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古典 癡人說夢記   》 第二回 慕官勢送子讀洋文 悟平權合群開學社      旅生 Lv Sheng

  卻說賈守拙聽了差人的話,昏暈過去,稽先生趕着叫喚了半天,漸漸醒來,那差人反在那裏說俏皮話兒道:“看他不出,倒會詐死。”煙鋪裏的人,聽得可憐,泡了一碗薑湯給他吃下,歇了半天,才能動彈,又呷了幾口湯,居然回過氣來,能夠說話了。叫苦連天的哀求差人替他想法兒,差人道:“我有什麽法兒好想,這事情關係很大,且到衙門裏再講。若要平安無事,除非多花費些,求求簽稿賴大爺,錢漕陸大爺,你一面將錢糧趕緊補上,取了憑據,再去見官,但是總得一二百吊,方能了結。如今我們的例規,是要先付的,小意思,不多,五吊罷了。”
  稽先生從中好說歹說,總算講妥了兩吊五百文。地保討了二百文,自回傢去了。
  稽、賈二人同了差人,到賈傢住了一夜,次日一早進城,賈守拙有個表弟在城裏開米店,姓馮名剛,因他做人老實,大傢就送他一個表號,叫他“馮老實”。當時三人同到馮老實店裏,商量這事。賈守拙拿了些聯單地契,托馮老實替他抵押了幾十吊錢,好容易會着錢漕門上姓陸的,竭力奉承他,多花費了許多吊,纔肯答應,算是已經完了錢糧了,衹待見官開釋。幸喜這位州官,是兩榜出身,江蘇上元人氏,姓鬍名禮圖,八股做得極好,問案卻不大在行。每到坐堂,須要簽稿賴大爺站在旁邊指點,有時案子多些,問的不耐煩,搖了搖頭,手拍着膝便念起八股來了。嘴裏自言自語,說什麽“王道不外人情”。又是什麽“刑期無刑之化”。惹得衙役們抿着嘴兒,要笑不敢笑。這回提了賈守拙上堂,問起緣由,拍案大怒道:“你也是皇上傢的百姓,食毛踐土,為什麽辜負皇恩,連錢糧都欠起來,這還了得?”賈守拙嚇得不敢則聲,差人代稟道:“他的錢糧,已經補完的了,並未拖欠過年,求大老爺念他年老,饒他初次罷。”又回頭嚮賈守拙道:“你這個糊塗東西,還不快將串票呈上?”賈守拙慌忙將衣襟解開,掏了半天,找着串票,雙手送到公案桌上,那鬍大老爺看了一看,擱在一旁道:“也罷,你這罪名,本來不小的,本縣念你初次,饒了你的狗腿,以後再犯,兩罪並罰。”說罷退堂,這賈守拙回到傢中,氣憤不過,侄子又找不着,無處發泄,將他八歲的小孩子,打了幾次出氣。
  那天正在傢裏打兒子的時候,可巧西村教堂裏的馬夫王老三撞進門來,看見了,一把拉住,問其原故,賈守拙氣得說不出話,王老三知道他新近吃了官司,不耐煩,衹得將兒子出氣。遂勸道:“老拙,你快不必如此,我知道你受了衙門裏的氣,說不出。但是如今做了沒勢力的人,總要仗着外國人的勢力。我們堂裏的神父,因為現在中國人,不會說外國話,特地開了一個學堂,教人傢這個。將來懂得之後,能夠和外國人往來,不是得了大靠山嗎?那個還敢欺負你。”守拙聽了這話,暗自忖道:“不錯的,我親眼見西村朱阿二,搶了人傢場上曬的麥,那人要告他,為他是吃教的人,不敢進狀子。又前日在班房裏,看見一乘轎子,直擡到大堂上,官兒立時開了暖閣門迎了出來,拉了那人的手一同進去。我還道是那裏來的過路官,那知聽人傳說,是礦務局裏的翻譯,和我一樣的白衣沒有功名,他是何等體面。稽親傢說得好笑,海外頭有什麽仙人島,據我看來沒有什麽仙人不仙人,現在的外國人就是仙人,跟着他讀洋文的就是仙人的徒弟呢!但是,我吃教不能,人傢說吃了教的人,等到百年之後,一雙眼睛定要摳了去的。這句話雖然是沒有,但是鄉裏人少見多怪,一定要這麽說的,真正可惡。若叫兒子讀洋文,卻是個正辦,虧得他提醒了我,我如今就打定這個主意。”於是先嚮王老三打聽讀洋文是怎樣的規矩,一個月要花錢若幹,一一問清白了,又托他設法。他說:“我是不成的,你去托朱阿二罷。”說完揚長去了。守拙送了他回來,和妻子商議定妥,作準送這八歲的第二個兒子去讀洋文。
  原來賈守拙有兩個兒子,大的十五歲,在漢口洋布店裏學生意,定下了稽先生的女兒為妻。這個次子八歲,嚮在村館裏讀《大學》,早出晚歸,資質倒也下得去,當下賈守拙看看這孩子,讀書聰俊,心中甚喜。次日一早起來,去尋朱阿二,請他吃茶吃酒,着實的巴結,兩人自此結為莫逆之交。後來賈守拙說起兒子要進學堂的話,朱阿二滿口應承,代為出力。不多幾日,有了回信,主教答應了。但須要這孩子去見見,問答些話,方可收留,每年止須出膳費三十千文。賈守拙由不得心疼這錢,也是沒法的事,挨到正月十五後,擇日將兒子送入學堂。
