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杂家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
第19节:吴承恩与《西游记》
何跃青 He Yueqing
吴承恩与《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神话小说。小说以公元7世纪中国著名佛学大师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故事为原型,虚构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在取经路途中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怕任何权威、与所有恶势力水火不容的神猴形象——孙悟空,隐晦地表达作者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愿望。
吴承恩(约150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吴承恩一生创作的诗、词、文章很多,可惜大部分不存世。后经人遍索遗稿,汇编为《射阳先生存稿》四卷。他喜爱野史奇闻,曾仿唐传奇创作《禹鼎志》,是一部有鉴戒意义的短篇志怪小说。他一生中最著名、最有影响的著作为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之一。《西游记》中的故事有许多早已在民间流传,吴承恩在说书艺人和无名作者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融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觉,撰写了这部伟大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长篇小说。
以唐僧玄奘西天取经为主线的西游记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吴承恩一心想在前人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出一部完整的《西游记》。
此前,他听说京城国子监和南都(南京)国子监都藏有全套刻印本《永乐大典》。其中收录有元末明初的话本《西游记》和元代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等几种不同版本。这些都是创作《西游记》前亟需阅读和参考的,可是一般人根本无法读到。
他寻思再三,借了盘缠,带上好友沈伯生(已高中进士,后升任南都国子监祭酒)写的几封信,赶到南京,在顾楼街文友朱祠曹家住下。先后持沈的介绍信件找了几位官场上的朋友,可是他们都表示:国子监规制严格,无法借出《永乐大典》中有关收录《西游记》版本的零本。
无奈之下,只有花钱请国子监里读书的太学生们抄录了。而且这还多亏得到国子监里那位沈伯生友人的关照。吴承恩借宿的朱祠曹家距离国子监所在地的成贤街还有几里路。吴承恩每天下午就赶到国子监大门外耐心等候,拿到抄录好的书稿如获至宝,惟恐失落了一页。回住处就翻阅潜心研究。抄书稿的费用都是朱祠曹垫付的。因为吴承恩乃是山阳一饱学寒士,根本拿不出那笔钱。
这次历时月余的南京之行,对于吴承恩创作《西游记》至关重要。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称“南都之行”是“觅宝而得宝”。南京人文荟萃,书肆很多,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做了多年充分准备和资料积累后,吴承恩于71岁那年才动笔创作。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历时7年左右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瑰宝的《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情。大约距今1300多年,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19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非常高,它应用神性、人性和物性(自然性)三者合一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孙悟空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是独具特色,有神的威力却闪现着现实社会中人与动物的习性,在古代同类小说中十分罕见。小说通过丰富大胆的艺术想像,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世界,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精彩紧凑,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小说的语言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生动而流畅,极富表现力。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具有幽默诙谐性。在结构上,小说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主线,逐次展开情节,枝干分明,颇具匠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地震出版社 |
|
|
第1节:前言 | 第2节:老子与《道德经》 | 第3节:千古儒圣孔子 | 第4节: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第5节:中国法之源《韩非子》 | 第6节:新诗体楚辞 | 第7节:司马迁与《史记》 | 第8节:断代史巨著《汉书》 | 第9节:唐诗泰斗李白 | 第10节:史诗写安史——诗圣杜甫 | 第11节:白居易与《琵琶行》《长恨歌》 | 第12节:山水游记巨著《永州八记》 | 第13节: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第14节:女词人李清照 | 第15节:理学大师朱熹 | 第16节:爱国诗人陆游 | 第17节:施耐庵与《水浒传》 | 第18节: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 第19节:吴承恩与《西游记》 | 第20节: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 第21节:讽刺文学的典范《儒林外史》 | 第22节:文学奇葩《红楼梦》 | 第23节:纪昀与《四库全书》 | 第24节:魏源与《海国图志》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