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唐名家诗导读   》 骆宾王      张海鸥 Zhang Haiou

  骆宾王(619?──687?)字务光,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唐高宗、武后时期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七岁因作《咏鹅》诗而有“神童”之誉。近而立之年始得入仕,先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官,又以奉礼郎从军边塞,历官武功、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不久因罪下狱(678年)一年多,获释后贬为临海县(今浙江天台)丞,心情郁闷,遂辞弃。睿宗光宅元年(684),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事,并作《讨武氏檄》。徐兵败,骆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跳水逃跑,或说为僧。
  骆宾王作诗擅长歌行体,《帝京篇》(五七言杂用)是其代表作,与卢照邻《长安古意》齐名。有《骆宾王集》。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清人陈熙晋所著《骆临海集笺注》,收各体诗一百多首,文三十余篇。
  在狱咏蝉(并序)①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呼!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树风之微乔,韵资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之墨,取代幽忧云耳。
  西陆蝉声唱②,南冠客思深③。那堪玄鬓影④,来对白头吟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⑦。
  ①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书议论政事,触忤皇后武则天,遭诬,含冤下狱。这年秋天,在狱中闻蝉鸣写下了这首诗。②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③南冠: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系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钟仪,南方楚国人,戴楚冠,故曰“南冠”。后世遂以之代指囚犯。此诗中作者以此自喻。深:一作“侵”。④那堪:怎能忍受得了。”那:一作“不”。玄鬓影:指蝉。崔豹《古今注》:“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始制蝉鬓,缥缈如蝉。”玄:黑色。⑤白头:诗人自指。当时骆宾王不足四十岁,因在狱而以白头自况,极言烦虑之深重。吟:指蝉鸣。又《白头吟》为古乐府曲调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将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白头吟”语涉双关,一云人在狱而头白;二喻无端被执政者抛弃。⑥“露重”两句意思说:蝉因秋露浓重而难以奋飞,秋风萧瑟又阻遏了蝉的鸣声。诗人借蝉喻己,写含冤难辩的艰难处境。⑦“谁为”句:谁能替我表明心迹呢?
  这首五言律诗咏物抒怀,通过咏蝉,抒写了诗人无罪被诬,身陷囹圄的忧郁、愤懑、哀怨之情。诗中深蕴着诗人在坎坷人生中体会到的生命的沉重感,艰难感,孤独感,以及洁身守志的情怀。也表达了昭雪沉冤的愿望。《唐宋诗举要》云:“以蝉自喻,语意沉至。”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当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史记刺客列传》载:燕太子丹派荆轲入秦刺杀秦王,在易水畔为其饯行,当时送行者皆白衣冠,高渐离击筑,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骆宾王坎坷一生,怀才不遇,晚年遭遇尤其悲惨。他的这首诗借古讽今,先赞美燕太子丹和荆轲之间以生死相许的关系,赞美荆轲不惜以生命报效国家的壮烈行为和英雄主义气概。然后感慨现实:如今已没有燕太子丹那样知人善任、推心置腹的主人了,荆轲那样的英雄亦已不在,唯易水依旧。《唐诗正声》引吴逸一语:“只就地摹写,不添一意,而气概横绝”。《诗境浅说续编》:“此诗一气挥洒,怀古苍凉,劲气直达,高格也。”此诗可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参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刘希夷陈子昂贺知章张若虚张九龄王之涣孟浩然王昌龄
王维崔颢王翰高适岑参李白杜甫张继韩愈元稹白居易刘禹锡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