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中國建築史   》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二節 北宋之宮殿苑囿寺觀都市      梁思成 Liang Saicheng

  宋太祖受周禪,仍以開封為東京,纍朝建設於此,故日增月異,極稱繁華,洛陽為宋西京,退處屏藩,拱衛京畿,附帶繁榮而已。真宗時,雖以太祖舊藩稱應天府,建為南京(今河南商丘縣),乃即衛城為宮,奉太祖、太宗聖像,終北宋之世,未曾建殿。其正門“猶是雙門,未嘗改作”[1]。仁宗以大名府為北京,則因契丹聲言南下,權為軍略措置,建都河北,“示將親徵,以伐其謀”[2];亦非美術或經濟之動態,實少所營建。
  北宋政治經濟文化之力量,集中於東京建設者百數十年。汴京宮室坊市繁復增盛之狀,乃最代表北宋建築發展之趨勢。
  東京舊為汴州,唐建中節度使重築,周二十裏許,宋初號裏城。新城為周顯德所築,周四十八裏許,號曰外城[3]。宋太祖因其製,僅略廣城東北隅,仿洛陽制度修大內宮殿而已。真宗以“都城之外,居民頗多,復置京新城外八廂”[4]。神宗徽宗再繕外城,則建敵樓甕城,又稍增廣,城始周五十裏餘[5]。
  太宗之世,城內已“比漢唐京邑繁庶,十倍其人”[6];繼則“甲第星羅,比屋鱗次,坊無廣巷,市不通騎”[7]。迄北宋盛世,再接再厲,至於“棟宇密接,略無容隙,縱得價錢,何處買地?”[見註4]其建築之活躍,不言可喻,汴京因其水路交通,成為經濟中樞,乃商業之雄邑,而建為國都者;加以政治原因,“乘輿之下,士庶走集”,其繁榮尤急促;官私建置均隨環境展拓,非若隋唐兩京皇帝坊市之預布計劃,經緯井井者也。其特殊佈置,因地理限製及逐漸改善者,後代或模仿以為定製。
  汴京有穿城水道四,其上橋梁之盛,為其壯觀,河街橋市,景象尤為殊異。大者蔡河,自城西南隅入,至東南隅出,有橋十一。汴河則自東水門外七裏,至西水門外,共有橋十三。小者五丈河,自城東北入,有橋五,金水河從西北水門入城,夾墻遮■入大內,灌後苑池浦,共有橋三[8]。
  橋最著者,為汴河上之州橋,正名大漢橋,正對大內禦街,即範成大所謂“州橋南北是大街”者也。橋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過,其下密排石柱,皆青石為之;又有石梁石筍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鎸刻海馬、水獸、飛雲之狀。“..州橋之北,禦路東西,兩闕樓觀對聳。..”[見註8]金元兩都之周橋,蓋有意仿此,為宮前制度之一。橋以結構巧異稱者,為東水門外之虹橋,“無柱,以巨木虛架,飾以丹雘,宛如飛虹”[見註8]。
  大內本唐節度使治所,梁建都以為建昌宮,晉號大寧宮,周加營繕,皆未增大,“如王者之製”。太祖始“廣皇城東北隅,..命有司畫洛陽宮殿,按圖修之..,皇居始壯麗。..”[見註4][10]“宮城周五裏”[9]。南三門,正門名凡數易,至仁宗明道後,始稱宣德,兩側稱左掖右掖。宮城東西之門,稱東華西華,北門曰拱宸。東華門北更有便門,“西與內直門相直”,成麯屈形。稱謻門[見註1]。此門之設及其位置,與太祖所廣皇城之東北隅,或大略有關。
  宣德門又稱宣德樓,“下列五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鎸鏤竜鳳飛雲之狀。..莫非雕甍畫棟,峻桷層榱。覆以琉璃瓦,麯尺朵樓,朱欄彩檻。下列兩闕亭相對。..”自宣德門南去,“坊巷禦街..約闊三百餘步。兩邊乃禦廊,舊許市人買賣其間。自政和間,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兩行,中心道不得人馬行往。行人皆在朱杈子外。杈子內有磚石甃砌禦溝水兩道,盡植蓮荷。近岸植桃李梨杏雜花;春夏之日,望之如綉”[見註8]。宣德樓建築極壯麗,宮前佈置又改繕至此,無怪金元效法作“千步廊”之製矣。
