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股票 》 經濟危機,你準備好了嗎?:大蕭條時代 》
第2節:從富足到寒酸(2)
狄剋遜·韋剋特 Dixon Wecter
關於商業周期的神話,公衆的興趣不斷增長。左右商業周期的,究竟是生産過剩,還是生産不足,是銀行的運作、方法的創新,還是希望或恐慌的歇斯底裏,抑或是太陽黑子,這些並不清楚。猜測披上了預言的外衣,希望搶先於計劃。樂天派相信,老的經濟規律已經失靈;另一些人則勉強承認,睏難的日子可能回來,但每一場暴風雨過後,天空總歸還會晴朗——倘若人人都能保持他陽光的一面的話,正如這個季節最流行的歌麯所告誡的那樣。首先,衰退是反常的事情,繁榮無需解釋,它既非所謂有閑階級的壟斷,也不為共和黨人所獨享,儘管他們總是竭力要把這一切歸到自己的名下。
一個人如果每周存下15美元,投資於優質普通股,並讓紅利和股權不斷積纍,那麽,20年後,他將至少有80,000美元,來自投資的收益大約是一個月400美元。他會闊起來。因為收益能讓他闊,我堅定地相信,任何人不僅能闊,而且也應該闊。
1929年夏天,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約翰?J. 拉斯科布是這樣聲稱的。雇員被鼓勵投資於老闆的股票和債券——這一制度,被有點含糊地視為美國的職工分紅、甚或是社會保障的等價物。
很多這樣的股票都是以保證金買來的,這意味着,投資者(包括現金很少、但希望卻很大的小孩子)衹需拿出約為價格四分之一的現錢。經紀人通過嚮銀行借錢來預付剩下的部分。經紀人藉款這種不穩定的信用結構,在1929年2月搖晃了起來,當時,聯邦儲備委員會下令其成員銀行,不得為此類投機目的而貸款。但是,由查爾斯?E. 米切爾領頭的私人銀行傢立即為投機而打開了他們的保險櫃,釋放出了數百萬美元,給大牛市以及它賴以構建的信心時代以進一步的刺激。這導致了另一次活動的痙攣,沒有任何諸如消費需求之類的切實保證,生産效率的增長或股票的真實收入都是有問題的。當富人越來越富的時候,千百萬收入微薄的蕓蕓衆生正掏空他們的儲蓄,降低他們的購買力,為了投機而抵押他們的未來。有人估算,20世紀20年代的這些市場交易,其中百分之九十與其說是長期投資,還不如說是賭博冒險。
幾乎是不知不覺之間,經濟控製中的一場變化發生了,從早期的産業資本主義轉變為金融資本主義。對投資者的剝削,以及會計賬目中的頻繁欺詐,都屬於新秩序中不那麽令人愉快的特徵。控股公司——它是源自19世紀晚期“托拉斯”這條已被殺死的惡竜的化身——如今非常興旺。它允許一小撮股東控製一個分散在四面八方的連鎖帝國,甚或是關係鬆散的利益集團,比如塞繆爾?英薩爾在公用事業領域30億美元的領地。控股公司所行使的權力(尤其是在公用事業領域)常常跟它的規模是如此不成比例,以至於身為總統的富蘭剋林?D. 羅斯福形象地把它描述為:“一隻96英寸的狗搖着一根4英寸的尾巴。” 這些公司有時候層層疊加在一起,巴別塔伸嚮天空,底座卻在顫抖。它們有時被用來掩蓋公司財務的真實狀況,以逃過監管當局或公衆的法眼,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有一傢被稱做“合衆國銀行”的紐約州立銀行,1930年1月,幾乎就在它轟動一時的破産導致將近50萬存款人遭受滅頂之災的一年之前,為了隱瞞它日漸增長的虛弱,而投資100美元,創立了一傢傀儡公司,買賣這傢銀行變戲法似地變出來的另一傢傀儡公司的股票,以製造繁榮的假象。局外人被這場一本正經的鬧劇所欺騙,後來慢慢纔懷疑這座表面有很多花崗岩和大理石的建築成了一個債臺高築、賬目不靠譜的空殼。
華爾街病癥的另一個發展,是所謂的“信托投資公司”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的迅猛增長,這些公司的功能,就是把藉給它們的錢拿來投資,並嚮它們的股東和受益人派發純收益。有些公司是“剛性的”,即:其投資局限於一份受限製的有價證券清單,但很多公司是“軟性的”,這意味着對投資證券的選擇很寬泛。實際上,他們比賭博公司好不了多少,在這樣的賭博公司裏,就連天真的顧客也不會把自己的賭金委托給一個胡亂選擇的賭伴,而是交給賭臺管理員——當然,他們主要是代表“賭場”的利益。據說,有450萬美國人把他們部分或全部的積蓄交給了信托投資公司,最後損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本金,或者說損失總金額高達30億美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
|
|
第1節:從富足到寒酸(1) | 第2節:從富足到寒酸(2) | 第3節:從富足到寒酸(3) | 第4節:從富足到寒酸(4) | 第5節:從富足到寒酸(5) | 第6節:從富足到寒酸(6) | 第7節:從富足到寒酸(7) | 第8節:從富足到寒酸(8) | 第9節:從富足到寒酸(9) | 第10節:新的生活設計(1) | 第11節:新的生活設計(2) | 第12節:新的生活設計(3) | 第13節:新的生活設計(4) | 第14節:新的生活設計(5) | 第15節:百日新政(1) | 第16節:百日新政(2) | 第17節:百日新政(3) | 第18節:百日新政(4) | 第19節:百日新政(5) | 第20節:百日新政(6) | 第21節:百日新政(7) | 第22節:百日新政(8) | 第23節:公民及其政府(1) | 第24節:公民及其政府(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