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艳情 春消息   》 第十九回 紫石滩夏方重诉苦 天官府陈亥错投书      古吴金木散人 Gu Wujinmusanren

  诗:
  可憎亏心短行人,他乡流落几年春。
  安知狭路相逢日,尽露穷途献丑身。
  大度犹能垂恻隐,残躯还可藉丰神。
  皇天默佑真君子,荐牍讹投福倍臻。
  说这两个公子,别了韦丞相与盛总兵,带了陈亥,一路上行了半个多月。恰好陈亥是个会帮闲的主儿,每经过好山好水,便同他两个开怀游衍。原来这两个公子一向是爱潇洒的,也算不得盘缠多寡,也计不得途路迢遥,一半虽为自己功名,一半落得游玩人间风景。三人在路,又行了好几日,一日到了个地方,竟是三四十里僻路,看看行到天色将晚,并没个人家。却正是,人又心焦,马又力乏,巴不得寻个歇宿的所在。两公子正在马上忧虑,恰遇一个老子远远走来。陈亥下马上前问道:“那里可以投宿?”那老子见马上这两个不是寻常人品,况又有许多行李,便道:“要应试的相公么?有个所在,去也不远,可从这条大路一直进去三四里路,有座古刹,名叫莲花寺。先年那寺中有个石佛,会得讲话,人间吉凶祸福,无不灵验。后来汴京来了一个不遵释教的和尚,乱了法门,那石佛从此便不灵感了。如今寺中有个当家和尚,名叫道清,吃一口长斋,心中极是慈悲,专行方便,凡遇来往客商,不拘借寓投宿,再没有推却的。还有落难穷途的,也没有不周全的。你相公要去寻宿,何不投奔他去。”随从的作谢了,转身便向娄公子说了情由。娄公子道:“既有这个所在,趁早快去,不可稽迟。”
  大家策马扬鞭,进去不上三四里,果然见一座大丛林。娄公子在马上对着俞公子道:“俞兄,前面敢就是莲花寺了。俞公子道:“娄兄,天色已晚,我和你到这个所在,人生路不熟,就不是莲花寺,也要进去投宿了。”娄公子道:“俞兄之言,正合愚意。”一齐下马,走到山门首。抬头看时,只见朱红大匾额上写着四个金字道:“莲花禅院”。两个欢天喜地,将马并行李着随从的管了,径进山门。陈亥随在后面。正走到大殿上,只见两个道人都在那里打扫丹墀。看见三人走到,连忙丢下箕帚,向前问道:“三位相公是那里来的?”娄公子诈言道:“我们从汴京直到这里,闻你寺中有尊石佛,会得讲话,能知人间吉凶祸福,凡有问者,无不感应。因此特来求见,指示终身。”道人应道:“不要说起。当初我们寺中元有个石佛,会得讲话,人若虔诚来问,无不灵验。不料也是汴京来的,有一个夏虎到此混扰一场,把个石佛弄得七颠八倒。如今一些也不灵验了。”娄公子道:“我们远来,谁想空走一遭。”俞公子道:“这样时候,要到前路恐去不及了,就在这里权借一宿吧。”两个道人道:“相公们若要此宿歇,待小道进去报知住持师父,然后款留。”娄公子、俞公子道:“敢劳通报一声。”两个道人即忙进去,不多时,一齐出来回答道:“我师父在方丈打坐,请相公们进去相见。”
