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书 》 大明会典 》
之一百八十七
李东阳 Li Dongyang
营造五
城垣
凡京师城垣。洪武二十六年定、皇城京城墙垣、遇有损坏、即便丈量明白见数计料。所有砖灰、行下聚宝山黑窑等处关支、其合用人工、咨呈都府、行移留守五卫、差拨军士修理。若在外藩镇府州城隍、但有损坏、系干紧要去处者、随即度量彼处军民、工料多少、入奏修理。如系腹里去处、于农隙之时兴工
○天顺六年、今后军都督府、并守门官军巡视。如有损坏低洼、该门官军、随即填补修理
皇城
皇城、起
大明门、长安左右门、历东安、西安、北安三门、周围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内
紫禁城、起
午门、历东华、西华、玄武三门、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东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城、高三丈
垛口、四尺五寸五分。基厚二丈五尺。顶收二丈一尺二寸五分
京城
国初定都南京。城周围九十六里。门十三、曰正阳、通济、聚宝、三山、石城、清凉、定淮、仪凤、锺阜、金川、神策、太平、朝阳。后塞。锺阜、仪凤二门。外城周围一百八十里。门十六、曰麒麟、仙鹤姚坊、高桥、沧波、双桥、夹冈、上方、凤台、大驯象、大安德、小安德、江东、佛宁、上元、观音。永乐中定都北京。建筑
京城、周围四十里。为九门、南曰丽正、文明、顺成、东曰齐化、东直。西曰平则、西直。北曰安定、德胜。正统初、更名丽正为正阳、文明为崇文、顺成为宣武、齐化为朝阳、平则为阜成。余四门仍旧。城南一面、长一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北、二千二百三十二丈四尺五寸。东、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厚六丈二尺。顶收五丈。嘉靖二十三年、筑重城、包京城南一面、转抱东西角楼止。长二十八里。为七门、南曰永定、左安、右安。东曰广渠、东便。西口广宁、西便。城南一南、长二千四百五十四丈四尺七寸。东、一千八十五丈一尺。西、一千九十三丈二尺。各高二丈。垛口四尺。基厚二丈。顶收一丈四尺。四十二年、增修各门瓮城
凡皇城红铺。弘治六年奏准、巡视城垣委官、时常点视比较。应修理者、随即具呈修理。其直宿官军、不行用心看守、致有损失、应参究者、径自参究
○嘉靖三十一年题准、兵部点军司官、工部街道官、各城巡视御史、俱要不时巡阅、查点各该官军、严督看守。遇有遗失损坏、轻则责治、重则参提、俱责修陪。仍行锦衣卫街道官、一体巡缉禁治
凡城垣禁约。成化十年、令都城外四围、沿河居住军民人等、越入墙垣、偷鱼割草、窃取砖石等项。轻则量情惩治、重则参奏拿问、枷号示众。若该城徇情、纵容不理、及四邻知而不首者、皆治以罪。其守门官军、亦不许于城外河边、栽种牧放、因而引惹外人、入内作践。违者、一体治罪
凡各处城楼窝铺。洪武元年令、腹里有军城池、每二十丈置一铺。边境城、每十丈一铺。其总兵官随机应变增置者、不在此限。无军处所、有司自行设置、常加点视、母致疏漏损坏。提调官任满得代、相沿交割、违者治罪
坛场
