明心见性,就必须把唯识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够真正彻底地明白见性的道理。
下面是介绍当时宏扬唯识的人:
遂乃护法菩萨,正义圆明。西天大行,教传此土。
护法是个人名。当时印度护法等人,都是宏扬唯识宗的大将、大宗师。西天指印度。印度后来唯识之学大行,慢慢传到中国来。
佛日沈而再朗,慧云散而重生。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触境冥宗。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这些文字都容易看懂。但如果谈修证,一般所谓参禅或其他佛法的修证,偶然的心境上得一点修养、清净、安祥则有之;但是心地法门与物理世界能够彼此融通,不是理论,而是事相。事相就是事实、功夫。真正功夫到了,心与境能够融会贯通了。
一心清净 万法圆融
其次, “自他交彻 ”。我们普通学佛,在境界上达到自己的清净则有之,心念的安祥是有,他力方面就没有办法。比如我对于你,对于他,彼此能够发生感应之作用则做不到,何况过去有成就的,如诸佛菩萨或诸天神,种种境界,与之 “自他交彻 ”谈不到。若不能达到 “心境融通,自他交彻 ”,就不是禅宗所讲的悟道。理论上通一点点,心境偶然的安祥不算的,必须要达到 “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 ”,与古佛先圣、后圣会通,二而一,一而二。
“触境冥宗 ”,碰到外面的境界,冥,就是能清清净净,了无所了,这是佛法心宗的宗旨。文字看得非常清楚,一讲修养,真的境界事相来了,做不到。平常打起坐来,参禅啊!自觉得蛮清净的,而且自觉修养很高,八风吹不动;外面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却火冒三丈。所以要 “触境冥宗 ”,佛法并非光闭眼打坐,图自己的清净;要在利人利事中,触境能够冥宗,完全到了心而无心,念而无念。能够做到这样利人利事的功德才是,假使不能则不算佛法。
“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同时要能够做到 “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才可以。这句话也是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做不到。达到空的境界已经做不到,有的境界更难。你说: “我们现在就有。 ”现在的有是假有,一个念头都把握不住,一个思想都停不了,这个是假有,受业力的牵流而变动,自己不能作主。
要把现有的业行,生理、心理方面空得掉,然后再抛去这个空的境界,就是非空,非空就是有了。做到了妙有,起一切作用,在生物之外,生物之内,能够相互起交感作用。比如神通,这个感应作用。神通能够起来,起来以后又抛弃掉,就是非有。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做到了,然后才够得上说 “随缘合道。 ”
这一节的话是永明寿禅师说有。佛法到了后来,随便谈空,随便说有,从龙树菩萨以后,般若宗谈空,说空说得太过份了。所以他在前面提到 “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因为这个流弊的产生,所以才有唯识宗、法相宗的出现。经护法菩萨的整理,在印度大为流行。到了唐太宗年间,玄奘法师去留学时,印度佛法已经很衰微了,只剩一位已一百多岁的戒贤法师,忍死等待玄奘的到来,而传法后就圆寂了。所以唐朝以后,唯识宗也曾在中国大为流行。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 ”一般学佛的人,如不能通达三量(现量、比量、非量)境界,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就无从分别了。如不能了知四分,心的体用也就搞不清楚,一团笼统,自己还以为是道。
“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 一般学禅的人,名词都懂,偶然眼睛一闭,心理得到一点清净都懂。尤其现在的人讲禅, “青蛙跳下水,噗通! ”空了,这就是禅。或者雁飞过去了,花掉下来了,以为这就是啊!这个时候觉得很宁静;哪里是宁静?你还在那里感想哪!早已不空了。这叫做 “浪说心之名字。 ”而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的各种微细现象,都懵然不知。
有些人坐得不错,什么都空空洞洞不知道,殊不知那个空空洞洞不知道的,正是你心理的一个造作的境界,已不是现量。换句话说,你感觉坐得好,很清净,那个是比量,假的,不是真空。那是比较的,因为你心经常在动乱中。就像瞎猫偶然碰到死老鼠,你觉得空了,那个境界是你在忙乱中偶然得到的,下意识还是知道呀!
你认为这很清净,空,大概这个就是禅,这是比量,不是真空,不是现量。而且这个比量的境界,一下就成非量,然后就进入昏沉状况,好像清楚,好像不清楚。或者,前面有一点光影;或者,这里跳一下,就以为不得了,任督二脉通了。其实,哪有这么容易!这是非量境界。自己落在非量境界不知道,还以为证得心性之体了,这很严重。换句话说,这只是生理感受。
小心患上宗教病
有些念佛、学密的人,更神秘了。什么得到感应,又是做了什么梦,神秘兮兮的,不晓得自己早落在非量境界上,很严重。所以心理状况搞不清楚,我是不赞成人家学的,深怕走入非量境界,说好听是非量,说不好听是宗教心理病。所以一定要把心性特别搞清楚,要懂得唯识。
终不免心境缘拘,自他见缚。目下狐疑不断,临终津济何凭。
“终不免心境缘拘,自他见缚。 ”否则,最后自己的心境被外缘拘住了。外缘就是你心里头在宁静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拉走了,就是外缘动了,这是心外去求。自见,被自我主观意识束缚;他见,如各种二分法的宗教信仰都是。就学佛的人来说,如见菩萨现前,见光影等,已走入比量、非量。佛菩萨就是他,那个他力究竟是真是假?见地不够,被他束缚了,就是假。
“目下狐疑不断,临终津济何凭。 ”学了半天道,自己现在还搞不清楚。问问自己:能够肯定这件事吗?绝对的肯定无疑吗?直到无疑之地,做不做得到?这都是问题。平常打起坐来,还能无病无痛,俨然有道,还有点清明。真到了死亡边际时,手忙脚乱,前路黑茫茫,一身痛得不得了,也叫不出来时,那时 “临终津济何凭 ”?茫然无路。这几十年来,看多了大神仙、大教主,临终时,不堪 ……怎么不堪就不讲了。
回转来说: “不达三量,真妄何分? ”比如大家在研究《宗镜录》,我在讲,是比量。大家懂了,还是比量,比量的心理就是相对性、比较性的。如同样讲一句话,听众不同,各个领受也不同,甚至有的把意思都听反了。世间的一切知识,都属于比量心的作用而来的。非量就是幻想的境界,乃至于精神病等病态境界都是,有些人杯弓蛇影地见到鬼,也都属非量境界。
至于现量境界,比如大家念佛,念到念而无念,心理很清明,一个思想都没有,看起来是意识的现量,其实,这还不是真正意识的现量,只能说是相似的意识不起分别,相似的现量。在这相似的现量当中,还有妙观察智哪!心念不起,什么都不动,很宁静的在那里。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那是无知,那是昏沉,昏沉也是意识呈现的。假定说这里头我知道,前一个思想过去了,后一个念头未来,中间空空洞洞,都不起分别,一切来我也知道,过去就过去了,而不昏沉,清清明明,可是你知道清明自在,没有障碍,这是第六意识现量,能够起妙观察作用。
螺狮壳里死人无数
但是意识现量,拿整个的现量来讲,是相似的,不是明心见性那个性。大彻大悟,所谓 “虚空粉碎,大地平沉 ”。什么是我们的真现量?心物一元,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观庵摩罗果。就是跟宇宙合一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圆明清净,才是心意识的真现量。所以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也是阿赖耶识的现量而已。
因此我们用功学佛,心境没有达到这一个境界,坐在那里偶得一念清净,认为这个就是意识现量,把握这个境界就认为自己已明心见性,身心修养把握了,这是错的,禅宗形容这是在黑漆桶里,这不是参禅,普通修养的人都能做得到。浙江地区的禅师把这种情况叫做 “螺狮壳里作道场 ”,自以为得道了,大作法事。
“量 ”字翻译得非常好,有扩大的意思。心量要越坐越广大,结果我们坐在那里,心境是无限地缩小,螺狮壳里作道场去了,不知道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阿赖耶识的现量。所以现量的道理,我们先要了解清楚。同时,研究唯识、法相宗,不要被那呆板的文字给困住。大宗师们讲得很多,但是为什么自己作功夫却用不上,是什么道理?就是没有把三量的道理参透。如果三量的道理搞清楚了,才晓得原来我们在螺狮壳里作道场,闭着眼睛认为清净的,还是妄心,不是真心,因此生死到来,抵不住。四大分散时,那个妄心的清净不来了。
因此我们晓得现在坐起来,偶然的清净、宁静,还靠这个螺狮壳里头的结构都还好,没有坏,而形成这一点清净。要是里头哪里出毛病了,那时你的小量境界毫无用处,那时 “心境缘拘 ”。四大分散,死亡的痛苦把你拉住了,一样的起恐惧,一样的没有用处。大家平常作功夫,自己以为了不起,真到了四大分散,还不要四大分散,病了时就不行了。
所以《百丈清规》也说,修道的才希望有病。有病的人才会小心,才肯修道。其次,真正的考验在病,一下来一个大高烧,快要崩溃,自己一点作不了主时,大痛苦时,测验你平生的道力够不够就在这里,恐怕那里不要说谈禅谈密,连叫哎哟都叫不出来了。所以不要妄谈理论。
所以般若是送神符,临终能令生死无滞。
