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音乐 》  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声音与愤怒     》
第19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2)
    
张铁志 Zhang Tiezhi
  
  Ⅱ.
   当然,六○年代并不是真正的反抗音乐的起点。当琼·贝兹(JoanBaez)在伍德斯托克演唱会唱起广受欢迎的歌曲JoeHill时,她是在这个六○年代的历史地标召唤旧时代的幽魂,因为JoeHill才是抗议歌手的真正原型:他是二十世纪初的工运组织者兼歌手和诗人,后来不幸被处死3。这首歌也不是琼·贝兹所写,三○年代就有人开始吟唱,直到八○年代英国左翼歌手BillyBragg还再度翻唱4,可见对传统(不论是歌曲或形象)的不断挪用,乃是一代代抗议歌声的根源。歌词如此写着:
   IdreamedIsawJoeHilllastnight
   Aliveasyouandme
   SaysI"ButJoe,you'retenyearsdead"
   "Ineverdied"saidhe
   "Ineverdied"saidhe
   "InSaltLake,Joe,"saysItohim
   himstandingbymybed
   "Theyframedyouonamurdercharge,"
   SaysJoe,"ButIain'tdead,"
   SaysJoe,"ButIain'tdead."
   "TheCopperBosseskilledyouJoe
   theyshotyouJoe"saysI
   "Takesmorethangunstokillaman"
   SaysJoe"Ididn'tdie"
   SaysJoe"Ididn'tdie"
   昨夜我梦见JoeHill和你我一样活着
   我说:"Joe,可是你死了十年了"
   "我从来没死。"他说
   "在盐湖城,"我说
   他站在我床边
   "他们诬陷你杀人。"
   Joe说:"但是我没死。"
   "那些铜矿老板杀了你,Joe。他们开枪杀了你。"我说
   "光是枪杀不了人",Joe说,"我没死。"5
   除了JoeHill以外,具有更广大影响力的是两位美国当代民歌的祖师爷:WoodyGuthrie和PeteSeeger。他们两人从三○年代就开始一方面采集民歌,另一方面积极介入各种社会抗争。因此,迪伦视WoodyGuthrie为导师与启蒙者。PeteSeeger更是在六○年代和迪伦、琼·贝兹及PhilOchs乃至九○年代的音速青年(SonicYouth)有过不少合作。他们的真诚实践与社会主义精神赋予了民歌崇高的道德意义,从而让六○年代的知识青年把民歌视为时代最真诚的艺术表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 第1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1) | 第2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2) |  | 第3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3) | 第4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4) |  | 第5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5) | 第6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6) |  | 第7节:自序·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7) | 第8节:导读·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变的(1) |  | 第9节:导读·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变的(2) | 第10节:导读·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变的(3) |  | 第11节:导读·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变的(4) | 第12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1) |  | 第13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2) | 第14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3) |  | 第15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4) | 第16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5) |  | 第17节:导论·摇滚乐是革命的号角还是伴奏(6) | 第18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1) |  | 第19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2) | 第20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3) |  | 第21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4) | 第22节:60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5) |  | 第23节:华丽摇滚:一场艳美暧昧的情欲欲革命(1) | 第24节:华丽摇滚:一场艳美暧昧的情欲欲革命(2) |   |  
  |   第   I   [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