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中国风景黑皮书:大败笔 》
第19节:神圣制造
老枪 Lao Qiang
泰山的神圣千百年来总是与一些著名的皇帝联系在一起。
公元1008年,泰山送走了最后一个举行封禅的皇帝宋真宗之后,封禅的喧嚣像山边的流云一样,很快的消失了,泰山沉思了两百多年以后,把中国多民族统一再次推上高峰的元世祖忽必烈,加封泰山神为天齐大生仁圣帝,他是最后一个为泰山神封号的中国皇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恢复中华的战乱中,完成了多民族的统一大业,按常规他即使不封禅泰山,也完全有资格给泰山神封号,但是朱元璋认为,国家富强民族统一,这与封禅和给泰山神封号并无关系,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于是他下令把泰山神的一切封号去掉,并于公元1370年立碑昭告天下。虽然明代皇帝不再到泰山封禅,但是从皇帝继位,到祈求皇慈,从水旱地震,到黄河治理,不管天灾还是人祸,无不遣使到泰山祭告,因为泰山安则天下安,早已是根深蒂固的民族信仰,无论是加封号还是去封号,泰山依旧是泰山,依旧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原来是皇帝到泰山顶上去祭天,明朝永乐皇帝干脆把泰山搬来,在北京天坛祭天。
天坛,是明永乐时期迁都北京时建的,它和北京故宫是同年盖完的,到现在有570年的历史了,这570年里,皇帝都在这祭过天,不论是明代的,还是清代的,最主要的是表现人类要对大自然尊敬,祭天的目的是希望有一个风调雨顺的环境,也就是有一个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自然条件。天坛的建筑是一种旋转上升的趋势,天有多高,我就盖多高,这是一种意境,会让人想像,它和天就要连接起来了,就像登泰山,步步登高,跟天接近了。泰山有南天门,天坛也有南天门。
明清时期,祭天的场所虽然搬到了京都天子的脚下,但是皇帝连同百姓登岱朝山的举动却有增无减,泰山由祭天的神山,逐渐变成了祈求国泰民安的圣山。公元1684年10月,经过24年安边陲重生产,使大清江山统一稳定的康熙皇帝,到泰山祭祀。古时候,祭祀泰山的帝王先要在遥参亭简单的参拜一番,然后进入岱庙举行大典。祭祀泰山的仪式等级十分森严,当帝王实行大礼时,阁老臣僚们,只能在阁老池里恭候。康熙登上泰山后,仿效古时候的舜帝,在泰山极顶,点起了象征统一的希望之火。
康熙登泰山以后,在他的一篇论文中说:我研究了地形,并派人航海测量,发现泰山与长白山同脉。这个观点有无科学道理不必细究,不过这位从白山黑水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帝,借此说明大清江山根系泰山的良苦用心,却不言而喻。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巡查黄河工程,又一次登上泰山时,看到泰安闹饥荒后,亲自办理救灾事宜,并叮嘱各级官吏不得克扣。
在历代帝王中,乾隆对待泰山的态度,可以说是最潇洒的,他以向泰山进献祭器的方式,巧妙的进行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艺术融合,从而促进民族吴系的融合。
清代皇帝一般要定期祭祀泰山,要给泰山献礼。给泰山的供品,统称祭器。上面的图案就玉圭而言,这是六宗。尚书舜典上有"引与六宗,望于山川"之说。六宗是比较典型的原始崇拜,起源于原始崇拜,它分天三宗,地三宗。天三宗就是日月星,下面是地三宗,河海岱,岱就是泰山。在咱们传统观念里,尤其是传统宗教里面,一个国家,有一座名山作为镇山,一个州有一个圭作为镇山,从这图案来看,以泰山作圭,那就是泰山安,则天下安了。
乾隆以稳妥的姿态,既维护了从远古就有的泰山崇拜的传统,又明确表明了不搞封禅的立场,在这里他留下了"封禅是无我,抚安岂未浓"的诗句。有时候他作为国君来泰山为民祈福,有时候他作为诗人来泰山游览抒怀,还有的时候他是作为学者,来思考泰山崇拜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他曾明确指出,国家祭祀泰山,和民众信仰泰山,正如天赋地载,目的都是为了国泰民安。公元1790年3月,这位关心国家命运,而又登临泰山最多的中国皇帝,以80岁的高龄最后一次登上泰山,祈求国泰民安,随着他那老态龙钟的身影的离去,泰山送走了朝拜他的最后一个皇帝。
假如孔子乘泰山索道
今天的人们其实拥有两份遗产,一份是祖先在千百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另一份是天然造化的神奇自然。世界遗产是经国内外专家鉴定、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最高品位的遗产。世界上无论发达还是不发达的国家和民族,都以自己家乡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以为荣,因为这标志着本国家、本民族甚至本社区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长河所做出过的贡献,也标志着遗产所在地人民为当代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世界遗产是一部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大型、直观、生动、全面的历史书,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建筑史、科学史、技术史、教育史、自然史、进化史、地质史、地貌史、动植物史等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的历史。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所能替代的。站在巍峨的八达岭上,看到长城起伏;站在故宫太和门,北望太和殿;站在秦皇陵,下看兵马俑,这时候你对封建社会专制的理解,对祖先非凡创造力的认识,是读任何一本书所无法达到的。同样,你坐在书桌旁,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体会不到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而铺展"天府之国"的蓝图和祖国河山的壮丽与博大。世界遗产地寄托着丰富的记忆,包括个人的、人民的、民族的和国家的直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记忆:四合院里的母亲慈爱的泪水、文昌阁里一代代年轻人的不懈追求有这些记忆、感觉,人们才可能活得有质量、有品位。世界遗产地本身的美非常值得欣赏,它们是活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
第1节:南京的忧伤 | 第2节:未老先衰的景区 | 第3节:世界遗产致命伤 | 第4节:中国景区十大愤怒 | 第5节:旅游与环保 | 第6节:美国经验 | 第7节:什么都卖 | 第8节:周庄的伪民俗 | 第9节:只有小聪明 | 第10节:那时周庄 | 第11节:写在周庄边上 | 第12节:中国的艾菲尔铁塔 | 第13节:拆不去的天梯 | 第14节:从最高到最长 | 第15节:遗憾之旅 | 第16节:平遥搬不动 | 第17节:平遥和丽江 | 第18节:坍塌的古城墙 | 第19节:神圣制造 | 第20节:孔子乘泰山索道 | 第21节:泰山生气了 | 第22节:泰山石有没有明天 | 第23节:过把瘾就死 | 第24节:“买断”桂林山水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