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 解讀中國古代都城 》
解讀中國古代都城(下)
劉慶柱 Liu Qingzhu
在我國二百多個古代都城中,每一個都城都是當時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古代都城文化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縮影。從都城的選址到都城的佈局,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他們的選址包括對自然、交通、軍事及人文和經濟發展等都有要求。比如漢朝為什麽不定都洛陽而定都長安?當時在全國來說,土地分為九等,上、中、下三大部分。上、中、下又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而長安處於上上。
中國古代定都,除了對自然、軍事等條件進行考察外,其宮殿佈局也特別講究。在皇城裏最中間的肯定是統治者的宮殿及居住區,其次嚮外是官員宅院,最外頭一圈就是老百姓了。所以中國古代都城有這樣的佈局特點,一圈套一圈,大城套小城。形成了以皇帝為中心的這樣一個結構,一直發展到明清北京城的故宮。
全文
中國古代都城我想講一講它所反映的中國古代文化特色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說起來也比較虛、比較大,我衹能就我覺得的哪些方面和這個聯繫比較多的談談個人一些想法。首先呢,談一下中國古代都城它的選址有什麽特點?就是大傢總要問既然中國古代都城這麽多,從古至今,不管是統一的帝國王朝還是亡國王朝,或者說是地方割據的一個政權,大約二百多個都城。它們建都是受什麽條件製約的?我想這個談出來可能對大傢認識古代都城、認識古代歷史可能會有所啓迪。
首先,古代都城選址對自然條件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所謂自然條件,第一就是山水條件。有一種說法叫選都城背山面水,也就是我們搞建築。都城是一個建築群體,跟蓋房子一樣。蓋房子要採光、要朝陽。建都城呢,要選地形,要大的地形。背山面水的目的是什麽呢?面水是為了生活需要,背山當然也有生活需要。背山既有生活需要,也有安全需要。因此地形對於都城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都城它是政治中心。它要考慮政治的安全,考慮它經濟的發展,或者正常的一個社會的發展,社會的運作。所以說不考慮基本的經濟條件、基本的環境條件是不行的。
第二個還要考慮居中,天下居中。不管是夏王朝,還是商王朝,它盡量考慮它的都城要能夠便於控製它的國傢。但居中這個理念並不完全的就處於整個國土的中間。長期以來,我覺得中國首都,在我統計了,千年以上首都立都的是西安、九百年以上的北京、八百年以上的洛陽,基本都是在這個時期居中的地區,是居中的。而且是交通的一個中心樞紐。古代人重視交通,首先交通好多路是後人修的,沒有修路條件是不行的。比如秦始皇上臺以後就要修路,實際以鹹陽為中心的全國交通網,有各種道路,有直道,一直到現在的包頭,從西安到包頭。有弛道,還有各種道路。東邊可以到現在的遼寧綏中,甚至山東半島。西面呢它可以也走的會很遠,南面也修,一直修到現在長江三峽。有的通過棧道連的。因此呢,因為當時要想對國傢行使統治,行使權利,沒有必要的交通設施,那根本沒法達到,沒法滿足你的要求。因此首都在選址當中,這些因素呢,就是地理形勢、地理位置,都是非常關心的。