  大內正殿之大致,據史志概括所述,則“正南門(大慶門)內,正殿曰大慶,正衙曰文德。..大慶殿北有紫宸殿,視朝之前殿也。西有垂拱殿,常日視朝之所也。..次西有皇儀殿,又次西有集英殿,宴殿也,殿後有需雲殿,東有升平樓,宮中觀宴之所也。後宮有崇政殿,閱事之所也。殿後有景福殿,西有殿北嚮曰延和,便坐殿也。凡殿有門者皆隨殿名。..”[見註9]大慶殿本為梁之正衙,稱崇元殿,在周為外朝,至宋太祖重修,改為乾元殿,後五十年間曾兩被火災,重建易名大慶。至仁宗景祐中(公元1034年),始又展拓為廣庭。“改為大慶殿九間,挾各五間,東西廊各六十間,有竜墀沙墀,正值朝會册尊號禦此殿。..郊祀齋宿殿之後閣..”[11]。又十餘年,皇祐中“饗明堂,恭謝天地,即此殿行禮”。“仁宗禦篆明堂二字行禮則揭之”[見註1]。
  秦漢至唐敘述大殿之略者,多舉其臺基之高峻為其規模之要點;獨宋之史志及記述無一語及於大殿之臺基,僅稱大慶殿有竜墀沙墀之製。
  “文德殿在大慶殿之西少次”[見註1],亦五代舊有,後唐曰端明,在周為中朝,宋初改文明。後災重建,改名文德[見註11]。“紫宸殿在大慶殿之後,少西其次又為垂拱..紫宸與垂拱之間有柱廊相通,每日視朝則禦文德,所謂過殿也。東西閣門皆在殿後之兩旁,月朔不禦過殿,則禦紫宸,所謂入閣也”[見註1]。文德殿之位置實堪註意。蓋據各種記載廣德、紫宸、垂拱三殿成東西約略橫列之一組,文德既為“過殿”居其中軸,反不處於大慶殿之正中綫上,而在其西北偏也[見註11]。宋殿之區布情況,即此四大殿論之,似已非絶對均稱或設立一主要南北中心綫者。
  初,太祖營治宮殿“既成,帝坐萬歲殿(福寧殿在垂拱後,國初曰萬歲)[見註11],洞開諸門,端直如繩,嘆曰:‘此如吾心,小有私麯人皆見之矣’”[12]。對於中綫引直似極感興味。又“命懷義等凡諸門與殿頂相望。無得輒差。故垂拱,福寧,柔儀,清居四殿正重,而左右掖與左右升竜銀臺等諸門皆然”[見註1]。福寧為帝之正寢,柔儀為其後殿,乃後寢,故垂拱之南北中心綫,頗為重要。大慶殿之前為大慶門,其後為紫宸殿,再後,越東華西華橫街之北,則有崇政殿,再後更有景福殿,實亦有南北中綫之成立,唯各大殿東西部位零落,相距頗遠,多與日後發展之便。如皇儀在垂拱之西,集英宴殿自成一組,又在皇儀之西,似皆非有密切關係者,故福寧之兩側後又建置太後宮,如慶壽寶慈,而無睏難[13],而柔儀之西,日後又有睿思殿等[見註11]。
  崇政初為太祖之簡賢講武,“有柱廊,次北為景福殿,臨放生池”,規模甚壯。太宗真宗仁宗及神宗之世,均試進士於此,後增置東西兩閣,時設講讀,諸帝日常“觀陣圖,或對藩夷,及宴近臣,賜花作樂於此”,蓋為宮後宏壯而又實用之常禦正殿,非唯“閱事之所”而已[見註11]。
  宋宮城以內稱宮者,初有慶聖及延福,均在後苑,為真宗奉道教所置。廣聖宮供奉道傢神像,後示奉真宗神禦,內有五殿,一閣曰降真,延福宮內有三殿,其中靈顧殿,亦為奉真宗聖容之所。真宗鹹平中,“宰臣等言:漢製帝母所居稱宮,如長樂積慶..等,請命有司為皇太後李建宮立名。..詔以滋福殿(即皇儀)為萬安宮”[見註13]。母後之宮自此始,英宗以曹太後所居為慈壽宮,至神宗時曹為太皇太後,故改名慶壽(在福寧殿東);又為高太後建寶慈宮(在福寧西)等皆是也。母後所居既尊為宮,內立兩殿,或三殿,與宋以前所謂“宮”者規模大異。此外又有太子所居,至即帝位時改名稱宮,如英宗之慶寧宮,神宗之睿成宮皆是[見註13]。