凡修理坛场。洪武二十六年定、天地坛场、若有损坏去处、合修理者、督工计料修整。合漆饰者、行下营缮所、差工漆饰。所用木石砖灰颜料等项、行下抽分竹木局等衙门、照数关支
○嘉靖十二年题准、祈榖坛、并牺牲所、每年太常寺呈工部、支取石灰一万斤、工食银二十两、给付各该人员修饰
○万历四年题准、先农坛、每年春秋二季、行太常寺委官、摘拨坛户、将瓦上砖地内草木芟除。墙垣、行管理重城司官巡视。如有剥裂处所、量取砖石、雇募匠作修补
圜丘坛【吴元年、建圜丘于京城之南。洪武十一年、即其地建大祀殿、合祀天地、是为天地坛。嘉靖九年、复初制、仍为圜丘、在正阳门南】
圜丘、三成坛。一成、面径五丈九尺、高九尺。二成、面径九丈、高八尺一寸。三成、面径十二丈、高八尺一寸。各成面砖、用一九七五阳数、及周围拦板柱子、皆青色琉璃。四出陛、各九级、白石为之。内壝圆墙、九十七丈七尺五寸、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五分。灵星石门六、正南三、东西北各一。外壝方墙、二百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厚二己七寸。灵星门如前。
【高用周尺、余今尺、下同】又外围方墙、为门四、南曰昭亨、东曰泰元、西曰广利、北曰成贞
方泽坛【吴元年、建方丘于钟山之北。洪武十一年、改建天地坛、遂废。嘉靖九年、复初制、为方泽、在安定门外】
方泽、二成坛。一成、面方六丈、高六尺。二成、面方十丈六寸、高六尺。各成面砖、用六八阴数、皆黄色琉璃、青白石包砌。四出陛、各八级。周围水渠一道、长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阔六尺。内壝方墙、二十七丈二尺、高六尺、厚二尺。灵星门六、正北三、东西南各一。外壝方墙、四十二丈、高八尺、厚二尺四寸。灵星门如前。又外围方墙二重、内重北门三、东西南门各一。最外、惟西向三门。又西有石坊、曰泰折街
朝日坛【嘉靖九年建、在朝阳门外】
坛、方广五丈、高五尺九寸、坛面砖、青色琉璃。四出陛、九级。圆壝墙七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三寸。灵星门六、正西三、南东北各一。外围墙、前方后圆、西北各三门。墙之西北、有石坊、曰礼神街
夕月坛【嘉靖九年建、在阜城门外】
坛、方广四丈、高四尺六寸。坛面砖、白色琉璃。四出陛、六级。方壝墙二十四丈、高八尺、厚二尺二寸八分。灵星门六、正东三、南北西各一。外围方墙、东北各三门。墙之东北、有石坊、亦曰礼神街
雩坛【嘉靖中建】
坛在泰元门外。圆广五丈、高七尺五寸。四出陛、各九级。内壝圆墙、径二十七丈、高四尺九寸五分、厚二尺五寸。灵星门六、正南三、东西北各一。外围方墙、四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厚二尺七寸。正南三门、曰崇雩门、共为一区、在南郊之西。外围墙、东西面阔八十一丈五尺、南北进深五十六丈九尺、高九尺、厚三尺
神祇坛【国初建山川坛于天地坛之西。永乐中、北京山川坛成。嘉靖十一年、即其地为天神地祇坛】
神坛、方广五丈、高四尺五寸五分。四出陛、各九级。壝墙、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五寸。灵星门六、正南三、东西北各一。内设云形青白石龛四于坛北、各高九尺二寸五分