“所以般若是送神符,临终能令生死无滞。 ”刚刚讲唯识之理,现在又转到般若性宗。一般学佛的人,认为般若是龙树菩萨系统,而唯识是无著菩萨系统。事实上,由印度到中国,中国而欧美、日本,研究法相唯识的人,多半连带研究般若,与玄奘法师一样。这两宗表面是相对的,一空一有。但研究般若的人,多半不喜欢研究法相唯识,觉得太啰嗦。谈空容易,一切都不管,来个空就好了,干脆利落。讲唯识是科学性的,一点一滴要分别得清清楚楚。
不过,研究法相唯识必须要般若智慧作基本。所以般若智慧有这样重要,是 “送神符 ”,了生死全靠般若。佛法的成就不是功夫,是智慧的解脱。
学禅打坐功夫,是要由定生慧,是培养智慧的最好一个办法。欲了生死全靠智慧,不是靠功夫。功夫在螺狮壳里作道场,抵不住事的。临终要生死无滞完全靠智慧的解脱。所以,我一再强调,学佛乃真正的智慧之事,希望大家一定牢牢记住。
心明幻灭
只为盲无智眼,教观不明,从无始已来不能洞晓,违现量而失自心体,逐比非而妄认外尘。终日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而我们一般学佛的, “盲无智眼 ”,都是瞎子。 “教观不明 ”,佛学的理谓之教理,教理没有求证,那是空谈,没有用。教理拿到心境上求证,由止观的真正修证,那是教观。所以,教与观要明白透彻。
一般人从来没有搞清楚心的体和用的关系,因此违背了现量而丧失了自心之体。严格地讲,心物(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唯心的现量而已,而一般人 “违现量而失自心体 ”,自然 “逐比非而妄认外尘 ”,跟着比量、非量在跑,把物质世界的一切当成真实。
“终日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请问: “你那个清净境界怎么来的? ”若说因为坐得好,那么清净是从腿来的?若说因为作功夫作得好,那么清净是从功夫来的?若说从心来,那么心是怎么清净的?照得出来吗?实际上,心的清净还不是心照出来的比量。清净并非外来,放下就是。怎么放下?你还来一个放下,已经不是了,早已起来了。
现在现量就清净了,不要加一点力量。不一定闭着眼睛才行,开眼闭眼是一样的。心本来清净的,被自己求个清净的心挠乱了。心物两个都是本体心的一个现量而已,还另外去找一个心,就是 “将心取心 ”。每一种境界来,都是虚幻的,结果我们不肯认平凡,喜欢找稀奇古怪的,那就是 “以幻缘幻 ”。
幻境多半由生理的毛病而来,有些是心理的幻想配合生理作用而来,非常复杂。我们打坐时,心理渐渐宁静下来,可是生理还在活动,气、血都在活动。身心两个一摩擦,各种境界就出来了。每个人境界不同,因为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健康状况与心理思想不同,反应也不同。可是一般人喜欢在幻境中去玩弄自己,都是 “以幻缘幻 ”。
似狗咬枯骨,自咽其津;如象鼻取水,还沐己身。必无前境而作对治。
“似狗咬枯骨,自咽其津 ”这句话,永明寿禅师骂得妙。实际上, “必无前境而作对治 ”。有些人发生了心理状况,这样、那样境界来,于是诸佛菩萨有八万四千法门来给众生对治。
众生无智,叫他放下,却放不下,一定要求个法,自己骗对了: “真灵! ”有大智慧的人只好 “黄叶止儿啼 ”, “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了。其实,人最烦恼痛苦的事,三天,最多一个礼拜就过去了,七天一个周期,经过时间的变化,自然变去了。不过,这里有个话头: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任何一种情感或烦恼,喜怒哀乐,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变去了。俗话说: “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 ”,不理他,他哭久就不哭了。又如碰到伤心痛苦的人,你不可劝他不要哭,就让他哭,哭过了,也就雨过天晴了,他哭不出来,那才叫人担心。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一定会变去呢?不只时间,空间亦然,所以到外头散散心,也就好了。那么究竟是空间变去了它,还是它变去空间,是个话头,值得研究。
同一理由,你的功夫出了某一个房间就不同了,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不同?道理何在?这些都是现代的话头,要好好参究。总之,心理的喜怒哀乐,外境的风云雷雨, “必无前境 ”,本来是空的,何需用方法去空它?
第十七章 多闻如烛助道明
自从受身含识已来,居三界尘劳之内,犹热病见鬼,于非怨处认怨;若翳眼生华,向无爱中起爱。妄生妄死,空是空非,都不觉知,莫能暂省,今更不信,复待何时?
“受身含识 ”四个字要特别注意。譬如六道轮回,我们现在都是人,有身体存在,身体是有构式的,中间有个东西,就是心、意、识。活着叫精神,死了叫灵魂,不过佛学不称灵魂。刚死时,还没有转胎以前,即还未受身得到另一个阳世身体以前,叫中阴身,是过渡期间的存在。
“受身含识 ”,身体内部包含这个识。暖、受、识三样东西是连着的三个作用。身体的暖气在,寿命就存在,识的作用也还在。人死亡是从下部开始,年纪越大,两条腿越没力,慢慢两只脚也冷了。有许多人身体特别健康,到老年两只脚底心还发热,袜子都穿不住,那他的寿命一定很长。一般人从下部冷上来,风湿病也来了,慢慢腿也走不动了,最后两条腿拖着走,这两条腿已半死亡了。冷却到什么地方,寿命就切断到什么地方,这个识就分散开了。所以我们临终,一口气不来,整个身体就很快都凉了。
因此,西藏密宗曾将八识配合身体作研究,眼耳鼻舌身前五识颁在前面五官;第六意识在头脑部分;第七识与生命俱来的我识在内在;第八识在哪里?在督脉脊骨一直到大脑。不过,这是后世研究西方心理学、生理学、医学而附会上的说法,不一定完全对。
反正我们的精神作用,在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指甲上都有,很奇怪的。头发、指甲可以常剪,在没有剪断以前,拉你一根头发,整个人还是有感觉,动一根汗毛,识还是起作用。当头发或指甲剪下后再动它,没有关系。所以研究心、意、识的关系,有很多课题很有意思。唯识学家问禅宗的: “一切唯心,那么一条蚯蚓或一条蛇砍成两段,两头都在动,本性在哪一头?有些厉害的,自己还会接合起来;那么本性在哪一节? ”何必说蛇,当我们的指头用菜刀一下砍下来,指头细胞还在跳动,你说那里头有没有我?没有我,它怎么还会跳动?有我已经跟我们身体分离了,我们只觉得这里痛,砍下来的指头晓不晓得痛?还是会痛,只是你没有去体会。
那么,唯识学家对于上述自己所提的问题,有没有自己预认的答案?有,答案很简单 ——“余命未断 ”。所谓余命,就是剩余的生命。也可以说是 “余力未断 ”。比如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突然紧急刹车,轮胎还往前滑,就是余力未断。所以生命也是一股力量,业也叫力,所以称业力。
以佛学来说,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不同,当一个男子的精虫和女子的卵子结合时,没有意识、灵魂的加入,不会形成生命。有很多人问我: “试管婴儿有没有含识的加入? ”我说一样有,这个同男女性行为没有关系。精虫和卵子结合时,就有一股力量加入,三缘凑合就构成这个生命。受身的时候一定含识,含藏心识的作用。这还是粗浅的现象。
严格地讲,受身,男性精虫与女性的卵子本身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这个研究起来就很麻烦了,要讨论到心物一元哲学的中心去了,必须结合各种学问来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宗教哲学等等,是很讨厌的一件事,但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通常,人受身中即含有识,实际上,人老了,生理机能老化,两眼濛濛看不见,耳朵也不灵了,这时,前五识逐渐丧失生命的功能,已经慢慢走入死亡的状态。讲死亡太难听,以中国易经的 “盈虚消长 ”来讲,即已处于消散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的前五识就像花瓣一样,慢慢凋谢,但花还是存在,只是没有那么新鲜。在第二个生命快要开始以前,生命的功能收缩了。其间的道理,说起来很多,我们现在大约提个头,没有详细说完,等于只列了几个纲要、课题,大家去研究,主要的就是说明 “受身含识 ”这四个字。
觉受为修道大障
“受 ”感受有这个身体,这又要谈到佛法的十二因缘。因为有了身体,就产生了触与受。譬如大家坐在这里,身旁有人坐过来,你感觉好热,这就是触。感觉空气舒服不舒服也是触。受,一部分是生理,一部分是心理,由生理的受引起心理的感受舒服与不舒服。我们有了这个身体,自己一天到晚在玩弄觉受作用而不知,感觉身体舒服不舒服,健康不健康,乃至近视,难过不难过等等,都是在玩弄觉受。把佛学这个道理搞清楚,回到心理实验,你能把自己心理上觉受的功能解脱、拿开,身上的病就好了!因为此身体本来就具有生命本能的治疗力量,你越握着感受不放,就越糟糕。
我们实际上一天到晚都在这个生理觉受上打转,所以十二因缘由触缘受,由受缘爱,爱就是喜欢自己。我们照镜子,越看自己越可爱。爱就取,自己抓得很牢;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讲起来有先后程序,实际上是一套错综复杂,几乎同时发生的心理功能。现在有很多人学禅学佛,打坐做功夫,实际上都在玩弄觉受,没有解脱,坐在那里,今天昏昏沉沉,背脊骨又不舒服;明天,唉呀清净一点,有进步。这全在玩弄觉受,自己被身体困住了,此即 “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
