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中国人的精神(贰) 》
第2节:序言(1)
辜鸿铭 Gu Hongming
序 言
下面的文章,除了其中的一篇之外,都曾在横滨出版的《日本邮报》上发表过,而那篇文章则题为《为吾国吾民争辩书》,于1891年长江教案期间发表在上海。这些文章以现在的形式结集再版,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读者读到它。我本来希望像以前一样也匿名发表这些文章,但是考虑到这一系列文章中最为重要的篇章创作的特殊背景及其性质,我不得不署上真名了。此外,我公开自己的身份还有其他原因。正如英国人自然会对勋爵之位心存敬慕一样,在华的外国人也会仰慕他们所住地方的总督。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注:意思就是说道德高尚的人关注的是言行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而道德低劣的人只关心地位的高低与实际利益的得失。)因此,当人们知道这些作品不是一个总督写的,而是出自一个总督的幕僚之手时,这些作品可能会因此失去吸引“怀土”诸君的魅力。
鉴于上述原因,这些文章这次便以我的真名面世了。下述戈登先生评价埃及的话,似乎也适用于当前的中国:“异族统治埃及多久,埃及人民的声音被压制多久,那么埃及作为最低等王国的时间就有多久。”
我拟在后面的文章中阐明的道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现在呈现出的所谓“和解”状态是非常虚假的。中国国内时局的态势,在去年的一系列事变中达到了激化的顶点——我绝对不会把一切错误都归于外国人身上,而是认为中外双方都有错,正如慈禧太后在她的手谕中所说的那样:“彼此办理不善。”这一认识,也是慈禧太后的清政府企图从欧美列强那里所寻求的解决问题的基点。作为对教案事件的回应,“文明开化”的列强需要的则是——斩首!在被夸大的恐惧感激起的兴奋面前,要求惩罚和复仇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八国联军占据北京以后,列强就已经牢牢掌握了局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此时那些位高权重的政治家们提出这些冷静的,甚或说是冷酷的、顽固的斩首要求,则体现出了一种道德上的自甘堕落和行为上的犬儒主义。所谓的“文明”国度的政治家们需要为此负责,并为之蒙羞——这一行为可以说不比横行在中国北部的西方列强军队的野蛮行径强到哪里去。大清国的亲王和一些大臣在这次事变中自杀,因而导致一些中国人需要对此负责,我确实很同情这些无辜的人。至于慈禧太后,据称她曾说过“人的一生无非一死”这样的话,而但丁则说过,人“无望求得彻底的死”——实际上,慈禧太后就是按照这个“原则”行事的——再引用一句法国革命家丹东的话,“Tout est perdu fors l’honneur!”(“除了荣誉,一切都可以舍弃!”)
牛津大学齐舍勒外交学教授蒙特古?伯纳说过,“和平条约必须包括消除一切可能引起战争事端、救济下民报上的冤情并防止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以上是必需的条款。这是谈判者们一定要处理的事情。如果不对这类事情加以有效、清楚地解决,那么接下来的所谓和解,也是虚弱无力的。”时下,驻在北京的外国官老爷们并没有按照这一原则去平息已经出现的事端,他们甚至没有试着去理解那些可怜的人。反而,这些官老爷们竟然主张要拆掉吴淞炮台!我之所以在这里强调“炮台”这个词,乃是想让整个世界关注列强最近硬生生地架在中国国土上的那一座座炮台——传教士炮台!我斗胆预测,除非中国的“传教士炮台”问题得到全世界应予以的关注,否则,将来外国人在中国就很难再混下去了——除非依靠抢劫。
我要在这些文章中申明的下一件事,详情如下:时下,对于想要在中外贸易中获利的诸国来说,我想,很明显的,也是作为首要条件的,中国必须存在一个好的政府。但是,除非北京的清帝国政府获得足够的自由,并且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能够决定何事对中国的“好政府”来说是正确以及有利的,否则,所谓的“好政府”无疑就是镜花水月。需要我再次阐明的是,欧美列强现在的对华政策,就是支持各省所谓的“开明总督”反对所谓的“反动中央政府”,即慈禧太后和她的顾问们。这一精心谋划并准备贸然付诸执行的政策,实际上旨在分裂清帝国,或者说至少要把中国的政局搅乱,让这个古老的国度陷入到不可救药的混乱与无序中去。可以预见,这一无序与混乱最终将使欧美列强控制中国的迷梦破灭,作茧自缚的他们将不得不再收拾乱局,以让一切回归秩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总督衙门论文集 | 第2节:序言(1) | 第3节:序言(2) | 第4节:序言(3) | 第5节:序言(4) | 第6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 | 第7节:总督衙门论文集(2) | 第8节:总督衙门论文集(3) | 第9节:总督衙门论文集(4) | 第10节:总督衙门论文集(5) | 第11节:总督衙门论文集(6) | 第12节:总督衙门论文集(7) | 第13节:总督衙门论文集(8) | 第14节:总督衙门论文集(9) | 第15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0) | 第16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1) | 第17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2) | 第18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3) | 第19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4) | 第20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5) | 第21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6) | 第22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7) | 第23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8) | 第24节:总督衙门论文集(19)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