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下一站,中國 》
第2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2)
陳季冰 Chen Jibing
百多年來,曾經有無數的難題橫亙在這個國傢面前,睏擾着這個民族,隨着時代的飛速變化,絶大多數那個年代的"問題"如今早已成雲煙,許多當時重要而緊迫的問題今天也已不再必要。不過,有些問題卻是永恆的,至少在相當長時間內是我們不得不直面的。例如所謂"古今中西之辯"(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就是維護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與順應世界現代化潮流的關係問題)等等。人們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甚至對於這些問題本身的理解都會持續地爭論下去,這將促進我們的心智不斷成熟。而我始終認為,我們民族長達200年的"現代轉型"能否最終修成正果,從根本上取决於民族的整體心智能否在較短的時間內邁嚮成熟。
1.走出"歷史悲情"
2007年春節,我利用長假去了一趟希臘和意大利南部。比明媚的地中海風情更令人感慨的是:幾乎在每個景點,來自中國的遊客都占到大多數。在一些特別著名的景區,到處都是摩肩接踵的"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空氣中到處飄蕩着親切的普通話,到處是喜慶的紅燈籠和春聯……若不是有充滿異域情調的街道和建築作為背景,真讓人恍如置身國內的沿海某地。每年的一、二月份照例是旅遊的淡季,但僅僅因為中國春節放長假的緣故,這一小段時間卻突然變成了國際旅遊業最強勁的"旺季"。僅憑這一點,世界就足以充分感受到中國藴藏的潛力。
旅行是各種不同文化直接交流和溝通的最好載體,旅行使我們有機會直面看得見摸得着的具體實在的"他們",也使"我們"有機會暴露在不同於我們自己的另一種目光的審視之中。而當我們站在一個不同的環境中並學會改換一個視角來看自己的時候,我們身上許多平時早已習以為常的東西就會獲得新的意義。因而,旅行不僅能讓我們更全面地瞭解世界,而且還能讓我們更深刻地瞭解自己。我相信,這種感受是很多讀者都曾有過的。隨着今後中國日益融入世界、中外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日益擴展,越來越多的國人會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
就我個人而言,最近幾年中每一次出國旅行或其他形式的與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觸都在不斷加深我的一個固有觀點:一方面,中國在經濟、政治等許多外在的領域正在日益"崛起"為一個大國,甚至強國;另一方面,我們民族的心靈卻遠遠沒有為這種"崛起"做好準備,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不要說"大國心態",就連當代國際社會中一個正常民族的普通心態都不完全具備。至於我們何時和怎樣才能具備大國心態,則是一個異常復雜的問題,也是我們接下來所要探討的中心話題。但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一個民族在尚未具備大國心態的時候就倉促崛起為一個大國,對自己和對世界都未必是一件好事,就像一個心智不成熟的人突然中大奬成為億萬富翁對他自己來說未必是好事一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十分同意我國著名國際問題專傢王緝思教授的看法,他認為,在當前的中國,最需要得到大力倡導的不是"大國意識",而是"公民意識"。(見《與其強調大國意識 不如強調公民意識》,載2007年5月1日《第一財經日報》。)
2002年初春的某一個傍晚,我和一群上海客人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傢中餐館吃晚飯,老闆是個馬來西亞華人。我們落座點菜之後隔了大約半小時,非但一個菜都沒上,甚至連壺茶都沒上,而比我們晚來的幾個老外卻反而早於我們在一旁大快朵頤。幾經催促,我們的飯菜終於慢吞吞端上餐桌,誰料到我們點的蛤蜊竟然有股明顯的不新鮮味道!按捺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了,但讓我覺得奇怪的是,整個一桌中沒有一個人去嚮老闆交涉餐館的服務態度和食品衛生問題,而是異口同聲地指責他憑什麽"歧視"我們中國人?鑒於老闆本人也是個華人,情形就變得更加復雜和激烈。
實際上,由於中外人員往來和商品服務進出口的迅猛增長,最近十多年來類似的"涉外糾紛"我們見的很多。雖然具體情況千差萬別,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所有的"涉外矛盾",哪怕一些純粹的經貿糾紛--從越來越多國外進口産品質量問題到針對中國産品的反傾銷官司--最終都無一例外地被國內主流輿論公開解讀或暗示為一種對我們的"民族歧視"。而一旦話題被引入這樣一個敏感的領域,問題就變得不再是根據交易的協議--如召回、賠償等--可以解决的了,而必須訴諸認錯、道歉之類關乎尊嚴的舉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1) | 第2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2) | 第3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3) | 第4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4) | 第5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5) | 第6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6) | 第7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7) | 第8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8) | 第9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9) | 第10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10) | 第11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1) | 第12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2) | 第13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3) | 第14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4) | 第15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5) | 第16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6) | 第17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7) | 第18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8) | 第19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9) | 第20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10) | 第21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11) | 第22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12) | 第23節:第二章.改革需要再出發(1) | 第24節:第二章.改革需要再出發(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