大家注意喔!千万不要玩弄觉受。能够把觉受解脱了,你差不多得定了。所以觉受境界不是定,这个千万要搞清楚。诸位自己都可以做测验,我站在这里,诸位要坐在那里听讲,你自己反省一下,感觉的情况多?还是听话、思想多?这是两件事,大部分坐在那里都是在感觉自己的身体,一会儿注意听,一下子又放下腿,觉受困扰非常厉害,这个东西在你生命当中,困住你十分之七;思想困扰你十分之三。今天觉得舒服不舒服,对劲不对劲,都在觉受里打转,然后以为通了奇经八脉,哪里这样简单?督脉任脉通了,不需要戴眼镜了,这是比方啦!还有很多其它的征象。
就算奇经八脉通了,仍在觉受的范围里,并没有脱离觉受,只能说,你用功修行有境界,有一点功夫了。功夫很简单,一听这两个字就没有什么特别价值。人家问我: “什么叫功夫? ”方法加上实验,再加上时间就等于功夫,没有什么稀奇。这道理是 “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来的。
所以,不管修密宗、显教,一般人多半在玩弄觉受,自己不知道。有病的人学佛静坐没有好,为什么?佛为大医王能医众生病,学佛以后吃这个药没有好,就因为你始终被觉受所困。觉受的解脱很难,觉受能够解脱,就差不多了。嘿!那才可以吹牛,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换句话说,八识,心的作用被觉受困绞住,其力量之大,始终脱不开。我们的精神就好比一只蚂蚁在快速转动如电扇的轮回圈子里,你怎么样都跑不出去。我们的精神意识在肉体中轮回,血液的循环快得很呢!快得你跑不出来。所以静坐慢慢帮你澄清一点,有时思想偶然脱出来一下。而心理与生理都具有同等的力量。
所以,我们从 “受身含识已来 ”,始终困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般说到三界,就想到六道轮回的三界。其实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具足三界:欲界从肚脐以下到下部;色界从肚脐以上到喉咙;喉咙以上到头顶则属于无色界。在中医里,也有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说法,又自成另一套系统。总之,这股含识的,觉受惯性力量,你始终解脱不掉。
是非圈多幻想狂
“居三界尘劳之内,犹热病见鬼 ”,脑神经部分高烧时容易看到鬼、看到很多可怕景象,这都是假的,这种幻境属非量境界。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以为自己是清醒的,既没有高烧,也没有发疯;实际上,如果从佛眼来看,我们的心性本来无事的,可是我们现在感觉有那么多事,还是在高烧、在发疯喔!这种非量境界,等于 “热病见鬼 ”。 “非怨处认怨 ”,我们人活着,一天到晚都在是非恩怨中。古人有两首诗:
广知世事休开口,纵是人前只点头。
假使连头也不点,也无烦恼也无愁。
独坐清寮绝点尘,也无吵杂扰闲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这又扯远了,这是佛家讲修养,以儒家看,是消极了一点,但还是有它的道理。一个人世故人情通达了, “广知世事休开口 ”,少说是非,别人跟你说好说坏,点点头。 “假使连头也不点,也无烦恼也无愁。 ”第二首是和尚作的。一个人坐在清净寮房(出家人称普通睡房为寮房),碰到人没有是非可说,真是个修道人,这才叫人世间无事之人。这就说明,人生都在是非恩怨中,在佛法眼中看人世间的是非恩怨没有标准,没有绝对的,因时间、空间而异。下一句也是同样的道理。
爱来怨去,死去活来
“若翳眼生华 ”,眼睛有病,就容易产生眼冒金花的现象。 “向无爱中起爱 ”,为什么佛法常提到 “怨亲平等 ”?怨和亲是两个反义词,一是怨,一是爱,爱的就要亲,亲的一定爱。西方人写信称亲爱的,亲当然爱,爱一定亲,没有亲怨的。以佛法看,这是讲恩怨是非的心理状况,以及处理事情的各种情绪作用。
“妄生妄死,空是空非 ”,这些是非、生死现象,都是假的现状,不是心的本体功能,必须把这些假现状参通了,认得自己的本体,才能得道。所以永明寿禅师感叹一切凡夫 “都不觉知,莫能暂省,今更不信,复待何时 ”?偶然清醒一下都做不到。现在他警告我们,这一生都不能成道,更待何时?
生死海深,匪慧舟而不渡;尘劳网密,非智刃而莫挥。
这些好文章都不需要解释,尤其学中文,学文学的,这些都是好句子。学佛成道是靠智慧,不是靠功夫;但是不做功夫,哪里来的真智慧?因此他强调 “尘劳网密,非智刃而莫挥。 ”
其四分三量诸多义门,下当广辩。
下面要讨论的是关于唯识的,在此暂不讨论。接下来是另外一节。
知行合一心无迹
问: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 ‘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 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
永明寿禅师讲到这里,有人提出问题。真正的佛法,真正的禅宗、密宗、各宗祖师真正的宗旨,贵在心行,从自己的心行做起。 “采义徇文 ”,问的人说,永明寿大师啊!你现在写这部书,专门采用经典上摘下来的道理, “义 ”就是道理。 “徇文 ”摘下经典的文章加以解释。 “只益戏论 ”,学问越好,做功夫越没有用,有什么意思?这的确是个好问题。
所以佛经上记载,文殊有一次骂阿难。阿难在佛弟子中多闻第一,佛的演讲都是他记录下来,脑筋很好,道理懂得很多。我们今天能看到佛经要感谢阿难,他不记录就完了!但是文殊骂阿难 “将闻持佛佛 ”,他说你拿你的功夫、脑筋、耳朵,专门保持佛说的那个佛的作用,光是向外追求道理。 “何不自闻闻 ”?不知回转来用功,观察自己能够听到人讲话的那个功能,那个东西是什么?自己闻自己的本性多好呢!这两句是文殊菩萨责阿难的话,现在引用这两句经文作为问题的结论。 “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 ”你何必写《宗镜录》?只要一念回机,心理一念不起,就把握到佛法的宗旨。这是所提的问题。接着永明寿禅师的答辨。
答:此为未知者说,不为已知者言;为未行者言,不为已行者说。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
他说,你要知道,教育、教化的目的是普及大众的,你懂了可以,还有人没有懂。何况还有不认识字的人呢!佛经很多,尽管你们懂了,后来的人还有不懂的呢!这是为未知者说,你已经知道了不用管。其次,为没有做到的讲,已经做到的不需要讲。不过, “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 ”真的做到要四个字。什么字? “心迹尚亡 ”。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同未悟一样,那可以说是心迹已经没有了。如果还有悟的境界在,俨然有道之士,那没有彻底。
(编案:吕纯阳尝曰: “凡印心无碍,苟于真常活流时,犹自知自觉,则无碍之体段,尚未尽全。必到此莫知其然,方为无碍上品。 ”可从并参。)
所以古人说,悟了的人同未悟一样。那悟了同未悟一样,我何必悟呢?嘿!这可不一样,这个道理拿佛法禅宗来作说明很麻烦。翻开中华文化《大学》、《中庸》两部书看看就知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一路下来,中间都是讲修养做功夫,讲完了,最后大圆满成就了,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不正与 “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 ”同一旨趣?
今只为初学未知者,己眼不开,圆机未发,须假闻慧,以助初心;为未行者,但执依通,学大乘语,如虫食木,犹奴数钱。
他说,我为初学的人写这本书。初学的人如同刚生下的婴儿,眼睛还没有张开。
“圆机未发 ”,什么都不懂,所以必须传播佛学的知识,以助初发心者。这是讲,为初学的人要选这部书。再说也为未行者,有许多人研究佛学、听佛理是一回事,行为却又是又一回事。佛理真能配合心理行为起修行作用,那才是真功夫。那些没有做到的人, “但执依通 ”。依通是佛学名词,包含两重意义。
首先,要知道,证了道的人有神通;至于算命卜卦灵得很,乃至有些人眼睛看光等等,都叫依通。像这种靠一个东西来推测未来的事,不是真正的神通;第二,像我们靠读书、看经懂了佛学的道理,也是依通,是人家的,不是我们的。我们的知识是老板的,釋迦牟尼佛是这方面知识的老板,我们只是依之而通。他老人家把垃圾倒出来,我们捡一点如获至宝。这些人修行没有到达, “学大乘语,如虫食木 ”,怎么说 “如虫食木 ”?下面还有四个字 “偶而成文 ”。虫子吃木头,有时看似写文字,让人越看越像。有人说,学道的人,在山里搭茅棚,看啄木鸟啄木食虫,如果把啄成如符咒般的文字学会后,指头一画就成就了。
还有人说,端午节五月初五正午时,所有的虫都躲开了,如果在那里抓到一只蛤蟆,赶紧盖在地上,它会画符、地遁。把蛤蟆文字学好,你就会土遁。这类说法,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一般学道的专门搞这个玩意的很多。好多年前我还住在基隆山边,有一次端午节,有个学生抓着一只蛤蟆拼命跑来,一身大汗: “老师!我抓到一只蛤蟆,十二点正盖起来。 ”“好,盖起来。 ”等一下一打开却没有了, “怎么没有了? ”我说: “刚才你把它盖上,我就把它放掉了! ”“老师你怎么放了? ”我说: “万一它不画个符,你打开来多失望呢!早点放了不是蛮好? ”他说: “哦!我等了好久,好几年都抓不到。 ”
“如虫食木,偶而成文 ”就是以前的比方 “瞎猫撞上死老鼠 ”,那不算数。永明寿禅师说这般学佛的,偶然也撞到一点境界,以为自己对了, “如虫食木,偶而成文 ”。靠不住!
