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郑和下西洋与马哥来华考:被误读的远行   》 第2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2)      Chen Cunren

  举例来说:南洋各地至今还有三保太监的许多遗迹,当地华侨深深知道,假使没有三保太监到过东南亚,他们的祖先就不会移民到这一带地方,而且中国人比了当地的土人,勤于工作,不闲散,不偷懒,所以当地的财富,十之七八都操纵于中国侨民手中。原来不仅是中医中药盛行于南洋的一点小事情,重要的商务情况,也有许多石碑为证。
  姑举一例:在印尼中部爪哇三宝垄地方,三保庙门外有一块石碑,就是说明没有郑和,东南亚就没有一千多万华侨,也没有四百多年以来汇入中国内地难以数计的财富及物资。所谓财富,近时称作"外汇",也是国家经济赖以运行的命根,所以当时郑和不但扬威海外,而且充裕国家的经济。郑和的功绩,真是"光前裕后",我们怎能不将郑和的史事详详细细地考证呢?
  郑和身世 生死年月
  《明史》三○四一节上说:"郑和,云南人。"现在考得郑和的原姓为马,昆阳(即云南的一个县)人,是一个回教徒。因为中国传统的习惯,有些地方大儿子称老大,二儿子称老二,第三个儿子称老三。又有些地方,大儿子往往称阿大,二儿子称阿二,三儿子称阿三。有些地方大儿子称大宝,二儿子称二宝,三儿子则称三宝。郑和之称三宝,也是他的小名。而太监的通用名称,有的用"三保"两字,于是后来被称为"三保太监",乃由此而来。
  其实汉唐风气,儿子多数被称为郎。徐福到日本时,日本人还在石器时代,他们的人民还没有姓和名,后来便以生于山野的,就称为山野一郎或二郎,生于田中的,就称作田中一郎或二郎、三郎,生于池边的就称为池边三郎或五郎,这与郑和父亲的第三个儿子称三宝是相同的。
  郑和的祖先是谁呢?据徐玉虎所著《郑和评传》所载,法国汉学专家伯希和的考证说:"郑和之殁在一四三一年(明宣宗宣德六年)确是一种误会。此殁年在翟理斯(Giles)的人名辞典中(二七二条)虽见著录,可是后面加了一个疑问符号。古朗(Conrantt)的目录(四○二四则)曾为之转录。近来恒慕义(Hummel)在他所撰一个中国史家的自传中(一三七页),也照样地转录。考据郑和第七次奉命通使南海之时,在一四三○年六月,以王景弘为副,他们经苏门答腊(Sumatra)、忽鲁谟斯(Hormuz,今霍尔木兹岛。--编注)等国。考证费信足本《星槎胜览》,卷首所载旅行次数,同经历的国名,说他在宣德宣宗六年,随郑和经诸番,直抵忽鲁谟斯等国,而在一四三三年回京,这"一四三○"同"一四三一"两个出发年代之差异,不难解释。郑和在一四三一年,全年逗留浙江、福建两地,并确定他归京(南京)之时,在一四三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其中毫无使人想到郑和殁于中途之事。又一方面,一四三四年时,王景弘曾单独往使苏门答腊(《明史》卷三百二十五),郑和此时已死,或者年老不能作第八次之旅行。他死的地方应是南京,其墓尚在。"(冯承钧译《郑和下西洋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第2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2)第3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3)
第4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4)第5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5)第6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6)
第7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7)第8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8)第9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9)
第10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0)第11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1)第12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2)
第13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3)第14节:名门公子何以被阉(14)第15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1)
第16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2)第17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3)第18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4)
第19节:意大利面食的起源(5)第20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1)第21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2)
第22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3)第23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4)第24节:宝船出海声势浩大(5)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