祇坛、面阔十丈、进深六丈、高四尺。四出陛、各六级。壝墙、方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厚二尺四寸。灵星门、亦如神坛。内设青白石龛、山形三、水形二、于坛北、【先拟设于坛南北向、后改】各高八尺二寸。左从位、山水形各一于坛东、右从位、山水形各一于坛西、各高七尺六寸
先农坛【洪武二年、建先农坛于山川坛西南。永乐中、建坛如南京】
坛在神祇坛后、石包砖砌、方广四丈七尺、高四尺五寸。四出陛。坛东、为观耕台、用木、方五丈、高五尺。南东西三出陛
先蚕坛【嘉靖中、始建在安定门外、后改于西苑】
坛、石包砖砌、方广二丈六尺、高二尺六寸。四出陛。坛东、为采桑台、用砖石、方一丈四寸、高一尺四寸。南东西三出陛
太社稷坛【吴元年、建社稷坛于宫城之西南北向、异坛、同壝。洪武十年、改建。同坛、问壝。永乐中、建坛如南京、在午门右】
同坛、同壝、坛、二成、上成、方五丈。次成、方五丈三尺、高五尺。四出陛、用五色土、随方筑之。壝垣、四面开灵星门。垣之色、亦各如其方
凡坛场禁约。弘治十三年奏准、天地、山川坛内、纵放牲畜作践、及私种耤田外余地、并夺取耤田禾把者、俱问罪。牲畜入官。犯人枷号一个月发落
○嘉靖十年、令南郊近墙田地、不许纵人葬埋。行该城御史、并差给事中、及锦衣卫堂上官各一员、会同相勘。但有坟域附近一二里内、无分大孝有力者、听令自行迁葬。无力者、工部于空远去处、设立义冢、限两月以里、尽行迁移。其先农坛、并东西郊、一并查勘、从宜处置。仍出榜晓谕、有故违者重治不宥
○万历四年题准、先农坛内墙垣、兵部行令巡捕官兵、常川巡缉。作践墙垣者、拿究。坛内耕种地土、离墙二丈外、方许锄犁
庙宇
太庙【建置详见礼部祠祭司】
太庙、一座、九间。左右两庑、各十五间。庙门、一座五间。左右门、二座。有神库、神厨。
寝庙、一座、九间。左右两庑、各五间。
祧庙、一座、九间。左右两庑、各五间。
世庙【今名玊芝宫、建置详礼部祠祭司】
宫门、五间、曰芝祥门。前殿、七间、曰宝庆殿。两庑、各五间。后寝、五间、曰大德殿。两庑、各三间
历代帝王庙【国初、建于南京。嘉靖中、后建于京师】
庙在阜成门内、街北。前为庙门。中为景德门。门内、为景德崇圣之殿。殿九间、重檐、五出陛。东西两庑、各七间。殿之后为库。前门内、左有神库、神厨。宰牲亭、门外
文庙
正殿七间、旧称大成殿、今题曰先师庙。殿之东掖、为祭器库、十一间。西掖、为乐器库、十一间。东西庑、各十九间。两庑之南、折而北向、为东西序、各十一间。门、各一。两序之中、为大成门、今题曰庙门、五间。中门三、东西各列□十二
祀典神祗庙于【详礼部祠祭司】
凡修建庙宇。洪武二十六年定、历代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及名山岳镇、应合祭祀神祇庙宇、务要时常整理。如遇新创、及奉旨起造功臣享堂、须要委官督工计料、依制建造
○正统八年敕、凡岳镇海渎祠庙、屋宇墙垣、或有损坏、及府州县社稷、山川、文庙、城隍、一应祀典神祇、坛庙颓废者、即令各该官司修理。合用物料、酌量所在官钱内、支给收买。或分派所属殷实人户备办、于秋成时月、起倩夫匠修理。不许指此多派、虚费民财、及修盖淫祠、妄用民力。若岳镇海渎、庙宇、焚毁不存、用工多者、布按二司、同该府官、斟酌民力、量宜起盖。仍先画图、奏来定夺。凡修完应祀坛庙、皆选诚实之人看守。所司时加提督。遇有损坏、即依例修整、不许废坏。乃令巡按御史按察司官、按临巡视