“犹奴数钱 ”,给老板管帐。佛学讲得高明,那是老板的;孔孟之道讲得好,那是四书五经的,同我们不相干。所以他要写这本《宗镜录》。
乃至尘沙教门,皆为此之二等,因玆见谛,如说而行。具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闻之力,犹膏助明。
“乃至尘沙教门,皆为此之二等,因玆见谛,如说而行。 ”他说,再者佛法如恒河沙之数。一粒沙代表一个法门,而世界上有数不尽的尘沙。教化的目的,就是为这两种人,一个是圆机未发,见地、知识不到的;一个是心行、行为功夫不到的。有些人功夫做得好,智慧没有开,那个功夫没有用;有些人理论、学问知识非常好,一点功夫都没有,也没有用。他说,世界上一切教育就是为这两种人。 “因玆见谛,如说而行 ”,希望他们懂得这些道理,照着去修行。
“具智慧之光,如日普照。 ”智慧非常重要,佛法是智慧之学,不是聪明知识。智慧之光像太阳普照一切一样;后天的知识则如二百、三百烛光的灯泡,范围有限。聪明一点的人,电灯光亮一些,小聪明小亮光。佛的智慧、悟道之人的智慧则不然,不是一点一点地照,而是如同太阳出来一样,整个大地普放光明,是同时的。也就是说,一悟百悟,一了百了。年轻同学注意!禅宗所谓明心见性悟道,是一悟百悟统统懂。如果你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还差远了! “如日普照 ”,是太阳普照,统统明白了。
“多闻之力,犹膏助明。 ”但是你不要忘了学问,学问有同等的功能。学问就是多闻,犹如蜡烛,油越多越亮。《大般若经》专讲空性智慧,即有如此的比方。按照佛教的比丘戒,出家人不准看闲书,只准看佛经,而且只准学一门修道、成道,不要乱七八糟浪费时间。然而依照大乘菩萨戒律,要无所不知、无所不通,二者是不是矛盾?有人提出来问佛,佛说,大乘菩萨的智慧就像孔雀一样,孔雀喜欢吃毒,像蛤蟆、蛇、蜈蚣 ……,毒品吃得越多,孔雀开屏越漂亮。大乘菩萨多闻的智力像孔雀一样,毒越吃得多,越学得多,智力就开得越大。但是小乘根器的人,一点毒药就吃死了。
以劣解众生从无始来,受无量劫洞(疑为炽)然之苦,只为迷正信路,失妙慧门,狂乱用心,颠倒行事。
永明寿禅师说,我们一般人在佛的眼睛看来都是劣解众生,智慧见解(不论世间、出世间学问)不够。从无始以来,受无量劫的炽然之苦。人世间生命、生活过程如同火烧一般煎熬痛苦,因为他找不到自己心性本性的正信道路,失去真正大智慧、妙慧的门路,一切都在狂乱当中用心。我们一切作为自己认为是正常、是真量,在佛眼看来是狂乱、颠倒。 “颠倒 ”两字用得非常妙!人是颠倒得很厉害,颠倒的事更不可胜数。这里不去发挥了;要发挥起来,有许多滑稽的事可谈。
何乃盲无智照,翻嫌真实慧光;贫阙法财,更袪多闻宝藏!
嘿!我们这位大师最后结论都在骂人,因为上面有人提出问题,禅宗明心见性多简单,你这么啰嗦,还把佛经拿来注解。他说,我们这些人同瞎子一样,没有智慧照明, “翻嫌真实慧光 ”!他说,我花那么大的精神,集中所有佛经的精华跟你讲,你反觉讨厌。真正光明给瞎子,瞎子却反觉讨厌。 “贫阙法财 ”,无知得不得了,我送那么多无上法宝给你, “更袪多闻宝藏 ”,你看到反而怕了!
下面开始引用大乘佛经重要理论,等于佛学大纲。学佛的人光靠打坐做功夫,不深入佛经教理,禅定功夫做不好的,光靠佛学教理,没有真实禅定功夫,也没有用的。
第十八章 多闻方许叩禅关
《宗镜录》四十三卷引用了许多佛经原文,重点在说明佛学修持不一定看经,道在自心。但反而言之,看经却又非常重要,不要认为明白道理便可以不研究经典,那是很大的错误,他已经说过理由。
禅解相应
如《华严经》云: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平常我们敲木鱼念经,或自己看《华严经》,这些文字一看都懂,实际上都没有懂。现在是白话文时代,在过去古文时代,这种古文非常美,文字晓畅,晓是明白,畅是痛快。因为翻译得太好、太明白了,反而容易看了过去。根据这许多的经验了解,文字越好,使读者越不能深入,就像现在的教育,有各种视听教材辅助,一般年轻人看了好像都懂了,实则越来越不懂,学问贫乏,只有知识。譬如这段经文,我们一读过去了,实际上有好几个层次。第一,他首先提出,《华严经》说,要想度一切众生使他们成佛悟道,第一个条件: “不离无障碍解脱智 ”。
譬如禅宗讲悟道,第一步悟道就是无障碍解脱智,要一切无障碍。在座有很多打坐的,坐起来有无障碍呢?两个腿子酸的麻的腿子障也;身体感觉忘不掉,身子障也;妄念断不了,烦恼之障也 ……处处是障碍。那么,你懂得空的道理吗?理论上都懂得,真解脱无障碍做不到。例如他首先叫我们忘身,忘掉这个身体,无身见,还不要说无我见,这里头有层次的,身体的感觉统统空掉都没有做到,即使身体的障碍完全空了,你还有一个空的境界,就是还有我在。以禅宗来说,初步破参就要达到这个程度,见到空性,换句话说,初步悟道就应该达到无障碍解脱智,大家仔细研究,谁能做到?
这个修证层次是反过来述说的。第一句讲 “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 ”,至于无障碍解脱智如何来呢? “不离一切法如实觉 ”,又进一步了。勉强下个注解,无障碍解脱智是见到空的一面,真的空了,不是说有许多事看开、算了,那是理论上、意念上勉强空掉,那个靠不住,还是有障碍,属凡夫的空。如何达到无障碍?离不开一切法如实觉。什么叫一切法?理论上都认为见到空应该是把身体、四大,一切丢掉,一切物理世界障碍、心理障碍没有了才算达到空。其实,进一步,不然。这一切法,包括一切事、一切理,世间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如实,本来如此,用不着空它。妙有即是真空,真空也就是妙有,一切法如实觉,要悟到这个道理。换句话说, “不离无障碍解脱智 ”是见空性,见空性根据何来? “不离一切法如实觉 ”,亦即妙有,就是现在的境界、现有的世间,就在这个有当中自然是空的。
那么第三步,一切法如实觉怎么到达呢?一切法如实,都实在,不需要离开。这个东西必须靠 “无行无生行慧光 ”,既不是智,又不是觉,是慧光,是什么功夫呢?这是功夫境界了!实际修养到,不需要再修行,不需要做功夫,不需要做功夫的功夫是无行,无生是一切念头生而不生,虽在生生不已中,当下无生。要有这个智慧的了解,这个智慧的了解不是智,也不是觉,而是慧光,自性光明,智慧的光明自然照到。这是第三步。
再进一步,无行无生行的慧光怎么来的?要打坐做功夫 ——不离禅定,不是普通的禅定,是不离禅善巧决定的观察智。譬如禅宗叫大家参话头、天台宗修止观、听呼吸 ……,为什么大家搞了半天没有成功?功夫与智慧配合不起来,理论与事实不能合一。所以,做功夫要注意善巧,一切法要善于应用,即使如普通说做人,仁义道德是绝对的原则,仁义道德用之不当则害人害己,善性还要晓得善巧,可见善巧之重要。功夫理论那么多,真一考试,理论完全没有融会贯通,可见智慧没有善巧。把经典理论用之于修证功夫上更不成了!为什么无此本事?智慧没有善巧运用。比如参话头也好,念佛、修密宗念咒子观想也好,你不会善巧运用,夜里听呼吸听久了睡不着觉,睡不着不是坏事,因为你气充满了!如果要睡觉,赶紧换方法,这是方法问题,要善巧运用。
许多同学跟我说: “老师,这样实在不行,我们在老师这里听的太多,这样那样,不晓得哪样好? ”我只好说: “你笨蛋,我办了一桌菜端上来,你胃口不好少吃两样菜喝碗汤算了嘛!能够吃就多吃,还有什么办不了的?怎么办?我说凉 ‘拌 ’!那有什么不好办! ”这就是不懂得善巧。八万四千法门,千万不要弄成死法,都是善巧,有些用在这里对,有些用在那里对。比如吃饭,饭好不好吃?吃多了出毛病。你说我今天吃不下,可是老师端来我就吃,我看会吃又端上来,非把你肚子撑破,吃不下不吃嘛!
所以永明寿禅师说,要达到这个境界要不离禅的善巧,善巧什么?决定性的能够观察。这个观察是经典上的名词,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参啊!要观察,但是有许多人学佛听经看经,哪里有经都去听,结果听不听?都不听,他没有观察研究,因此听完了讲些什么? “嘿嘿,不知道! ”我们这里也经常有,昨天讲什么?不知道,是不是都悟了道,听而不听,见而不见? “老师讲的好哟! ”但你问他看到哪一行,还要我找一下,都是这样,没有观察智。没有观察智一切都白学的。
多闻方许叩禅关
好了,禅善巧决定观察智怎么来的呢? “不离善巧多闻 ”,要学问渊博。多闻就是要渊博,眼睛多看经典,耳朵多去听,然后把听的理论吃进去,融会贯通,研究一下,这个对我有没有用?或者我现在是不是这样?要对证。所以,永明寿禅师引用这一段《华严经》引用得非常好。
大家反省一下,平常都觉得自己看了经书,不要说看佛经,看平常书籍也一样,每一个字、每个句子都要慎重地想,留意怎么深入,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解书中的问题。结果看书的人一晃就过去,没有深入,以为自己看懂,其实没有懂,像永明寿禅师引用的这段经文,你把它反转过来看就了解了,学佛第一先从理论下手,理论即多闻,然后从多闻求证、修定,在修定中,把理论与事实配合来观察,然后再发展智慧自性的光明,使你悟道而得真正大解脱的般若智慧。因此,经典怎么不重要?非常重要!