再一個就是人文的和經濟發展條件。人文條件呢,包括它的發傢、發展。比如秦人他起於甘肅東部和陝西西部,因此他的首都,就是他大本營。他首都往往定都在長安。我們說西周王朝,它也是,它主要起源於現在的岐山、扶風一帶。就是寶雞地區那一代,所以他把首都定在那兒。再一個人文背景,這地區相對應該說比較發達的或者比較先進吧,經濟上應該比較發達,不能說經濟上太貧窮或者說自然條件太惡劣。但是最起碼的生活沒法維持,這也就是定都的必要條件。比如說像秦定都完鹹陽以後,到漢朝為什麽不定都在洛陽而定都在長安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時長安在當時的人認為來講,人們把全國的土地分為九等,上中下三大部分,上中下又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六九等,分了九等。而現在的所謂的大西北,渭河流域,關中地區,當初是上上的,被稱為“ 天府之國”。現在我們天府之國是指成都平原,當時指天府之國是關中平原。當然這個很重要的原因,和秦始皇在公元前240多年,讓一個非常有名的水利工程專傢,叫鄭國的給他修一條渠,叫鄭國渠,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渠。鄭國渠就是引涇河的水,大傢知道有個成語叫“涇渭分明”。就是涇河的水和渭河的水,一個清的一個渾的。把涇河水引到叫渭北高原,從而把它的當地産量大大提高,國力大大增強。這也就是為什麽當時定都特別要註意的地形。産量提高了,糧食應該是最基本的。社會越落後,歷史越久遠,糧食對人們的重要性越大。到現在來說我們應該說糧食越來越大傢覺得無所謂了,社會越進步,飲食在經濟所占的比例越小,因此農業來說對一個古代社會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洛陽,洛陽有伊洛流域,伊河、洛河。這地方呢,應該說各方面條件農業生産相當好。北京這個地區呢。應該說尤其元明清這三個朝代以後,這個時期經濟的發展,因為整個中國經濟的東移,我後面還要講到這些事情。它不單單是農業,涉及另一個方面的經濟,經濟重心的東移,而造成都城的東移,也是跟經濟有關。我想呢,作為都城的選址這方面呢,這些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一個單獨的因素,還有個軍事因素。比如像元代,當然它主要發源地是靠北的,內蒙古或者蒙古。比如清它是東北地區,但是明代為什麽也立都北京呢?從南京要遷過來呢?應該說在明代的時候,當時作為軍事的主要的來自軍事外邊的威脅,北面比南面要大得多,南面對它沒什麽威脅,在明代的時候,在元明清的時候都是這樣。這樣的話,把政治中心軍事指揮中心,放在了北京,應該比放在南方,比放在南京更有利。這也就是為什麽選址在北京。元明清,包括遼的南京,金的中都,它既不再往北走,也再不往南走,很重要的原因是這選址這個問題呢。也不單單是看一方面,要看多方面因素。既有軍事的,也有政治的,也有人文環境的,也有地理環境的,綜合多方面因素。而且不同時代,有不同特點,所謂不同時代有不同特點。因為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政治要求;面臨的不同軍事任務,面臨的軍事形勢。比如在漢代,西漢的時候,它的主要的威脅來自於匈奴,從北部和西部來的匈奴。因此它擱在長安,到了東漢的時候就變成洛陽了。相對來說那時候的匈奴威脅比西漢小多了。它更便於指揮了,為了和匈奴作戰便於指揮放得更西部地區;再一個劉秀傢的大本營在南陽,南陽在洛陽南部,洛陽離它更近一些;從他的政治勢力發展來說擱在洛陽更好一些。因此呢,我就說作為都城的選址,我想不但是中國,可能在古代世界許多國傢都是由多種因素所形成的。