  初,宋內廷藏書之所最壯麗者為太宗所置崇文院三館,及其中秘閣,收藏天下圖籍[14]“棟宇之製皆帝親授”,後苑又有太清樓,尤在崇政殿西北,樓“與延春儀鳳翔,鸞諸閣相接,貯四庫書”。真宗常“麯宴後苑臨水閣垂釣,又登太清樓,觀太宗聖製御書,及親為四庫群書,宴太清樓下”[15]。作詩賜射賞花釣魚等均在此,及祥符中,真宗“以竜圖閣奉太宗御制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並置待製學士官,自是每帝置一閣”[見註5]。天章寶文兩閣(在竜圖後集英殿西)[見註14]為真仁兩帝時所自命以藏禦集,神宗之顯謨閣,哲宗之徽猷閣,皆後追建,唯太祖英宗無集不為閣[見註1]。徽宗御筆則藏敷文閣。是所謂宋“文閣”者也[見註5]。每閣東西序皆有殿,竜圖閣四序曰資政崇和宣德述古[見註13],天章閣兩序曰群玉蕊珠;寶文閣兩序曰嘉德延康[見註14]。內庭風雅,以此為最,有宋珍視圖書翰墨之風,歷朝不改,至徽宗世乃臻極盛。宋代精神實多無形寓此類建築之上。
  後苑禁中諸殿,竜圖等閣,及太後各宮,無在崇政殿之東者。唯太子讀書之資善堂在元符觀,居宮之東北隅,蓋宮東部為百司供應之所,如六尚局,禦廚殿等及禁衛輦官親從等所在[見註8]。東華門及宮城供應入口;其外“市井最盛,蓋禁中買賣所在”[見註8]。
  所謂外諸司,供應一切燃料、食料、器具、車駕及百物之司,雖散處宮城外,亦仍在舊城外城之東部。蓋此以五丈河入城及汴蔡兩河出城處兩岸為依據。糧倉均沿河而設,由東水門外虹橋至陳州門裏,及在五丈河上者,可五十餘處[見註8]。東京宮城以內佈置,乃不免受汴梁全城交通趨勢之影響。後苑部署偏於宮之西北者,亦緣於“金水河由西北水門入大內,灌其池浦”,地理上之便利也[見註8]。
  考宋諸帝土木之功,國初太祖朝(公元960—976年)建設未嘗求奢,而多豪壯,或因周廟之製,宋初視為當然,故每有建置,動輒數百間。如太祖詔“於右掖門街臨汴水起大第五百間”[16]以賜蜀主孟昶;又於“朱雀門外建大第甲於輦下,名禮賢宅,以待錢俶”[17],及“開寶寺重起繚廊,朵殿凡二百八十區”[見註5],皆為豪舉壯觀。及太宗世(公元976—997年),規模愈大。以其降生地建啓聖院,“六年而功畢,殿宇凡九百餘間,皆以琉璃瓦覆之”[18]。又建上清太平宮:“宮成,總千二百四十二區”[19],實啓北宋崇奉道教侈置宮殿之端。其它如崇文院,三館,秘閣之建築,“輪奐壯麗,冠乎內庭,近世鮮比”[見註18]。“端拱中,開寶寺造塔八角十三層,高三百六十尺。”塔成,“田錫上疏曰:衆謂金碧熒煌,臣以為塗膏釁血,帝亦不怒”[見註5]。畫傢郭忠恕,巧匠喻浩,皆當時建築人材,超絶流輩者也[20]。
  真宗朝(公元997—1022年)愈崇道教,趨祥異之說,盛禮縟儀,費金最多。作玉清照應宮“凡二千六百一十楹,以丁謂為修宮使,調諸州工匠為之,七年而成”。不僅工程浩大,乃尤重巧麗製作。所用木石彩色顔料均四方精選[21]。殿宇外有山池亭閣之設,環殿及廊廡皆遍繪壁畫。藝術之精,冠於北宋歷朝宮觀。殿上梁日“上皆親臨護,..工人以文繒裹梁,金飾木,寓竜負之輅以升。..修宮使以下及營繕掌事者,鹹賜以衣帶金帛”[見註21]。此宮興作之嚴重,實為特殊,此後真宗其它建置莫能及,但南熏門外奉五嶽之會靈觀,及大內南,奉聖祖之景靈宮(宮之南壁繪趙氏事跡二十八事)則皆制度華美,均以丁謂董其事。京師以外,宮觀亦多宏大,且詔天下州府,皆建道觀一所,即以天慶為名[見註5]。