接下来是结论:
是以因闻显心,能辨决定观察之禅。
这是永明寿禅师的文章,我们刚才用现代话一打散重新组合而了解其意。在宋代当时,因风气不同,文章理路与我们写作的方法稍稍不同,同时那个时代观察事物的思想习惯也与我们现在不同,当时这些句子都是很美的文章,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两者在方式、形态上的不同。西方哲学靠思辩、逻辑的分析、推理而认识一个东西;中国哲学讨厌得很,靠文学境界,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大概,就是那个样子,东边起火,恐怕那边也冒烟吧!想着想着烟就来了。而西方思想方法:东边起火,那边冒不冒烟再去求证,两者不同,各有理由。
“因闻显心 ”,修道的人求明心见性,必须先通教理,多闻渊博,才能显出明心见性之相是什么。
“能辨决定观察之禅 ”,教理研究清楚才能辨别自己用功的情形:为什么今天用功腿子麻?容易昏沉?昨天打坐好一点什么理由?都有个理由的!大家不从这里观察,光问老师。你要自己观察好了再来跟我研究,那还差不多!结果我们这些人学禅不合逻辑,也懒得用脑筋,没有观察智。昨天为什么不好?昨天气候不好?你在哪里坐?吃了些什么东西?睡了多少时间?有没有感冒?都是问题,不去研究,因为一研究,他马上有个观念:这不是妄想嘛?那么你不要妄想好了嘛,不要妄想做不到,那就要想清楚,你来问我干什么?你做不到难道叫我替你做啊?真没办法!自己不晓得用善巧决定观察。 “因闻显心 ”,因此要教理通,才 “能辨决定观察之禅 ”。
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了达诸法如实之觉,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修禅定,定久生慧,不过这个定是方便说,其实本文这里现在只讲禅不讲定。老实讲,大家不大容易了解禅是什么,为表达只好说修定,但定是什么也不懂,只好讲打坐,其实打坐不过是定与禅的一小部分,一个形态而已!这一点千万注意,听过后不要又忘记了,然后硬把打坐当禅、当定,那就错了,所以特别申明这一点。他说,必须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再通达诸法如实之觉,最后 “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
斯皆全因最初多闻之力,成就菩提。若离此宗镜,别无成佛之门,设有所修,皆成魔外之法。
修道开始还靠多闻,亦即渊博的学问。
永明寿大师一再强调这本著作的重要。他说,现在帮助大家把多闻 ——经典修持成道的精华语句都搜编成册,写成这本《宗镜录》,有多闻才能够成佛道,成就菩提。那么,要想走这个路子,离开这本《宗镜录》,可以说,另外再无成佛之门,如果你不从这本集中许多教理的书来对证自己做功夫,不研究教理乱做功夫, “皆成魔外之法 ”,不是外道就是魔障,走错误的路子。这是他所强调的道理。讲到这里,他又要引经据典佐证其言,免遭乱舌之说。他引用龙树菩萨所著《大智度论》的句子。
《大智度论》偈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偈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有智慧的人,比方在绘画,作文章或教学,或研究电机等各方面有天赋的人,如果只有天才而没有学问的培养,没有用。 “是不知实相 ”,永远达不到实相般若智慧的体。这样就等于在黑暗的房间,有眼睛却看不见。注意!不要说学佛,我经常发现很多青年同学犯一个毛病,靠自己的聪明浮动,不肯彻彻底底沉下来研究,你叫他研究、读经,他不干,做不下去。既聪明又肯踏实研究,不管做什么都成功。聪明人往往是浮的,包括我在内,我也自认是聪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天才不力学,何用?等于黑暗中眼睛起不了作用。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相反的,光做学问,没有天才智慧,永远是个书呆子,充其量变个两脚书柜,头脑装得很多,你问哪里都懂,到达没有?证到没有?没有。等于有亮光的房间中没有眼睛,亮光白照空房间。
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且如有慧无多闻者,况如大暗中有目而无所见,虽有智眼而不能遍知万法,法界缘起,诸识熏习等。
“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 ”这是龙树菩萨说的,有人学问渊博,智慧敏利,听了我说的道理,马上了解接受了。又没有智慧,又不肯努力研究学问,虽是人身,却是牛的脑袋瓜。龙树菩萨骂人骂得非常艺术。
“且如有慧无多闻者,况如大暗中有目而无所见,虽有智眼而不能遍知万法,法界缘起,诸识熏习等。 ”有人有智慧,不肯多闻,在黑暗中虽然有眼睛但是看不见,虽有智慧的眼睛,而不能遍知万法皆从法界缘起,皆从诸识熏习而来。注意这两个要点,万法是从 “法界缘起,诸识熏习 ”而来。这八个字讲起理论很繁琐的,可以引进一堆佛学的经论。
举例而言,在座许多人用功,今天境界好,昨天境界不好,或者昨天夜里打坐睡不着今天拼命想睡,刚才说过,都是因为自己理论不清楚,又不观察研究,盲修瞎练,不要被龙树菩萨骂我们是人身牛,那就惨了!各种事物变化的道理何在?法界缘起,有个原因来的,为什么这一堂好那一堂不好?要观察缘起。
譬如好多同学前几天非常用功,我说当心白坐,这两天会生病,为什么?空气中的湿度太大,平常六十二、三度最舒服,前几天梅雨季湿度达到八十四度,不得了,像我房间摆一部除湿机,昼夜除湿,水一桶一桶倒。外在环境湿度大,而你的饮食又吃得好,粽子什么的 ……毒品装一肚子,外面湿气一进来,再加上生活上许多事不注意,不病倒才怪呢!如果不病倒,那才叫佛法无灵,病倒是应该。你想,在这种情况下,做功夫的人,空气要注意,饮食要注意,没有哪一点不是法界缘起。当这许多因缘极不合适时,你怎样去调整它,去解脱这个环境?结果我的话蛮灵,其实是佛法有灵,不是这个鼻子塞了、那个头痛,再不然感冒,在家里大病一场。很多原因不注意嘛!佛法不离世间法,这就是法界缘起,一切都是缘生的。
所以这两天同学送来很多粽子,同学好意要老师吃,我说对不起,一口也不要,我受不了,如果吃了,算不定接着第二个缘就要吃药,都是吃,但是何苦多麻烦受罪呢!这些是什么道理呢?法界缘起。有些看到好吃的不吃,叫他好好保养,多穿衣服,他说不要紧,还觉得热。第二天找老师拿药,叫你围一下你不围,你看我老头子包的好好的。这叫菩萨畏因,一切事情因一动就害怕;凡夫畏果,我们是人身牛,果不来不知道害怕。人身牛不是我讲的,是龙树菩萨说的。
许多人不晓得我们修行,主要是要把心意识熏习的习气、生活的习气整个三百六十度地转弯,转弯还是要大转弯,才能把自己改过来。我们人的习气大得很,不光是这一生习惯,有许多习惯是前生带来的。经常看一个刚生下的男孩有女孩味道、女孩有男孩的味道,也是前生习气带来的,这个习气有三世因果。学佛、修养做功夫要转这些东西。这八个字我们这样讲比较明白一点。我不是佛学家,也没得学问,喜欢讲土话。照佛学家、学问家就不是这样讲,这么讲要打手心的, “法界缘起 ”,引经据典,学问是学问,同我不相干。那么,现在把学问的理论打碎了,磨成粉,吸收后体会,也许会比较清楚。
所以,要遍知法界万法缘起,是诸识熏习等等道理,要确实去了解,不要犯大毛病,学问是学问,行为是行为,对佛学所懂的道理与身心修养配不起来,那学问等于白费,做个学者,教教书、讲讲理论还可以,我们不希望做成这样,学问要能够用的。
诸佛遍送醒眼乐
如处大暗之中,一无所见。是以实相遍一切法,一切法即实相,未曾有一法而出于法性,若不遍知一切法,则何由深达实相,故云亦不知实相。
一肚子学问有什么用?等于在黑暗的房间,什么都看不见。
这就是学佛。大家喜欢讲明心见性,假使我们问,学佛修证、悟了道的、明心见性的人如何呢?能够遍知一切法。你说我只是明心,其它不知道,那你拿经典来对对看,算不算明心?可以说一点明心悟道、一点空性都不是,那都是意识所造的境界。真的有所悟,要遍知一切法。不能遍知一切法, “何由深达实相 ”?哪里能说是悟道?这是这个,那是那个,什么这个、那个?这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智慧之体,你见不到。 “故云亦不知实相 ”,所以说,也不知道实相为何。实相即般若的实相,拿现代话说,就是智慧的体、形而上的道,也就是我们拼命想修道的 “道 ”,那个东西叫实相。实相是佛学名词,实相无相。
多闻无智慧者,况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虽有多闻记持名相,而无自证真智,圆解不发,唯堕无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见。
他说学问好,没有真智慧,这其中有层次的。多闻是知识,包括佛学的经典;智慧不是知识。等于讲儒家时我提一个口号:学问不是知识。书读得好、文章写得好只是学识高;学问是做人做事的真修养。换言之,引用到佛学也是一样,多闻是知识;智慧是道,天生自然的境界。
多闻没有智慧,等于光明中有灯没有眼睛。学识渊博, “记持名相 ”,一问佛学名词行得很,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八识:前五识加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答得都很对,但记持的只是名相。 “而无自证真智 ”,自己没有证到那个境界,真智慧没有来。刚才讲悟了道能遍知一切法,为什么你不能遍知一切法呢?因为没有自证的真智,所以 “圆解不发 ”,圆融无碍的见解发不起来。因此,懂唯识不懂般若、中观;懂了中观又不懂唯识,懂了佛学又不懂世间的学问,懂了世间的学问又不懂佛学,不能圆融贯通。什么原因呢?因为你没有 “自证真智 ”。本篇开始即言三量四分, “自证分 ”要自己证到,由自证真智慧,后圆通见解才能发起。 “圆解不发 ”,因此 “唯堕无明 ”,堕在愚痴当中。
“大信不成,空成邪见。 ”对一切信仰乱信、迷信。广义地解释,迷信为何?譬如算命的问我有没有算命这个道理?没有,一切唯心,命由人转。如果命断定你会发财,躺在床上睡个三年五年,看你发不发财?可见还是要人为地努力。然而有些人不相信算命,斥为迷信,我说你胡扯,算命看相在中国也有三千年的历史,据我所知,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第一流的头脑、第一流学问的人都还喜欢这一套,包括皇帝,你以为他笨啊!他接触的人也多得很,为什么还信这一套,去做专门研究?而且迷进去都是第一流的头脑,还不是差的。可见得算命即使是骗术,骗也有学问,你既然不懂,随便说迷信,你才迷信呢!不懂乱下批评、不知道而只相信自己的意志就是迷信。如果研究了再批评,那不是迷信,是正信。学佛还不只是正信,要大信,要自己证到才不是迷信。大信硬要自己求证过。
所以,他说这般人学佛没有自证智,全是宗教情绪上的信仰,不是智慧上的大信,因此,大信不成,所有见解都成邪见。
如大明中虽有日月灯光,无眼何由睹见。虽闻如来宝藏,一生传唱,听受无疲,己眼不开,但数他宝,智眼不发,焉辨教宗。
没有真正选择佛法的眼睛,何由修成?
