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血火總破溫柔鄉(8)      梅毅 Mei Yi

  後蜀太子孟元喆一路上笑語喧喧,遊山玩水。忽然劍門敗訊傳來,嚇得他和幾個隨從“棄軍西奔”,逃歸成都。
  至此,孟昶纔如夢方醒,知道宋軍已兵臨城下。惶駭之間,他忙問左右退敵之策。良久,纔有一個老將出主意:“東兵(宋軍)遠來,勢不能久,請聚兵堅守以敵之”。
  孟昶思忖半晌,嘆息道:“吾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不能為吾東嚮發一矢。現在要拒守孤城,誰能會賣命呢1
  “德高望重”的蜀國司空李昊勸孟昶“封府庫請降”,無奈之下,孟昶衹能聽從,命李昊替自己起草降表。前蜀王衍滅亡時,降書也是這位李大人所為,因此,有人連夜在李昊大門上寫了幾個大字:“世修降表李傢”。
  四十一年之後,李昊文思不減當年,他攔擻着精神,筆走竜蛇,依仿孟昶的語氣,在降表中寫道:“臣用三皇禦宇,萬邦歸有道之君;五帝垂衣,六合順無為之化。其或未知歷數,猶味存亡,至興天討之師,實懼霆臨之罪。敬祈英睿,俯聽哀鳴。
  伏念生自並門,長於蜀地,幸以先君之基構,得從幼歲以纂承;衹知四序以推遷,不識三天之改卜。幼年接位,不識大勢;皇帝明光出震,盛德居乾,聲教被於退荒,度澤流於中外。當凝旒玉殿之始,缺以小事大之儀。
  蓋蜀地居偏僻,阻隔徽猷,已慚先見之明,因有後時之責。今則皇威赫怒,聖路風行;幹戈所指而無前,鼙鼓纔臨而自潰。山河郡縣,半入於提封;將卒倉儲,盡歸於圖籍。
  但念臣中外二百餘口,慈母七十餘年,日承訓撫之恩,粗效孝愛之道,實願剋終甘旨,冀保衰齡;其次則期子孫之團圓,守血食之祭祀。伏包容之若地。蓋之如天,特軫仁慈,以寬危辱。臣輒敢徵其故實,上瀆震聰:竊念劉禪有“安樂”之封,叔寶有“長城”之號。背思歸款,得獲生全,顧眇昧之餘魂,得保全而為幸,庶使先君陵廟,不為樵采之場;老母庭除,且有問安之便。見今保全府庫,巡遏軍城,不使毀傷,終期照臨。車書混其文軌,正朔術於靈臺,敢布腹心,恭諾。”
  果真是寫“降書”的大傢,把孟昶的恭順、惶恐、求生之情寫得活靈活現,並以劉禪和陳叔寶自比,以求宋太祖能保全“微命”。
  王全斌大軍至成都升仙橋,孟昶備齊亡國之禮,跪於軍門上降表。自宋軍發兵汴京,到孟昶歸降,總共纔六十六天。宋朝共得四十六州,二百四十縣,五十三萬四千戶。後蜀亡。
  963年7日,孟昶傢族至汴京,於明德門外素服待罪。宋太祖下詔釋罪,賜孟昶冠帶、襲衣,並封他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秦國公。七天後,這位蜀降王就暴卒於傢,估計是大英雄宋太祖知曉孟昶年青時勇毅英果,恐為後患,派人毒酒毒藥什麽的暗害了他。
  孟昶忘國之君,怯懦不能死社稷,這也是文人皇帝的通玻王衍、李煜、趙佶等皆是如此。錦綉陣裏,玉臂交繞,淺斛低唱,銷解了帝王應有的一腔英氣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豪邁情懷。為了保全蟻命,數十萬精甲利矛大軍放下武器,束手就縛。千裏迢迢押護之下,如果象劉禪和陳叔寶那樣能安享後半生,也不失富貴榮華的遺夢。然而,遙遙路途之苦還未盡消,衹七天就被一瓶毒酒或一條白帛送回地府,倘知如此,孟昶還不如當初於內宮舉劍自裁,既可保全一城生靈,又可免去亡國獻俘之羞。話雖如此,“平日慷慨成仁易,事到臨頭一死難。”讓一個享受了三十年奢華生活的文人帝王一逞英傑之烈,絶非我們臆想的那麽容易。
  孟昶亡國,沒有什麽新鮮出奇之處。而其寵姬花蕊夫人,逸史筆記中多有記載。
  花蕊夫人姓費,青城人,不僅相貌清麗,且善作宮詞。孟昶死後,宋太祖召花蕊夫人入宮。此前太祖早已聞知花蕊夫人有纔名,命其作詩。這國亡國靚女隨口成誦,賦《國亡》詩一首:“君王城上竪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越匡胤品玩久之,心中大悅。這花蕊夫人也是冰雪聰明,一方面“妾在深宮哪得知”擺脫了女色亡國的嫌疑;一方面“十四萬人齊解甲”,而宋兵纔五、六萬兵,反襯出了大宋天朝的氣運正隆,以少勝多。難怪宋太祖大悅,忙擁着這位有纔有貌的絶色佳人同赴巫襄,想來定別有一番滋味。
  宋人筆記《鐵圍山叢談》中講,宋太祖得花蕊夫人後,日久迷戀,有誤政事。太祖兄弟趙光義(後來的宋太宗)藉打獵機會,忽發一箭立斃花蕊夫人於馬下,太祖也不責備。筆者認為,此誠為揣測、小說之言,不足可信。否則,正史上肯定會濃墨重筆,大書宋帝的“輕色重國”之仁。
  至王安石時期,市間又發現了花蕊夫人《宮詞》三十二捲,共百餘首,當時名噪一時,情景仿佛今天張愛玲又被重新“發現”一樣轟動。後來戰亂,其詞其詩又多散佚,現附錄數首於後,一則顯示花蕊夫人才華,二則讀者可憑藉花蕊夫人的描寫重溫孟昶浮華、孟浪、而又不失溫柔的帝王生活。
  “五雲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子住昆山。”
  “東內斜將紫禁通,竜池鳳苑夾城中。
  曉鐘聲斷嚴妝罷,院院紗窗海日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時來天地皆同力(1)
時來天地皆同力(2)時來天地皆同力(3)
時來天地皆同力(4)時來天地皆同力(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