  仁宗之世(公元1023—1063年),夏始自大,屢年構兵,國用枯竭,土木之事仍不稍衰,但多務重修。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修文德殿成,宮中又大火,延燒八殿,皆大內主要,如紫宸,垂拱,福寧,集英,延和等殿。“乃命宰相呂夷簡為修葺大內使,發四路工匠給役,又出內庫乘輿物及緡錢二十萬助其費”[見註9]。先此兩年(天聖八年),玉清照應宮因雷雨災,時帝幼,太後垂簾泣告輔臣,衆恐有再葺意,力言“先朝以此竭天下之力,遽為灰燼,非出人意;如因其所存,又復修葺,則民不堪命。..”[見註5]於是宮不復修,僅葺兩殿。二十五年後(至和中),始又增繕兩殿,改名萬壽觀,仁宗末季,多修葺增建,現存之開封琉璃塔,即其中之一。名臣迭上疏乞罷修寺觀[見註5]。歐陽修上疏《上仁宗論京師土木勞費》中雲:“開先殿初因兩條柱損,今所用材植物料共一萬七千五有零。又有睦親宅,神禦殿,..醴泉觀..等處物料不可悉數,..軍營庫務合行修造者百餘處。..使厚地不生它物,唯産木材,亦不能供此廣費。”又云:“..纍年火災,自玉清照應,洞真、上清、鴻慶、祥源,會靈七宮,開寶,興國兩寺塔殿,並皆焚燒蕩盡,足見天厭土木之華侈,為陛下惜國力民財..”[見註5]。終仁宗朝,四十年間,焚毀舊建,與重修勞費,適成國傢雙重之痛也。
  英宗在位僅四年(公元1064—1067年),土木之事已於司馬光《乞停寢京城不急修造》之疏中見其端倪[見註5]。蓋是時宮室之修造,非為帝王一己之意,臣下有司固不時以土木之宏麗取悅上心。人君之側,實多如溫公所言,“外以希旨求知,內以營私規利”之人也。
  神宗(公元1067—1085年)行新政,富改革精神以強國富民為目的,故“宮室弗營,池籞苟完,而府寺是崇”[22]。所作蓋多衙署之建置:如東西兩府[23]御史臺[見註22]太學等[24]皆是也。元豐中,繕葺城垣,瀎治壕塹,亦皆市政之事[25]。又因各帝御容散寓宮中,及宮外諸寺觀,未合禮製,故創各帝原廟之製。建六殿於景寧宮內,以奉祖宗像,又別為三殿以奉母後[26]。熙寧中,從司天監之奏,請建中太一宮,但僅就五嶽觀舊址為之[見註4]。遵故事“太一”行五宮,四十五年一易,“行度所至,國民受其福”[27],實不得不從民意。太宗建東太一宮四十五年,至仁宗天聖建西太一宮,至是又四十五年也[見註4]。
  哲宗(公元1086—1100年)製作多承神宗之訓,完成御史臺其一也。又於禁中神宗睿思殿後建宣和殿。末年則建景寧西宮於馳道西[見註19],亦如神宗所創原廟制度,及崩,徽宗即位續成之。宮期年完工,以神宗原廟為首,哲宗次之[見註26]。哲宗即位之初,宣仁太後垂簾,時上清太平宮已久毀於火,後重建,稱上清儲祥宮,以內庭物及金六千兩成之[28]。蘇軾承旨撰碑。碑雲:“..雄麗靚深,凡七百餘間..”宮之規模雖不如太宗時,當尚可觀。
  迨徽宗立(公元1101—1125年),以天縱藝資,入紹大統,其好奢麗之習,出自天性。且姦邪盈朝,掊剝橫賦,倡豐亨豫大之說[見註2],故尤侈為營建。崇寧大觀以還,大內朝寢均麗若瓊瑤,官苑殿閣又增於昔矣。其著者如“政和三年闢延福新宮於大內之北拱宸門外;悉移其地供應諸庫,及兩僧寺,兩軍營,而作焉”[見註9]。宮共五位,分任五人,各為制度,不務沿襲。其殿閣亭臺園苑之製,已為艮嶽前驅,“疊石為山,鑿池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築土岡以植杏林,又為茅亭鶴莊之屬”[見註9],以仿天然。此後作擷芳園,“稱延福第六位,跨城之外,西自天波門東過景竜門,至封邱門”,實沿金水河橫貫舊城北面之全部。“名景竜江,絶岸至竜德宮,皆奇花珍木,殿宇比比對峙”[見註9]。又作上清寶籙宮,“密連禁署,內列亭臺館捨,不可勝計。..開景竜門,城上作復道通宮內,..