第十九章 天意但随凡心转
是以未知心佛之宝,甘处尘劳。才闻性觉之宗,便登圣地。
一般人不知心即是佛,自性本心就是佛,自他不二。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时间是相对的,只在一念之间。三千大千世界,自己与他方国土都是一体的。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不隔于毫端。不知这个宝贝,而甘处尘劳,愿意在黑尘中劳碌终生。假定有人一念回过来,晓得自性就是佛,当下证到了,立刻由凡夫变成圣人。
如《贤劫定意经》云:喜王菩萨宴坐七日。过七日已,诣佛启请: ‘ 行何三昧能悉通达八万四千诸度法门? ’
喜王菩萨,真正证了禅定功夫的人,一定是法喜充满,无比快乐。慈悲喜舍,是菩萨面孔上的招牌。假如一副讨债面孔的样子,一定与道毫不相干。什么叫宴坐?不依身(三脉七轮还是在依身),不依心,不依也不依(即连空的境界也空掉),是名宴坐,亦称不依不住三昧。反过来说,依住也是三昧,就看你有没有裁法的正觉之智,空的也对,有也不错,看你能不能。喜王问佛:修行哪一种方法,能够了解八万四千一切方法来度人超出尘劳痛苦?
佛告喜王:有三昧门,名了诸法本。菩萨行时,便能通达诸度法门。诸度法门者,诸佛有三百五十功德,一一德各修六度为因。
这里说,任何法门当中,有三百五十功德,成就至善的善果叫功德。所作所为,包括一切心理行为,平日做人做事的每一行为都要具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学佛的人比普通人更要注重道德修养。帮助一个人,甚至骂一个人,出发点包涵了六度功德才可以。即心理行为随时随地,乃至梦中丧失了这个心行,已经违反学佛的基础了。这有多么严重,千万注意,不是打坐几天几夜就是宴坐。
心理行为没有转变,是靠不住的。现在佛告诉我们了,每件所作所为,心理所起的,要具备六度之因;因还不是果,这个因发生善行,变成果了,才是一件功德。大家努力。
一念天地悬隔
释曰:诸法本者,即众生心。若随善心,成六度门;若随恶心,作三涂道。当乐土而为苦境,皆是心成;处地狱而变天堂,悉由心转。
什么是一切法之本?就是众生心,包括我们现在的心理行为,做人的思想心念。假使我们每个念头动的都是善心,当时就可能成就六度法门。假如我们念念习惯动恶心,马上堕落三恶道。人家对不起我们,就非杀了他不可,本身已经堕入地狱道心行中去了。
本来人生无所谓乐苦,皆由心变。本来在幸福中,因自己观念的问题而成痛苦的环境,这是自己心理造成的。假使一个人在地狱中,心理一转变,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也是唯心所造。这里极力说明唯心的作用有这样大。
或即刹那成佛,或即永劫沈沦,只在最初一念之力。故云 ‘ 法无定相,但随人心。如天意树,随天意转。 ’
不是阎王,也不是上帝使你如此,是自己形成这一股力量、业力。
佛法讲心的行法没有固定,一念之间可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把幸福变成苦境,都在自己,一切唯心。据说色界天也有树,但可随天人的意而变,其实,人心就是天意树的根本。
可谓变通立验,因果现前。不动丝毫,遍穷法界。如牖隙之内,观无际之空;似径尺镜中,见千里之影。有斯奇特,昧者不知。如见金为蛇,误执宝成砾。
每天要反省自己。每天所遭遇的,都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是绝对科学性,不二的法则。
心的作用有这样大,遍穷法界。我们的智慧如井蛙观天那么有限。我们本体心性的伟大,比宇宙还要伟大,《楞严经》也再三提到这个道理。而我们没有智慧,把这个身体当成自己,是非常渺小,非常可怜的。更愚蠢的是,在那里打坐,只管到身体里头,小之又小,可怜到极点。
故密严经偈云:譬如殊胜宝,野人所轻贱。若用饰冕旒,则为王顶戴。如是赖耶识,是清净佛性。凡位恒杂染,佛果常保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缠覆。赖耶处生死,习气萦不现。
心识正题来了,刚才讲到心之体的伟大。在哲学思想中,心物一元已经很不得了了,但在佛法看来,心物一元不过是百千万法中的一法而已,又算什么?心体的功能,神而通之,超过物理、精神两方面的力量,不知还要大多少。因为人类知识所不能到达,所以拿心物一元来比方,已经很伟大了。
这个心如此伟大,因为难以分别,所以弥勒菩萨把它分成八个部分。最后一部分称阿赖耶识,其实是心根之根。这阿赖耶识包括了心与物的作用,大家看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就知道,不必再作介绍。
真正的三藏
阿赖耶识具有三藏(能藏、所藏、执藏)的意义。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的功能,都从这个体里头发出来,发出来以后变成万有一切现象,万有一切现象是它的所藏。它含藏有那么大的功能。但它造成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一切万有以后,坚执而长久存在着,就是执藏。比如这个世界几千年、几万年还是存在,当然还是在变动,看起来永远存在,这是它的执藏功能。
我们的肉体也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一部分,所以说四大肉体是假的,不要管,这是小乘说法。依大乘说法,这个肉体四大也是这个心,也是心的一环,等于是物理世界。我们的心理、智慧,则是精神世界。在未死亡前,阿赖耶识还没分散前,还是这个生命,能藏、执藏、所藏都在这儿,自己会抓得牢牢的。
我们打坐,妄想不能断,阿赖耶识种子执藏的力量非常大。但是这个执持力量是空的呀!比如特技表演,把空碗转动,转得非常快时,碗掉不下来。这是运转得太快了,这个力量就变成吸力,像地心引力一样。由此可知,妄念为何断不了,身心动得太快,在那里耍特技,所以妄念断不了。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 ”的这个念,就具备了能、所、执藏。《八识规矩颂》云 “浩浩三藏不可穷 ”,三藏研究不完,自己观察自己都观察不完。 “渊深七浪境为风 ”,阿赖耶识像深海一样,心性是深而无底的。 “受薰持种根身器 ”,它保持过去、现在种子,善、恶、无记种子,连未来的种子也包括在内。所以有人能知过去,也能知未来。
“去后来先做主翁 ”,人死后身体未完全冷却以前,第八识还没完全走掉。换句话说,生命的余力没完,这时你的脑神经已死亡了,阿赖耶识还有怨恨,很难过。所以一定要等到完全冷却了再搬动。投胎时,阿赖耶识功能先到。
擒贼先擒王
以阿赖耶识来看,前面七个识都成外境。就是我们现在的意识、思想,都是它的外层作用。我们打坐起来,都在那里玩第六意识的表层,认为在做功夫。真正的佛法做功夫从根本上来,从阿赖耶识下手。我们身心两方面,不过是第八识的一部分。
有同学来讲: “比量、非量都是现量。 ”对的。拿现量境来说,十方三世一切众生、诸佛,不管是非量还是现量,阿赖耶识冒的烟而已。唯识论上则是限于权分凡圣的范围来讲,有三量之别,真研究经论才知道这个同学讲得对,非量也是现量,不过是所现非量而已;比量也是现量,现的是比量而已。
大家用功,不要在第六意识的浮层上用功,应深穷此理,从第八阿赖耶识下手,前面七识的境浪都不理,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那不得了。 “才闻性觉之宗,便登圣地 ”,刚一听明心见性这些话,你已经登上成圣成佛之途了。这里只是大概介绍一下阿赖耶识。
《密严经》讲,阿赖耶识如殊胜宝贝,不识宝的人轻贱它,识货的人知是无价之宝,尤其拿给皇帝作皇冠,更成了稀世之宝。一般人不认识自己本身有宝,而造业堕落。成了佛是什么东西成佛?是我们本有的宝拿出来擦亮,如美玉用水洗净,越来越美。普通人的这块宝,等于以笞衣包起,在生死里头滚,因为后天的习气把它缠住了。
于此赖耶识,有二取生相。如蛇有二头,随乐而同往。赖耶亦如是,与诸色相俱。一切诸世间,取之以为色。
阿赖耶识,变成了有毒的东西。一切物理世界色相存在着,它就存在。比方我们的细胞都是阿赖耶识变的,剁了一个指头,那个指头的细胞不久就死亡了。这时我们的阿赖耶识是否少了一根指头?没有。那个指头化成灰了,也是我们阿赖耶识全体中的一部分,没有离开阿赖耶识。
要从这个道理去体会心性,那才晓得自己心性是什么功能。所以它现在存在着时,同现实世界是相合的。
恶觉者迷惑,计为我我所。若有若非有,自在作世间。赖耶虽变现,体性恒甚深。于诸无智人,悉不能觉了。
一切物理世界都是阿赖耶识变的。不懂的人迷住了,认为有个我,实际上无我。你说无我,那个无我的真我,还是有个我。此中分别很麻烦。
你说空也可,叫它有也可。它能够随心所欲却不逾矩,非常自在,造成这个世界,都是唯心所造。它能够变化一切万有,体性非常深。可惜我们被自己本身迷住了,没有智慧,不能觉,不能了,所以变成凡夫。能够觉能够了,已找出生命的本源,就成佛了。
第二十章 忍教哀乐作主翁
《宗镜录》卷四十三,前面先说明经教的重要,也就是说一个修证的人,必须把经教(包括学说)和修行功夫合一,不能偏废。接下来就谈到经典所提 “心 ”与 “识 ”的课题。
研究唯识,事相上比较枯燥乏味,但其中道理深奥,这同时说明了一个原则,大家晓得佛法大乘精神的道理,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 ”,既然求出世,要发起跳出世间困扰的出离心,才有本事入世。入世,大而言之,救世救人;小而言之,创造事业。否则, “世缘易堕 ”,没有出世的真精神、真心性,就谈入世的圣人事业,容易被世间因缘牵引堕落。
反过来说, “必入世者,方能出世 ”,专门走修行路子的人,尤其出家人,必须要能深入世间,要透彻人情世故、明了世法,才能够谈出世,否则, “空处难持 ”,掉在枯槁的空洞里,难以保持真空。佛法谈空,空的味道并不是好受的。此为出世、入世,在家、出家讲修持最重要的道理。千万记住: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 ”,否则 “世缘易堕 ”; “必入世者,方能出世 ”,否则 “空处难持 ”。
上一次讲到心识的关系,接下来:
唯心唯寂
是以若能觉了,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若心不动,诸事寂然,入如实门,住无分别。
如《入楞伽经》偈云: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不复起转生,见世是自心。来者是事生,去者是事灭。如实知去来,不复生分别。
青年同学可能觉得这些文字易懂,然而我们却认为非常难懂。难懂在什么地方呢?因为这是翻译的文字,永明寿禅师本身的文学境界引发为文字的般若,太明白太动人了!因此我们有可能被它优美的辞藻困住了!
