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义说部 》 東西晉演義 》
第一九六回 時擬深源如管葛
楊爾增 Yang Erzeng
癸卯二月,高句麗王釗見燕軍退,復還丸都,備禮朝貢於燕,燕王皝大悅,撫以善言,還其父屍,留其母為質。命其歸丸都,永為高句麗王,釗拜謝而去,其母後數年亦還之。
七月,晉康帝設朝,詔群臣議經略中原,會庾翼詔入上表,命梁州刺史桓宣伐趙,帝許之。
卻說翼在武昌,數有妖怪,欲移鎮樂鄉。王述聞知,使人與冰箋,箋曰:樂鄉去武昌千有餘裏,數萬之衆,一旦移徙,與立門壁,公私勞擾;又江州當溯流供給,力役增倍;且武昌實江東鎮戍之中,非但捍禦上流而已。緩急赴告,駿奔不難。若移鎮樂鄉,遠徙西陲,一朝江州有虞,不相救接。嶽方重將,固當居要害之地,為內外形勢,使窺窬之心,不知所嚮。昔秦忌‘亡鬍’之讖,卒為劉、項之資;周惡檿弧之謠,而成褒姒之亂。是以達人君子,直道而行;禳避之道,皆所不齲正當擇人事之勝理,思社稷之長耳!
冰得述箋,轉付庾翼,移鎮之事乃止。庾翼為人沉毅,喜功名,不尚浮華。
琅玡內史桓溫,字元之,彝之子也。尚南康公主,有豪爽之風概。初生未期歲,太原溫嶠見之曰:“此兒有奇骨,可使其啼!”及聞其音而賀彝曰:“真英物也!此郎必大貴,吾等不及也!”彝因嶠賞嘆,名之曰溫。溫嶠曰:“果爾,後將易吾姓也!”後溫長成豪爽,姿貌奇偉,面有七星。少與沛國劉恢善,恢嘗稱之曰:“溫眼如紫石棱,須作蝟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自此知名,襲父爵為琅玡內史。與庾翼甚善,上疏薦溫於康帝曰:溫有英雄之才,願陛下勿以常吏遇之。宜寄以方藩之任,必有弘濟艱難之勳也。
帝納之,以溫為荊州刺史。
時杜帢、殷浩,並名皆冠世,翼獨弗之重也。左右或問之,翼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徐議其任耳!”
朝廷知浩,屢下徵書,浩固辭不就,屏居十年,時人擬之管、葛。謝尚、王述,常伺其出處,以卜江左興亡,相與省之,知浩有確然之志。既退,相謂曰:“深源不起,當如蒼生何?”
當翼請浩為司馬,朝廷詔除為侍中、安西軍司馬,浩不應。翼使人遺浩書曰:王夷甫立名非真,雖雲談道,實長華兢。明德君子,遇會處際,寧可然乎!
浩猶不起。浩父羨為長沙相,在郡貪殘,庚冰與翼書之,翼報書曰:殷君驕豪,亦似由有佳兒、弟,故不令物情難之。大較江東之政,嚮煦豪強,時有行法,輒施之寒劣。如往年偷石頭倉米數百萬斛,皆是豪將軍輩,而殺倉督監以塞責。山遐為余姚,以為官出豪強所藏二千戶,而衆共驅之,令不得安席。雖前宰皆誤謬,江東事去,實此之由。兄弟不幸,橫陷此內,不能拔足於風塵之外,當共明目而治之。荊州所統二十餘郡,惟長沙最惡,惡而不黜,與殺監督者,又何異哉?
時翼以滅鬍取蜀為己任,亦遣使約燕、涼,刻期大舉。康帝集群臣商榷,朝議多以為難,惟冰意與之同,而桓溫、譙王無忌二人贊成之。至是,帝詔翼經略中原。冀欲率衆北伐,表桓宣督諸軍於丹水,桓溫為前鋒都督,率衆入臨淮,並發所統六州奴及車騾驢馬,因此百姓嗟怨。
八月,卻說庾翼欲移鎮襄陽,恐朝廷不許,又遣使奏移鎮安陸,帝使人詔止之。翼勿聽,違詔北行。至夏口,復表求鎮襄陽。時翼有衆四萬,帝以庾翼都督證討諸軍事,遣兵出鎮武昌,以為繼援。徵何充輔政,又徵褚裒為衛將軍,領中書令。
惟充應命,褚裒以近戚畏嫌,彝復督充鎮金城。
甲辰二年正月,趙王虎宴群臣於太武殿,忽有白雁數百衹,集馬道之南。時諸州兵集者百餘萬,欲南侵。太史令趙覽奏曰:“白雁集廷,宮室將空之像,不宜南行。”虎乃臨宣武觀,大閱而罷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 王瀎王渾大爭功 | 第二回 罷武備諸鬍兵起 | 第三回 袁甫銜玉於何勖 | 第四回 北魏祖逢天女配 | 第五回 夷夷兵犯沒鹿回 | 第六回 竇竜以謀攻力微 | 第七回 拓跋力微霸長川 | 第八回 束皙誠心祈天雨 | 第九回 劉毅對帝似桓靈 | 第十回 石崇與王愷鬥寶 | 第十一回 劉毅論上中正九品 | 第十二回 武帝托孤立惠帝 | 第十三回 後父楊駿獨秉政 | 第十四回 賈後南風奪朝權 | 第十五回 賈後謀害皇太後 | 第十六回 八王用事相圖害 | 第十七回 司馬亮專權執政 | 第十八回 司馬瑋殺亮奪權 | 第十九回 楚王司馬瑋執政 | 第二十回 帝用華計殺楚王 | 第二十一回 陸雲縣治若神明 | 第二十二回 趙王倫徵鬍三寇 | 第二十三回 周處合兵討氐羌 | 第二十四回 周處戰死在羌陣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