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考古 》 跨世紀的問號:圖說秦始皇陵 》
第19節:強弓勁弩的重要地位
朱岩 Zhu Yan
當白起躊躇滿志地踏進這樣的"軍幕"時,就已經成竹在胸了。面對趙軍的大舉進攻,白起果斷地下達了一個命令:讓與趙軍接戰的秦軍前鋒部隊佯裝敗退,而秦軍主力則開始在長平東南的有利地勢上構築壁壘。
趙括果然中計,親率趙軍主力離開大本營,進入了秦軍的口袋陣。
這時,夜幕低垂,幾顆微光閃爍的星星靜靜地俯視着戰局的發展。黑夜中,兩隊背負使命的秦軍悄悄地離開了營壘。一支25000人的"奇兵"部隊潛伏到趙軍的背後,將趙軍一分為二,並截斷統帥前軍的趙括的退路。另外一支5000人的騎兵,則如一陣風似的直奔趙軍大本營,去切斷趙軍的糧道。
然而,軍事專傢對這兩支秦軍部隊一直迷惑不解。25000名"奇兵"到底是怎樣一支部隊,他們屬於哪一個兵種?而那5000名秦國騎兵究竟如何作戰,這一切都沒有人能說清道明。
先來看看秦國的騎兵。在二號坑北部的第四單元,井然有序地肅立着一支騎兵隊伍,他們四騎一組,三組一列,八列共108名組成一個縱隊。這是迄今人們所知道的中國最早的騎兵編隊。他們體形修長,裝束簡潔,獨特的皮帽緊緊地勒住下顎。它們有着兩頭微翹的先進的馬鞍,然而卻沒有馬鐙。馬鐙可以使騎手更好地保持身體平衡,並騰出雙手,用來攻擊敵人。但沒有馬鐙的秦騎兵究竟如何作戰呢?
在騎兵縱隊中,考古學家沒有找到適於馬背作戰的長矛和戰刀,相反卻找到了很多箭頭、弩這樣的遠射兵器。雙手持弩的騎兵,當然不必像揮刀舞矛那樣對身體的平衡度有更高的要求。那麽,秦軍的騎兵,竟然是用弩在馬背上作戰,這真是讓人大出意料。
可以相信,在長平戰場上,直撲趙軍大本營的5000騎兵,還無法像後來的騎兵一樣揮刀舞槍衝擊敵人,他們的任務很可能是監視趙軍大本營的動靜,或者襲擊趙軍運送糧草的後勤部隊。
當戰場上的變化全部按照秦軍統帥部的戰前布署完成以後,趙括率領的趙軍主力被死死圍困在秦軍的鐵桶陣中。今天的高平縣境內,有一個名叫三軍村的小村莊,當年趙軍統帥部就設置在這裏。想當年,被圍困在這裏的趙括並沒有喪失鬥志,他命令趙軍就地布陣,建築工事,固守待援。久經沙場的白起也沒有馬上下達總攻擊令。為了從精神上徹底地瓦解趙軍,白起命令部隊圍而不打,衹是出動一種叫做"輕兵"的部隊不斷出擊,襲擾趙軍。
在那被圍困的46個日子裏,凄風慘雨,哀號連連。然而,令學者們迷惑不解的是,在成群饑餓疲憊的趙軍士兵中反復衝殺的秦軍"輕兵",倒底是一支什麽樣的部隊呢?
在俑坑的衆多勇士中,我們看到這樣的一群士兵,他們手執戈矛,身上衹穿有一層布袍。在冷兵器時代,鎧甲是最好的防護手段,脫去了鎧甲,就等於赤膊上陣,距離死神就比別的戰士更近一步。然而,脫去了鎧甲的戰士,也等於把自己從桎梏中解放出來,他們的身體獲得了更自由的空間。想來他們就是司馬遷所說的"輕兵",是由一群具有過硬技擊本領和格鬥技術的小夥子組建而成,他們屬於秦軍中的特種部隊,經常在戰場上執行特殊任務。現在他們就被派出執行襲擾趙軍的任務。他們體輕似燕,來去如風,穿梭在重重的趙軍士卒中,雖不如後世小說中所言,能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卻一定能給趙軍以重大的殺傷,嚴重挫傷敵軍的士氣。
"秦軍圍住了趙軍主力!"當這一消息傳到秦都鹹陽,喜出望外的秦昭王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即起身來到長平前綫,並帶來了秦國15歲以上的男子,組成一支新的大軍,從戰場的兩翼一直插到趙軍大本營背後,徹底切斷了全部趙軍的後路。
噩運已無可爭議地降臨到趙軍的頭上。趙軍統帥趙括面臨的選擇衹有一個:突圍!於是,即將潰散的趙軍被重新整合起來,兵分四路,回過頭來嚮東突進,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同守衛大本營的趙軍會師,以圖再戰。可是,擋在他們前面的,便是那支25000人的穿插部隊--司馬遷所說的"奇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東方定律 | 第2節:強國夢 | 第3節: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圖) | 第4節:千古一帝 | 第5節:匈奴對秦的威脅 | 第6節:嬴政巡遊 | 第7節:《阿房宮賦》 | 第8節:驪山兀兮雲飛揚(圖) | 第9節:始皇陵上的修造 | 第10節:地宮的結構及其秘藏 | 第11節:佈局之謎已經解開(圖) | 第12節:群星璀燦捧北辰 | 第13節:再現帝都輝煌 | 第14節:寢建築的恢宏氣度 | 第15節:兵馬俑坑和馬廄坑(圖) | 第16節:最漫長的埋伏(圖) | 第17節:陰謀在韓國悄悄上演(圖) | 第18節:秦俑一號坑(圖) | 第19節:強弓勁弩的重要地位 | 第20節:他們是一支戰車部隊 | 第21節:陪葬坑中的宮廷生活 | 第22節:京師廄苑馬廄坑 | 第23節:皇傢園囿珍禽異獸坑 | 第24節:豐富多彩的宮廷娛樂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