徽宗數從復道往來”[見註9]。其它如作神霄玉清萬壽宮於禁中,又鑄九鼎,置九成宮於五嶽觀後。政和以後,年年營建,皆工程浩大,綴飾繁縟之作。及造艮嶽萬壽山,驅役萬夫,大興土木;五六年間,窮索珍奇,綱運花石;盡天下之巧工絶技,以營假山,池沼[29],至於山周十餘裏,峰高九十步;怪石嶄崖,洞峽溪澗,巧牟造化;而亭臺館閣,日增月益,不可殫記[30];其部署締構頗越乎常軌,非建築壯健之姿態,實失藝術真旨。時金已亡遼,宋人納歲幣於金,引狼入室,宮庭猶營建不已,後世目艮嶽為亡國之孽,固非無因也。
  宋初宮苑已非秦漢遊獵時代林囿之規模,即與盛唐離宮園館相較亦大不相同。北宋百餘年間,禦苑作風漸趨綺麗纖巧。尤以徽宗宣政以後所闢諸苑為甚。玉津園,太祖之世習射觀稼而已,乾德初,置瓊林苑,太宗鑿金明池於苑北[31],於是各朝每歲駕幸觀樓船水嬉,賜群臣宴射於此。後苑池名象瀛山,殿閣臨水,雲屋連簃,諸帝常觀御書,流杯泛觴遊宴於玉宸等殿[32]。“太宗雍熙三年,後常以暮春召近臣賞花釣魚於苑中”[33]。“命群臣賦詩賞花麯宴自此始”[見註2]。
  金明池佈置情狀,政和以後所紀,當經徽宗增置展拓而成。“池在順天門街北,周圍約九裏三十步,池東西徑七裏許。入池門內南岸西去百餘步,有西北臨水殿。..又西去數百步乃仙橋,南北約數百步;橋面三虹,朱漆欄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謂之駱駝虹,若飛虹之狀。橋盡處五殿正在池之中心,四岸石甃嚮背大殿,中坐各設禦幄。..殿上下回廊。..橋之南立欞星門,門裏對立彩樓。..門相對街南有磚石甃砌高臺,上有樓,觀騎射百戲於此..”[見註8]。規製之綺麗窈窕與宋畫中樓閣廊廡最為迫肖。
  徽宗之延福擷芳及艮嶽萬壽山佈置又大異,朱勔,蔡攸輩窮搜太湖靈壁等地花石以實之,“宣和五年,朱勔於太湖取石,高廣數丈,載以大舟,輓以千夫,鑿河斷橋,毀堰坼閘,數月乃至。..”[見註5]蓋所着重者及峰巒崖壑之締構;珍禽奇石,環花異木之積纍;以人工造天然山水之奇巧,然後以樓閣點綴其間[見註29、30]。作風又不同於瓊林苑金明池等矣。疊山之風,至南宋乃盛行於江南私園,迄元明清不稍衰。
  真仁以後,殖貨致富者愈衆,巨量交易出入京師,官方管理之設備及民間商業之建築,皆因之侈大。公卿商賈擁有資産者之園圃第宅,皆爭尚靡麗,京師每歲所需木材之夥,使宮民由各路市木不已,且有以此居積取利者[34],營造之盛實普遍民間。
  市街店樓之各種建築,因汴京之富,乃登峰造極。商業區如“潘樓街..南通一巷,謂之界身,並是金銀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阔,望之森然”[見註8]。娛樂場如所謂“瓦子”,“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中瓦蓮花棚牡丹棚;裏瓦夜叉棚,象棚;最大者可容數千人”[見註8]。酒店則“凡京師酒店門首皆縛彩樓歡門。..入門一直主廊,約百餘步,南北天井,兩廊皆小閣子,嚮晚燈燭熒煌,上下相映。..白磯樓後改豐樂樓,宣和間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嚮,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見註8]。其它店面如“馬行街南北十幾裏,夾道藥肆,蓋多國醫,鹹巨富。..上元夜燒燈,尤壯觀”[35]。
  住宅則仁宗景祐中已是“士民之族,罔遵矩度,爭尚紛華。..室屋宏麗,交窮土木之工”[36]。“宗戚貴臣之傢,第宅園圃,服飾器用,往往窮天下之珍怪..以豪華相尚,以儉陋相訾”[37]。