譬如我们发现一般青年人读书,不仅粗心大意、不深入,喜欢反传统,尤其喜欢夹带外文。我常常听到很多朋友说看不懂中国书,哟!到美国看外国人的翻译却看懂了。我说这样啊!那我们几十年白活了!为什么看外国人的翻译容易懂?皮毛的皮毛嘛!当然容易懂。啃不到骨头啃皮毛,结果我们把皮毛外边刮一点下来说懂了,这不是笑话吗!我们发现这类事实很多。
“是以若能觉了,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 ”,所以,如果能随时警觉、觉察到自己起心动念,万境万缘都是因为自己心念动了所发生的。随时觉察自己的思想:想什么?做什么?修行本来是这个路子。我们心念动得很厉害,尤其年纪大了失眠睡不着,这个念头、那个念头停止不了。不过,失眠的时候还容易觉察到。这个容易觉察的念头是粗的;细的念头则不易觉察。一个人反省功夫能够觉察到细的动念,已经达到一半圣人的境界了。此话希望青年同学记住就是,不是低估了你们,修养功夫不到,不会懂这句话。
如果一个人能够觉了, “即察动心万境万缘皆从此起 ”,换句话说,做到对人对事、喜怒哀乐、烦恼不烦恼,乃至看到物质世界的一切动心不动心等等,都能清清楚楚。 “万境万缘 ”四字包含很多,包含一切的境界、一切的因缘;因缘又包括人事的动向、物理的动向、感情的、心理的等等。你会觉察到,这些念头都是因为自己心念动了所发生的。
“若心不动 ”,假使心完全不动呢? “诸事寂然 ”,一切万境万缘就非常清净、寂灭。这样就可以证到 “如实 ”。注意! “如实 ”是佛学名词,就是中国人讲的般若、悟道、证道的境界,住在无分别境界,对万事万物不起分别作用。
问题来了,这是大家读书要注意的地方,后世一般讲佛学、讲修养多半被这些文字盖住了。他们偏重什么呢?偏重 “不动心就是道 ”的观念,如同孟子说自己四十不动心一样。如果不动心就是道,那么,白痴、脑神经坏的人,乃至脑震荡活着躺在床上,什么都不知,那不是更好、更不动心?对不对?
这是个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又有一个逻辑问题。怎么才叫不动心?永明寿禅师只说心不动,一切事寂然、寂灭清净。那么,我们还可以提出个问题:假使我们对一切外缘不动心,心里只有一个清净保持,这个清净算不算动心呢?对,算动心。这也是一缘一境,保持那个清净也是动心。要注意这个道理,所谓禅宗就是要深入地参究,你保持心境永远的清净也是动心。
后世许多儒家反对佛家这些话。老实讲,儒家的反对,是因为对佛学没有真正深入。不管名气多大的理学家,都没有彻底深入佛学。话又说回来,如果深入佛学,就不走理学的路子,也不叫理学家了。他们虽然不深入佛学,但站在儒家理学的立场,其批评也对了一半。
理学家认为《中庸》所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道。这是对的,心可以动,不能说心不能动。动而不离中、得其用,动而不动也;不动而动也,这才是正确的道理。理学家这一半话对了,可是境界始终不大,只接近而还不到形而上最高的本体。
对于这个问题,此节并没有答复,后文有,先保留。这是告诉青年同学,看佛经,不能因为文字懂就马虎看过去。
“如《入楞伽经》偈云 ”,《楞伽经》是禅宗、唯识宗的宝典,这部佛经说: “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 ”心一动转,就是世俗法。 “不复起转生 ”,世间上一切外境皆是自心所造,因此说,世间法一切外境皆是来去生灭分别而来。真能够如实知,这一知去来就不复生分别了。拿普通话来讲,永远不会转到另一个生命境界。所谓转生,转到菩萨无生法忍,拿佛学来讲,生而不生,不生而生。
“见世是自心。来者是事生,去者是事灭。 ”翻译得并不太好,但很忠实。 “见世 ”,见不是指眼睛,而心理上一接触世俗上外界一切事情,心就起作用。见世是自心,唯心所造。 “来者是事生 ”,外缘一引动,心里就是这个印象、这个事。 “去者是事灭 ”,事情过去,心理上这个事就灭了。
老实讲, “去者是事灭 ”这句话我们世俗的人做不到。修道如同镜子一般,事情来了,有思想、有念头、有感情;镜中一切有我的影像。事情过去了,心里没事,镜子马上恢复它的清净、空灵。一般人做不到。如果能做到人来事生,过去事灭,此人不是人,是圣人。永明寿禅师叫我们修养 “来者事生,去者事灭 ”,事情来了,心里就有事,事情过了,心里就没事。事情来去就是个现实问题。现实,佛叫 “如实 ”。
忍教哀乐作主翁
“如实知去来 ”,来了晓得来;去了知道去,有一个灵明觉知的在。 “灵明觉知 ”四个字是佛学名词,灵灵明明。对于事情的来去之间,你有一个知道。这个能知的作用,不属于生灭来去、是非善恶、喜怒哀乐的上面。
例如我们欢喜,一边知道笑,一边也知道肚子笑痛了不能再笑。那个知道自己肚子笑痛的那一知不在笑的上面,那一知没有笑。笑的时候知道笑,控制不了;知道不要再笑了,一面还继续笑,有二、三个作用在。又譬如发脾气,明知自己争不过对方,骂两句差不多,不要再骂,第三句还是骂出来。那个知道自己不应该生气、不应该骂的那一知不属于生气。
所以,这些心理的现象都是来去的现象,有一个一知,都不属于来去、是非、善恶、喜怒、哀乐的上面。所以我们要做到 “如实知去来 ”,这个里头叫做不起分别,所谓不生分别是指这个。
这里又有个问题,一般人讲中国哲学思想,提到《中庸》所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认为喜怒哀乐是心理状态。不对!喜怒哀乐不是人性的本性,喜怒哀乐是情。如果认为喜怒哀乐是性的作用,那错了!本性上非喜怒哀乐,而情绪上有喜怒哀乐。所以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偏向由情绪引导到达心性修养状态。如果有著作说喜怒哀乐是心性的作用,那绝对错!虽然好学,但未加以深思。
喜怒哀乐是情绪,情绪有一半是属于生理的,这就关系到修养问题。庄子说,人到了中、老年,哀乐已不大起作用,好像很平和;实际上,这不是真正修养的功夫,那是身体衰败, “没法度 ”。所以这方面的喜怒哀乐与生理有关系,属于情绪。 “天命之谓性 ”,能知之性不属于情绪。 “天命之谓性 ”,能知之性不属于喜怒哀乐。由这个道理,我们晓得佛家讲的不知分别,是指能知之本性分别而不生分别。如果认为把心理的状态压下去,像石头压草一般,什么都不动叫做不分别,那何必修道?吃麻醉药使脑神经麻痹,岂不更干脆?什么都不动不叫道,如果这是道,那所谓一切唯心的道理就错,那叫一切唯物。事实上,唯物是不对的。不对的道理何在?这其中的道理要搞清楚。
因此,我们再回转来看永明寿禅师引用《楞伽经》偈说: “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不复起转生 ”,心的转动都是世俗法,非超世俗法。超世俗法是分别而不分别,换句话说,我们的心,纵然修养到随时保持清明、随时保持清净一念不起,在佛学真正的修持上,保持灵明觉知也是世俗法。《楞伽经》偈说得很明白,这还属于外道法。在另一部很有名的《楞严经》里,说到五十种阴魔,把声闻、缘觉也打入外道范围,四禅八定、四果罗汉都不是真正地悟道。
《楞严经》开始便提及: “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 ”,这两句真是翻译得太好了!在文学的修养上,真要顶礼膜拜。 “内守幽闲 ”,清幽、闲逸,没有喜怒哀乐。假使我们认为保持这种内心的清净、空灵,一念不生是道,就错了。那不是道,是一种功夫,一种享受。什么道理呢?因为这还是法尘、意识的境界。意根相对外境的叫法尘,也就是对外境所起的分别心的第二个影像。等于我们长久居住在繁忙的闹市中,突然转换到另一个清净的山中,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四顾无人,独立高山听流水,好舒服、好清净啊!这个清净是比较来的,亦即唯识学的 “比量 ”来的。
一个人突然从闹中脱离,感觉换了一个境界,这个清净是意识上的影事,第二种投影,是比量来的。我相信本来就住在山林中的猴子,并不觉得这个是清净。可见这个心理作用是比量。这就说明 “但有心动转,皆是世俗法 ”,转动到清净面也是转动,只不过把闹转到清净上。
大权示现大作小
又若执经论无益,翻成诸圣虚功,则西土上德声闻,徒劳结集。此方大权菩萨,何假翻经。如抱沈痾之人,不须妙药。似迷险道之者,曷用导师。
“又若执经论无益,翻成诸圣虚功,则西土上德声闻,徒劳结集。 ”一般人如果认为学佛,光用功就好,不需要看经典, “翻成诸圣虚功 ”,上古以来,像印度的大阿罗汉等几百位,结集经典不都白做了?!