○成化十五年、令天下祀典神祇、祠庙应修理者、务要申达合干上司、勘实斟酌定夺
○弘治十二年、曲阜孔庙火。题准取旁近各盛及各抽分厂银重修○嘉靖三十八年、以先牧庙、建自永乐、岁久颓敝、题准重修公廨
凡修理公廨。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京文武衙门公廨。如遇起盖、及修理者、所用(上□下木)砖瓦灰石人匠等项、或官为出办。或移咨刑部、都察院、差拨囚徒、着令自办物料人工修造。果有系干动众、奏闻施行
○永乐二年奏准、今后大小衙门、小有损坏、许令隶兵人等、随即修葺。果房屋倒塌、用工浩大、务要委官相料、计用夫工物料数目、官吏人等保勘、申部定夺修理
○弘治元年奏准、今后各衙门、但有门窗等项损坏、原物见在者官为出料修理。原物不在者、就令经该官吏、及看守之人、出料自陪修理
○嘉靖二十三年题准、各衙门应修理者、小修用银一百两以下、大修五百两以下、估计到部、动支节慎库官银、上紧修理。以工完日为始、小修以三年为限、大修以五年为限、不得先期辄便议修○又议定、各有钱粮衙门损坏、工部委官估计物料、转行动支无碍银两、径自修理。惟原无钱粮者工部议估兴工
文职公廨
宗人府【在长安左门南】吏部【在宗人府南】
户部【在吏部南】礼部【在户部南】
兵部【在宗人府后】刑部【在贯城坊】
工部【在兵部南】都察院【在刑部南】
翰林院【在长安左门外】国子监【在安定门内】
太常寺【在后府南】通政使司【在太常寺南】
大理寺【在都察院南】詹事府【在玉河东岸】
光禄寺【在东安门内】太仆寺【在万宝坊】
鸿胪寺【在工部南】钦天监【在鸿胪寺南】
太医院【在钦天监南】行人司【在长安右门外】
上林苑监【在文德坊】中兵马司【在城内仁寿坊】
东城兵马司【在城内思城坊】南城兵马司【在城外正阳街】
西城兵马司【在城内咸宜坊】北城兵马司【在城内教忠坊】
武职公廨
中军都督府【在长安右门南】左军都督府【在中府南】
右军都督府【在左府南】前军都督府【在右府南】
后军都督府【在中府后】锦衣卫【在通政司南】
旗手卫【在通政司后】府军卫【在时雍坊】
府军左卫【在保大坊】府军右卫【在咸宜坊】
府军前卫【在保大坊】府军后卫【在仁寿坊】
羽林左卫【在保大坊】羽林右卫【在明时坊】
羽林前卫【在时雍坊】金吾左卫【在保大坊】
金吾右卫【在仁寿坊】金吾前卫
金吾后卫虎贲左卫【以上三卫俱在保大坊】
燕山左卫【在安福坊】燕山右卫【在思城坊】
燕山前卫【在鸣玊坊】大兴左卫【在日照坊】
济阳卫【在居贤坊】济州卫【在金城坊】
武骧左卫武骧右卫
腾骧左卫腾骧右卫【以上四卫俱在崇教坊】
彭城卫【在万宝坊】永清左卫【在西城坊】
永清右卫【在日中坊】武功左卫
武功右卫武功中卫【以上三卫俱在明时坊】
长陵卫
献陵卫
景陵卫
裕陵卫
茂陵卫
泰陵卫
康陵卫
永陵卫
昭陵卫
凡公生门禁约。弘治十三年奏准、东西公生门朝房、官吏人等、或带住家孝或做造酒食、或寄放货柜、开设卜肆、停放马骡、取土搬秽等项作践者。问罪、枷号一个月、发落
○嘉靖二十年题准、东西朝房、先年每衙门、止容办事吏一名、在内看守。近皆携带家孝引挟亲党、任凭居祝又多闲杂人等、鬻市酒食、寄放货物。合通行各该衙门查理。仍行本部管理街道官、及转行巡视御史、督令该管兵马、挨次体勘。有仍前杂乱者、拿送法司、问罪如例。兵马司每月朔、具结回报凡贡院修理。旧例、合用银两、工部出六分、顺天等八府、共出四分。嘉靖二十八年题准、修盖板舍、工部二千七百。顺天府一千八百。共增足四千五百之数
