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孟子今註今譯 》
《孟子今註今譯》序(1)
王云五 Wang Yunwu
史次耘 Shi Ciyun
《孟子》,是和《論語》、《大學》、《中庸》並稱做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傢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教科書一樣。《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
次耘幼時背誦四書,塾師韓俊卿先生特把《孟子》抽出,選用《蘇批孟子》的本子,當做古文規範來講;並且說:“《孟子》和《莊子》兩部書的文章,在我國文壇上,是雙峰並峙,像昌黎(韓愈)、老泉(蘇洵)、東坡(蘇軾)等大文豪,都是得力於孟子的多。”
孟子的思想,可以說完全繼承孔子的,所以後世尊稱孔子為至聖,孟子為亞聖。孟子自己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又說:“予未能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我們研讀《孟子》,更可瞭解孔子的思想精深博大了。
孔子說仁,孟子說義,有時仁義兼說;實際上,孟子不過把“仁”闡發得更具體化罷了。“仁”“義”,應該說是一體的兩面,凡藴藏在內心叫做仁,發出於外形叫做義,如同哲學上的“體”“用”二名詞,用由體而顯,體由用而成,二而一,一而二的。
孟子最雄偉的地方,便是主張“性善說”,全是闡發孔子論仁的精義。《孟子》七篇中,便處處強調這個仁字,所以《孟子》一書又被稱做“媽媽經”。母親最偉大的,就是有一個永恆的慈愛心;慈愛心,即是仁。所以孟子說:“仁,人心也。”又說:“仁也者,人也。”又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又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掘發出人性的本原,是仁慈的,是善良的,也就是他自己所說的“良知”、“良能”。整個人類的生存,能夠維係到了今天,就全靠這點人性固有的仁呢!
因為人性本是善良的,所以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又說:“聖人與我同類者。”並引顔淵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俗語也說:“聖人本是凡人做,但盡良心即聖人。”聖人能盡心,凡人便不能,人人皆具有良心,一個能盡,一個不能盡,聖凡區別就在此。同時孟子認為盡心,尤註意一個“推”字,把善心推到極點,就是擴而充之。孟子說:“故推恩,足以保四海。”又說:“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孟子闢墨子的學說,即破他兼愛的兼字;兼愛,除了領袖群倫的極少數人,可以做到“保民若赤子”,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推恩,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所以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便在能盡一己的良心,去推展它,去擴充它,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發揮仁以為己任的踐履精神!
宋儒程子(明道)批評孟子有泰山岩岩的氣象!因為孟子是剛毅的,屬於陽剛之美,所以孟子平生最自負的,是有見義勇為和獨立不懼的精神。常持先覺之志,養浩然之氣,辨義利,別王霸,闢邪說,放淫辭,主張民貴君輕之說,強調養民教民之政。這都是與“性善說”有莫大的關係,闡揚孔子仁愛的精神,說明人性無上的尊嚴!
《孝經》說:“天地之性,人最為貴。”(《孝經》通行本皆無最字,按敦煌本正作“人最為貴”)人,為什麽最可貴?上面說過,因為人是具有與生俱來的這點“仁心”,凡仁必孝,孝子必仁,古往今來,無數的孝子仁人,都是受世人所崇敬和仰慕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
|
|
編纂古籍今註今譯序 | 《孟子今註今譯》序(1) | 《孟子今註今譯》序(2) | 梁惠王篇第一(1) | 梁惠王篇第一(2) | 梁惠王篇第一(3) | 梁惠王篇第一(4) | 梁惠王篇第一(5) | 梁惠王篇第一(6) | 梁惠王篇第一(7) | 梁惠王篇第一(8) | 梁惠王篇第一(9) | 梁惠王篇第一(10) | 梁惠王篇第一(11) | 梁惠王篇第一(12) | 梁惠王篇第一(13) | 梁惠王篇第一(14) | 梁惠王篇第一(15) | 梁惠王篇第一(16) | 梁惠王篇第一(17) | 梁惠王篇第一(18) | 梁惠王篇第一(19) | 梁惠王篇第一(20) | 梁惠王篇第一(2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