  市政上特種設備,如“望火樓..於高處磚砌,..樓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數間,屯駐軍兵百餘人,及儲藏救火用具。每坊巷三百步設有軍巡鋪屋一所,容鋪兵五人”。新城戰棚皆“旦暮修整”。“城裏牙道各植榆柳,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庫,貯守禦之器,有廣固兵士二十指揮,每日修造泥飾”[見註8]。
  工藝所在,則有綾錦院、築院、裁造院,官窯等等之産生。工商影響所及,雖遠至蜀中錦官城,如神宗元豐六年,亦“作錦院於府治之東。..創樓於前,以為積藏待發之所。..織室吏捨出納之府,為屋百一十七間,而後足居”[38]。
  有宋一代,宮庭多崇奉道教,故宮觀最盛,對佛寺唯稟續唐風,仍其既成勢力,不時修建。汴京梵剎多唐之舊,及宋增修改名者。太祖開寶三年,改唐封禪寺為開寶寺“重起繚廊朵殿凡二百八十區。太宗端拱中建塔,極其偉麗”[見註5]。塔八角十三層,乃木工喻浩所作,後真宗賜名靈感,至仁宗慶歷四年塔毀[見註5],乃於其東上方院建鐵色琉璃磚塔,亦為八角十三層俗稱鐵塔,至今猶存,為開封古跡之一[39]。又加開寶二年詔重建唐竜興寺,太宗賜額太平興國寺[見註4]。天清寺則周世宗創建於陳州門裏繁臺之上,塔曰興慈塔,俗名繁塔,太宗重建。明初重建,削塔之頂,僅留三級[見註39],今日俗稱婆塔者是。寶相寺亦五代創建,內有彌勒大像,五百羅漢塑像,元末始為兵毀[見註5]。
  規模最宏者為相國寺,寺建於北齊天保中,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改為相國寺;玄宗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建資聖閣;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敕建三門,製樓其上,賜額大相國寺。曹翰曾奪廬山東林寺五百羅漢北歸,詔置寺中[40]。當時寺“乃瓦市也,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餘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趨京師以貨物求售轉售它物者,必由於此”[見註24]。實為東京最大之商場[見註8]。寺內“有兩琉璃塔,..東西塔院。大殿兩廊皆國相名公筆跡,左壁畫熾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戲。右壁佛降鬼子母,建立殿庭,供獻樂部馬隊之類。大殿朵廊皆壁隱樓殿人物,莫非精妙”[見註8]。
  京外名剎當首推正定府竜興寺。寺隋開皇創建,初為竜藏寺,宋開寶四年,於原有講殿之後建大悲閣,內鑄銅觀音像,高與閣等。宋太祖曾幸之,像至今屹立,閣已殘破不堪修葺,其周圍廊廡塑壁,雖僅餘鱗爪,尚有可觀者。寺中宋構如摩尼殿,慈氏閣,轉輪藏等,亦幸存至今[41]。
  北宋道觀,始於太祖,改周之太清觀為建隆觀,亦詔以揚州行宮為建隆觀。太宗建上清太平宮,規模始大。真宗尤溺於符讖之說,營建最多,尤侈麗無比。大中祥符元年,即建隆觀增建為玉清照應宮,凡役工日三四萬[見註21]。“初議營宮料工須十五年,修宮使丁謂令以夜續晝,每畫一壁給二燭,故七年而成。..制度宏麗,屋宇稍不中程式,雖金碧已具,劉承珪必令毀而更造”[42]。又詔天下遍置天慶觀,迄於徽宗,惑於道士林靈素等,作上清寶籙宮。亦詔“天下洞天福地,修建宮觀,塑造聖像”[見註2]。宣和元年,竟詔天下更寺院為宮觀,次年始復寺院額[見註2]。