○四十三年、又议充拓东西坊牌楼、面阔三十二丈。大门、至南拓十二丈。坊牌外民房、改造官厅三间。东西夹道、开广各一丈五尺。围墙拓十二丈
○万历元年以后、又议充拓改建、于是堂宇弘厂。诸经房、各具庖湢。板舍皆易以砖、岁免拆卸。拨工役四名、常川看守。委营缮所官一员、专掌锁钥
仓库
凡修盖仓库。洪武十四年、计在京一岁官俸军粮之数、令各建仓储蓄、以便支给
○二十六年定、凡在京各衙门仓库。如有损坏、应合修理者、即便移文、取索人匠物料修整。如本处仓库不敷、应合添盖者、须要相择地基、计料如式营造。所用竹木砖石灰瓦丁线等项、行下抽分竹木局等衙门关支。如是工匠物料不敷预为措办足备、以候应用
○永乐九年奏准、仓廒损坏者、该卫修理。缺少者、本部盖造
○万历三年题准、修建仓廒规制、俱以样廒为准。各委官、及作头姓名、刻扁悬记。如十年之内、即有损坏者责令陪修、仍治其罪
京仓
旧太仓十一卫、旧廒三百六座。见在廒二百三十六座、计一千二百十五间空地五十三座
锦衣卫、见廒二十座。内二座六间、一座七间、余俱五间。空地八座
羽林前卫、见廒二十四座。内一座四间、四座六间、三座七间、余俱五间。空地四座
大宁中卫、见廒二十一座。内一座三间、二座六间、余俱五间。空地七座
神武左卫、见廒二十座。内三座六间、余俱五间。空地三座
昭陵卫、见廒二十五座。内二座三间、一座四间、一座七间、一座八间、余俱五间。空地三座
忠义前卫、见廒二十三座。内二座四间、二座六间、一座七间、余俱五间。空地三座
忠义后卫、见廒十九座。内一座四间、一座六间、余俱五间。空地五座
蔚州左卫、见廒二十座。内一座四间、四座六间、二座七间、余俱五间。空地五座
景陵卫、见廒二十四座。内四座六间、一座七间、余俱五间。空地五座
献陵卫、见廒十九座。内二座四间、五座六间、余俱五间。空地五座
义勇右卫、见廒二十一座。内一座六间、余俱五间。空地五座
南新仓八卫、旧廒二百四十九座。见在廒一百八十座、计八百九十八间。空地四十九座
府军卫、见廒二十一座、俱五间。空地五座
燕山右卫、见廒二十座、俱五间。空地七座
永清右卫、见廒二十三座、俱五间。空地六座
龙虎卫、见廒二十四座。内二座四间、余俱五间。空地五座
龙骧卫、见廒二十座、俱五间。空地八座
彭城卫、见廒二十三座、俱五间。空地六座
济州卫、见廒二十五座、俱五间。空地六座
金吾左卫、见廒二十四座、俱五间。空地五座
海运仓六卫、旧廒一百七十八座。见在廒一百二十座、计六百间。空地六十座
永陵卫、见廒二十座、俱五间。空地十二座
忠义右卫、见廒二十座、俱五间。空地八座
义勇后卫、见廒二十座、俱五间。空地八座
宽河卫、见廒二十一座、俱五间。空地十一座
泰陵卫、见廒十九座、俱五间。空地十三座
燕山左卫、见廒二十座、俱五间。空地八座
新太仓七卫、旧廒一百八十一座。见在廒一百四十九座、计七百四十五间。空地二十七座
富峪卫、见廒二十二座、俱五间。空地三座
大宁前卫、见廒二十一座、俱五间。空地三座
茂陵卫、见廒二十一座、俱五间。空地四座
会州卫、见廒二十二座、俱五间。空地三座
裕陵卫、见廒二十一座、俱五间。空地五座
义勇前卫、见廒二十二座、俱五间。空地四座
康陵卫、见廒二十座、俱五间。空地五座
北新仓五卫、旧廒一百四十座。见在廒九十五座、计四百八十三间。空地四十一座
府军前卫、见廒十七座、俱五间。空地十一间
府军左卫、见廒二十一座、内一座六间、余俱五间空地八座
府军右卫、见廒十八座。内一座六间、余俱五间空地八座
