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全面窥视全球反美图景:美国的敌人 A comprehensive global anti-American spy picture: the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
第19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3)
李涛 Li Tao
老布什发怒了,既然萨达姆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休怪我不讲情面了。在联合国的授权下,美国组建了多国部队,准备用武力解决海湾危机。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要求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从科威特撤军的决议,但是萨达姆拒不执行。1月17日,多国部队在老布什的指挥下,向伊拉克部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海湾战争再次爆发。
从此,美伊两国反目成仇。萨达姆为了获得波斯湾地区的霸权,继续与美国展开针锋相对的较量,美国从全球战略和地区霸权考虑,也毫不放松对萨达姆的制裁和打击。两个"霸主"的斗争由此展开。
二 "大霸""小霸"都想称霸 萨达姆没有想到自己的老朋友会丝毫不顾往日旧情对伊拉克展开毁灭式的打击。萨达姆也许不明白在利益面前,美国人没有盟友。
科威特地处海湾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连接地中海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交通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另外,科威特石油储量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68亿桶,占世界储量的10.8%,居世界第四位。科威特一年的石油收入达一两百亿美元,美元战略储备当时就是七八百亿,可以说科威特的国库堆满了黄金。这么一个富得流油、遍地黄金的国家,对债务缠身的萨达姆极具吸引力。如果吞并科威特,对恢复战争时期所丧失的元气有重要作用。到时,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就可以增加到2000亿桶,成为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
除了出于财富的考虑外,夺科威特的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伊拉克虽地处海湾,但是海岸线不长,仅有的两个港口都是浅水港,不能用作石油输出。伊拉克90%以上的石油都是利用土耳其和沙特境内的输油管道出口。如果吞并科威特,石油出口就再也不用依赖其他国家了。侵占科威特,不仅是掠夺财富、改变现状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梦想的需要。伊拉克执政党复兴党主张在阿拉伯世界实现"统一、自由的社会主义",这也是萨达姆上台后一直想要实现的梦想,如果萨达姆的计划成功,就离伊拉克实现阿拉伯统一大业又近了一步。
财富和耀眼的波斯湾霸主宝座让萨达姆失去了理智,他甚至没有考虑到"大霸"的美国是否会允许这个"小霸"在自己眼皮底下称霸? 美国在得知伊拉克突然入侵科威特之后,十分震惊和不安。在警告无效后,1990年8月4日,代号为"沙漠盾牌"的计划出炉了。11月初,美军在海湾地区部署的兵力已经达到24万多。科威特不过是个弹丸之地,伊拉克也只是个弱小国家,美国居然如此兴师动众,战争态势一目了然。在老布什的游说下,有40多个国家参加的多国部队云集在海湾地区,参加作战的人数达到70多万。在多国部队中,美国的参战人员和武器装备占绝大多数。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之势,萨达姆也警告老布什,如果美国卷入战争,将让他们血流成河。他下令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总兵力达到了120万人。
美国宣称"沙漠盾牌"计划是为了阻止伊拉克军队向科威特进一步进攻,提高海湾地区的防御能力。如果军事威慑失败,就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沙特阿拉伯的安全。这一计划将所有联盟部队都纳入了,坚持协同作战的原则,以便建立及时有效的军事联盟。这一计划的最终目标看起来都是防御性的,但主要是为了进攻伊拉克,彻底粉碎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将伊拉克部队赶出科威特。
美国在积极备战伊拉克的同时,还用各种手段逼迫伊拉克退兵。政治批判、道义谴责、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和军事威慑等等,但是萨达姆没有被美国吓倒,不但没有从科威特撤兵,反而进行战争动员,号召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开展"圣战",对付美国。在军事威慑无效的情况下,老布什签署了作战的命令。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起了规模空前的空袭。一时间,美军的炸弹铺天盖地投向了伊拉克的最高决策机关和军事指挥系统。整个巴格达笼罩在火光和硝烟之中,变成了杀戮的战场。开战的第一天,伊拉克的总统府、空军和防空指挥部、巴格达电信电报大楼等重要目标被摧毁,机场瘫痪,巴格达的发电厂、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大楼均被炸坏。伊拉克军队毫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目录、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1) | 第2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2) | 第3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3) | 第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 | 第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2) | 第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3) | 第7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4) | 第8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5) | 第9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6) | 第10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7) | 第11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8) | 第12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9) | 第13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0) | 第1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1) | 第1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2) | 第1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3) | 第17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1) | 第18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2) | 第19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3) | 第20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4) | 第21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5) | 第22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6) | 第23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7) | 第24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8)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