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揭秘龙脉玄机细品皇朝兴衰:皇朝天运   》 六朝古都(1)      向斯 Xiang Si

  紫禁城先后有两座,一座是明太祖朱元璋建造的南京紫禁城,一座是明成祖建造的北京紫禁城。
  南京,古称建康、建业、金陵、应天等,有40多个名称。这里地势险要,虎踞龙盘,人称其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朝。诗人描述: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六朝金粉地,十代帝王州。六朝是指三国时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
  南朝建康城平面想象图建康即今南京,是六朝古都,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先后建都于此,前后凡360年。孙吴时建康都城称为建业,位于今南京市中部玄武湖南。城周约二十里。东晋、南朝时也大致相同。
  建业城呈方形,每边长约五里。从南垣中门宣阳门直至淮水,形成一条五里长的中轴线,称为苑路,就是御街。孙吴时著名的太初宫位于城西。太初宫周环三百丈,共开八个门:公车门、苍龙门、白虎门、玄武门、大航门、升贤门、左掖门、右掖门。正殿是神龙殿。太初宫东部,孙皓建有昭明宫。昭明宫周五百丈,正殿是赤乌殿。
  建业城除了太初宫、昭明宫外,还有著名的南宫、西池、苑城。南宫是太子宫。西苑系太子孙登所建,东晋明帝做太子时进一步修缮,并造楼养士,时称太子西池。苑城又称建平园。
  孙吴都城建业,最初界竹篱,后来用土墙篱门,到齐高帝以后,开始立六门都墙。东晋南渡以后,定都建康。从晋成帝开始,在建康营建新宫,名为建康宫。东晋皇室是魏晋旧族,建康城基本上仿照曹魏邺城和魏晋洛阳城的布局,形成了中国都城所独有的中轴线布置主殿、两边建筑对称的风格。
  东晋建康城凡十二门。建康宫周长八里,布局仿照魏晋洛阳宫室。其正殿是太极殿。太极殿凡十二间,象征一年十二月,两旁有东西二堂。太极殿高八丈、长二十七丈、宽十丈,殿前方庭六十亩。太极殿是皇帝理政的地方。太极殿后是显阳殿,是皇后的居室。
  东晋建康宫,宫垣凡两重。梁时增为三重。宫城北部是苑囿区。东晋在鸡笼山修华林园,在舟山有北郊坛、药园。
  刘宋时,在玄武湖修三神山;并在华林园内造景阳山,引玄武湖水入华林园天渊池,通向建康宫。南梁以前,华林园内有景阳山、武壮山、景阳楼、灵曜殿、兴华殿、风光殿、日观台、琴堂、芳香堂。梁武帝时,又造重阁,上名重云殿,下名兴光殿、朝日楼、朝月楼。
  数千里的长江,源自青海,穿越三峡,过荆襄,跨江汉,连通吴越,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宽阔浩渺、深不见底的长江下游,只有两处易渡的渡口,一个是采石渡,一个是瓜洲渡,这里有京口、采石、广陵、历阳等重镇环绕,而这两个重要的渡口之间,夹护着兵家必争之地的古都金陵。
  气势磅礴、浩浩荡荡的长江,穿越三峡,过荆襄,跨江汉,连通吴越,最后流入东海。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坐落在宁镇山脉西部的丘陵地带。这里地理优越,形势险要,是道士们惊呼的帝王之都。
  南京北临长江,江北是广阔的江淮平原,京口、广陵、寿春、徐州等历史名城拱卫罗列。三面环山,西接层峦起伏的皖浙山脉,东连肥沃的太湖平原。上通巴蜀,下连吴越,东出大海,西南可达宣城、徽州。
  南京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山环水绕,气势非凡。宁镇山脉逶迤蜿蜒,在南京东北郊形成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高达448米,称为钟山。钟山余脉连绵,纵贯城市东北,直达江边,沿途跌宕起伏,依次为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鼓楼岗、五台山、石头山等。钟山色泽深褐,紫气恢弘,巍峨壮丽的山峦气势磅礴,远远看去犹如一条巨龙横卧于江边,又称紫金山。临江耸立的石头山,清凉可人,又称清凉山,山岩陡峭,山势险峻,如同猛虎盘踞江边。
  南京据山为城,临江为池,持长江为天堑,倚山河之险,有王者之气,自然是方士眼中的帝王之都。早在战国时,越王灭吴,在今南京中华门西南长里一带建筑城池,称为越城。城刚建成,楚威王率领大军兵临城下。一直所向披靡的楚军,在越城遭遇顽强抵抗,楚军伤亡惨重。楚灭越,楚威王对楚军的损失大惑不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作者介绍前言(1)前言(2)
第一个通晓风水术的君主(1)第一个通晓风水术的君主(2)第一个通晓风水术的君主(3)风水之都(1)
风水之都(2)龙脉(1)龙脉(2)三龙云气
华阴形胜龙首山王气(1)龙首山王气(2)龙首山王气(3)
凤鸟后裔膏腴沃土六朝古都(1)六朝古都(2)
六朝古都(3)三重宫阙八朝古都(1)八朝古都(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