  三人就同进方丈里面。那和尚见这三个都是少年人物,又生得十分丰采,不知是个甚么来头,慌忙站身来,深深见礼。遂逊了坐,把姓名乡贯先问了一遍,然后道:“原来是两位公子,失敬,失敬!”娄公子道:“我们今夜欲求上刹权借一宿,不识肯见容否?”和尚道:“只是小山荒凉,若相公们不弃,莫说是一夜,便在这里一年两年何妨。”娄公子笑道:“那个太搅扰了。”和尚道:“相公们多应还未曾用过晚饭,吩咐道人快去打点晚斋出来。”道人答应,就去整治晚斋。不多时,两个道人将素斋摆于前,虽然极其丰盛,只是食不尽品。大家吃了一回,和尚又问道:“相公们可带几位随从的来?”娄公子道:“连马共有六七口。”和尚又吩咐道人:“可再整一桌素斋,出去与相公们的管家吃了,就打发在西边客厅里睡吧。再到后园取些草料,把那马也喂一喂。”道人应了一声,转身就走。和尚道:“相公们行路辛苦,请早安置些何如?”两位公子道:“如此极感厚情了。”和尚走起身,提了灯,便去取了钥匙,把间壁空房门开了,回头就对他两个道:“二位相公,荒山实无有齐整好房屋,只可将就住一住,万勿见责。”两个公子道:“好说,好说。”三人连忙进房,都各安寝。
  说那娄公子次早起来,开窗一看,只见粉壁上写着两行大大的草书,后又赘上五个字道:“汴京夏方题。”娄公子见后面写个夏方,心中便有些干碍,遂把草书仔细认了一认,果然是夏方亲笔。从头看了一遍,却是四句诗儿,一句句都说自己时乖运蹇,父子中途拆散,后来又不得完聚的话头。诗曰:
  只为时乖运不通,千金劫去客囊空。
  却怜骨肉遭天堑,流落孤寒在路中。
  汴京夏方题
  娄公子看了,记忆在心。少顷,和尚请吃早斋,因问和尚道:“敢问师父,我汴京有个夏方,一向说在紫石滩的莲花寺里居住,师父可晓得这个人么?”和尚点头道:“有一个夏方,原是相公贵处的人。他有个孩儿夏虎,上年在我寺中出家,不期去年因时疫亡过了。那夏方今岁走来,问起儿子,险些儿害了贫僧一场人命。倒被他许了几个银子。原来天理不容,出去不上做得两个月生意,折了精光,前日进来,又打点起衅,重复诈害。当被众僧们大发作了一场,驱逐出去。如今现在紫石滩头求乞。”娄公子大吃一惊道:“呀,求乞是他大落难的地步了。你们出家人慈悲为本,方寸为门,虽然他不是,还该看觑他一分。”和尚道:“相公,不是我们出家人心狠,只是这人极是个奸险的,眼孔里着不得垃圾;便有座银山,经了他的眼睛,也要看相光了。”娄公子道:“这个人在我汴京,手段原是有名的,只远他些罢了。”当下众人吃完早饭,遂各收拾行李,便与和尚谢别。和尚道:“难得二位贵人到我荒山,虽则简慢,意欲相留在此光辉几时,怎么就要起马?”娄公子与俞公子道:“多蒙长老盛情,意欲在此盘桓数日,只是我们去心甚急,不可迟延。少不得日后转来,要从此处经过,再来探望长老就是。”遂递出一封谢礼,和尚再三不受,送到山门,三人一齐上马,依旧向昨晚原路上出来。
  行了五六里,只见那道上竖着一个石碑,上镌着三个大字道:“紫石滩”。旁边有一座小小古庙,却是当境土地神祠。娄公子在马上仔细看去,忽见庙门首一个乞儿吹着一堆韬柴火,煨着一个砂罐。这还是他的眼睛尖利,却似有些认得,心中暗想道:“我方才听见那莲花寺的和尚说是夏方在这紫石滩头求乞。我看那庙里的乞儿有些像夏方。若果是他,难道就狼狈到这个地步?”娄公子一面思量,一面疑惑,又行过几步,只得勒住了马,叫那乞儿上来。恰好那乞儿果是夏方,他适才也有些认得是娄公子,只是料他不到这里,心下也自猜疑。听说唤他,连忙上前跪下道:“求爷爷舍些。”俞公子道:“娄兄,这乞儿好象汴京声音。