最後導致這麽一個結果選在哪兒,有時選不好造成王朝的覆亡,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第二個問題就是關於中國古代都城的一些佈局特點。我說了我們研究古代都城,從考古學和歷史學角度,首先要考慮到透過它的現象去看它本質。所謂現象是什麽呢?就是說古代的建築,古代人通過它的一些活動,給我們留下了他的一些,比如城墻在什麽地方?宮殿在什麽地方?宗廟在什麽地方?居民區在什麽地方?這些不同的分佈地點和它們分佈的關係、它們的變化,恰恰反映出它的當時好多內涵的一些文化因素、一些政治因素。比如第一個我們先講一講關於中國古代都城變化的大城和小城。
我們最早說城實際衹有一個,我們看到二裏頭,最早現在二裏頭還沒找到外面的城。有人說最早的城還比二裏頭還早的。在河南的一個地方,有個叫陽城的地方,有個城纔一萬平米,有人叫在考古學叫竜山文化時期的城;有人說是夏代最早的城。如果把一萬平米能當作城的話,我們剛纔講到二裏頭宮殿遺址,就是夏王朝那個一號宮殿遺址,已經是一萬平方米了。不過外頭圍了就跟院子一樣,裏頭中間是一個廣場,南面是個大門,北面是個大殿,我倒覺得衹有宮殿的這種城,這城裏頭沒有老百姓,衹有宮殿,因此大禹的父親鯀說“城以衛君” 。城裏頭就是為了保衛君,君子的“君”,保衛統治者的。因此老百姓不能進裏頭去,老百姓衹能在城外頭,現在我們所謂叫城鄉分化。實際上當時不同的地域因為它是個政治中心。但是隨着城的發展,統治機構的變大,統治者還有人給他服務的。統治機器越大,國傢的機器越大,這樣的話呢,需要服務的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人員越多。統治者居住的城就容納不下了,而且不可能往裏容納。但是呢,你要安全的話,你國王要安全。皇帝說你皇帝安全,丞相也得安全,他一級一級的,但是不同級別有不同級別的保衛措施。但是呢,就像我們後來的比如說皇城,皇城是各種官府,再後來有郭城,為都城服務的,或者以都城這種為中心的,各種以它為生計的,比如手工業者。以國王為主的統治者你還要生活,你還要消費,還得有人給你生産。這些人要居住在哪兒呢?就後來所謂“郭以居民”。郭是城郭,外面大城,小城外面又一個大城,裏頭住的是其他人。當然這個人分等級,等級越高的,住的離皇帝越近。比如我們講唐長安城,有好多裏坊,上百個裏坊,坊就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離皇宮最近的官是呈放射性的,越遠級別越低,遠到最後都是老百姓了,再遠外頭就沒人了,再遠出去就成墳地了。就是這樣的結構,城的結構也是這樣的結構。所謂有宮城,宮城外頭後來有皇城,皇城外頭有郭城,這樣一個發展趨勢。
在中國古代城裏頭非常重視城門。現在我們看看現在這張圖,這張圖是文獻上記載的,後來人畫的一張圖,根據文獻記載他理解的。看看最外頭一圈是個大城,裏頭還有個小城。然後城上呢,每面有三個城門,這是一個理想化的烏托邦式的設計,實際上很難找到這樣的城。迄今為止在我們中國的考古發掘中沒見一座這樣的城。這種方方正正的,尺寸差不多的,因為地形沒有那麽完整的,沒有那麽平平整整的,或者這種理想化的地形。中間是宮殿,一邊三個城門,但是它體現出那種思想,已經在我們的都城建設當中都完全體現出來了。比如城門,一邊三個城門,一共十二個城門。城門呢,每三個城門,對着道路。大傢看一條道,那是道路,對着城裏的道路。中間呢,正好是一個宮城,就是國王皇帝辦公的地方,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紫禁城,或者說我們現在的故宮。當然因為現在大傢見不到城門了就不好理解這個了。