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緑衣女
蒲鬆齡 Pu Songling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绿衣女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 绿衣女
於生名璟,字小宋,益都人。讀書醴泉寺。夜方披誦[1],忽一女子在窗外贊曰:“於相公勤讀哉!”因念:深山何處得女子?方疑思間,女已推扉笑人,曰:“勤讀哉:”於驚起,視之,緑衣長裙,婉妙無比。於知非人,固詰裏居。女曰:“君視妾當非能咋噬者[2],何勞窮問?”於心好之,遂與寢處。羅襦既解,腰細殆不盈掬。更籌方盡[3],翩然遂去。由此無夕不至。
一夕共酌,談吐間妙解音律[4].於曰:“卿聲嬌細,倘度一麯[5],必能消魂[6].”女笑曰:“不敢度麯,恐消君魂耳。”於固請之。曰:“妾非吝惜,恐他人所聞。君必欲之,請便獻醜;但衹微聲示意可耳。”遂以蓮鈎輕點足床[7],歌雲:“樹上烏臼鳥[8],賺奴中夜散。不怨綉鞋濕,衹恐郎無伴。”聲細如蠅[9],裁可辨認。而靜聽之,宛轉滑烈,動耳搖心。歌已,啓門窺曰:“防窗外有人[10].”繞屋周視,乃人。生曰:“卿何疑懼之深?”
笑曰:“諺雲:‘偷生鬼子常畏人。’妾之謂矣。”既而就寢,惕然不喜[11],曰:“生乎之分[12],殆止此乎?”於急問之,女曰:“妾心動,妾祿盡矣[13].”於慰之曰:“心動眼瞤[14],差是常也,何遽此雲?”女稍懌[15],復相綢繆。更漏既歇,披衣下榻。方將啓關,徘徊復返,曰:“不知何故,惿心怯[16].乞送我出門。”於果起,送諸門外。女曰:“君佇望我;我逾垣去,君方歸。”子曰:“諾。”視女轉過房廊,寂不復見。方欲歸寢,聞女號救甚急。於奔往,四顧無跡,聲在檐間[17].舉首細視,則一蛛大如彈,搏捉一物,哀鳴聲嘶。於破網挑下,去其縛纏,則一緑蜂,奄然將斃矣。
捉歸室中,置案頭。停蘇移時,始能行步。徐登硯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幾上,走作“謝”字。頻展雙翼,己乃穿窗而去。自此遂絶。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披誦:翻書誦讀。披,翻開。
[2]咋噬:吃人。咋,咬。噬,吞咬。
[3]更籌方盡:指夜盡天明。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更籌,夜間計時報更的竹牌。
[4]妙解音律:很懂得樂律。妙,精深的意思。
[5]度麯:按譜歌唱。
[6]消魂:同“銷魂”。謂感情激動,魂魄離體。
[7]以蓮鈎輕點足床:意思是用腳尖輕輕地打拍。蓮鈎,喻纖足。足床,床前或座前的踏腳板杌。
[8]烏臼鳥:即“鴉舅”,候鳥名,形似鴉而小,北方俗稱黎雀,天明時啼喚。
[9]如蠅;據鑄雪齋抄本,原作“如營”。《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於樊。”
[10]防:據鑄雪齋抄本,原作“妨”。
[11]惕然:提心吊膽的樣子。
[12]分:情分,緣分。
[13]祿盡:福分完了;指瀕於死亡。
[14]眼瞤(shùn順):眼跳。
[15]懌(yì意):喜悅。
[16](惿tí—sī提斯):《集韻》:“惿,心怯也。”
[17]聲在檐間:據鑄雪齋抄本,原無“在”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話聊齋 |
|
|
捲一: 考城隍 | 耳中人 | 屍變 | 噴水 | 瞳人語 | 畫壁 | 山魈[1] | 咬鬼 | 捉狐 | 荍中怪 | 宅妖 | 王六郎 | 偷桃 | 種梨 | 勞山道士 | 長清僧 | 蛇人 | 斫蟒 | 犬姦 | 雹神 | 狐嫁女 | 嬌娜 | 僧孽 | 妖術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