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聲音與憤怒   》 第19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2)      張鐵志 Zhang Tiezhi

  Ⅱ.
  當,六○年代並不是真正的反抗音樂的起點。當瓊·貝茲(JoanBaez)在伍德斯托剋演唱會唱起廣受歡迎的歌麯JoeHill時,她是在這個六○年代的歷史地標召喚舊時代的幽魂,因為JoeHill纔是抗議歌手的真正原型:他是二十世紀初的工運組織者兼歌手和詩人,後來不幸被處死3。這首歌也不是瓊·貝茲所寫,三○年代就有人開始吟唱,直到八○年代英國左翼歌手BillyBragg還再度翻唱4,可見對傳統(不論是歌麯或形象)的不斷挪用,乃是一代代抗議歌聲的根源。歌詞如此寫着:
  IdreamedIsawJoeHilllastnight
  Aliveasyouandme
  SaysI"ButJoe,you'retenyearsdead"
  "Ineverdied"saidhe
  "Ineverdied"saidhe
  "InSaltLake,Joe,"saysItohim
  himstandingbymybed
  "Theyframedyouonamurdercharge,"
  SaysJoe,"ButIain'tdead,"
  SaysJoe,"ButIain'tdead."
  "TheCopperBosseskilledyouJoe
  theyshotyouJoe"saysI
  "Takesmorethangunstokillaman"
  SaysJoe"Ididn'tdie"
  SaysJoe"Ididn'tdie"
  昨夜我夢見JoeHill和你我一樣活着
  我說:"Joe,可是你死了十年了"
  "我從來沒死。"他說
  "在????湖城,"我說
  他站在我床邊
  "他們誣陷你殺人。"
  Joe說:"但是我沒死。"
  "那些銅礦老闆殺了你,Joe。他們開槍殺了你。"我說
  "光是槍殺不了人",Joe說,"我沒死。"5
  除了JoeHill以外,具有更廣大影響力的是兩位美國當代民歌的祖師爺:WoodyGuthrie和PeteSeeger。他們兩人從三○年代就開始一方面採集民歌,另一方面積極介入各種社會抗爭。因此,迪倫視WoodyGuthrie為導師與啓蒙者。PeteSeeger更是在六○年代和迪倫、瓊·貝茲及PhilOchs乃至九○年代的音速青年(SonicYouth)有過不少合作。他們的真誠實踐與社會主義精神賦予了民歌崇高的道德意義,從而讓六○年代的知識青年把民歌視為時代最真誠的藝術表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1)第2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2)
第3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3)第4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4)
第5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5)第6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6)
第7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7)第8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1)
第9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2)第10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3)
第11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4)第12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1)
第13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2)第14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3)
第15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4)第16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5)
第17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6)第18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1)
第19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2)第20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3)
第21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4)第22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5)
第23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1)第24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