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孔明大破鐵車兵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於是郭淮與曹真曰:“西羌遠夷,自太祖武皇帝時連年入貢;世祖文皇帝朝,甚以恩惠之。我等且宜據住險阻,蜀兵求戰不出;可密遣人從小路直入羌鬍求救,許以和親,羌鬍必起兵襲其後。吾卻以正兵擊之,豈不勝哉?”真從之,即遣人赴羌鬍城去了。
卻說西羌國王徹裏吉,自曹操時年年入貢,手下有一文一武:文乃雅丹丞相,足智多謀;武乃越吉元帥,青眼黃髯,身長一丈,使一柄長鐵錘,重一百斤,有萬夫不擋之勇。此時,魏使賫金珠並書到國,先來見雅丹丞相,送了禮物。雅丹引見國王,曰:“中原魏國差人賫書禮來求救兵,着與蜀兵交戰。”徹裏吉曰:“書上怎生說?”雅丹曰:“中國許以和親,要退兵寇,理合依準。”國王曰:“可與元帥商議。”雅丹丞相遂請越吉元帥商議,說知此事。越吉允之,即起羌鬍兵一十五萬,皆慣使弓弩槍刀、鐵蒺藜流星錘等器;又有戰車,其車用鐵葉裹釘,裝載糧食軍器什物,或用駱駝駕之,或用騾馬駕之,一歇行數幹裏不乏,因此號為“鐵車兵”。遂辭了國王,二人領兵,直扣西平關。守關蜀將韓禎,急差人賫文報知孔明。
孔明聽知,乃問衆將曰:“誰敢去退羌鬍之兵也?”忽然兩個素鎧將應曰:“某等願往。”衆視之,乃左護衛使、竜驤將軍關興,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也。孔明曰:“汝二人要去,奈路途不熟。”遂喚馬岱曰:“汝素知羌鬍之性,久居彼處,可作鄉導。”便起精兵五萬,與興、苞二人同去。如此行之。
興、苞等引兵起程。行不數日,早遇番兵。關興先引百餘騎登山看時,衹見番兵把鐵車首尾相連,隨處結寨;車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興觀之良久,無破敵之策,回寨與張苞、馬岱商議。苞曰:“未知番兵虛實,來日見陣便可知也。”次早分兵三路:關興在中,張苞在左,馬岱在右,三路兵齊進。忽見皂雕旗漫山蔽野,當先盡是軍馬,馬軍叢中越吉元帥手輓鐵錘,腰懸寶雕弓,騎如竜馬,奮勇而來。興招三路兵徑進。忽見番兵分在兩邊,中央放出鐵車,如潮水之急,弓弩一齊驟發。蜀兵大敗,馬岱、張苞兩軍先退;關興一軍,被番兵一裹,直圍入西北角上去了。
興在垓心,左衝右突,不能得脫;鐵車密圍,就如城池。蜀兵你我不能相顧。興望山𠔌中尋路而走。看看天晚,但見一簇皂旗風擁而來,一員番將手提鐵錘,大叫曰:“小將休走!吾乃越吉元帥是也!”關興急走,前面正遇斷澗,衹得回馬來戰越吉。興終是膽寒,抵敵不住,望澗中而逃。馬跳得一步,被越吉趕到,一鐵錘打來。興急閃過,正中馬胯。那馬望澗中便倒,興落於水中。忽聽得一聲響處,背後越吉連人帶馬,平白的倒將下來。興就水中掙起看時,衹見岸上一員大將,殺退番兵。興提刀待砍越吉,越吉躍水而逃。興得了這馬,牽到岸上,整頓鞍轡,綽刀上馬。衹見那員將,尚在前面追殺番兵。興自思良久:“救我性命乃是何人?當與之見。”遂拍馬趕來。看看至近,衹見雲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緑袍金鎧,提青竜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分明認得是父親關公。興大驚,卻欲問之,忽見關公以手望東南指之曰:“吾兒可往東海速去。吾當護汝歸寨。”言訖,一陣風過,已失所言之處。
興望東南而走。行至半夜,忽見一彪軍到,為首大將乃是張苞。苞問曰:“汝曾見二伯父否?”興曰:“你如何得知?”苞曰:“吾被鐵車兵追急,忽見二伯父自空中而下,驚退番兵,以手指之曰:‘汝從這條路去,可救吾兒。’言訖不見。因此找尋至此。”關興細言其事,二人同歸大寨。馬岱迎入。岱曰:“此軍無計可退。我當守寨,你二將軍可求丞相計策,退此番兵。”於是馬岱退兵山𠔌內下寨;興、苞星夜來見孔明,說知此事。
孔明急引姜維、張翼,又帶三萬兵,同興、苞來到馬岱寨中歇定。次日,孔明上馬,登高望之,見鐵車連絡不絶,人馬縱橫,往來馳騁。孔明觀畢,回寨與衆將曰:“量此小陣,何難破之。”乃喚馬岱、張翼,曰:“如此如此。”二人受計,引兵而去。又喚姜維曰:“汝知破鐵車之法否?”維曰:“羌鬍之人,惟恃拙勇而已,豈知子牙之術乎?”孔明嘆曰:“汝深知吾意也。吾令關興、張苞作伏路誘敵之兵。連曰若彤雲密佈,朔風不止,吾計可施矣。汝但看紅旗為號,可以避之。”