大傢知道城門和一般門不一樣,城門都是有三個門道,一個城門有三個門道,中間是國王走的,兩邊有的是左出右進的,兩邊是老百姓走的,皇帝是中間走的。你們現在看一看城門也是一樣,北京有保留下來的不是一個,有一個門洞是簡易的。真正皇帝要通過的地方,都不是一個門洞,都要留成有三個門道。而這個制度呢,中國很早以前就出現了。這裏看到的二裏頭遺址,有一號宮殿遺址,這宮殿遺址南面是個大門,一共四個方塊,方塊是什麽呢?方塊是夯土墻,中間是門道,走人的,走車的,有三個門道,門道裏那麽個院子,不大的一個院子,東西纔一百米,修那麽大一個大門。大門和殿的寬度差不多,中間留三個門道。它這個顯示出一種制度,誰走哪個門,誰走哪個門道,顯示一種地位差別。進入了國傢,所謂社會就分了層次,層次指什麽?指人分了層次,分了等級,哪級人該走什麽樣的門。因此都城是一個級別的産物、社會分成級別的産物。因此在它的城門建築當中要充分體現出來。這種門道制度,在中國都城是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這是唐長安城叫含光門,皇城的,大傢看看也是三個門道,也是三個門道。當然也有個別的,到了唐代的時候,唐長安城的正門,其他門是三個門道,城門正門變成五個門道了。更顯示因為到了唐代,盛唐時期,我想可能也許是當時的皇帝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盛世了,修城的時候,城門五個門道。但是一般來說,都城的城門都是三個門道,這在中國形成一個制度,影響挺深遠的。這個制度的形成,和作為一個都城,實際是等級社會的一個産物,是直接相關的。
在皇宮裏頭也是照顧到用路來切割不同的居住區,不同的功能區。路呢,應該說在中國古代,我談到路是作為切割的。為什麽我們就像現在地圖一樣,對一個城市,一是要註意它的主題建築,註意它的城門。二是要註意它的路,路是它一個骨架。好像我們搞美術的素描一樣,你要想看一個人,要對一個人的基本瞭解,首先你要有一個素描,把他骨架描出來,大體的輪廓描出來。我們各位比如到外地出差,或者在北京市,你拿到一張地圖的時候,首先要看路,這個路呢,往往决定了這個城市的結構。同樣在古代,路也决定了一個都城的結構。不同規模的路,你要想找市中心,你找它最主要的路,找最寬的路,古代也是一樣。比如剛纔我們談到唐長安城,唐長安城中軸綫也就是它最主要的路。中間那條路,軸綫是那條路,寬一百五十米,其他路纔寬一百米,或者一百多一點。古代中國路的等級劃分是非常嚴格的。在一個都城主要路寬度是最寬的,其次還有次要路,還分成多條道。最後環繞城墻還要有路,在路中間還要分,中間走皇帝的,兩邊比如走其他百姓的。皇帝的路叫什麽?叫馳道,奔馳的“馳”,道路的“道”。衹能皇帝走,有時候其他人走,不行。得經過皇帝的恩準,他批準你可以走,一般不批準不能走。
我給講個故事。漢代的時候,漢元帝的兒子是後來的漢成帝,他兒子原來不住在皇宮裏頭,住在皇帝後妃的宮殿裏頭叫桂宮。那個宮正在皇宮的北邊,隔着一條路。他有一次有急事想讓他兒子過來,他兒子從那個宮裏出來走到這個路邊,其實衹要從路上穿過馬路就到皇宮了就可以馬上見他的皇父了。他都不那樣走,他要順這條路,因為後妃宮殿在皇宮的北邊,這個路呢正好在兩個宮之間。他順着路北一直往西走,走出城門繞過來,再走路南邊再進入皇宮。他就沒越過那個馳道,表示對他父親的尊重。這是個太子,這可不是其他人,而且皇帝有急事要召見他。當然這人也是非常有心地的,他可能也許是故意為了表現自己。到那見了皇帝,皇帝問他來那麽晚,你不直接過來,他說因為我是繞着走,因為這是馳道,我得尊重父皇。當然這個故事說明什麽呢?說明當時古代對道路的要求,比我們現在交通警察管得嚴得多,不能隨便穿馬路。這個制度也反映當時等級森嚴的一種道路管理制度。這個制度越是在大的城市,比如在都城反映得越強烈,體現在都城的另一個方面呢,這是我所謂佈局方面。
