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孔學感悟集:論語力 》
第19節:於丹日本講座(3)
於丹 Yu Dan
孔健 Kong Jian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座村莊,沒有人進去過,不知道村子住的是什麽人,但是村長是一個老人,他每天都坐在村邊,看着過往的行人。
有一天來了一個陌生人問老村長,他說:"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讓我永遠住下去的美好的地方,請問你的村子是這樣的地方嗎?"
老村長就問他:"那你先給我講一講你原來居住的那個村子裏的人是怎麽樣的?"
這個人說:"原來那個村子的人非常非常不好,人跟人之間沒有信任,每一個人都很自私,很陰險,他們都互相陷害,我就是因為從心裏很憎恨他們,我纔要出來尋找美好的地方。"
老村長聽了以後就淡淡地對他講:"很對不起,我這個村子裏的人和你原來村子裏的人是一樣的,你繼續往前再去尋找吧。"
這時候又過來了一個人,他也問老村長:"我正在尋找一個可以讓我永遠住下去的美好的地方,請問你的村子是這樣的嗎?"
老村長也問他:"那你跟我講一講你原來住的地方的人是什麽樣子的?"
這個人說:"我原來的那個村子太好了,所有的人之間都是相親相愛的,每一個人都很善良,很正直,很關心別人,大傢活得像一傢人一樣,但是我的那個村子被洪水給衝掉了,我纔被迫要尋找新的地方,如果不是因為洪水我永遠都不離開他們。"
然後老村長又淡淡地跟這個人說:"那好,我這個村子裏的人就和你原來住的村子的人是一樣的,那你就住在這吧。"
其實大傢想一想,那個村子究竟住的是什麽人呢?究竟是和第一人他形容的村子那麽壞還是像第二個人形容的那個村子那麽好呢?這個村子其實就是我們居住的社會,沒有完全的好,也沒有完全的壞,關鍵是人怎麽樣去與人相處。如果他在歷史上跟所有的人都不好的話,到一個新的地方也很難好起來,如果他過去對所有人很友善,到一個新的地方,也會很快建立美好的關係,這就是孔子說的寬容的人就會得到衆人的愛戴。
信則人任焉走得更長久
孔子講的"仁愛"的第三方面是:信則人任焉。信就是一個人守信譽,說話辦事都有他的信譽,一定是要做到的,這樣的人,"任焉",就會不斷地給他很好的機會,社會上很好的機遇,都會給有信譽的人。
那麽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可能有些人有非常好的專業技能,但另外一些人他雖然技術上不那麽出衆,但這個人辦事很認真很老實,他有他的信譽,大傢在競爭中一定是有信譽的人比單純有技巧的人會走得更遠,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用心靈去認真工作、待人的人,會比那些用腦子,用很多的技巧跟人相處的人走得更長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1) | 第2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2) | 第3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3) | 第4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4) | 第5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 | 第6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2) | 第7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1) | 第8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2) | 第9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1) | 第10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2) | 第11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3) | 第12節:於丹《論語》扶桑行(1) | 第13節:於丹《論語》扶桑行(2) | 第14節:於丹《論語》扶桑行(3) | 第15節:於丹《論語》扶桑行(4) | 第16節:於丹《論語》扶桑行(5) | 第17節:於丹日本講座(1) | 第18節:於丹日本講座(2) | 第19節:於丹日本講座(3) | 第20節:於丹日本講座(4) | 第21節:於丹日本講座(5) | 第22節:於丹日本講座(6) | 第23節:於丹日本講座(7) | 第24節:於丹日本講座(8) | |
| 第 I [II] [III] 頁
|
|