  洛陽宋為西京,山陵在焉。“開寶初,遣王仁珪等修洛陽宮室,太祖至洛,睹其壯麗,王等並進秩。..太祖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常有遷都之意”[見註13],臣下諫而未果。宮城周九裏有奇,城南三門,中曰五鳳樓,偉麗之建築也。東西北各有一門。曰蒼竜,曰金虎,曰拱宸。正殿曰太極殿,前有左右竜尾道及日樓月樓[見註13]。“宮室合九千九百九十餘區”[見註9],規模可稱宏壯。皇城周十八裏有奇,各門與宮城東西諸門相直,內則諸司處之[見註9]。京城周五十二裏餘,尤大於汴京。神宗曾詔修西京大內[見註13]。徽宗政和元年至六年間之重修,預為謁陵西幸之備,規模尤大。“以真漆為飾,工役甚大,為費不資[見註9]。至於洛陽園林之盛,幾與汴京相伯仲。重臣致仕,往往徑第西洛。自富鄭公至呂文穆等十九園[43]。其館榭池臺配造之巧,亦可見當時洛陽經營之勞,與財力之盛也。
  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李誡作營造法式,其中所定建築規製,較與宋遼早期手法,已迥然不同。蓋宋初稟承唐末五代作風,結構猶碩健質樸。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年)以後,至徽宗即位之初(公元1101年),百餘年間,營建旺盛,木造規製已迅速變更;崇寧所定,多去前之碩大,易以纖靡,其趨勢乃刻意修飾而不重魁偉矣。徽宗末季,政和迄宣和間,銳意製作,所本風格,尤尚綺麗,正為實施營造法式之時期,現存山西榆次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之永壽寺雨華宮,與太原天聖間(公元1023—1031年)之晉祠等,結構秀整猶帶雄勁,骨幹雖已無唐製之碩建龐大,細部猶未有崇寧法式之繁瑣纖弱,可稱其為北宋中堅之典型風格也。
  [1]葉少藴《石林燕語》。
  [2]《通鑒輯覽》。
  [3]《歷代帝王宅京記》引趙德麟《侯鯖錄》。
  [4]《宋會要輯稿》。
  [5]李濂《汴京遺跡志》。
  [6]《續通鑒長篇》至道元年張洎語。
  [7]《汴京遺跡志》載《皇畿賦》。
  [8]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9]《宋史·地理志》。
  [10]《玉海》捲百七十。
  [11]《玉海》捲百六十。
  [12]《邵氏聞見錄》。
  [13]《玉海》捲百五十八。
  [14]《玉海》捲百六十三。
  [15]《玉海》捲百六十四。
  [16]《宋朝事實》捲二十。
  [17]《玉海》捲七十五。
  [18]《玉海》捲六十八。[19]《玉海》捲一百。
  [20]僧文瑩《玉壺清話》。
  [21]《宋朝事實》捲七。
  [22]《汴京遺跡志》載曾肇重修御史臺記。
  [23]《汴京遺跡志》載陳繹新修東府西府記。
  [24]《宋朝燕翼詒謀錄》。
  [25]《歷代帝王宅京記》引宋敏求《東京記》。
  [26]李心傳《朝野雜記》,《汴京遺跡志》引。
  [27]《汴京遺跡志》引龔明之《中吳紀聞》。
  [28]《汴京遺跡志》引蘇軾《上清儲祥宮碑》。
  [29]《汴京遺跡志》僧祖秀《華陽宮記》。
  [30]《汴京遺跡志》徽宗御制《艮嶽記略》。
  [31]《玉海》捲百七十二。
  [32]《玉海》捲百七十一。
  [33]《宋朝事實》捲十二。
  [34]《宋會要輯稿·食貨》。
  [35]蔡縧《鐵圍山叢談》捲四。