再一個它的內涵方面,我們看一看在都城裏頭,都有好多禮製建築。什麽叫禮?中國是禮儀之邦,禮是禮儀的“禮”,製是制度的“製”。為了宣傳這種禮儀制度,為了保持禮儀之邦的禮儀,它要修建好多建築物。修建築物目的是什麽呢?通過建築物在建築物的搞些禮儀活動,來灌輸它的禮儀思想。現在反過來了,我們要研究建築物,通過建築物來看統治者的禮儀思想。大傢如何理解禮儀建築。比如我舉個例子,明清的北京城。一直保存到現在的天壇、保存到現在的太廟、保存到現在的社稷和地壇是幹什麽用的?這些就是禮儀建築。這些東西既不是當時的公園,也不是現在休閑的地方。顯然它是貫徹一種思想,同樣研究古代也是一樣。我們現在見到的是東漢時期的一個靈臺。靈臺也是一種禮儀建築之一,在東漢和漢魏洛陽城這遺址已經發掘了,當時的靈臺遺址。這個建造我們現在說的北京有地壇,北京地壇應該說是很晚了。這是我們在前幾年在江蘇省南京市中山發現的六朝時期的祭壇,這是一個祭壇的復原圖。為了讓大傢看得比較直觀,祭壇的復原圖。祭什麽呢?祭地的,它有祭天、祭地。
除了這些祭天祭地的,應該說更主要的還是宗廟,宗廟和社稷,宗廟呢是在中國很早就有。古代人說,要修建房子之前呢,先得修宗廟,“宗廟為先,宮室為後 ”。為什麽修宗廟呢?宗廟是祭祖宗的,包括我們現在有今天,就是因為有我們自己祖先的,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自己。因此,中國這個傳統的觀念對宗廟的祭祀非常重視,反而對神廟不是太重視。大傢知道西方特別祭祀神廟,神廟特別發達,在我們故宮裏頭應該說主要是太廟。在歷代都城裏頭,應該說宗廟在所有的廟裏是占最重要的地位,最主要的位置。越是久遠,對中國來說,宗廟在中國的位置,在都城裏的位置越重要。比如我們說先秦時期,秦朝以前,我們現在考古發掘,發現的在秦國的首都雍城現在寶雞一帶,鳳翔縣。它的宗廟和宮殿並排,一個在西邊一個在東邊,都在宮城裏邊,兩個是並排的。到了秦朝的時候,宗廟就不行了,到了秦遷都鹹陽以後,到了秦始皇那個時候,登基上臺以後,當了國王以後。他的宗廟老祖先的宗廟,擱在了他原來的首都雍城,新建的宗廟擱在了鹹陽城南邊的渭河南邊。司馬遷在《史記》當中說得很清楚,宗廟已經從宮殿區移到外邊來了。統治者已經意識到,把宗廟當成一種宣傳的東西,實際突出了他的地位,什麽地位呢?突出他執政者當前的統治地位,他是最神聖的。宗廟是為了證實他的統治的合法性的,因此不是並列的。到了漢代宗廟就徹底襬在什麽位置上呢?擺在了宮殿的南部。所謂左祖右社,一個在它東南角,一個在它的西南角,就是現在的北京城。你們可以看看明清北京城,一直繼承這種做法。太和殿是皇帝登基的大殿,但是太廟和社稷,分別在它的東南和西南,一個好像在勞動人民文化宮,一個在中山公園,它並不是和它並列的。這種位置的變化,也就說明一個統治者他所體現出自己的一個統治理念的變化。這個禮製建築,當然再變化,他還是每到一些重要的事情,還要到宗廟去祭祀,去祈求去,不過那都是一種形式。因為他已經意識到,這是為了統治的一種手段,要突出他自己。因此,要突出自己怎麽突出呢?在都城建設當中,就要突出自己執政的辦公的大殿。比如突出太和殿,突出自己中軸綫的地位,突出自己居中的地位,居中央的地位。而包括你的宗廟和社稷,都要放在從屬地位。