燕山前卫、见廒十九座。内一座三间、余俱五间。空地六座
金吾前卫、见廒二十座。内二座六间、三座七间、余俱五间。空地八座
大军仓四卫、旧廒一百二十二座。见在廒七十七座、计三百九十间。空地四十五座
大军仓、见廒十九座。内二座六间、一座七间余俱五间。空地十座
旗手卫、见廒十九座。内一座六间、余俱五间。空地一座
永清左卫、见廒十八座、俱五间。空地十一座
武城中卫、见廒二十一座、俱五间。空地十三座
济阳仓二卫、旧廒四十七座。见在廒三十四座、计一百六十间。空地二座
济阳卫、见廒十八座。内一座三间、四座四间、余俱五间
金吾右卫、见廒十六座。内五座四间、一座六间、余俱五间。空地二座
禄米仓二卫、并部粮、旧廒七十四座。见在廒四十九座、计二百四十五间。空地二座
彭城卫、见廒十九座。内一座四间、余俱五间。空地一座
府军前卫、见廒十九座。内一座三间、二座四间、一座六间、一座七间、余俱五间。空地□座部粮见廒十一座。内二座六间、余俱五间
西新仓四卫、旧廒一百座。见在廒八十三座、计四百十五间。空地二十二座
羽林左卫、见廒二十座、俱五间。空地七座
虎贲左卫、见廒二十座、俱五间。空地五座
金吾后卫、见廒二十一座、俱五间。空地五座
府军后卫、见廒二十二座、俱五间。空地五座
大兴左卫仓一卫、旧廒二十九座。见在廒二十五座。内四座六间、二座七间、余俱五间、计一百三十三间。空地四座
太平仓二卫、旧廒四十八座。见在廒四十四座、计二百二十间
留守前卫、见廒二十二座、俱五间。内坍塌一座
留守后卫、见廒二十二座、俱五间
通仓
大运南仓、旧廒一百二十一座。见在廒八十座。每座五间、计四百间
大运中仓、见在廒一百四十座。内五座六间、二座四间、余俱五间、计七百三间
大运西仓、见在廒三百九十四座。内一座六间、余俱五间、计一千九百七十一间
大运东仓【今废】
凡提督修仓。正统二年、初差工部堂上官提督。后复添设员外郎一员、职专修仓。仍以堂上官提督。后又差内臣、及户部管仓堂上官提督
○嘉靖十五年奏准、裁革京通二仓修仓内臣。令工部堂上官、并原委太仓通州员外郎、主事、督率各卫所官修理
○四十三年、令京仓修仓员外郎主事、于就近公署居住督工。裁革通州修仓主事、行管通惠河郎中兼理
凡京仓军夫。原额府军等六十三卫、修仓军余、共一千九百八十八名。正德十五年、减留一千二百名。十六年以后、裁革冒充、及改
康、永、昭、三陵守护外。实在九百四十六名。内锦衣卫旗校十一名、月粮一石。各卫军余、月粮八斗。除岁派差占见役等项二十二名、其九百二十四名、每年二月至九月做工。十月至次年正月歇工月分、每名月办料价银二钱五分
○嘉靖四十五年以后、做工月分、亦令纳银、随工自雇夫匠
○万历元年议准、各军支米月分、照旧征银二钱五分。支银月分、征银二钱七分。米折银月分、征银三钱五分。各卫掌印官、照数征收。除本工雇夫匠支用外。其余类总解部、以充买料支用
凡通仓军夫。通州十二卫、修仓军余、原额六百名。正德十五年、减留四百五十名。内余五十名、自二月起、至九月止、每名办纳价银三两六钱、共银一百八十两。其余分作四班、三班上工、一班歇息。又自十月至正月四个月、前项军余、除在厂管事、看守物料、及上宿巡风等项、共一百十六名外。其余三百三十四名、每名办纳料价银一两、共三百三十四两、与前银、俱解部、以备买料支用
