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刘绍铭作品系列:吃马铃薯的日子 》
第19节:吃马铃薯的日子(7)
刘绍铭 Liu Shaoming
他对我眨眨眼,说:“现在不告诉你,你自己走着瞧吧。”
各种准备工作就绪,老板过来叫我们先吃点东西,因为马上就要开门了。
吃饭时,胃口极好。这几个礼拜来吃的都是自己做的饭。一来不会做,二来为了省钱,差不多天天都是吃牛奶、面包、热狗,吃得口都腻了。现在吃的,虽然不及香港一般中国餐馆烧的好吃,但对我这个吃惯马铃薯的人来说,真不啻是山珍海味。
老板在这时告诉我他店里收小费的规矩。他说店里一共有十二张卡位,四张大台,因此我们四人(侍者)每人分管三张卡位,一张大台。顾客进来,老板娘亲自带位,依次序分配到我们“属下”的台子去,以防一些人太忙,一些人则无事做。
小费的摊分,也是依此办法。美国普通餐馆客人付小费的办法非常“讲良心”:小费是放在盘子底下的。既然他是拿着账单到柜台付账,所以小费付多付少,全凭良心,你不能像香港侍者那样对他虎视眈眈。
老板一面对我讲,我一面觉得脸红。老板看不出,李君却是旁观者清,笑着对老板说:“现在别跟他说吧。今天晚上,我包管他连客人放在台上的小费都不好意思去拿的。”
我真气不过,我的心事他全猜中了。是不是过来人的关系?
老板倒是非常能体谅新伙计的苦衷,说我新来,今天晚上只管两张台子好了,其余两张由老板娘暂时代劳,过三四天,学习期满后,再接班不迟。
离营业时间尚有半小时,我拿了一份餐牌,把菜名和餐名重温一次。我说“重温”一次,乃因我正式“上班”前四五天,已托冯君代我拿一份餐牌回家,翻着字典学习,遇到字典也不能解决的疑难时,乃就教两位以前也干过“饮食业”的中国同学,如Won Ton Soup(云吞汤,即馄饨汤),如Charp Kum Chau Mien(什锦炒面),等等。
(其实,同样是托盘生涯,在中国餐馆里工作比在西餐馆里工作舒服多了。西餐的吃法,名堂也怪多的。客人吃牛排时,得要问清楚他要“生吃”、“半生吃”、“半生熟吃”或“熟吃”等诸如此类的吃法。吃一个区区的鸡蛋,又要分“炒蛋”、“荷包蛋”、“半熟蛋”、“滚水蛋”、“朝阳蛋”,等等,名堂之多,初习托盘者,实难应付。)
开市后,忙得方寸大乱。照理说,我十多岁时在香港一家计程车公司做过电话接线生,能在同一时间内接听两个电话,一方面又得抄录一大批司机匆匆忙忙报上来的路程记录,这种训练,可说得上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餐馆里当侍者,一方面要招呼客人茶水,一方面要听候客人点菜、记账单,然后把菜名报到厨房去——这些,都用得着我以前所学来的一心二用的功夫。
但把这种本事用到搬“杂碎”上,其效力却大打折扣。原来美国一般中国餐馆的炒面和“杂碎”,粗看起来,一模一样。所谓“杂碎”,不过是把绿豆芽、芹菜、白菜或青豆之类切成细条,拌着肉丝或鸡丝来煮(有些餐馆甚至干脆把肉丝切好,放在菜面上)。“炒面”呢,简单得很,“杂碎”加炸面而已。这两个菜式,对有经验的侍者来说,当然一眼就分得明白,但对初出茅庐的人而言却真是“雌雄莫辨”。
也许是我自己倒霉,第一天上班,就碰上七八个客人在同一时间内要炒面,要“杂碎”,其狼狈情形不难想象。
厨房窗口摆着的东西,凡是有把泡熟了的青菜丝堆成一团的,我皆以“杂碎”视之,结果很多时候都是阴错阳差,要吃炒面的客人,吃着了“杂碎”。幸好我当晚在招呼客人前,早就向他们声明我是新手,服务有不周时请他们多多包涵,不然那天晚上可能弄出不快的事来。除了向客人道歉外,补救办法也简便得很:要炒面而得“杂碎”者,可多拿一小碟炸面条与之;要“杂碎”而得炒面者,把炸面条拿开。
当晚打烊结账,得小费五六元左右,管的是两张台子,能得此数目已算不错。但李君告诉我,小费收入多寡,每天不同,全无准则,因此很难列入预算之内。不过,除非生意特别坏,或者是遇到的客人特别无“同情心”,以他的经验说,一个月(八天)下来,将可以拿到六十到八十元,加上薪水,就是一百六七十元了。
老板帮着我们把关铺子的工作做好后,就开车送我们回市区去。回到家时,已是清晨3时多,洗过热水澡,躺在床上,真是“万籁俱寂”,照理说,经过十多小时的体力劳动,一躺下就会睡着的,但那天晚上,我连服了两次镇静剂都无法入睡,蒙眬间,老是听到有人在叫炒饭、炒面、酸甜排骨、杏仁炸鸡……
这实在是太不寻常的经历了。我在那里仅工作一天,就增长了不少见识。今天晚上,就看到一对中年夫妇进来,要了两份相当于客饭的菜,然后叫我把刀叉拿开,换了两双筷子,看样子,是中国饭馆的常客,说不定还是个“中国通”呢。谁料我把筷子拿来时,吓得几乎掉了眼镜。原来他们夫妇二人正拿着酱油瓶,打开茶壶盖,把酱油往里面倒,接着,又加了白糖,用筷子调了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江苏教育出版社 |
|
|
第1节:新版自序 | 第2节:前言 | 第3节:目录 | 第4节:童年杂忆(1) | 第5节:童年杂忆(2) | 第6节:童工岁月 | 第7节:的士公司接线生 | 第8节:文书生涯 | 第9节:黑市教师 | 第10节:家贫莫论亲(1) | 第11节:家贫莫论亲(2) | 第12节:朋友是熟的好 | 第13节:吃马铃薯的日子(1) | 第14节:吃马铃薯的日子(2) | 第15节:吃马铃薯的日子(3) | 第16节:吃马铃薯的日子(4) | 第17节:吃马铃薯的日子(5) | 第18节:吃马铃薯的日子(6) | 第19节:吃马铃薯的日子(7) | 第20节:吃马铃薯的日子(8) | 第21节:吃马铃薯的日子(9) | 第22节:吃马铃薯的日子(10) | 第23节:吃马铃薯的日子(11) | 第24节:吃马铃薯的日子(1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