作為都城來說,從禮製建築我們看到這些情況。還可以呢,從都城裏頭的本身自身的一些建築佈局,比如我們現在看到都城裏的宮殿。宮殿呢有好多種,比如現在我們說二裏頭宮殿裏頭髮現了幾十座。比如北京城的宮殿,故宮裏面還有幾十座,但是哪個是最主要的呢?當然大傢知道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裏頭太和殿是最重要的。咱們參觀的時候,人有時候從視覺來說不容易看,如果您要看電視片,從高處一看太和殿可能是最高的,最南部的,前頭最無遮擋的。所有的殿的中心就是太和殿,至少一個是東西集中,一個是南部再沒有殿了放在最前面。這個制度在中國很早以前在都城當中體現出來了。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未央宮前殿,這也就是當時漢代西漢王朝十一個皇帝在這兒辦公的大殿。這個大殿在未央宮裏頭東西居中位置,也在基本南北居中的位置。在它南部沒有一個大殿,在它北部皇后的宮殿,在它的東北和西北,各有一群一群的宮殿,但在它的正南部絶對沒有。這種設計理念,實際上突出它的中心位置,突出它的至高無上的位置。而且這個殿還是最高的殿,其他的臺基都在地底下。你們可能有人去過類似西安參觀過其他宮殿,都在現在臺基現在地面以下。因為經過兩千年,隨着它建築物本身的破壞和剝蝕,它的原來地面建築全沒了,它的原來的地面已經低於現在地面一米甚至還更多。而惟獨這個大殿,不但比現在地面不低,它高出來,高於現在地面15米。你可想而知他以前這個殿多高。他要住在最高的地方,他要住在中間的地方,他要住在中心的地方來體現出他的中心,體現出他的至高無上,這是都城設計當中的一種表現。這個不是單單的為了一個建築師當時建築師設計這個都城的時候的一個一般的設計思想,是一個統治的理念。在我們通過現有的東西,來把它分析出來。比如現在我們看到的大明宮,根據大明宮基址建築學家復原的這樣的圖,當時看到地基,我提到很像我們北京城的午門,大傢看一看像不像午門?這是唐朝從唐高宗以後在這兒進行政治統治中心,叫含元殿,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北京故宮的太和殿,這樣一個建築。這個建築呢,如果大傢要不知道是唐代的,拋去東西兩闕之外,也覺得和故宮的相差不多,它也是唐長安城大明宮裏最高的建築。選的地形是最高的,建的房子也是最高的,又是大明宮裏頭東西居中的,和太和殿有一樣的性質,前面也沒有任何建築,衹是在它正前方的東西兩邊,有一些朝堂建築。這些建築呢,應該說反映當時唐代一個建築師是延續了前代的。
最後一個問題,談一下關於中國古代都城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中心。因為古代都城呢,它不但是政治中心,我剛纔談到經濟的管理中心,軍事的指揮中心,還是個文化中心。因為在歷來中國古代都城當中,都是個教育中心。比如最早的太學,太學很早,太學就是大學。“太”“大”是一個意思,就是中央直接辦教。比如在東漢的時候,就設了一個太學。現在說有些學校挺大的,一弄上萬人,當時東漢太學三萬多人,規模也相當大。為什麽一個都城要辦教育?因為他覺得教育是他治國,進行統治,灌輸他統治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許多教育傢,許多進行教育一些機構,在都城都設立了。歷代都是這樣的,一直到清代的國子監,沒有哪個除了都城之外的城市,比都城的教育規模更大的。這就是我們說,都城是個文化中心在教育方面的一個反映。因此我說呢,都城考古應該說在揭示中國古代文化上,有着特殊重要意義。也應該說多年來呢,做出了多方面的工作,限於時間關係我衹能給大傢講到這裏,謝謝。
提問:劉老師您好,所謂都市,你剛剛在前面已經提到,中國古代都市作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我想請問一下“市”在中國古代都市中的地位所占的分量如何?然後在考古發現中,它又是怎麽樣的?