凡修仓年例。每年、京仓、旧该修二百二十余间。通仓、旧该修一百一十余间。正德十五年题准、量减三分之一。后定、每年、京仓、该修三十座。通仓、该修十五座。大约每座、五间为率。管理修仓主事、每年预于十一月、移文户部管粮司官、备查应修廒座、开送修仓主事、督率官匠、亲诣各仓、逐一估计合用物料数目、于正月内、具呈本部题派。工完呈部。十二月内、提督侍郎具题
○嘉靖十六年、又因增修仓廒一百六十余座。题准京仓年例、量加四座
○万历九年题准、每年修仓廒底、板木近土、米易浥烂。议用城砖砌漫、方置板木铺垫。廒门廒墙、遍留下孔、以泄地气。仍将修过廒座、用过钱粮具奏营房
凡修理营房。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京各卫军人营房、及驼马象房、如有起盖修理、所用物料、官为支给。若合用人工、隶各卫者、各卫自行定夺差军。隶有司者、定夺差拨囚徒、或用人夫修造。果有系干动众、奏闻施行
土墙营房每间合用
桁条五根椽木五十根
芦柴一束半钉二十五枚
瓦一千五百斤石灰五斤
凡陵卫营房。旧例、系各卫自行盖造。顺天抚按、会同查处。正德十六年、盖造
康陵卫。查有拆毁寺观、抄没官房、始议给发
○嘉靖二十七年、盖造
永陵卫。合用工料、先尽抚按衙门赃罚、并所属州县、库贮无碍官银动支。不敷、工部量行补凑
○万历元年、盖造
昭陵卫。工部补凑、题用顺天所属、未解苇课银
凡象房。弘治八年修盖、工部出办物料人匠、兵部摘拨官军、锦衣卫借拨军校、兼用。本部该卫、各委官一员、会同督理。做工军士、行户部日支米盐、如例。正德十年、嘉靖十六年、重修、亦如之凡马房。旧例每所、定与公廨地二十顷、岁租六十两、以备修理。各掌马房事、及巡青内外官、自行收支。又有生熟草场地、顷数不等。内留生草牧地。余俱召佃、征子粒银、径解御马监收贮。嘉靖初题准、二项租银、俱纳所在州县、转解户部、贮听修理仓厩支用。其各马房修理、自后率以三年为期
狱具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京各衙门、合用刑具、皆须较勘如法、应合应付者、方许应付
应天府采办
笞杖(木□)
龙江提举司成造
枷杻
宝源局打造
铁锁铁镣
刑部、每年该用长枷五百二十面。手肘七百八十副。拶指一千三百把、每把、用绵绳一条。方枷二百六十面。竹板三千片、每猫竹一根、长一丈九尺、围圆九寸、破竹十三片、长四尺五寸、阔一寸五分。铁索六百五十条。锁头六百五十个。铁镣七百八十副。铁钉三千个
都察院、每年该用长枷一百二十面。手肘四百二十副、拶指八百把、每把、用绵绳一条。方枷二百六十面。竹板三千斤、照前尺寸。铁索九十条。锁头九十个。铁镣四百副。铁钉二千个
大理寺、每年该用拶指四百四十把、每把、用绵绳一条。竹板七百八十片、照前尺寸
成化二十一年奏准、刑部、都察院、问拟徒罪以下、俱送工部。其笞杖罪囚、免其运灰、量为收银、买办狱具。其修仓囚犯、亦令每日出银一分、按月送部、成造枷镣等具、以备法司取用。有可修理者、仍送部修理应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简介 | 御制大明会典序 | 御制大明会典序 | 御制重修大明会典序 | 皇帝敕谕内阁一 | 皇帝敕谕内阁二 | 皇帝敕谕内阁三 | 会典凡例 | 纂辑诸书 | 会典文职衙门、武职衙门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上 | 卷之十三下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