“此方大权菩萨,何假翻经。 ”有一种菩萨叫大权菩萨。权者,权变也。密宗有些菩萨叫大神变菩萨,也就是权变。
根据佛经,大权变菩萨是八地以上十地菩萨境界才能做得到。一切入世有成就的人,包括治世的圣君贤将和许多大居士,并不一定出家,有许多都是大权菩萨化身。菩萨就是有道之士。出世法早已成就才有资格来谈入世,此之谓大权变,看似走反面道路,实际上是以反面形态,在世间出现广行教化。永明寿禅师阐释得非常好。
中国佛教大部分好的著作,都是在家居士所作。在家人的著作都要挨当时人的骂,过后却非看其著作不可,此所谓大权变菩萨也。因为永明寿禅师到底是出家人,根据佛制而出家,不好意思太捧在家人,只好根据佛经说, “大权菩萨,何假翻经? ”何需翻译经典?
“如抱沈痾之人,不须妙药。似迷险道之者,曷用导师。 ”这是宋代写大文章的体裁,尤其皇帝发表宰相、大臣的宣召,古代称麻书,麻布制的黄纸,故宫大约还保留一点这方面资料。后来民间用黄纸,我们经常可以从历史记载,文学作品上看到书麻,也就是皇帝起用内阁大员,将此人的品德、才能以及皇帝对此人的赏识,以一定的格式,恰到中肯地书写在麻布上,次日早朝宣召。古代这类对仗句子的书麻文诰,素来是大文章的极品。永明寿禅师现在用的就是这对仗体裁,道理就是说,假使不用经典,就等于一个人生病了不要吃药;在危险的地方迷路了不要向导。
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嘉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这几句是倒装法。嘉肴美膳,必定劝不了肚子饱的人;珍奇异宝,也打动不了不稀罕物质享受的廉洁之士。如果说佛经翻得完全没有用处,那是不是大家都悟了道呢?一般人认为这是对宋代禅宗的批驳,学六祖,只要打坐,一念悟道,根本不要看经,做功夫就行,有道才能用。须知教理不深入,功夫上不了路,没有用的。下面又是另一节:
见与不见,全在心知;行之不行,唯关意密。实不敢以己妨于上上机人。但一心为报佛恩,依教略而纂录。如漏管中之见,莫测义天;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
永明寿禅师著作《宗镜录》非常用心,不是一个人做,而是集合全国数百位有修持、对佛学有研究的高僧、居士,搜集资料编纂,等于一个编译馆,由他当总编辑,出题目、做修正。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永明寿系一名武将出身,文学修养造诣非常高,文武全才,带兵时就悟道,被吴越王发现,结果,很高兴地奉命出家。
他的文字修养非常非常高,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放过每一个字。 “见与不见,全在心知 ”,他没有说 “全在心行 ”,心行是心理行为,是一种事用。见道与不见道是见地方面的事;行是功德、功夫方面的事,所以说 “见与不见全在心知 ”。关于行为呢?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心行之行则 “行之不行,唯关意密。 ”这就是关系心意识起行的作用这种高度的奥秘。所以大权菩萨出世入世两路,真行菩萨道,而为外人所不知。这一类都属于大权菩萨,是意密,以现代观念来讲,是大密宗、大密行。
“实不敢以己妨于上上机人 ”,他说我编这部书,并不是个人的意见妨碍诸位上上根人。这是对当时禅宗不大满意之处,因为学禅宗到了宋代已经发生流弊,不研究经典,只想悟道。今天悟了,明天又不悟;后天再悟一点,大后天又 “误 ”了。后世禅宗多半如此,还自认是上上根机的人。所以永明寿禅师说,对不起,编辑此书 “实不敢以己妨于上上机人,但一心为报佛恩 ”,他说自己的志向是为报佛恩。
“依教略而纂录”,依据佛经的教理,把与修持有关的编辑在一起。
下面是他谦虚的话: “如漏管中之见,莫测义天 ”,像一支管子的一点小漏洞,这一点简陋的见解算不了什么,没有办法推测第一义天。义天是佛学名词,至高无上。义者,理也,理性之意。后世也叫 “性天 ”,代表道体,以现代东西文化交流的新观念而言,就是形而上的本体。
“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 ”,等于偷到从墙壁裂缝照进来的一点太阳光。非常谦虚,也把道理说完了,你不要以为这一点不是佛法,这一点也就是佛法。青年同学可以效法两件事:一方面学习永明寿禅师高明的文学修养;第二点,你看他真是一位大权菩萨的气势,既谦虚,又把道理说明,还把人骂了,可是却看不出教训人的迹象,他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现在写白话文一样可以模仿,白话文不过变一变句子,道理还是一样。
法施第一教为先
今遵慈敕,教有明文,法尔沙门,须具三施,三施之内,法施为先。
我现在遵照佛慈悲的意旨。这个是永明寿禅师高度的秘密。以宗教的立场,有人说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弥勒菩萨就是大慈氏,他这个慈悲有没有此意,我们不知道,以表面文字解释,则是奉行佛的慈悲的教理。
经典中有明文规定,出家人必须随时做到布施。布施有三种:内布施、外布施、无畏布施。内布施就是精神布施、法布施,比如教育家所做精神、知识、学问、文化的布施是无价的,其功德大于外布施 ——财物的布施。外布施是财物的布施,做好事、帮助他人、出钱出力、出东西。无畏,就是不怕,什么叫无畏布施?比如拯救一个失去信心的人,可能要扯谎。这样的扯谎是善性,一个人到了灰心边缘,你告诉他:不要紧,站起来,有办法;不行的,我帮忙,一定给你做到。其实你也做不到,你只要把他救住,他就不灰心、不绝望了。实际上自己犯不犯戒?犯戒,这叫方便妄语,精神支持叫人家不要怕、活下去,动机上属无畏布施。
永明寿禅师说,出家人必须具备三施,三施之内法施为先,尤其精神的布施。这一段说明他著作本书的动机是本着布施的观念做的。
此八识心王性相分量,上至极圣下至凡夫,本末推穷悉皆具足,只于明昧得失似分。
文章一气呵成,为了讲书方便,暂时在此切一段落。
他说明八识心体的作用。唯识宗把心的体分成八个部分作说明,因而叫八识。八识是一心的现象,又叫八识心王,并不是说八识以外,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心王在那里,八识就是心王,整个心的作用。
“性相分量 ”,性相是佛学的两大宗。 “性宗 ”就是般若宗,般若宗讲性、形而上之体,一般又称空宗。像《金刚经》、《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四大皆空等等。 “相宗 ”讲唯识法相,又称唯识宗,先由宇宙形而下的现象、事物了解起,透过现象达到性,所以叫相宗。一般认为相宗属有。所以有 “谈空说有 ”之说,严格来讲,二者只是教育路线、表达的方法不同,根本则是一样的。这是关于性相两宗名词的解释,过去讲过,但何以再加说明提起大家注意呢?唯识宗很少谈到性,因为八识心王(相)透彻了,自然了解性。
唯识宗的翻译到中国,有 “三性 ”的名词,一般研究佛学的,一看到唯识宗的三性之性,当成般若本体,那就错了。中国文字词汇少,喜欢简略,一字多方借用。例如中国文化的 “天 ”字,研究上古文化有数个作用、意义。形而上的宇宙,看得到的天体叫天;很神秘的上帝或佛也叫天;有时 “天 ”还代表了心理作用,有时也代表原则。这个文字搞不清楚,随便念一本书就搞错了! “性 ”字也一样,现代年轻人讲性欲问题用这个性;本体问题用这个性;般若、唯识也用这个性。唯识叫 “三无性 ”,也叫 “三自性 ”,大家搞得莫名其妙,把唯识宗的 “三自性 ”与般若中的 “自性 ”都混淆一起。唯识宗的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名词稍后解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