“娄公子道:“你是那里人氏,缘何一个在这古庙中求乞?”乞儿道:“爷爷,我姓夏名方,汴京人氏。因往他乡,不料中途被劫,没奈何流落在这里。”这娄公子终久度量宽洪,见既是夏方,便不就提起当初一事,教他起来,问道:“你既是汴京人,可认得我么?”乞儿道:“爷爷莫非是汴京娄公子么?”娄公子道:“这样看来,你还有些眼力。”俞公子取笑道:“娄兄,这乞儿敢是原有一脉的?”娄公子把前情略和他说了几句。俞公子道:“这是行短,天教一世贫了。”娄公子道:“我只说你在外多时,必得成家立业,缘何到比前番愈加狼狈,这是怎么说?”夏方拭着泪道:“公子,当日是我一时见短,说也徒然。只是一件,想我夏方,当初虽然得罪于公子,但公子平日洪仁大度,须念旧交,垂怜苦情,再把夏方看觑几分。愿得执鞭坠镫,死亦瞑目。”娄公子微笑道:“为人岂可有不通情的所在。只是你这个人,心肠忒歹,不可测料,倘若收留了,日后得些好处,又要把当初的手段将出来了。”俞公子道:“娄兄,此人既是旧相与,小弟讲个人情,就带他同进京去罢了。”陈亥道:“收他不打紧,只是我又晦气。”娄公子道:“也罢,君子不念旧恶,我且收你在身边,却要改过前非才妙。”夏方道:“公子,夏方今日如此模样,感蒙收留,再有不是处,任凭发挥就是。”娄公子道:“到发挥的时节,你却去远了。只要你学好,才可久相与。你且随我到前面市镇上去,买件衣服与你换了,才好同去。”夏方拭泪道:“如此感恩不尽。”娄公子遂上了马。夏方便把煨的砂罐一下甩得粉碎,跟在马后飞走。果然到了市镇上,娄公子买了衣帽鞋袜,与他周身换尽,另雇牲口,与他骑了,真是一时富贵,不似乞食夏方矣。有诗为证:
  昔作亏心汉,今为狼狈身。
  千金曾阔绰,数载便孤屯。
  果是天开眼,那由算出神。
  滩头行乞丐,马上遇乡人。
  不念当初恶,还怜目下贫。
  宽洪真长者,诲谕复谆谆。
  娄公子带了夏方,与俞公子、陈亥四人同地。但陈亥见了夏方,心下十分不忿,只是夏方做了乞丐,把昔日的行为一些也没有了,低心小意,下气怡声,故此陈亥亦无芥蒂。路上又行了十多个日子,方才到得京城。但见:
  瑞日屠苏,映照九重宫殿;祥云缥缈,罩笼万载金汤。清风吹御柳,紫气蔼金门。笙歌鼎沸,鼓乐齐鸣。文官济济列朝班,衣冠整肃,无非赤胆忠良;武将堂堂严队伍,剑戟森罗,尽是英雄豪杰。满城中,黎民乐业,称只太平天子;普天下,蛮貊倾心,归顺有道君王。
  娄公子与俞公子到了京中,便先去寻了下处,安顿了行囊马匹,然后两个商量到侍郎府中下书。说这夏方,得蒙娄公子收留进京,虽然不如向年骑马去寻郑玲珑时阔绰,比着前番土地庙中煨砂罐的行径,又济楚了几分。也亏他还有人心,见娄公子不咎前非,一路上比前看待不相上下,巴不得寻条线缝,效些殷勤。听说要着人到侍郎府中下书,连忙开口道:“二位公子,把这件事照顾了夏方罢。”娄公子道:“你若肯去,只要下得的当。”夏方道:“要做别事,恐不会的当。去下书,管取伶俐。”两个公子喜欢道:“如此甚好。”原来那陈亥一向是妒忌夏方的,见娄公子欢喜起来,要着他去下书,心中好不快,便止住道:“公子说那里话,那吏部衙门不是当耍,可是容易去得的?你若去下书,嘴舌不利,便就是天大的来头,也只当鬼门上贴卦。我看夏兄是个本分的人,说话也怕脸红,如何到吏部衙门去下得书?这还待我去罢。”娄公子见他说得利害,取出书来,就着陈亥到吏部投递。