於是姜維連日引兵搦戰,番兵來迎,蜀兵便退。番兵隨後追殺,直趕到寨內,不見一軍,惟插旌旗。番兵疑之,不進而退。此時鼕十二月天氣,果然大雪忽降。姜維又引兵來戰,越吉元帥大怒,急引鐵車兵來迎。姜維不戰而走。番兵趕到寨前,姜維已從寨後而出。番兵在外觀之,四面皆立旌旗,寨中有鼓琴之聲,回報越吉元帥。越吉心疑,乃與雅丹丞相商議,雅丹曰:“此是諸葛亮詭計,虛設疑兵。可以攻之。”越吉遂引兵到蜀寨前,正見孔明攜琴上車,引數十騎,望後寨而去。番兵搶了寨柵,直趕過山口,但見小車隱隱轉過林樹去了。雅丹丞相與越吉元帥曰:“這等之兵,雖有埋伏,不足懼之!”遂起大兵追趕。又見姜維兵俱在雪地之中。越吉大怒,催兵飛奔追趕,更兼山路平坦,又被雪漫曠野,一望並無軍馬。正趕之間,忽報蜀兵自山後而出。雅丹曰:“縱有些小伏兵,何足懼之!”忽聽得前面鼓角齊鳴,喊聲大震,番兵徑往前奔,急然山崩地陷,番兵俱落於坑中;背後鐵車正行得緊溜,急難收救,並擁而來,自相踐踏。後面番兵急要回時,左邊關興、右邊張苞,兩軍萬弩齊發;背後姜維、馬岱、張翼,三路兵殺到。鐵車兵大亂。越吉元帥望後面山𠔌中而逃,正逢關興。交馬衹一合,被興舉起青竜刀,大喝一聲,斬越吉於馬下。雅丹丞相早被馬岱活捉,解到大寨來。番兵各自逃去。
孔明升帳,馬岱押過雅丹來。孔明叱武士去其縛,賜酒食壓驚,用好言撫慰。孔明喚雅丹丞相曰:“吾主乃大漢皇帝,命吾討賊,爾如何聽反臣之語而作亂也?吾國與爾乃鄰邦,永結盟好,勿聽反言。爾若從之,將舊日通和之意傷壞矣。”雅丹深感其德。孔明遂將所獲番兵盡皆賞勞,同雅丹俱放回國。衆皆拜謝而去。孔明將越吉元帥首級,用木匣盛之。設宴會賞已畢,引三軍連夜投祁山大寨而來,一面差人賫表奏報捷音。
卻說曹真連日望羌鬍消息,忽有伏路軍來報說,蜀兵拔寨收拾起程。郭淮大喜,乃與曹真曰:“此是羌鬍兵攻擊太急,因此退去也。”遂分兩路追趕。前面蜀兵亂走,魏兵隨後追襲。先鋒曹遵正趕之間,忽然鼓聲大震,一彪軍閃出,為首大將乃前督部、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大叫曰:“反賊休走!”曹遵大驚,拍馬交鋒,不三合,被魏延一刀斬於馬下。副先鋒朱贊引兵追趕,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閃出,為首大將乃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常山趙雲也。朱贊措手不及,被子竜一槍刺死於馬下。曹真、郭淮見兩路先鋒有失,欲收兵回,背後喊聲大震,鼓角齊鳴,乃是關興、張苞兩路軍殺出,將曹真、郭淮圍住,痛殺一陣。真、淮二人引敗兵奪路走脫。蜀兵全勝,直追到渭水,奪了魏寨。曹真折了兩個先鋒,哀傷不已;衹得寫表申朝,乞撥援兵。
卻說魏主曹叡設朝,近臣奏曰:“大都督曹真數敗於蜀,折了兩個先鋒,羌鬍兵又折了無數,其危甚急,今都督上表求救,請陛下裁處。”叡大驚,乃問文武曰:“退軍之策,如何施也?”華歆奏曰:“須是陛下御驾親徵,大會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也。陛下若不親徵,則長安有失,關中危矣!”太傅鐘繇奏曰:“凡為將者,知過於人,則能製人。孫子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臣量曹子丹雖久用兵,非諸葛亮之對手也。臣以全家良賤保舉一人,足可退諸葛亮之師,未知聖意準否?”叡曰:“卿乃大老元臣,有何賢士可退蜀兵?當早召來,與朕分憂。”未知鐘繇保舉何人,下回便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前言 | 序 | 引 | 三國志宗僚 |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 | 劉玄德斬寇立功 | 安喜張飛鞭督郵 | 何進謀殺十常侍 | 董卓議立陳留王 | 呂布刺殺丁建陽 | 廢漢君董卓弄權 | 曹孟德謀殺董卓 | 曹操起兵伐董卓 | 虎牢關三戰呂布 | 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 | 袁紹孫堅奪玉璽 | 趙子竜磐河大戰 | 孫堅跨江戰劉表 | 司徒王允說貂蟬 | 鳳儀亭布戲貂蟬 | 王允授計誅董卓 | 李傕郭汜寇長安 | 李傕郭汜殺樊稠 | 曹操興兵報父仇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