  [36]《宋朝事實》捲十三。
  [37]《溫國文正公集·論財利疏》。
  [38]費著《蜀錦譜》。
  [39]楊廷寶《汴鄭古建築遊覽紀錄》,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六捲第三期。
  [40]葉夢得《石林詩話》。
  [41]梁思成《正定調查紀略》,發於《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四捲第二期。
  [42]《宋史紀事本末》。
  [43]李格非《洛陽名園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百花文藝出版社
第一章 緒論·為什麽研究中國建築(代序)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中國建築之特徵
第一章 緒論·第二節 中國建築史之分期第一章 緒論·第三節《營造法式》與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
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一節 上古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二節 春秋戰國
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三節 秦第三章 兩漢·第一節 文獻上兩都建築活動之大略
第三章 兩漢·第二節 漢代實物第三章 兩漢·第三節 漢代建築特徵之分析[1]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一節 文獻上魏·晉建築之大略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二節 南北朝之建築活動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三節 南北朝實物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第四節 南北朝建築特徵之分析
第五章 隋·唐·第一節 隋·唐都市宮苑陵墓寺觀建築之梗概第五章 隋·唐·第二節 隋·唐實物
第五章 隋·唐·第三節 隋·唐之建築特徵[1]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一節 五代汴梁之建設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二節 北宋之宮殿苑囿寺觀都市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三節 遼之都市及宮殿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四節 金之都市宮殿佛寺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五節 南宋之臨安
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六節 五代·宋·遼·金之實物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第七節 宋·遼·金建築特徵之分析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