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专家论证,法海寺壁画的艺术水平、绘制技术、制作工艺与保存完好程度等方面都堪称我国明代壁画之最,是我国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由宫廷画师所作的精美壁画,是北京历史名城在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与甘肃敦煌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壁画,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
景泰四年(1453年)五月十四日,65岁的李童病逝于京中赐第,十四天后葬于法海寺西。此后,法海寺有衰落的倾向。到弘治时,“榱桷敧倾,门径萧索,斋鱼不闻,经函尘合”。于是,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到正德元年(1506年),明政府再次重修此寺。
相比于自然界的年轮,历史似乎总是在飞速地改变着。风雨沧桑六百年,法海寺院中的两棵高大挺拔的白皮松,至今依然枝叶茂盛,荫覆半院。它与寺外起伏的群山,一同见证着法海寺的兴盛与破败,也目睹了人事的激情与消退。作为法海寺的创建者,李童尤如壁画,逐渐被淹没在历史的暗处。不同的是,壁画仍然可以借助灯光照亮,而历史中那些曾经活跃的人物呢?他们又去了何方?他们还能被再次照亮吗?世事无常,唯有悠悠群山、潺潺流水,伴随着松涛的声音,近似于静止地重复着,似乎一切都未尝发生过。(赵献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