  说那吏部左侍郎常明元,右侍郎谭瑜,正在大堂议事才散。陈亥拿书,却来得不凑巧些,走到大门上,那门上的官儿连忙走来问道:“你是那里差来下书的?”这陈亥道:“我是汴京韦太师那里差来的。”那官儿便把书来接在手里,也不问个明白,这陈亥也不说详细。那官儿拿了这两封书,连忙走进后堂。陈亥暗自懊悔道:“呀,适才倒不曾与他讲得明白,一封是韦太师送与右侍郎谭爷,一封是盛总戎送与左侍郎常爷的,怎么倒忘记对他说了。”正在没设法处。又见那官儿出来回报道:“书已投送了。这时节众位老爷都在后堂议事,还未开看,明日等回书吧。”陈亥却又不好问他递与那一个了,只得答应出来,与夏方同回下处。
  原来那两封书,被那掌门簿的官错递了。莫怪是他错递。总是陈亥错在先了。那吏部大堂接了这两封书,只道内中有甚么机密事情,便不通知左右侍郎,拆开护封一看,那信筒上一个写着谭爷,一个写着常爷,暗想道:“这两封书原是送与左右堂的,如何那官儿到送来与我,决然是错递的了。且待我悄悄拆开,看他里面是甚么话头。”随即拆开封来,从头一看,却是一封荐贤书札,并无半名别词,只得好好替他依旧封了。欲待不对左右堂说知。思量得远处来的书札,况又是两个大来头的人情,只得遂请左右侍郎上堂把书递看。
  那两个侍郎见是汴京韦丞相并盛总兵的书札,却也不避嫌疑遂当堂拆开。看时,原来是封荐书。上面为着娄祝、俞祈两个,却又说是宦家子弟,就差官去请来相见。二侍郎见他二人都一样青年,人品又生得齐整,满心欢喜。次日各写了一封书,差官向兵部大堂投下,把他两个荐去。毕竟不知这书送去,娄祝、俞祈却有甚么重用,且听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十大手抄本
第一回 小儿童题咏梅花观 老道士指引凤皇山第二回 杨柳岸奇逢丽女 玉凫舟巧合新诗
第三回 两书生乘戏访娇姿 二姊妹观诗送纨扇第四回 作良媒一股凤头钗 传幽谜半幅花笺纸
第五回 难遮掩识破巧机关 怎提防漏泄春消息第六回 缔良盟私越百花轩 改乔妆夜奔巴陵道
第七回 宽洪相国衣饰赏姬 地理先生店房认子第八回 泥塑周仓威灵传柬 情投朋友萍水相逢
第九回 老堪舆惊报状元 郎众乡绅喜建叔清院第十回 夫共妇百年偕老 弟与兄一榜联登
第十一回 哈公子施恩收石蟹 小郎君结契赠青骢第十二回 乔识帮闲脱空骗马 风流侠士一诺千金
第十三回 耍西湖喜掷泥菩萨 转荆州怒打假神仙第十四回 察石佛惊分亲父子 掬湘江羞见旧东君
第十五回 凤坡湖龙舟斗会 杏花亭狐怪迷人第十六回 假天师显术李家庄 走盘珠聚党杨公庙
第十七回 三少年会猎魁星阁 众猎户齐获火睛牛第十八回 韦丞相东馆大开筵 盛总兵西厅小比射
第十九回 紫石滩夏方重诉苦 天官府陈亥错投书第二十回 两同寮怒奏金銮殿 二总戎荣返汴京城
第二十一回 酒痴生醉后勘丝桐 梓童君梦中传喜讯第二十二回 哑园公错卖美人图 老画师惊悟观音像
第二十三回 诉幽情两下传诗 偕伉俪一场欢梦第二十四回 丑姑儿园内破花心 小牧童堂上遗春谱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