  這學堂名為強西學堂,就是那教堂裏安主教捐貲開的,請了幾個中西文教習在內,專教中國子弟。是日賈守拙送兒子進去,中文教習問了幾句話,看他着實應對得來,心中歡喜,代他起個名字,叫賈子章,表字希仙,自此賈子章在強西學堂肄業。過了幾年,居然已經一十五歲了,洋文讀得極熟,中文亦尚粗通。他有兩個最知己的同學,一個姓寧名有守,表字孫謀,是漢口亨利洋行買辦之子。一個姓魏名偃群,表字淡然,他父親在江漢關上充當大寫,兩人俱十七八歲的年紀,雖說比賈希仙豪富許多,卻守定平等的宗旨,並無瞧他不起的樣子,一般引為同志。說也奇怪,這些十幾歲的人,志氣極高,常恨自己為什麽在教堂裏讀書,受外國人的教育,覺得恥辱已極。
  一日,正當暑假後開館之期,寧孫謀攜了半年的學費,走到學堂,可巧與賈魏二人遇着,寧孫謀觸着心事,登時起了念頭,約着二人在左近茶館裏吃茶,寧孫謀開言道:“二位今日可是進學堂開學來的,身邊帶有半年學費沒有?”二人答應道:“正是前來開學的,身邊帶有半年學費。”寧孫謀道:“我們中國人卻要受外國人的栽培,心實不甘,我想我等三人,皆是為父母逼着,不能不來,照此年復一年,束縛在此,何由發達,況且外國人的主意,是養成我們奴隸性質,將來為他所用的,所以衹有外國語言一種教我們的。一切關係實用的科學,都藏了起來,不肯傳授。據兄弟的愚見,不如離了此地,到大地方去一走,一面想個法兒,考人中國人開的學堂,才能成就學問呢。”魏淡然道:“老弟你話雖然說得是,但是你不曾曉得中國開的學堂,實在也進不得。我聽見人傢傳說,開學堂的盡是官場中人派的,總辦不是翰林就是道臺,都是八股出身,並不懂得什麽科學。戴了紅紅緑緑的頂子,背後頭跟了無數若幹的傢人,一輛馬車進得堂來,滿面官氣。還有些沒出息的教習司事趨前趕後的巴結,他的本事不過靠着權勢,帶挈着幾個私人吃碗現成飯罷了,那有心腸說到教育上去。那時我們忍又不是,去又不能,豈非進退兩難麽?”賈希仙道:“二兄所說的話,雖都不錯,依小弟愚見,寧兄奮發的志氣,倒可試試,現在我們三人帶的半年學費,算計起來,也有好幾十吊,莫如搭了輪船,徑往上海。聽說上海地方,極開通的,學堂也多,外國人有學問的,來得不少,是個長進學問之地。我們一面譯些西書賣錢過活,一面打聽着那裏學堂好,考了進去肄業何如?再不然,遇了幾個同志,衹要攢湊起幾千銀子,我們好自己開個學堂,成就幾個志士,豈不更好。”說罷,二人一齊拍手稱是,商量着到主教那裏托詞退學,同赴漢口,各寫一封信,安慰傢中,隨即上了怡和洋行輪船。到了鎮江,輪船停泊卸貨,賈希仙有兩禮拜不洗澡了,自覺穢濁不過,對二人說:“偏勞在此守着行李,小弟去走走便來。”說罷,別了二人上岸去了,二人等他許久不至,聽得輪船將開,是要誤事的,商議着衹得將行李什物,一總搬了上岸,找個客寓住下。慢慢尋覓。正是:
  樓頭黃鶴杳無路,江上孤鴻忽失群。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說奇夢鄉老圓謊 追官糧姦胥索賄第二回 慕官勢送子讀洋文 悟平權合群開學社
第三回 尋伴侶巧遇豪商 談工藝隱聯同志第四回 締良緣雙集女床鸞 訪故友單愁過江鯽
第五回 阻登舟旗丁夥詐 挂招牌鐵口名揚第六回 走越嶠志士悲窮 入端溪新詞惹禍
第七回 解叛犯江中遇盜 破陰謀海外逃生第八回 脫幽囚海島漂流 睏攻苦館中臥病
第九回 起沉痾雙探毛人島 歷奇險同上舊金山第十回 出險難旅館遇良朋 通關節酒樓逢騙子
第十一回 撞木鐘名士登科 虧國帑道臺藉債第十二回 新進敢言尚書守舊 名流演說御史觸邪
第十三回 中高魁吏部分曹 訪新貴翰林拜客第十四回 餘侍郎封章薦士 寧主政應詔陳言
第十五回 行新政終成黨禍 漏法網巧遇知音第十六回 海外天別有逋逃藪 旅人宿相逢患難交
第十七回 述幻夢改弦易轍 假經商隱姓埋名第十八回 興源店豪商款友 揚州城俠女訪仇
第十九回 改男裝一舸泛清淮 折俠妹單車走燕市第二十回 審刺客觀察解冤仇 索門包奴才仗勢力
第二十一回 尚書府記室磨刀 華勝店歸妻易服第二十二回 寧孫謀作傳表貞姬 陳契辛登程尋俠骨
第二十三回 弭拳禍快槍小試 惜賢才牌示高懸第二十四回 膺厚聘都講貽羞 雪奇辱外洋遊學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