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大唐詩人三部麯之:太白醉劍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程韜光 Cheng Taoguang
二月河
有人在寫大唐詩人三部麯,要將中國文化最精粹的部分以另類的解讀方式展現出來,與廣大讀者共享。我個人認為,作者此舉是很有價值的嘗試,並且,其較強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必將産生一定的積極的社會反響。唯一使我感到不安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國乃至世界詩壇的璀璨明珠,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能隨口背誦幾句他們的詩歌,譬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大傢耳熟能詳,對作者的期望值不由得很高,作者創作作品時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當我拿到作者樣書,認真讀取《太白醉劍》之後,很快為作者闊大的文風、洗練的文字及深厚的古文功力所震動,為作品精妙的構思佈局、生動感人的故事情節所吸引,不由得和大傢一起舒口長氣,慶幸作者尚未辜負期望。本人掩捲之後,頓生感慨:
一、此書語言優美,文筆洗練。綜觀全書,可見作者在文字上的造詣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辭藻之精美,文言與白話味之濃,在近現代文學史上也是不多見的,這與通俗小說形成鮮明的對比。從美學角度來看,文言式的語句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濃縮美”,它將中國文字的魅力發揮到了極緻。而在《太白醉劍》中,字與字、句與句間的巧妙搭配,宛如一幅幅流動的山水畫,讓人拍案叫絶。先拿開篇第一句為例:“橫亙中國之長江,自唐古拉山而下,出青海,過雲南;經渝州,越四川,浩浩蕩蕩,不可遏抑。”短短一句話便將長江的長與長江的雄偉交代清楚,無需額外的字詞輔助,這體現了漢字的獨立性,是其他國傢的文字很難達到的。再看看這一句:“唐主李淵聞訊,提隴上之兵,出太原、奪洛陽、下潼關、入長安,勢如破竹,形似捲席,服四方豪傑,息八路煙塵,拯民於水火,順天而立大唐基業。”整段話一氣呵成,一段歷史,塵埃落定。再看一句:“好一座神山!宛如巨竜,橫亙天地之間;萬千險峰,直插霄漢。山下林木蔥鬱,俱是鬆柏,如槍似劍;山頂積雪,終年不化,宛如智者,深思千年。”讀者很容易將這些字句與一幅雄偉剛健的山水畫聯繫起來,可見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
中國文字的特點,造就了中國詩歌的特點,而中國詩歌的輝煌成就也展現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神奇,兩者相互依存,交相輝映,構成了具有中國特點的文學藝術。《太白醉劍》將中國詩與方塊字巧妙地融入作品,同時文言語式和口語在一段話或一句話中交替反復,有一種脫俗復古的味道,充分展現了中國文字獨特的魅力。
二、氣勢恢弘,構思精巧。李白,字太白,生於唐代西域,長於蜀地青蓮。歷經大唐盛世,遭逢安史之亂,一生彷徨流離,傳奇悲烈。他出生於一個傢財殷實卻非顯族的家庭,這迫使他為了得到權勢,而想方設法地去追逐功名,卻又因為文人的傲氣而不能摧眉折腰。李白的家庭背景也讓他帶有一定的平民性,能夠站在老百姓的立場痛斥當權者的暴行。李白既庸俗又灑脫,既重情又多情,既喜山好水,又不願碌碌無為,矛盾貫穿一生,這便是真正的李白。雖然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白的詩歌,就流傳着李白傳奇的故事,譬如:草書退敵、力士脫靴等,但是,真正把李白作為一個普通人進行解讀,甚至把他的詩歌進行另類解讀的作品並不多。我想原因就在於:李白人生過於豐富,經歷過於繁雜,性格矛盾重重,沒有認真的構思、巧妙的佈局,作者很容易陷入難圓其說的境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河南文藝出版社 |
|
|
前言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2) | 楔子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1)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2)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1)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2)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1)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2)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3)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5)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1)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2)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1)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2)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4) | 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