答:都市呢!當然提這個問題我要說一下。因為現在一般都說都城,城市。比如前不久報道我們中國又發現了距今幾千年前在湖南出現幾千年的城市。我一直認為中國有城無市,在古代。所謂有城無市呢,無市指市場而言,在很早,先秦時期,文獻記載說的有市。比如說殷紂王做九市,實際說明後人為了說他這人荒淫無度。為什麽說它沒市呢?我覺得中國一直是以物易物的。後來雖然有了貨幣,貨幣在整個流通領域不占主導地位。市場經濟或者從事商業經濟在封建社會是沒入流的,不入册的。不入册,舉個例子,商人不能當官的,農民可以當官,古代也是重農抑商,這種政策。由於在這種政策的指導下,但是社會的發展又需要進行交換,就不得不出現“市”。提供了市的場地,那什麽市呢?日中為市,一看太陽到了正上頭了,12點了,大傢去了,撂地攤,到那兒去互相交換一下。這是先秦時期。到先秦以後還有兩種市,一種所謂草市,就這種市。一種列市為市,就是門面了,小門面了,賣一些日用品,有些這種東西,但是這些地位相當低下。它並不構成社會的一個怎麽說不要談主流了,他跟農民不是一個地位的。這種政策延續到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因此有人探討中國封建社會的資本主義一直得不到發展。從宋代以後,宋代是個關鍵時期,到了宋代以後,中國的都城裏的整個建築結構,屬於居民區的結構,就不像唐代和漢代,那種裏坊結構了。唐代時候長安城裏頭,一到太陽一落山,一敲那個棒子,就晨鐘暮鼓或者一敲鼓,坊裏頭再一敲一個聲音,你就不許出門了。你出門到現在我們叫街道辦事處主任,或者當時叫坊的負責人你要請假,能不能出去,出去要報告。見了巡邏的就說不定要把你抓起來,而且不但是老百姓,對官員也是格殺勿論,這是到唐代了。因此,那個市場經濟不是太發達的。現在我們有些搞研究的,認為中國古代市場經濟特別發達,我可以讓大傢你們可以翻一翻資料,查一下看看它們希臘羅馬。中國的國傢化過程它是一種什麽呢?是一種國傢統治,隨着發展出現了城,城裏有統治中心,西方城市的中心是什麽呢?它有市場、有養老院、有廣場。廣場大了大傢議論事,中國是三者為衆,衹要聚在一起就殺頭了,不允許你瞎議論的,不給你提供場地,更不提供一些搞交換的大型市場。有這市場但不是太發達,它限製時間,限製人員,再限製你這個活動,限製得非常死。我就說如果對比一下羅馬,對比一下希臘,它們國傢的城市結構就很明顯地看出,它的市場規模相當大,而且還有好多固定的門面,就是超市。不是像我們在房子裏的超市,周圍跟鬥獸場一樣,一圈都是市場是那種超市。中國現在發現市場裏頭,當然我們現在考古發掘也少,發達程度,有的描寫。比如戰國時期臨淄城裏頭,大傢買東西摩肩接踵,人擁人,就跟超市降價一樣,人非常多。我說那都是戰國時期文學家的語言,可能沒有那麽發達,但是到了宋代以後,確實都變了。市場經濟市場的活動相當發達了,但是在政治上對商人一直的歧視沒有改變。因此呢社會需要商業,國傢從財政收入也需要商業,但是政治上就不給予商人階層的一定的政治地位。我覺得這就是中國為什麽有人討論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發展遲緩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城市裏頭都城研究當中,我一直認為包括都城和中國古代城的研究當中,有人叫中國古代城市,我覺得好像“城市”一說,這個概念給弄模糊了。現在有些西方學者也探討這個問題,我和他們交流過,他們也認為,好像用“City”那個詞,來代替城市不太合適,跟中國的城不太一樣。到底什麽樣?我想隨着以後的考古工作,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也許問題認識會更深刻一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