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丘比丘之梦
现在是下午两点。我伫立在古城南端的一个高地上。废墟覆盖着青苔,在我面前层层展开向北延伸而去。山峰笼罩在厚厚的云层中,阳光偶尔破云而出,洒下斑斑光点。
脚下的山谷中,圣河乌鲁班巴像一只发卡,紧贴着马丘比丘城下的岩基流过,犹如护城河环绕着雄伟的城堡。居高临下看去,深绿色的河水波光粼粼,映照着丛林掩映下的峭壁上的一片青翠。
我抬头眺望废墟对面高耸的山峰,它的名字叫做华纳比丘,以前常出现在旅行社的海报上,是这个景区的标志。我惊讶地发现,在山顶下方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块平整的梯田。显然,有人曾爬到那么高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挥锄舞耙,将那几近垂直的峭壁修整成一块优美的空中花园。也许,古时候那里真的栽种过五彩缤纷的鲜花。
在我看来,这座城池和它四周的环境就宛如一个庞大的雕刻工艺品,一个由苍山、绿树、巉岩和碧水组成的雕刻艺术品。这是一个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一个我此生此世见过的最美的地方。
尽管整个古城流光溢彩,但我却感到仿佛在俯视着一座幽灵集聚的鬼城。它就像沉没在海底的玛丽·塞莱茨号的残骸,荒凉却并不宁静。城中的房屋鳞次栉比,井然有序,都只有一间小房间,面朝狭窄的街道。建筑坚固实用,朴实无华。相形之下,一些举行祭典的场所的建筑就极尽奢华了。它们用类似萨克塞华曼神殿的巨石建造,其中一块打磨光滑的巨石长约12英尺,宽5英尺,厚5英尺,其重量绝不在200吨之下。古代的建筑工人们是怎么把它弄上去的?
这样的巨石,城里还有好几十块,而且都以相互紧扣的角度,组建成一面面我们已经熟悉的、如拼图板似的石墙。我数了数,其中一块石头居然有33个角。每个角都与相邻的石头上的相应的角分毫不差地嵌合到一起。城里有许多边角锐利如刀片的多边形石头和正方形石头。好些地方也有天然的、未经雕凿的大圆石,与整体设计浑然一体。还有些奇特和难得一见的东西,如"英帝华达纳"--"栓日石"。这是个举世无双的制造物,它的底座是一整块水晶般晶莹的灰色巨石,上面镂刻着由各种曲线和角度构成的复杂的几何图形,还雕刻着神龛和外部的扶壁,中央竖着一个粗而短的尖头。
拼图板之谜
马丘比丘古城到底有多老?学术界的一般看法是,它建成的时间可能比15世纪早不了多久。(9)然而,一直有不少受人尊敬的、敢于直抒己见的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如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波茨坦大学天文学教授罗尔夫·穆勒就找到了极具说服力的证据,证明马丘比丘城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这个城市的格局与天文图象绝非偶然的一致性。通过
马丘比丘古城
精密计算过去几千年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分点岁差现象使星辰在天空的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穆勒得出结论说,马丘比丘城最初的规划和建设只可能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10)
在正统的历史学家眼里,这简直是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如果穆勒没算错的话,马丘比丘城的历史就不是短短的500年而是可能多达6000年,比埃及的大金字塔还要古老得多(当然,这是假定你接受正统的时间推定,认为大金字塔建造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关于马丘比丘古城的历史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其中大部分与穆勒的观点一样,坚信马丘比丘城的历史比那些正统的史学家们所认为的早几千年。(11)
就像组成马丘比丘城的高墙的那些巨大的多边形石块一样,这个观点似乎能够与拼图板中其他板块契合,而这样一来,既往历史的这块拼图板就成了一个难解的谜。维拉科查就是其中的一个板块。所有的传说都说,他的首都在蒂亚瓦纳科。这个伟大的古城的废墟在玻利维亚境内一个叫科劳的地方,距离的的喀喀湖南岸12英里。
我算了一下,经由利马(秘鲁首都)和拉巴斯(玻利维亚首都),只要两三天,我们就可以到达蒂亚瓦纳科古城。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